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色中文在线视频,思思热在线视频日本一区,欧美精品一区三区在线观看,日本色逼影音资源

  • <dfn id="pbiqm"><cite id="pbiqm"></cite></dfn>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經(jīng)典誦讀活動方案

        時間:2024-08-16 13:27:36 活動方案 我要投稿

        (優(yōu))經(jīng)典誦讀活動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開展,通常會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解決一個問題或者一項工程,一個課題的詳細過程。我們應該怎么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經(jīng)典誦讀活動方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優(yōu))經(jīng)典誦讀活動方案

        經(jīng)典誦讀活動方案1

          一、指導思想

          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提高學校的辦學品位,努力創(chuàng)建“書香校園”品牌特色,扎實推進《中華誦·國學經(jīng)典誦讀》課程的實施。

          二、活動主題

          誦讀中華經(jīng)典美文,傳承華夏文明古風

          三、活動內(nèi)容

          1、參賽對象:

          三至五年級學生以校為單位參加誦讀比賽。鼓勵教師與學生同臺誦讀。

          2、誦讀內(nèi)容:

          選自《中華誦·國學經(jīng)典誦讀》教材或經(jīng)典古詩文(包括《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晨讀對韻》《增廣賢文》《千字文》《論語》等)。

          3、比賽形式:

          以集體誦讀為基本形式,可以伴以對誦、小組朗誦、配樂朗誦、吟唱、舞蹈等不同形式,配樂表演與所朗誦篇章意境吻合,節(jié)奏和諧。但要注意,參賽形式以誦讀為主,舞臺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只是輔助手段,不能喧賓奪主。每個節(jié)目的時間請控制在6分鐘內(nèi),超時者取消參賽資格。

          4、比賽時間:

          20xx年xx月xx日

          5、比賽地點:

          xxx

          四、評比獎勵辦法

          1、邀請教育局、縣研訓中心領(lǐng)導及相關(guān)老師組成評委會,進行現(xiàn)場打分。

          2、根據(jù)比賽情況和現(xiàn)場評分,設立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6名,優(yōu)秀獎若干名。

          3、對獲獎單位頒發(fā)集體榮譽獎狀,對獲得一、二、三等獎的`指導教師(每個節(jié)目1——2名)頒發(fā)獎狀。

          五、相關(guān)事宜

          1、各校要集中精力,抓緊時間,扎實做好選材和誦讀形式的編排訓練工作。

          2、參賽時,必須有專人帶隊,全程負責學生安全。

          3、未盡事宜,另行通知。

        經(jīng)典誦讀活動方案2

          一、訓練目標:

          1.通過各項活動,拓展學生的朗誦水平,激發(fā)學生閱讀詩歌的興趣;培養(yǎng)朗誦新秀。拓寬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在文學實踐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主動探究、團結(jié)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2.把朗誦、文學欣賞、結(jié)合起來,提高學生審美修養(yǎng),定期開展活動,提高學生的朗誦理論水平和對作品的欣賞能力。

          3.健全組織,積極開展各項活動,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好各項活動。

          4、深化素質(zhì)教育,通過朗誦詩社開展的表演、交流研討等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同時讓學生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二、訓練要求:

          通過開展中華古詩文經(jīng)典誦讀活動,使學生在記憶力最好的.時候,

          以最便捷的方式獲得古詩文經(jīng)典的基本修養(yǎng),受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熏陶,傳承中華文明,發(fā)揚中華文明,提高文化底蘊,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和道德素質(zhì),促進學生健康和諧可持續(xù)發(fā)展。

          三、學情分析:

          本次參加古詩誦讀興趣小組的都是一年級的孩子,識字量不多,對古詩文的了解和掌握也不多。根據(jù)掌握情況盡可能做到面向所有學生,平衡進度,同時也要兼顧個別進步大的學生,個別講解,以優(yōu)促差。

          四、訓練時間:

          每周三下午第二節(jié)課

          五、訓練地點:

          一(2)教室

          六、訓練安排

          1、《詠鵝》朗讀、簡單理解、背誦《詠柳》朗讀、簡單理解、背誦

          2、《登鸛雀樓》朗讀、簡單理解、背誦《春曉》朗讀、簡單理解、背誦

          3《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朗讀、簡單理解、背誦《靜夜思》朗讀、簡單理解、背誦

          4《贈汪倫》朗讀、簡單理解、背誦《送孟浩然之廣陵》朗讀、簡單理解、背誦

          5《早發(fā)白帝城》朗讀、簡單理解、背誦《絕句》朗讀、簡單理解、背誦

          6、《楓橋夜泊》《游子吟》朗讀、簡單理解、背誦

          7、《賦得古原草送別》《小兒垂釣》朗讀、簡單理解、背誦

          8、《憫農(nóng)》《尋隱者不遇》朗讀、簡單理解、背誦

          9、《山行》《清明》朗讀、簡單理解、背誦

          10、《題西林壁》《小池》朗讀、簡單理解、背誦

          11、《所見》《村居》朗讀、簡單理解、背誦

          12復習

          13復習

        經(jīng)典誦讀活動方案3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弘揚民族傳統(tǒng),傳承國學經(jīng)典文化,引領(lǐng)我校學生通過誦讀經(jīng)典詩詞,感受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接受人文精神熏陶,培養(yǎng)他們熱愛祖國、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勤學自強的優(yōu)良品質(zhì),努力營造濃郁的書香校園氛圍,推進學校素質(zhì)教育的更快發(fā)展。結(jié)合學校實際情況,制定我校國學經(jīng)典誦讀方案。

          二、組織機構(gòu):

          領(lǐng)導小組成員:xxx

          組長:xxx

          副組長:xxx

          工作小組成員:xxx

          組長:xxx

          副組長:xxx

          組員:各班主任及語文老師

          三、誦讀內(nèi)容

          為了在六年的'時間里,讓學生掌握最優(yōu)秀的古詩文,我們本著從易到難、從少到多、循序漸進、以點帶面的分配原則,分學段進行古詩文的誦讀。詩包括《語文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除教材外)的誦讀篇目經(jīng)典詩詞。

          一年級學生背誦《三字經(jīng)》

          二年級學生背誦《弟子規(guī)》

          三年級學生背誦《百家姓》

          四年級學生背誦《增廣賢文》

          五年級學生誦讀《千字文》

          六年級學生誦讀《古詩詞必背》

          四、活動時間:

          從20xx年3月啟動本活動,在1——5年級學生中全面推行。以6年為一個周期,分年級指導讀書,檢測。學校將此讀書活動作為校園特色文化建設的核心內(nèi)容長期的開展下去。

          五、具體實施方案

          每學期組織教師定期進行一次學習學校讀書活動計劃、方案。積極創(chuàng)造一切閱讀條件。

          1、班班建立一個圖書閱覽角。

          2、班級圖書角要達到至少每人一本,教師要積極帶頭讀書,與學生一同分享讀書的快樂。

          3、作好家校溝通、班級圖書流通工作,每學期做好一次家庭閱讀調(diào)查。合理安排閱讀時間。

          (1)各班每周早讀時間自行安排2次誦讀。

         。2)早操后統(tǒng)一時間,采用教師帶讀、學生齊讀、優(yōu)生領(lǐng)讀、自由對讀,班級賽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吟誦本周所出示的誦讀任務。

          引導、鼓勵學生家長積極參與,開設“家庭經(jīng)典時刻”,要求孩子的父母或其他監(jiān)護人每天在孩子放學后、睡覺前,拿出10分鐘,與孩子一起學習,家校合作,共同引導孩子進入國學的殿堂。

