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名吃,史話精彩散文
杭州素食美,傳奇色彩濃
聚焦杭州,四季皆有醉人的景深,君不見瀟瀟春雨搖曳于靈峰玉泉之間;點點冬雪輕浮于超山梅枝之上;秋夕蕭索,絲毫不影響獨游山寺尋月桂;夏暑難耐,正宜靜坐曲院伴風荷。若提起平湖秋月、南屏晚鐘、海寧觀潮、孤山尋鶴,從未想過寫詩的人也平添幾許靈感,若論到人蛇之戀、錢塘才女、武穆忠魂、東坡建堤,人們無不為之動容。這便是我印象中揮之不去的西湖。
一旦貼近杭州的清麗,最好莫作饕餮游,如此便有些像古書里貪戀食色、舉止輕狂的闊少,與美景對應的不該是腥膻厚味或盛宴奢華。
好在杭州從不辜負游人。自古至今都有精美的素食賣于景區(qū)、街巷。有外皮焦黃酥脆、豆皮中藏筍末、香菇、馬鈴薯泥的“干炸響鈴”;有紅黃綠白相映、栗酥與桂香互映生輝的桂花鮮素羹;油潤不膩、滿口余香的名點“幸福雙”;脆而不散、金翠半露的“蔥包檜兒”……我一向固執(zhí)地認為,素食綠茶、清莼竹筷、紙傘布屐、心緒平和,才能從容面對人間天堂的良辰美景。
茹素覽景,有時能在清素的本味里領(lǐng)略一種豐厚的內(nèi)存。譬如,用春卷皮包裹油條與青蔥經(jīng)烘烤而成的“蔥包檜兒”,是杭州家喻戶曉的早點,白色的面皮、橙色的油條、脆嫩的蔥葉在色調(diào)搭配上很到位。此種吃食已有近800余年的歷史,南宋時,杭州人為了紀念被秦檜害死的民族英雄岳飛,用面粉制成秦檜夫婦的形狀放入油鍋中炸吃,原名“油炸檜”,以泄對權(quán)奸的忿恨。(后來此種吃食流傳到北京,成為“油條”。)
想起來也奇,我每每拜謁江南古寺時,都有漫空絲雨飄落,由此愈發(fā)顯得禪院里蘚碧竹翠,煙嵐深處的木魚聲似有似無。在杭州靈隱古剎,我聽到一則與該寺有關(guān)的傳聞:中秋之夜,寺里的火頭僧半夜正在燒栗子粥時,忽見無數(shù)桂花從天而降,恰恰落在燒好的栗子粥里。第二天,眾僧都覺得此粥花香撲鼻,視為奇粥。原來這桂花是月宮嫦娥為寄情于故國親人而散落的,日后,寺周圍連同杭州城便多有桂花樹,每到中秋,城內(nèi)外漫飄桂花的清馨。于是,“桂花鮮栗羹”這道美食便流傳下來。其做法倒也簡單:將鮮栗肉切簿片,鍋中水沸后放栗肉與白糖,再沸時,撇浮沫改微火,將鮮藕粉調(diào)勻入鍋,待羹狀時出鍋入碗,將青梅切成薄片點綴于羹面,撒上桂花及玫瑰花瓣,色呈紅黃綠白,口感甜香爽滑,此時閉目遙聽古寺的月泉松吟,心境格外澄澈。
貴陽豆腐果,甘苦寸心知
游景可無酒、可無侶,但不可無情致。游情,令人感到爽適卻也有些敏感、脆弱,很像豆腐。溫存輕擺、先賞后品,便有鐘期聽琴般韻味;魯莽吞嚼,便淪落為煮鶴焚琴般荒唐。
筆者常常吃到一種豆腐時,便憶起一景,似乎豆腐的品質(zhì)、工藝和與之相關(guān)的景點都不同尋常,閑述幾則,權(quán)當拒絕一番食文化。
“黔西金三角”中最能顯現(xiàn)華彩樂章的城市當推貴陽。那里的美食多有來歷,畢節(jié)湯圓、荷葉糍粑、夜郎面魚等等,琳瑯展現(xiàn)于這個多民族的山水城寨間,而筆者最鐘情的'一道食品,即市內(nèi)大小店鋪皆有的“戀愛豆腐果”。
那是當?shù)匚墨I記載的一段史話?箲(zhàn)時,貴陽市內(nèi)常遭日機空襲,有對以制作烤豆腐果為生的夫婦,在六廣門外菜地里搭建的數(shù)間茅草房因與菜地顏色相近,倒成了躲避空難之地。每當警報鳴叫時,一些青年男女躲到草房中,邊品嘗嫩滑辣香的烤豆腐果邊聊天,久而久之,一些有情人竟成眷屬。“烤豆腐果”因此改名為“戀愛豆腐果”。
我在貴陽采訪之余,看到制作這款名吃的情景,了解到這種豆腐在形色上、制藝上非同尋常。
精制的鹵水豆腐,經(jīng)劃塊、浸鹵,經(jīng)子母火反復翻烙烘烤之后,淡綠中略帶褐色,有些像剛剛出土的古劍,輕輕一掰,細膩潔白的“內(nèi)存”便展露出來,湊到鼻前一聞,那縷縷迷人的清香彌散開來,當然,與其相互依戀的蘸水碟此時必不可少,內(nèi)有味精、香醋、蔥花、姜末、香油、綿白糖、辣椒油等。趁熱蘸食,清香與濃釅巧融,火熱與色彩搭配,吃到文化了。
記得當時,在苗族節(jié)日“四月八”的喧騰場面,我斜倚在花草嬌艷的山坡上,品著那種別有風味的豆腐果,陶醉于青年男女于笙歌曼舞中互傳情誼的眼神,甜蜜之感無以言表。我在想,本是當年一場血與火的洗禮,不想天意使然,竟促成了一種小吃的美名,促發(fā)了一對對并蒂之花,人間的苦樂年華真的那么富含戲劇性?
【名城名吃,史話精彩散文】相關(guān)文章:
夢醒時分精彩散文11-17
精彩散文:汨羅殤11-05
精彩勵志座右銘04-02
精彩的春節(jié)對聯(lián)01-06
中考精彩作文素材04-13
語文作文精彩批語01-19
精彩高二作文08-18
生動精彩睡前故事11-17
精彩初三作文12-02
行者散文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