史上最牛的詩散文
看劉春朋友寫的《牛年牛典話牛詞兒》,激發(fā)了我的造假欲,我也想來一個山寨板的牛典牛詞兒打哈湊趣,但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寫出來一看,我這個盜版的偽劣產(chǎn)品牛不過劉春的正版,就當機立斷不上市了,只好改頭換面,弄一個史上最牛的詩牛一把,不知能不能讓您牛起來。
史上寫牛詩最牛的當屬蘇門四學(xué)士(黃庭堅、秦觀、張耒、晁補之)之一的黃庭堅。他不愧和赫赫有名的蘇才子并稱為“蘇黃”,更不愧“江西派”的始祖。他自幼聰慧,博覽群書,目之所及,出口成詩。七歲時看到一牧童騎在牛背上悠閑自得吹笛的樣子順口吟詠到:“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垅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guān)用盡不如君!币粋小毛孩居然能作出這么牛的詩來,堪與名家抗衡,能不稱奇嗎?他在八歲送人赴舉時吟道:“青衫烏帽蘆花鞭,送君歸去明主前。若問舊時黃庭堅,謫在人間今八年”。人們聽了,贊嘆不已!段髑逶~話》評價此詩:“此已非髫稚語矣”。從小看到老,這句話針對黃山谷毫厘不爽。看來高智商的稚子是不能低估的。有人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這對黃山谷來說是謬論,難怪10歲的孔文舉要反駁說此話的人:“想必君小時了了”一句話把放此炮的人噎得臉紅脖子粗。
說黃庭堅扯到孔融,扯遠了。且不說黃庭間其他的詩,接著說牛詩。初唐詩人王績(王勃的叔祖父)從隋入唐后仕途失意,棄官歸隱。一懷落寞苦悶的愁緒總得找個清靜地方發(fā)泄一下吧!于是,到野外散步,看到“牧人驅(qū)牧犢返,獵馬帶禽歸”,很是羨慕,想想自己的坎坷,再看看牧人和獵人的閑散,翻然醒悟,這是扯啥呢?自己豈不是沒事兒找郁悶嗎?當官哪有這等自在呢?惆悵的心情即刻安靜下來。要我說王績疾流勇退是明智之舉;潞3粮,如履薄冰,走不好就會摔跟頭,甚至掉進水里,還不如“守拙歸園田”呢!
“人生似幻化”,旅途多坎坷。豈止古代如此,當今社會,世事更加險惡,“若將世路比山路,世路更多千萬盤”,不得不謹慎行事。
王維也和王績一樣,厭倦了官場的險惡,歸隱山里,在輞川別墅過著“鶯啼山客猶眠”的舒適生活。他看破紅塵,一心向佛,尤其在晚年時更加虔誠,每天除了吟詩作畫,把誦經(jīng)禮佛當作一項重要任務(wù)來完成。他寫了許多恬淡的田園詩,表現(xiàn)了濃厚的鄉(xiāng)野情趣!段即ㄌ锛摇肥撬龉贇w隱之前作的一首詩,詩中兩句“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和王績看到的畫面相似:落日的余輝灑遍了村落,小巷的盡頭一群牛羊被牧童悠閑地趕回家。詩人看完這一幅畫面,又把視角對準倚在柴門等候牧童的野老和綠油油的麥田里有說有笑的農(nóng)夫,看罷,油然而生出羨慕之意:“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這是促使他日后歸隱的一個理由。
如果說王維的詩中有畫,那么詩經(jīng)里的“日之夕矣,牛羊下來”和元代詩人薩都剌的“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就是畫中有詩。這是詩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捕捉到的瞬間的畫面既而入詩,三位詩人描繪的是同一個意境。而詩經(jīng)的畫面里蘊含的是農(nóng)家少婦對服役丈夫的相思和渴望。她看到日頭偏西,牛羊歸家,不禁思念起自己的親人:郞君怎么還不回來呢?這種渴望是局外人無法理解的;薩都剌捕捉到的畫面是:牧民在遼闊的大草原上趕著稀稀落落的牛羊在夕陽下怡然自得地歸家,踏著碧綠的小草,回味著家里香甜的奶酪,幸福感頓時洋溢在心頭。從中能看出游牧民自給自足的生活情景。