          六、考核評價:

          學校安排統(tǒng)一時間組織考級活動(每學期一次),頒發(fā)等級證書(如一年級上學期考級合格,等級為一級,依次類推,最高等級為12級),沒拿到證書的孩子,背熟后,可以申請再次測試。

          采取人人必檢的方式,學校安排固定時間,由正副班主任老師同時進行。在活動中展示,本學期可以進行經(jīng)典詩文硬筆書法比賽、辦手抄報、班級、年級、學校逐層舉辦誦讀會活動等。

        經(jīng)典誦讀活動方案4

          一、活動目的:

          為了進一步推進特色校園文化建設,引導我校學生大力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傳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進而在我校小學生中掀起熱愛讀書學習活動的'熱潮,我校決定開展經(jīng)典誦讀比賽,現(xiàn)將有關(guān)事項通知如下:

          二、比賽時間:

          比賽地點:待定

          三、參賽對象:全校各班

          四、比賽形式:一、二、三、四年級經(jīng)典誦讀表演,五六年級課本劇、校園劇等表演,各班選送一個節(jié)目參加比賽

          1、比賽以團隊的形式參加,各班語文學科教師輔導、班主任協(xié)助組織本班全體學生參賽。

          2、比賽賽時間:4月26日(第十二周星期四早會課)

          五、比賽要求:

          1、誦讀內(nèi)容選自縣發(fā)的經(jīng)典讀本或其他經(jīng)典詩文。

          2、普通話標準,儀態(tài)端莊大方,要求緊扣主題,形式生動活潑,不能成人化,符合年齡特點。

          3、可以通過舞臺背景、音樂等各種手段適當創(chuàng)設情境,如誦讀內(nèi)容需配樂伴奏,請自備CD、MP3、U盤、磁帶等。

          4、請參賽班級控制誦讀時間,如內(nèi)容較長請盡量節(jié)選,必須在5分鐘內(nèi)脫稿獨立完成。

          5、參賽人數(shù)不限。(可以小組,也可以全班學生)

          6、課本劇、校園劇表演主題要健康,形式要活潑。

          六、評分標準:

          比賽采用10分制,評委現(xiàn)場打分,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取平均數(shù)即為最后得分(四舍五入保留至百分位)按最后得分的高低排定名次。

          七、獎項設置

          各年級段分別評選出一等獎2名、其余為二等獎。頒發(fā)獎狀,計入期末量化考核中。

          八、評委安排

          評委:一二年級、三四年級、五六年級語文備課組互為評委。

        經(jīng)典誦讀活動方案5

          一、活動目的

          1、通過詩歌朗誦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讓他們通過詩歌的朗誦來贊揚祖國偉大、壯麗、富強的面貌,提高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識,繼承發(fā)揚詩歌文化,加深學生對祖國的情感,培養(yǎng)隊員從小樹立為祖國的強盛而努力奮斗的民族精神,學做國家的新主人。

          2、結(jié)合我!俺绲律辛x,廣泛閱讀”的辦學特色,借這次讀愛國主義詩歌,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讀書習慣。

          3、提高學生的朗誦水平。

          二、活動主題

          “童聲里的中國——祖國獻您一首詩”

          三、活動愿景

          描繪:師生共誦讀,詩香滿校園;晨讀書聲朗朗,課上詩香悠悠;感受文字之美,享受讀書之樂;與詩為友,感悟人生真諦,點燃愛國熱情。

          四、參與對象

          全校師生

          五、活動流程

          第一階段

          20xx年1月4日—4月20日各班自主誦讀各種愛國詩篇。

          1、誦讀內(nèi)容:

          各班語文教師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欣賞水平選擇合適的詩文。

          2、活動時間:

         。1)每日早讀、中午在校讀20分鐘。在學校由老師(以語文老師為主)利用校本課并結(jié)合語文學科教學時間進行誦讀、賞析及背誦。

         。2)回家后,每天再由家長帶動誦讀(親子誦讀)10分鐘。

          3、活動形式:

          個人朗誦、小組朗誦、全班朗誦、

          4、朗誦形式:

         。1)唱詩請學校音樂老師為詩歌譜曲,真正把詩變成歌,更易背誦。

         。2)對詩每周抽出一定的時間,檢測詩歌的背誦情況。

          (3)誦詩齊聲背誦,聲勢浩大,使學生感受到了祖國文化的宏大和壯美,油然產(chǎn)生對祖國的熱愛。

         。4)演詩我們將詩歌中一些優(yōu)秀的篇目加以創(chuàng)新,配上音樂、畫面、情境、舞蹈,以表演、演唱、朗誦的`形式把詩歌的內(nèi)容全方位的展示出來,讓學生領(lǐng)略詩歌的意境,給學生以美的享受,達到熏陶學生的目的。

         。5)賽詩舉行班內(nèi)的詩歌誦讀比賽。第二階段4月30日全校以班級為單位匯報演出選拔學校朗誦隊隊員活動準備(詩歌、各班配樂、服裝、獎狀與獎品、場地布置、音響)

          5、活動組織:總負責人各班負責人語文教師及班主任

         。ㄒ唬┍荣愐螅

          1、要求1~6年級所有班級必須參加。

          2、以班級為單位,要求全班同學都必須參加,歡迎教師參與其中。

          3、朗誦材料可選用優(yōu)秀經(jīng)典詩歌,也可以自己創(chuàng)作,詩歌內(nèi)容要圍繞愛國主義教育展開。

          4、參賽表演時間為4-6分鐘,配樂自備(磁帶或mp3音樂,賽前與大隊部聯(lián)系,以作提前安排)。

          5、要求服裝盡量做到統(tǒng)一,學生能夠脫稿朗誦。

         。ǘ┍荣惖攸c:

          內(nèi)操場

         。ㄈ┰u分標準:

          1、內(nèi)容要求積極向上、有愛國主義情懷。2分

          2、精神面貌好,服裝統(tǒng)一、整潔。2分

          3、朗誦整齊、聲音洪亮、有感情。4分

          4、表情、動作2分

         。ㄋ模┰u委:第三階段5月8日——5月20日學校朗誦隊訓練負責人:第四階段力爭在5月20日前落實好參加高一級比賽的內(nèi)容,人選。

          六、保障措施。

          1、校長是第一責任人,是身體力行者,發(fā)動全體教師積極參與,督促和評價學校此項活動全程。

          2、后勤按計劃保證活動經(jīng)費到位,設備器材到位,保證活動的順利進行。

          3、校園文化的營造。

         。1)大力宣傳,營造濃厚的誦讀氛圍。每月的黑板報和櫥窗要有一定的愛國詩歌的內(nèi)容;

         。2)每天午間時間播放國學經(jīng)典的cd朗讀碟或者是愛國歌曲或音樂。

         。3)學校和班級文化建設要努力體現(xiàn)愛國詩歌的教育特色。

        經(jīng)典誦讀活動方案6

          為了豐富校園生活,增強校園文化建設,讓學生感受祖國的優(yōu)秀文化的魅力,提高學生對國學經(jīng)典知識的積累,小若口校區(qū)在本學期開展“經(jīng)典誦讀”系列活動。具體活動安排如下:

