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粒沙散文
每個人都是在宇宙中微小的不再微小的個體,起碼是在有形的領(lǐng)域。人的微不足道,說滄海一粟都有些抬舉,就像是在銀河中的半粒沙。
之所以說是半粒,是因為人在出生之時就是不完全!俺跎敝徊贿^是上帝給你的一個人胚,之后的完善,就要靠你自己和所有幫助你的,不論是人是物還是事。在有形領(lǐng)域,人自然是無法顯示與宇宙同樣的“偉大”。但在無形之中。每個人都會有一些些對自我的認可,甚至認為自己有可以引以為豪的地方。要想再有形的世界展現(xiàn)出無形的你,只能讓你的無形變得更有吸引力,這樣才能使你在眾多無形之中脫穎而出。
人,尤其是現(xiàn)在的人,總喜歡各類的電視與電影。除了他們的情節(jié)吸引人,人物有“亮點”或是有少數(shù)的有教育意義之外,最多的就是他們可以讓觀眾生處于電影或是電視之中,將自己與電影電視融入,創(chuàng)造一種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或是使觀眾將自己與其中的角色相對應(yīng),從而使觀眾產(chǎn)生強烈共鳴。
這種共鳴,其實是人按照劇情給自己設(shè)定的劇本,在這一刻,你仿佛變高大——你成了全劇的主人公。
人本身就是一個角色,一個“演員”,這個舞臺比電視要豐富。
電視中的戲劇性情節(jié)往往不由得使人產(chǎn)生一種悲天憫人的'感覺。
隨著時間的推移,自憐自愛的人難免會越來越多,這種角色賦予感也隨之不斷加強。
這是對壓力的緩解。因為人時刻要面對弱肉強食的競爭,而且競爭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愈演愈烈。大部分人生在社會上都處于一種被忽視的地位。而這種感覺則會讓人找到某種被尊重感。
我們需要被尊重。
宇宙只有一個,但被很多人看見。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宇宙。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世界。有多少人,就會有多少世界的主角。我們都擁有著不同的世界,卻又在使用著同一個世界去認識不同世界的人。當(dāng)我們不在,世界便不再,就像是一幕電影之后的片尾曲,一種解脫,一種逃離,一種終結(jié)。也是——一種幸福。
人往往活的很自我,這是天性;蛘呖梢赃@么理解,因為有我才會有這個世界,這個故事。人也總會有自我沉寂的時候。每個人都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發(fā)現(xiàn)最初最真的自己,尤其是在一個不被理解的社會。自我同情的感情會越來越大。
音樂是一種解脫與隔離的方式。
很多人喜歡戴上耳機,在黑夜里每個人都會與世界隔絕,全身進入到自我的世界里。
這便是靈魂放松的時候,真正的一以二十一克的重量輕盈的盤旋于腦際。
有些人,喜歡將世界放大,以便有更多的活動空間,因為在這個世界里,他們是真正的“皇上”,有著一切權(quán)利,但這個“皇上”與皇上不同,他把一切可以驅(qū)使別人的事都放到了自己身上,但還是很快樂。
但始終,我們也只是宇宙中的半粒沙,渺小卻是溫暖。
【半粒沙散文】相關(guān)文章:
半粒種子也有春天的勵志文章05-29
懷沙現(xiàn)代詩歌01-28
古代經(jīng)典戰(zhàn)爭故事:垂沙之戰(zhàn)04-21
楚辭《九章·懷沙》原文12-28
高二語文《沙之書》教學(xué)教案10-22
《度破訥沙》原文及鑒賞09-27
《灰孩子馬秋沙》童話故事03-23
沙岡那邊的一段故事01-19
行者散文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