再給你展開辛棄疾的一幅畫絹看看:“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這是《鷓鴣天》詞里的名句,描繪的是初春晚景。你看,平坡上草兒泛新綠,牛犢在“哞哞”地叫著,慢悠悠地往家走。夕陽西下,春寒料峭,樹林里有幾只烏鴉在飛來飛去,偶爾落在樹枝上休息。想必村落里農(nóng)家的房頂上正升起裊裊的炊煙,等待牧童歸家共進晚餐。細細品味,靜態(tài)的草地樹林,配上動態(tài)的牛犢和烏鴉,和著牛犢的詠嘆調(diào)交織一起,動靜結(jié)合,把本來冷清的山莊寫得生機盎然。只有大手筆才能達到的這么高的意境。我反復(fù)琢磨,詩人說的“細草”究竟是多高呢?你看,古詩中寫草的詩句有“草色遙看近卻無”、“南陌依稀草吐芽”和“淺草才能沒馬蹄”以及“離離原上草”……辛才子說的`“細草”應(yīng)該是介于他們之間,柔弱的小草可能鉆出地面不久,還沒有沒牛蹄。
再來看小杜的“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恰眱删,盡管沒有寫活生生的牛,但看到牽?椗蔷蜁(lián)想到《天仙配》,牛郞董永那樸實可愛的形象多么像一頭埋頭苦干的牛啊!詩中表現(xiàn)的是秋天的夜晚,一個宮女拿著一把小扇子百無聊賴地坐在門外的臺階上,觀望天上的牽?椗,繞著她飛的熒火蟲干擾了她的興致,她毫不客氣地撲殺了。也許她看到眼前凄清的環(huán)境,想到自己的孤獨寂寞,悲嘆自己還不如牛郞織女呢!至少牛郞織女還能一年一度七夕會呢!而自己呢,就這樣被閑置一旁,白白地虛度光陰。
小杜的另兩句詩“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雖然沒有提到牛,但細分析與牛有關(guān),牧童放的不是牛就是羊,或是牛羊兼有,這不就隱含牛了嗎?
與眾不同的是清代陳維松的《賀新郞·纖夫詞》里說的土牛:“此去三江牽百丈,雪浪排檣夜吼,背耐得土牛鞭否?”這幾句說的是被清政府強拉去做纖夫的征夫和病中的妻子灑淚告別時妻子說的話,她擔心丈夫能不能經(jīng)受住長途跋涉、風吹浪打拉纖的辛苦。此處的“土!笔悄嗤了茉斓呐#Q春牛。唐宋時期遺俗:立春之日,官府舉行勸農(nóng)典禮,官員祭祀農(nóng)神后,用彩鞭抽打春牛,叫鞭春,目的是希望秋天有個好收成。古代的人夠愚昧的,不相信科學(xué),相信迷信。現(xiàn)在,社會進步了,科學(xué)技術(shù)飛速發(fā)達,人們的觀念也轉(zhuǎn)變了,不再迷信那些虛幻的東西,科學(xué)技術(shù)是第一生產(chǎn)力。這不是我說的,是偉人說的。
東扯西拉,再從古代回到現(xiàn)代來。盡人皆知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魯迅的千古絕唱。從中看出先生愛憎分明,既有剛強潑辣的一面,又有敦厚和順的一面。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后人推崇學(xué)習(xí)。
牛年說牛詩,順應(yīng)時代潮流。我不由得想起一首有關(guān)牛的打油詩來。我家的“惡霸”小時候我經(jīng)常和她玩劃拳游戲,說的是:“高高山上一頭牛,兩個犄角一個頭。四個蹄子分八瓣,尾巴長在腚后頭!边@雖是猜拳行令的順口溜,但也不失雅致,幾句話簡單明了地把一頭牛的憨厚樸實形象活靈活現(xiàn)地勾畫出來,意趣盎然。
史上的牛詩多了去了,只想起這些,以后讀了比這更牛的再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