          全校學生人手一冊《小學生必讀古詩詞》,系列活動以此為內(nèi)容展開。

          一、每日晨誦

          每周周二、周三課間操后背誦5首(不會背誦的學生帶書讀),周四、周五換5首。

          二、經(jīng)典誦讀詩畫展

          在四月份,舉行全校學生參與的“經(jīng)典誦讀詩配畫手”抄報評比。評選出優(yōu)秀作品展出。

          三、“走近經(jīng)典”黑板報評比

          五月份,圍繞“走近經(jīng)典”的主題,各班開展黑板報評比。

          四、“經(jīng)典誦讀擂臺賽”

          在六月份,組織開展“經(jīng)典誦讀擂臺賽”。賽前兩周在全校推選出兩名隊長,由隊長雙方pk后自己招兵買馬,各自挑選4名隊友,并自己給自己的參賽隊取名、設計海報。給全校其他學生抽取編號按單雙號分成兩支拉拉隊,由隊長選取并成為該隊的`智囊團。

          比賽分六個環(huán)節(jié),分別是有驚無險、互相挑戰(zhàn)、幸運抽獎、你爭我奪、經(jīng)典欣賞、一決雌雄。

          一、有驚無險

          此關(guān)比賽規(guī)則是:雙方隊長各抽取五首古詩,每位隊員各背一首。背正確一首加一分,錯則對方加一分,同時,錯題由現(xiàn)場拉拉隊成員搶背,并當場領(lǐng)獎。

          二、互相挑戰(zhàn)

          比賽規(guī)則:各隊分別為對方隊友抽題,可以指定對方成員背誦,被挑戰(zhàn)方背正確加一分,否則挑戰(zhàn)方加一分。此外,被挑戰(zhàn)方被錯的題由挑戰(zhàn)方背誦,正確也加一分,錯誤扣一分。此題由拉拉隊獲得。

          三、幸運抽獎

          此關(guān)共抽取幸運者5名。請兩位隊長為各自拉拉隊抽取幸運號碼,兩位拉拉隊隊長為本隊員抽題。抽到的隊員順利過關(guān),謝老師當場頒發(fā)獎品。

          四、你爭我奪

          比賽規(guī)則:各隊長抽題,按抽到的題目要求由本組隊員輪流背誦,每背對一首加一分!娟P(guān)設有求助熱線,即向自己的拉拉隊求助,最多可求助3次,每成功一次獲得一分。同時被求助者給予成功救助獲得一分禮物。

          五、經(jīng)典欣賞

          陳婷婷同學為我們朗誦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

          六、一決雌雄

          統(tǒng)計員宣布比賽結(jié)果。校長為獲勝者頒發(fā)獎狀和獎品。

        經(jīng)典誦讀活動方案7

          一、指導思想

          國學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蘊含著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思想精華。結(jié)合我校的“和美教育,打造儒和文化校園”這一教育目標,F(xiàn)準備開展經(jīng)典誦讀活動,讓誦讀經(jīng)典之風浸漫校園,使學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從經(jīng)典之作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頭活水,陶冶性情品德。

          二、參賽對象

          七年級各班,人數(shù)不限。

          三、比賽時間、地點

          時間:20xx年12月24日下午1:30

          地點:學校報告廳

          四、誦讀范圍

          誦讀內(nèi)容為中華經(jīng)典詩文,要求主題鮮明,積極向上,突出古詩文的深厚內(nèi)涵和文化韻味。

          五、比賽要求

          1、時限:每隊(節(jié)目)誦讀時間不超過6分鐘。

          2、誦讀要求:形式不拘,可使用音樂、舞蹈等多種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

          3.朗誦要求語音清晰準確、抑揚頓挫、情感豐富、表情達意。

          4.扮裝、道具、音帶等,由各班自行設計、準備。

          六、節(jié)目上報時間安排

          1.節(jié)目上報:在12月18日前上報學校政教處、團委。

          2.各班班主任和語文任課教師共同負責本班節(jié)目設計和編排。

          七、評選方法及獎項設置

          評委:片各校德育負責教師

          獎項設置:

          一、二、三等獎若干

          20xx年11月25日

          1、附:中華經(jīng)典詩文誦讀推薦篇目

          一、啟蒙經(jīng)典(共3篇)

          1、《老子》(《道德經(jīng)》)

          2、《三字經(jīng)》

          3、《弟子規(guī)》

          二、四書五經(jīng)

          1、《大學》(第1章)

          2、《中庸》(第4、20、22、24章)

          3、《論語》(10篇)

          ⑴《學而·學而時習之云章》(第1、4、6、14、15、16章)

         、啤稙檎檎缘缕哒隆罚ǖ1、4、11、15、17、19、20章)

         、恰独锶省だ锶蕿槊谰耪隆罚ǖ1、5、8、9、10、14、17、24、25章)

         、取队阂病匪畼飞剿恼隆罚ǖ18、20、23、30章)

          ⑸《述而·志于道八章》(第3、6、8、12、16、22、34、37章)

         、省短┌邸と沃氐肋h三章》(第5、7、10章)

          ⑺《子罕·仁者不憂七章》(第4、17、18、19、23、28、29章)

         、獭额仠Y·成人之美五章》(第4、16、19、22、24章)

          ⑼《子路·和而不同九章》(第6、16、17、19、21、23、24、26、27章)

         、巍稇梿枴ば藜阂园舶傩帐隆罚ǖ2、3、4、24、27、28、30、34、35、42章)

          4、《孟子》(6篇)

          ⑴《公孫丑上·論浩然之氣二章》(第2、6章)

         、啤峨墓隆じ毁F不能淫一章》(第2章)

          ⑶(離數(shù)上·得民心者得天下二章)(第9、10章)

         、取陡孀由稀ど嵘×x四章》(第8、10章)

         、伞侗M心上·登泰山而小天下三章》(第14、19、24章)

         、省侗M心下·盡信(書)不如無(書)二章》(第3、31章)

          5、《周易·泰》

          6、《尚書·盤庚上》

          7、《詩經(jīng)》(6篇)

         、拧稉艄摹发啤蹲玉妗发恰峨u鳴》⑷《七月》⑸《何草不黃》⑹《無衣》

          8、《禮記》(3篇)

          ⑴《敖不可長》 ⑵《不食嗟來之食》 ⑶《學記·教學為先》

          9、《左傳》(2篇)

         、拧蹲髠鳌べ夜迥辍发啤稜T之武退秦師》

          三、神話故事(5篇)

          1、《精衛(wèi)填!罚ā渡胶=(jīng)》)

          2、《夸父逐日》(《山海經(jīng)》)

          3、《鯀禹治水》(《山海經(jīng)》)

          4、《女媧補天》(《山海經(jīng)》)

          5、《嫦娥奔月》(《山海經(jīng)》)

          四、寓言故事(10篇)

          1、《畫蛇添足》(《戰(zhàn)國策》)

          2、《狐假虎威》(《戰(zhàn)國策》)

          3、《拔苗助長》(《孟子》)

          4、《鷸蚌相爭》(《戰(zhàn)國策》)

          5、《自相矛盾》(《韓非子》)

          6、《愚公移山》(《列子》)

          7、《螳螂捕蟬》(《說苑》)

          8、《賣櫝還珠》(《韓非子》)

          9、《曾子殺豬》(《韓非子》)

          10、《朝三暮四》(《莊子》)

          五、經(jīng)典詩詞(30首)

          1、《國殤》(屈原)

          2、《古詩十九首》

          3、《怨歌行》(曹植)

          4、《短歌行 對酒當歌》(曹操)

