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為何稱“桃李”
此“桃李”非彼“桃李”,原來背后的故事是這樣的。
春秋時期,魏國大臣子質學富五車、知識廣博。他因為得罪了魏文侯,就跑到北方一舊友家里躲避。為了減輕朋友的生活負擔,子質便開了一個學館,教一些學生讀書。
學館里有一棵桃樹、一棵李子樹。凡是來上學的學生都跪在桃李樹下認先生。子質指著結果的.兩棵樹教導學生們說:“你們都要刻苦學習,要像這兩棵樹一樣開花結果。只有學問高,才能為國家做出一番大事業(yè)。”
在子質的嚴格管教下,學生們都發(fā)奮讀書。后來,這些學生先后成才,成了國家的棟梁。他們?yōu)榱烁心钭淤|先生的教誨,都在自己住處親手栽種桃樹和李子樹。
子質到各國游歷時,碰到了在當地當官的學生,并看到了學生栽的這兩種樹,便自豪地說:“我的學生真是桃李滿天下啊!一個個都很有作為!”從此,就以“桃李”代指學生了。
【學生為何稱“桃李”】相關文章:
岳父為何稱“泰山”?09-22
唐代詩人劉禹錫為何被稱詩豪04-01
曹操為何一生都不敢稱皇帝09-01
中國人為何自稱漢人而不稱唐人?08-29
中國人為何稱日本侵略者為“鬼子”?07-23
形容桃李的成語07-24
關于桃李的成語07-24
關于桃李的典故07-15
狄仁杰桃李滿門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