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位于北京市西南48公里房山區(qū)周口店村的龍骨山,遺產區(qū)面積4.8平方公里。周口店遺址不僅是有關遠古時期亞洲大陸人類社會的一個罕見的歷史證據,而且也闡明了人類進化的進程。
周口店地處山區(qū)和平原交接處,東南為華北大平原,西北為山地。周口店附近的山地多為石灰?guī)r,在水力作用下,形成許多大小不等的天然洞穴。山上有一東西長約140米的天然洞穴。1929年在此洞中首次發(fā)現古代人類遺存后被稱“周口店第一地點”。
周口店最早發(fā)現的地點是第六地點,是瑞典科學家安特生于1918年發(fā)現的。1921年安特生、美國古生物學家格蘭階和奧地利古生物學家斯丹斯基,發(fā)現了周口店第一地點和第二地點。周口店遺址歷經80余年時斷時續(xù)的發(fā)掘,科考工作目前仍在進行中。
第一地點現已發(fā)掘了40余米,但還不到洞內堆積的一半。“北京人”化石從第ll層至第3層均有發(fā)現,共出土骨頭6具、頭骨碎片12件、下頜骨15件、牙齒157枚、股骨7件、脛骨l件、肱骨3件、鎖骨和月骨各1件以及一些頭骨和面骨破片。
遺址中還出土了數以萬計的石制品,分為兩大類,第一類包括錘擊石錘、砸擊石錘和石鉆,第二類有刮削器、尖狀器、砍砸器、雕刻器、石錐和球形器。原料均來自于遺址附近,石制品多為小型器,器型種類繁多,早期石器較粗大,砍砸器居重要地位。中期石器形制變小,尖刃器發(fā)展迅速。晚期石器更趨小型化,石錐是這一時期特有的石器。
在周口店第一地點發(fā)現用火遺跡,把人類用火的歷史提前了幾十萬年。遺址中發(fā)現有5個灰燼層、3處灰堆遺存以及大量的燒骨,灰燼層最厚處可達6米。這些遺跡表明北京人不僅懂得用火,而且會保存火種。
通過對“北京人”及其周圍自然環(huán)境的研究,表明50萬年前北京的地質地貌與現在基本相似,在丘陵山地上分布有茂密的森林群落,其中棲息著種類豐富的動物種群。但也曾出現過面積廣闊的草原和沙漠,其中有鴕鳥和駱駝棲息的遺跡,表明在這段漫長的歲月里,北京曾出現過溫暖濕潤和寒冷干燥的氣候狀況。
1987年, 在法國巴黎舉行的世界遺產委員會第11屆會議上,基于如下標準,周口店北京人遺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曲阜孔廟、孔林和孔府
孔子是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前5世紀中國春秋時期偉大的哲學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及其后裔的宗廟、墓地和府邸被命名為孔廟、孔林、孔府,位于中國北部山東省的曲阜市,占地面積約3500余畝,又被合稱為“三孔”。 曲阜“三孔”的古建筑群之所以具有獨特的藝術和歷史特色應歸功于2000多年來中國歷代帝王對孔子的大力推崇。
孔廟位于曲阜市南門內,是奉祀孔子的廟宇。曲阜孔廟是祭祀孔子的本廟,是分布在中國、朝鮮、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美國等國家2000多座孔子廟的先河和范本。據稱孔廟始建于公元前478年,最初僅“廟屋三間”,后來經過歷代的不斷興建,發(fā)展成為擁有各種建筑100余座,占地面積約95000平方米的龐大建筑群?讖R是中國現存規(guī)模僅次于故宮的古建筑群,堪稱中國古代大型祠廟建筑的典范?讖R保存漢代以來歷代碑刻1044塊,有封建皇帝追謚、加封、祭祀孔子和修建孔廟的記錄,也有帝王將相、文人學士謁廟的詩文題記,文字有漢文、蒙文、八思巴文、滿文,書體有真草隸篆,是研究封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的珍貴史料。碑刻中有漢碑和漢代刻字二十余塊,是中國保存漢代碑刻最多的地方。
孔林又稱“至圣林”,位于曲阜城北1公里,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前后延續(xù)使用了約2500年?琢终嫉丶s兩平方公里,林門以長達1266米的神道與北城門相連,神道平直如矢,兩側檜柏夾峙,莊嚴肅穆。有孔子以來歷代子孫墓葬十余萬座,除漢碑移入孔廟外,地面上還有宋、金、元、明、清、民國等時代墓碑和謁陵題記刻石等4000余塊,保存著宋、明、清各代石人、石馬、石羊、石獅、望柱、供桌和神道坊等石儀近千件。
孔府又稱“衍圣公府”,位于曲阜東華門大街1號孔廟的東側,是孔子嫡長孫居住的府第?赘冀ㄓ谒谓饡r期(公元12~13世紀),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建府于今址。孔府是典型的封建貴族地主莊園,占地面積約4.9萬平方米,有各類樓房廳堂共480余間?赘强鬃拥諏O的官署,孔子嫡孫一向以“禮門義路家規(guī)矩”相標榜,恪守詩禮傳家的祖訓;建筑也受到儒家禮儀的制約,留下儒家宗法制度與倫理觀念的烙印。孔府沿用中國傳統(tǒng)的前堂后寢制度,前堂部分有官衙、東學、西學,供處理公務、會客之用,是對外活動的場所,后寢部分有內宅、花廳、一貫堂,是家族生活的場所。建筑功能分區(qū)明確、排列井然有序。建筑群設計遵循禮教與宗法原則,把一系列使用功能不同的建筑物有主次、有次序地進行排列。
1994年,在泰國普吉島舉行的世界遺產委員會第18屆會議上,基于如下標準,曲阜孔廟、孔林和孔府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