          5、《歸園田居 少無適俗韻》(陶淵明)

          6、《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韓愈)

          7、《將進酒》李白

          8、《水檻遣心二首》(杜甫)

          9、《長恨歌》(白居易)

          10、《致酒行》(李賀)

          11、《春江花月夜》(張若虛)

          12、《書憤》(陸游)

          13、《正氣歌》(文天祥)

          14、《菩薩蠻 平林漠漠煙如織》(李白)

          15、《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李煜)

          16、《踏莎行》(歐陽修)

          17、《念奴嬌 赤壁懷古》(蘇軾)

          18、《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蘇軾)

          19、《蘇幕遮》(范仲淹)

          20、《江城子》(賀鑄)

          21、《少年游》(周邦彥)

          22、《八聲甘州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柳永)

          23、《踏莎行》(秦觀)

          24、《鵲踏枝檻菊愁煙蘭泣露》晏殊、

          25、《聲聲慢》(李清照)

          26、《揚州慢》姜夔

          27、《虞美人 聽雨》(蔣捷)

          28、《青玉案 元夕》(辛棄疾)

          29、《滿江紅》(岳飛)

          30、《采桑子 誰翻樂府凄涼曲》(納蘭性德)

          六、古典散文誦讀(20篇)

          1、《諫太宗十思疏》(唐 魏征)

          2、《阿房宮賦》(唐 杜牧)

          3、《滕王閣序》(唐 王勃)

          4、《別賦》(南北朝 江淹)

          5、《過秦論》(西漢 賈誼)

          6、《離騷》(戰(zhàn)國 屈原)

          7、《前赤壁賦》《后赤壁賦》(宋蘇軾)

          8、《修竹篇序》(唐 陳子昂)

          9、《孟母戒子》(韓愈)

          10、《孫權(quán)勸學》(司馬光)

          11、《少年中國說》(三、四稿)(清·梁啟超)

          12、《人生的真義》 (陳獨秀)

          13、《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

          14、《可愛的`中國》(節(jié)選)(方志敏)

          15、《聽聽那冷雨》(余光中)

          16、《精神的三間小屋》(畢淑敏)

          17、《掌心化雪》(鮑爾吉·原野)

          18、《匆匆》(朱自清)

          19、《烏篷船》(周作人)

          20、《字緣》(董橋)

        經(jīng)典誦讀活動方案8

          《新課標》指出: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重要的訓練,各年級都要重視朗讀,充分發(fā)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nèi)容、發(fā)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朗讀,在學習語文中有著特殊的功能,它既有吸收課文語言、內(nèi)容的功能,又有發(fā)展語言、發(fā)展思維、激發(fā)朗讀者情感的功能,除此之外,小學生學習語文,重要的是強調(diào)知識的積累和注重字、詞、句的掌握,要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水平,不斷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寫作能力,并為學習課外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為今后的學習和自我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一、活動目的

          1、要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水平,包括他的基礎(chǔ)知識、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寫作水平的培養(yǎng)和提高。

          2、大量地讀書和背誦課文,是小學階段的學生積累知識和掌握字、詞、句的一個重要的方面。

          3、通過背誦語文課文,可以使小學生熟記課文內(nèi)容,進而深化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發(fā)揮課文內(nèi)容的模仿和借鑒功能,不斷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寫作能力。

          4、為學習課外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為今后的學習和自我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二、方法措施

          誦讀課文包括背誦和朗讀兩大方面,因此就這兩方面分別談一下:

         。ㄒ唬┯懈星榈睦首x課文

          要想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首先應該做到讓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只有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生才能有語氣、有感情地讀好課文,如果字音還讀不準,還不知道在哪里斷句,學生就不會讀出自己的感情、自己的體會。

          在訓練學生正確流利地讀課文時,對于學生要注意。

          (1)停頓。朗讀中的'停頓主要分語法停頓和語意停頓,即知道各種標點符號所表示的不同時間的停頓,還要使學生掌握沒有標點符號的一句話之間的短暫停頓。

         。2)重音。一句話的表意重點在朗讀上要作重音處理,以示強調(diào)。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有以下幾種方法。

          1、教師范讀。

          教師范讀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思想感情,而且為學生樹立了樣板,對于課文中難理解的句段,教師可以分析,講解,但對于朗讀時語言的輕重緩息,光靠講解,學生仍不明白,而范讀則可把兩者結(jié)合起來,使學生聽到了正確的聲音形象,學生就可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朗讀出來。范讀,最好是在課堂上面對面地使學生聽到聲音,看到神情,較之聽錄音效果強得多了。

          2、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共鳴。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課文內(nèi)容所需要的情境。引導學生入境、入情,調(diào)動起他們的想象,借助他們已有的生活經(jīng)歷、經(jīng)驗感受來理解體會課文的內(nèi)容,可以用教師的語言描繪情境,用圖畫展示情境,用表演模擬情境,用音樂烘托渲染情境……學生進入情境,甚至進入角色,便容易"情動辭發(fā)"而讀出情感。

          3、品讀與評讀結(jié)合。

          自讀品味,聽讀評議。自讀時,品味意境,找到感覺從而讀出感情;聽別人朗讀時,可以與自己的體會相比較,指出理解上的正誤與表達上的得失,從而找到朗讀的正確形象。

          4、注重教師的評價。

          教師在學生朗讀時給予適時適當?shù)脑u價是很重要的,一句肯定可以建立學生的信心,一句鼓勵可以讓學生讀的更好,同時也可以讓其他學生學到他人的優(yōu)點,彌補自己的不足。

          5、指導讀好重點詞語。

          課文中一些優(yōu)美的句子中有含義較深的詞語,讀懂并讀好這些詞語才能讀好整句話。

          6、恰當?shù)剡\用各種現(xiàn)代化媒體,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提高朗讀效果。

          總之,只有在讀正確的基礎(chǔ)上做到流利地讀才可能要求做到有感情地朗讀。除此之外反復練習,才可能深入理解、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進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ǘ┯懈星檫M行背誦課文

          啟發(fā)與激勵并用,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引導與輔佐相結(jié)合,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方法。要想有感情的背誦課文,首先要把課文背熟練,這樣才能更好地發(fā)揮情感。在指導小學生背誦課文時,我是這樣做的:

         。1)發(fā)揮教師以身作則的示范作用。小學生最喜歡模仿,在他們的心目中,老師就是他們最好的楷模。在這個時候,老師就應該率先垂范、身先士卒、以身作則、帶頭背誦。讓學生覺得,在師生共學的氛圍中,可以找到背書的樂趣。

          (2)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在課堂上經(jīng)常請背書背得快、背得好的同學上講臺來,現(xiàn)場為同學們背誦課文,介紹學習經(jīng)驗,號召同學們向他們學習。這樣做,使同學們身邊有了學習的樣板,有利于同學們相互交流,共同進步。

          (3)把監(jiān)督檢查與適當獎勵有機結(jié)合。小學生一般具有學習興趣時冷時熱、學習自覺性時續(xù)時斷的特點,這是由他們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所決定的。鼓勵他們繼續(xù)努力,提高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進步幅度得到了提升,在全班營造了一個爭先恐后、你追我趕、在學習上互相攀比的可喜氛圍。

         。4)堅持家長教育相結(jié)合,形成教育的合力。

          家庭教育和家長參與教育,是小學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確指導小學生背誦課文,也要充分調(diào)動家長的積極性,履行他們應盡的責任,發(fā)揮他們應有的作用。我布置的家庭作業(yè)中,每天都有讀書一個小時(包括看課外書籍)的要求,其中硬性規(guī)定必須由家長對學生背誦課文的情況進行監(jiān)督和檢查(由家長簽署“已背”),彈性規(guī)定就是要閱讀一定數(shù)量的課外書籍(由家長簽署“已讀書一小時”)。

        經(jīng)典誦讀活動方案9

          結(jié)合小學語文教學實際,我們認為古詩詞可以看作是傳統(tǒng)文化的代表,是我們的文化母體,也是我們的精神家園,舍棄了她,就舍棄了我們的根。為什么我們現(xiàn)在有些孩子不知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重陽節(jié)等傳統(tǒng)節(jié)日,卻熟諳西方的情人節(jié)、愚人節(jié)、圣誕節(jié);不懂孔融讓梨的謙讓、臥冰求鯉的孝道、懸梁刺股的勤奮,卻有時會表現(xiàn)得那么自我呢?我們認為最主要的就是他們從小缺乏中國最傳統(tǒng)的美德教育。我們應當趁兒童心靈最純凈,記憶力最好的時候,讓他們接觸最具道德價值,文化價值的古詩詞,而漸漸開啟其智慧,培養(yǎng)其品德。于是我們確定了這樣一個課題——古詩詞教學與弘揚傳統(tǒng)文化有機融合的實踐與研究。

          我們看現(xiàn)在的古詩詞教學,如此大容量的古詩詞誦讀,大部分也只是重點關(guān)注了詩詞的簡單背誦,忽略了古詩的美文美味,美意美誦,也可以說浪費了其背后許多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于是我一直努力尋找一個合適的題目能夠簡單明了地概括、傳達我們的思考及所做的點滴工作。

          一、具體操作:

          我們的課題研究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同時展開。

          首先,師資培訓。我們收集了百首經(jīng)典古詩詞,讓每一位教師從古詩的內(nèi)容、年代、作者等方面進行賞析、分類,這樣做,既是讓教師對古詩詞做一次系統(tǒng)地梳理,又便于今后教學中的靈活使用。

          其次,為了讓學生走近傳統(tǒng)文化,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我們組織學生查找、搜集、整理傳統(tǒng)文化的.相關(guān)資料,并相應舉行了傳統(tǒng)文化小報設計比賽、板報展示活動等。

          第三,小學古詩詞教學是個難點,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基本上是一個路子教學:老師講解,學生識記,最后背誦。這種教法顯然激不起學生的興趣,是事倍功半的。因此,我們又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來提高課題研究的質(zhì)量。在三、四、六年級中分別開設一堂古詩詞研討課。教學研究重點分別列為:三年級探討古詩詞教學如何與中國民間、神話故事的融合,并引導學生去挖掘隱藏在古詩背后的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內(nèi)涵,如傳統(tǒng)節(jié)日。四年級開設了一堂具體情境中如何運用古詩詞的活動課,做到學以致用,培養(yǎng)一種大語文觀,增強古詩的親和力,讓學生更大程度的喜歡古詩、對古詩產(chǎn)生興趣;六年級又從古詩詞分類的角度去教學一組有關(guān)"送別"話題的詩詞,既讓學生了解這一類詩的特點,又引導學生從宏觀上看古詩,培養(yǎng)他們的古詩知識建構(gòu)能力。搞這些課例,目的在于同類課型的教學方法推而廣之,并努力找到更合適的方法。這些課例作為探尋古詩詞教學有效模式的第一手資料。

          最后,我們在古詩詞教學中還兼行了較多的實踐活動,力求以誦讀為主,欣賞為輔;活動為主,傳授為輔,力求更好地弘揚傳統(tǒng)文化。

          二、校園活動

          1、每周至少安排一次晨間誦讀相關(guān)古詩詞;校本課古詩詞賞析。

          2、日積月累。在黑板一角開辟"古詩樂園",由學生寫好一首古詩詞或一組古詩詞名句,每節(jié)語文課前三分鐘進行誦讀熱身,每隔2—3天更新內(nèi)容。做到日有所誦,課前一誦。

          3、利用"六一"游戲節(jié),進行古詩游園活動。擺設一株古詩常青樹,讓學生在游戲中親近古詩,享受古詩;脽舫鍪菊掌!

          4、結(jié)合所學的某一類古詩詞,進行小報設計比賽。例如,在學生學了"思鄉(xiāng)"組詩后,讓學生搜集、整理有關(guān)古詩詞并熟讀成誦,繼而較充分地了解這一類古詩詞的特點。并舉行一次"思鄉(xiāng)、送別"為主題的小報設計比賽,讓學生感受人間美好的情感——鄉(xiāng)情、友情。幻燈片出示照片。

          5、創(chuàng)設"古詩詞背背館"。各班挑選出五位選手,組隊參加年級比賽,由語文教師及古詩組長組成評委。比賽題型有必背題、接龍題、搶背題、表演題等。幻燈片出示照片。

          6、古詩詞知識比賽。內(nèi)容涉及詩詞發(fā)展演變中的常識、詩人介紹、代表作品、風格流派、藝術(shù)手段等。

          7、古詩詞名句填空比賽。讓學生把百首古詩詞中的名句先分類,再師生統(tǒng)一標準,按景物內(nèi)容分:詩中春;詩中夏;詩中秋;詩中冬;詩中山;詩中水;詩中日;詩中月;詩中風;詩中花;詩中雨;詩中樹;詩中別。按思想內(nèi)容分:愛國篇;心情篇;思念篇;送別篇;邊塞篇等等。再讓學生背誦,最后進行口答、筆試兩輪比賽,目的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經(jīng)典古詩詞,為我所用。

          8、詩人模仿秀。學生自由組合,選擇一位詩人,分頭查找資料,通過這位詩人的詩詞作品,重大事件來演繹其人生,要求抓住詩人的外形氣質(zhì)、風格特色、思想流派等,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9、在傳統(tǒng)佳節(jié)來臨之際,舉行古詩詞書畫作品比賽及優(yōu)秀作品展。

          10、在課堂教學中,仿寫、改寫和創(chuàng)作古詩。這一活動我們認為值得商榷。

          文明儒雅的校風正在形成。走進我們的校園,文化氛圍日漸濃厚。

          目之所及,到處是經(jīng)典古詩文;耳之所聞,名曲縈繞,配樂古詩朗誦。在古詩文的濡染下,儒雅的氣質(zhì)在師生的身上正逐漸有所體現(xiàn),班風班貌正在悄然發(fā)生變化。五(1)班提出:與書為友,書中成長,讀出味,讀出書香。五(3)班提出:"腹有詩書氣自華"!五(5)班提出:與經(jīng)典同行,與圣賢為友。六(2)班提出:誦中華經(jīng)典,做龍的傳人。等等不一而足,無不體現(xiàn)師生對儒雅的追求,對人文的崇尚。課堂上,活動中,校園外,經(jīng)常會注意到一些同學在特定情境觸發(fā)下,經(jīng)典詩句脫口而出。古詩文的浸潤,使濱小師生更儒雅,更文明,更有書卷氣。當然,古詩文只是其中一味良藥,真正的大補藥還是我們學校倡導的構(gòu)建書香校園的大型活動。

          在我們的課堂研究中,我們成功地探索到了三種古詩教學的基本模式。首先是一般的閱讀教學法,通過大量的資源引進,幫助學生感悟古詩的意境。如教學《乞巧》。其次是以賞析一組同類的詩為基準,先賞析一首,然后帶出幾首。如教學《送別組詩》,讓學生從中體驗到古人在"送別"的形式上有著豐富的內(nèi)涵。有"目"相送: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有"歌"相送: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贈汪倫》;有"酒"相送: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送元二使安西》;有"暖語"相送——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別董大》。最后是古詩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運用,很多平時看起來不相干的古詩在這一堂課中卻緊密地聯(lián)在一起,在短短的35分鐘卻串聯(lián)了30多首古詩,其學習容量讓人出乎意料,其古詩復習方式讓人耳目一新。

          在古詩詞教學的同時,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剛才展示的各種活動,使學生親身感受中華古文化在當今社會的價值,從而更深地激發(fā)了學生弘揚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情,更重要的還是慢慢地開啟了學生的智慧,培養(yǎng)了學生的品德,提高了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使課題研究更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并將研究引向深入。

        經(jīng)典誦讀活動方案10

          一、指導思想

          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fā)展觀,依據(j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廣泛開展推廣普通話活動,進一步增強我校全體教師的語言規(guī)范意識,積極參加普通話培訓和普通話活動工作,提高師生應用普通話的能力和水平,提升學校的文化品位,營造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

          二、活動意義

          校園普通話是一所學校文明的標志,也是小學生文明的`表現(xiàn)。小學生從小養(yǎng)成講普通話的良好習慣,有利于規(guī)范語言,增強語感,有利于增進交流,方便溝通。為此,我校積極響應上級提出的要求,在全校范圍內(nèi)組織開展“推廣普通話”活動。

          三、活動主題

          充分認識推廣普通話對消除語言隔閡,增進人際溝通,促進社會交往,構(gòu)建和諧校園的重要作用,本屆推普活動的主題定為:“構(gòu)建和諧校園語言,營造共有精神家園”。

          四、活動目標

          提供組織和制度保障,明確職責,建立健全領(lǐng)導機構(gòu);以常規(guī)工作為主線,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創(chuàng)造和諧的語言文字氛圍,努力使普通話成為校園用語;組織各種培訓和各種活動,推動學校語言文字工作水平的不斷提升;建立常規(guī)工作與活動促進相結(jié)合的工作策略,將語言文字工作納入學校的常規(guī)工作中;做好語言文字規(guī)范化工作的建檔工作,進一步推進學校語言文字工作的健康發(fā)展。

          五、活動要求

          1、領(lǐng)導要帶頭講普通話,要求廣大教師、學生都會說普通話,逐步做到校園內(nèi)外一切場合堅持用普通話,養(yǎng)成使用普通話的習慣。

          2、所有教師和學生上課必須使用普通話,課間交流時使用普通話,逐漸實現(xiàn)地方方言向普通話的過渡。

          3、說普通話吐字要清晰,用詞要準確。要逐漸消滅不規(guī)范普通話的現(xiàn)象。

          六、活動實施過程

          1、在學校大門、教學樓處張貼以宣傳推廣普通話為主題的宣傳標語,在校園內(nèi)懸掛推廣普通話的宣傳橫幅,形成推廣普通話、促進語言文字規(guī)范化的良好氛圍;

          2、1―5年級每個班級召開一次普通話主題班會,由各班班主任負責;

          3、結(jié)合抗日戰(zhàn)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四五年級以班級為單位組織一次紅色經(jīng)典誦讀比賽,各班推選一名同學參加學校紅色經(jīng)典誦讀比賽;

          4、四五年級開展一次班級手抄報評比,每班選出五名同學參加學校級評選;

          5、開展一次“小手拉大手”活動,學校印發(fā)“請說普通話、寫規(guī)范字”倡議書,由學生帶給家長,擴大宣傳效果;

          6、在五年級開展“啄木鳥糾錯”活動,以雛鷹假日小隊為單位,開展社會用字糾錯尋找活動,并一一做好記錄,提供給相關(guān)部門進行整改;

          7、舉行中小學生漢字聽寫大賽,每班推選兩名漢字英雄參加學校級比賽;

          總之,我校通過推普宣傳活動,再次向全校師生廣泛宣傳大力推廣普通話在教學、學習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進一步提高師生的語言規(guī)范意識,形成在學校,社會交際中說普通話的良好風氣。

        經(jīng)典誦讀活動方案11

          一、經(jīng)典誦讀的意義

          中國的古典詩文博大精深,有很多傳世佳作,它們內(nèi)涵深刻,言簡意豐,也包含很多哲理。經(jīng)典是人類智慧的結(jié)晶,通過開展中華古詩文經(jīng)典誦讀活動,使學生在記憶力最好的時候,以最便捷的方式獲得古詩文經(jīng)典的基本修養(yǎng),受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傳承中華文化,提高文化底蘊,同時亦是啟迪人類智慧的久經(jīng)歷史考驗的教科書。學生背誦經(jīng)典能開闊視野、豐富知識、陶冶情操。有利于弘揚祖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進一步依托“讀書明理”、“讀書做人”,強化素質(zhì)教育。大力營造我校校園文化、充分發(fā)揮環(huán)境育人的作用。我們語文教研組積極倡議全校師生進行中華經(jīng)典詩文誦讀活動。現(xiàn)將實施方案計劃如下:

          二、活動計劃

          1、讀書明理。從古詩文中吸取中華文化的智慧,懂得“人倫之道”的做人道理,懂得“生存之道”的生活藝術(shù),懂得人應當進入文學化的境界,遠離低俗,升華自己;

          2、學習讀書方法,培養(yǎng)讀書興趣和習慣,積累語言,提高表達能力;

          3、開發(fā)學生的智力潛能和過目不忘的記憶能力,提高注意力;

          4、了解祖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提高文學鑒賞水平,陶冶高雅情操;

          5、通過“天天”誦讀活動,培養(yǎng)學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毅力;

          6、變化氣質(zhì),提高心理素質(zhì),使人心地善良,性格溫和,舉止文雅;

          三、活動方案

          (一)內(nèi)容

          主要誦記內(nèi)容以新語文課程標準中推薦的優(yōu)秀古詩文篇目:《弟子規(guī)》、《論語》、《大學》、《中庸》;神話故事;寓言故事等。同時,精選中外現(xiàn)、當代美文。

         。ǘ⿻r間

         、倜刻煸绯,晨讀經(jīng)典10分鐘,班級采用教師范讀、學生跟讀或優(yōu)生領(lǐng)讀等多種形式誦讀。

         、诿恐1節(jié)經(jīng)典誦讀課用于學生誦讀經(jīng)典佳作。

         、勖刻旎丶易寣W生復習晨讀的經(jīng)典10分鐘,并和家長齊誦讀,營造濃厚的家庭誦讀氛圍。

         、苊恐1節(jié)寫字課上,教師通過指導讓學生抄寫自己所吟誦過的詩句,做到讀寫相結(jié)合,通過書寫,既練習了書法,又加強了記憶。

          ⑤另外,也可利用中午一些時間,讓學生多接觸古詩文,多讀多背,從而多用,不增加負擔,使古詩文誦讀活動成為一種課外生活中的樂事。

         。ㄈ┲笇

          為了提高學生的誦讀效果,我們提倡手抄口誦,達到最佳效果。

         。ㄋ模⒋胧

          學生誦記的詩文,也許會忘,但在心靈純凈的少年時候記誦下來的.東西,如同每天的飲食,會變成營養(yǎng),成為生命的一部分。

          1、采用多樣宣傳,營造書香校園。

         、倮眯@里的宣傳窗建立“誦讀板塊”,每月一期,以年級為單位,由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各教學樓墻面上分別懸掛歷代名人畫像、警句,定期舉辦特色活動圖片展,師生作品展等,營造出濃郁的書香校園文化氛圍。

         、诿恐芏⒅芩,學校紅領(lǐng)巾廣播站主播內(nèi)容定為經(jīng)典誦讀,學校播放古詩文錄音,供學生欣賞;開設“校園經(jīng)典詩文小廣播”,由學生主持、播音,其內(nèi)容有詩文朗讀、賞析以及有關(guān)古詩文的趣聞軼事、寓言故事等。

          ③通過開辟“古詩角”、“經(jīng)典壁”和舉辦詩文長廊、詩文圖展以及利用宣傳欄、黑板報等形式讓學生隨處可欣賞到古詩文佳作佳句,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中將古詩文記住。

         、芙(jīng)常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建立家校聯(lián)系冊,發(fā)動家長與孩子共讀經(jīng)典,共同創(chuàng)良好的社區(qū)讀書氛圍。

          2、開展豐富活動,體驗“誦經(jīng)”樂趣。

         、倜刻煸绯,利用晨讀時間10分鐘,讓學生誦讀古詩文;每周1節(jié)“經(jīng)典誦讀專題教學課”,由教師專門指導學生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文,每月舉行一次以“經(jīng)典誦讀”為主題內(nèi)容的班隊會課。

         、陂_展豐富多彩的古詩文“經(jīng)典誦讀”活動,寓教于樂,讓學生充分體驗讀經(jīng)的愉悅。我們設想每學期組織開展一次“讀經(jīng)典、傳文化”等系列活動,如開展“誦讀比賽”、“書畫比賽”、“我與經(jīng)典”的征文比賽等。通過各種活動,盡可能地給學生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另外,還在全體教師中開展“我讀經(jīng)典”、“我讀古詩文”的征文比賽,既讓全體師生接受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滋養(yǎng),又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3、以“誦讀”為載體,培養(yǎng)學生習慣。

          ①讓學生每天堅持讀背一首詩詞或4句《三字經(jīng)》,學會制作隨身攜帶的經(jīng)典誦讀卡(卡片用硬紙制成,正面為古詩,反面為詩配圖或詩意解釋,每卡一首詩)。三年級學生起都要準備一本經(jīng)典誦讀摘記本,隨時記錄,隨時記誦。

         、谡Z文教師每周要對學生的誦讀情況進行一次抽查,及時了解學生的誦讀情況。語文教師要建立班級學生古詩文背誦的個人檔案,主要是記載學生已背的古詩文題目及背誦時間、熟練程度等。

          ③在學生熟讀及能背誦的基礎(chǔ)上,能理解古詩文的大意或所描繪的形象。交流誦讀古詩文的感受,體會和心得;探究古詩文的意境、情感和韻律。

         、芙處熞险Z文教學與經(jīng)典誦讀。把語文教學中那些枯燥、乏味的情節(jié),用豐富的內(nèi)容充實起來,達到相輔相成的作用,教師教得帶勁,學生學得樂意。

          全班師生都要積極參與經(jīng)典誦讀活動的實施過程中去,形成人人參與,在班內(nèi)形成良好的誦讀氛圍。

          (五)、誦讀原則和方法

          1、原則

          差異性原則:承認學生個體間記憶思維等的差異性。

          自主性原則:允許學生在規(guī)定階段完成規(guī)定內(nèi)容外,誦讀更多的經(jīng)典,并給予相應的評價。

          鼓勵性原則:以鼓勵為主,引導學生熱愛經(jīng)典為根本。

          2、方法

         。1)“人人是老師,處處是教室”。只要有熱情,能讀拼音,就能成為一個誦讀老師。

          (2)“同學們,跟我念”——誦讀的六字真言。引讀一遍,再一遍,然后鼓勵全班齊讀;分組讀、個別讀、接龍讀、默讀……,想方法多聽多讀。并非完全不要理解,了解內(nèi)容大概即可。只要自然地熟讀,而后從中獲得背誦的樂趣和成就感。

          (3)每日早上在班集中讀20分鐘。中午再安排5分鐘時間用于回顧、檢查。

          (4)每天再鼓勵學生回家后誦讀10分鐘。

          (5)開展經(jīng)典詩文誦讀活動,重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對學生的要求應因人而異,重激勵,忌強迫,不讓學生覺得是負擔。倡導見縫插針,積少成多的誦讀方法,提倡充分利用早上20分鐘時間,開展“課前一吟”活動,做到“讀而常吟之”,“學而時習之”。

          “經(jīng)典誦讀”這一課題研究是一個不斷探索、摸索的行動研究過程,這需要我們學校、家長的共同努力和實踐。開展經(jīng)典誦讀活動,重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對學生的要求應因人而異,重激勵,忌強迫,不讓學生覺得是負擔。

        經(jīng)典誦讀活動方案12

          一、指導思想

          經(jīng)典著作是我國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個龐大載體,是我們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們民族精神的紐帶。正是通過文化經(jīng)典,民族精神才得以傳播和不斷發(fā)展,開展經(jīng)典誦讀活動意義深遠,基于此種認識,我們把“中學生誦讀中華文化經(jīng)典”活動作為民族精神教育規(guī)劃中的重要板塊之一。優(yōu)秀的古典詩文(唐詩、宋詞、元曲等)、典范的現(xiàn)代白話文以及反映本地區(qū)改革開放新成就的優(yōu)秀作品都在我們的誦讀之列。這些作品既是我們開展經(jīng)典誦讀活動的藍本,也是我們開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動的主要載體。

          二、活動目標

          通過誦讀、熟背經(jīng)典、美文、唐宋詩詞,以達到文化熏陶、智能鍛煉與人格培養(yǎng)的目的。了解優(yōu)秀的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從而產(chǎn)生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思。讓優(yōu)秀的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學生的`心靈中不斷地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潛移默化地陶冶其性情。

          1、弘揚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學生從小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了解祖國優(yōu)秀文化,提升人文素養(yǎng)。

          2、讓學生誦讀經(jīng)典、理解經(jīng)典,以經(jīng)典詩文,陶冶學生高雅情趣,開闊胸襟,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培養(yǎng)開朗豁達的性情、自信自強的人格、和善誠信的品質(zhì)。

          3、在誦讀熟背中擴大閱讀量、增加詩文誦讀量,培養(yǎng)學生讀書興趣,掌握誦讀技巧,培養(yǎng)閱讀習慣和能力,使學生在誦讀中增強語感,感受文言精華,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和審美能力,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

          4、在學校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通過開展經(jīng)典誦讀活動,營造和諧的、人文的、豐富的校園文化。

          三、活動原則

          1、模糊性原則:不求甚解,只求熟讀成誦。

          2、差異性原則:承認學生個體間記憶思維等的差異性。

          3、自主性原則:允許學生在規(guī)定階段完成規(guī)定內(nèi)容外,誦讀更多的經(jīng)典,并給予相應的評價。

          4、鼓勵性原則:以鼓勵為主,引導學生熱愛經(jīng)典為根本。

          四、誦讀內(nèi)容

          從《中華經(jīng)典誦讀·少兒階梯讀本》中選取古今中華經(jīng)典詩文、名人名作或紅色經(jīng)典作品,所選作品要突出思想性,注重道德教育功能。

          五、活動的組織機構(gòu):

          成立組委會及工作專班:

         。ㄒ唬┙M委會主任:吳遵東

          副主任:楊明、張杰、趙慧敏、唐軼群、朱書忠

          李智、匡碧華、余訓平

          成員:各處室、年級組、語文教研組長、語文備課組長、語文老師、各班主任、音樂老師

         。ǘ┕ぷ鲗0啵

          組長:xxx

          副組長:xxx

          組員:各語文老師、各班班主任、

          六、活動方法

          1、由學生報名,語文老師推薦,各班抽取優(yōu)秀學生12名,每四個班的學生組合成一個培訓班,每班48人,共有三個培訓班開展活動

          2、各培訓班要精心挑選3個以上的節(jié)目進行指導,余正波組長負責對三個培訓班進行統(tǒng)籌安排和協(xié)調(diào)、指揮,音樂老師負責配合各培訓班的工作。三個培訓班的組長為:陳禮民、章安喜、徐漢忠。

          3、活動時間: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三課外活動(節(jié)假日,期中考試除外),活動地點:教學樓五樓教室

          4、班級組合安排:培訓(1)班:701、702、703、708;培訓(2)班:704、705、706、707;培訓(3)班:709、710、711、712。

          七、誦讀活動的階段安排

          1、活動啟動階段(3月1日—3月10日):各培訓班指導老師和音樂老師一起協(xié)商、確定誦讀節(jié)目內(nèi)容和形式,由各班組長報備課組長同意后開始活動。各班語文老師讓培訓學生提前熟悉誦讀內(nèi)容。

          2、活動推進階段(3月11日—4月30日):各培訓班利用課外活動時間開展“中華經(jīng)典誦讀”活動。

          3、活動展演階段(5月10日以前):各培訓班在學!拔逶滦@文化藝術(shù)節(jié)”展演5—6個節(jié)目。通過評比與激勵,不斷總結(jié)與提高。

          六、活動要求

          1、提高認識,明確活動重要意義。中華經(jīng)典詩文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其中蘊含著豐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是彰顯學校特色的主要途徑之一。

          2、精心組織,注重活動實際效果。語文老師、音樂老師要認真做好活動的動員、準備、安排和實施工作,確;顒佑行颉⒂行ч_展。要保證誦讀時間、追求實效不應付、不走過場。

          3、創(chuàng)新形式,力求活動豐富多彩。各培訓班要在活動中注重藝術(shù)創(chuàng)新,用普通話和現(xiàn)代舞臺藝術(shù)手段表現(xiàn)經(jīng)典內(nèi)容,通過誦讀活動學習知識,陶冶情操,激勵人生,演繹時代精神。

          4、教務處將制定經(jīng)典誦讀的考核評價機制。將此活動納入對學生的個體思想品德評價和綜合素質(zhì)評價,對工作開展的情況進行評比,鼓勵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經(jīng)典誦讀活動。教務處將對此項活動進行總結(jié),對做得好的指導教師、班級和學生進行表彰。

        經(jīng)典誦讀活動方案13

          一、指導思想

          背誦經(jīng)典作品、古詩文,積極營造“誦讀國學經(jīng)典,積淀文化底蘊”的書香校園,不僅弘揚祖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還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對文學的興趣愛好,打下扎實的文學功底,提高人文素養(yǎng),還能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陶冶他們的情操和審美情趣,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優(yōu)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漸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實施目標

          1、通過經(jīng)典誦讀,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祖國優(yōu)秀文化的`興趣,促使學生從小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陶冶情操。

          2、通過經(jīng)典誦讀,豐富學校辦學內(nèi)涵,形成濃厚的校園文化底蘊。

          3、把經(jīng)典誦讀、古詩吟誦與語文教學結(jié)合起來,引導學生學以致用。

          三、活動安排

          1.籌備宣傳階段

          在學校廣播站、櫥窗分別做出宣傳動員。確定負責人定期為選擇誦讀資料。

          2.組織實施階段

          (1)、時間安排:

          每天早晨8:00-8:10共10分鐘為固定的國學經(jīng)典誦讀時間,各班班主任及語文教師為國學經(jīng)典指導教師,負責誦讀的組織、指導。

         。2)、誦讀內(nèi)容:

          分經(jīng)典作品選和經(jīng)典詩詞,安排專人負責。

          3、驗收與測評

          驗收對象:七年級全體學生

          驗收時間:5月底

          驗收方式: 以班級為單位,各班推選10名學生參加學校統(tǒng)一測評。各班班主任于5月24日前將參賽學生名單,上交至政教處。

          驗收標準:熟記經(jīng)典名篇與詩詞,并能學以致用。

          驗收結(jié)果:根據(jù)測評的實際情況,評選出優(yōu)勝班級與誦讀明星,并頒發(fā)獎狀。

        經(jīng)典誦讀活動方案14

          一、活動目的:

          為了提高我校學生誦讀經(jīng)驗的能力,豐富和積累文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提升人文素養(yǎng),拓寬孩子的心胸與視野,創(chuàng)建濃郁的讀書氛圍,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zhì),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經(jīng)典文學的美好情操。我校決定于10月下旬開展第一期“書香少年”評比活動。

          二、活動主題:書香伴人生,幸福沁校園。

          三、活動對象:

          一到六年級各班選3名(組)選手參加比賽。誦讀表演力求自由創(chuàng)新,在表演中體現(xiàn)文學美和藝術(shù)美,如:配樂誦讀、編排隊形、在誦讀時加上動作等。

          四、活動時間:20xx年10月24日下午。

          五、活動地點:學校操場。

          六、活動要求:

          各班班主任、語文教師要認真做好本班誦讀經(jīng)文的組織和指導工作,在指導過程中既要加強個別指導,又要面向全體學生,要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進行誦讀,以便能更好的表達感情。

          要從誦讀的速度、語氣、表情、字音等方面進行指導訓練,并力求全部背誦,以達到良好的`誦讀效果和教育效果。

          服裝要整潔,紅領(lǐng)巾佩戴整齊。

          七、其它事項;

          1、鄧老師負責各班場地的安排,并組織學生進場入座和退場。

          2、各班數(shù)學老師負責會場紀律、文明等。

          八、評分標準:

          1、精神面貌:1分;

          2、語言標準,誦讀流暢,語速、語調(diào)、停頓恰當:4分;

          3、富有表情,有感染力,表現(xiàn)形式與內(nèi)容相符合:3分;

          4、誦讀有創(chuàng)意,感情處理好:2分。

          九、評分辦法:

          去掉一個最高分,一個最低分,其余評委得分數(shù)加起來,就是選手的最后得分。

          十、評獎辦法:

          按低、中、高年級組,按分數(shù)從高到低分別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獲一等獎學生被命名為“書香少年”。

          十一、評委名單:

          統(tǒng)分員:

          Xx學校“書香伴人生,幸福沁校園”經(jīng)典誦讀

          活動議程

          一、講解活動意義

          二、介紹裁判員,宣讀評分標準。

          三、比賽。

          四、“書香伴人生,幸福沁校園”經(jīng)典誦讀簽字儀式。

          五、宣布獲獎名單、頒獎。

          六、活動總結(jié)講話。

        經(jīng)典誦讀活動方案15

          一、指導思想

          為了提升學生的人文修養(yǎng),夯實學生的文化功底,提高全校學生的誦讀水平,讓他們在朗誦進程中取得古詩文經(jīng)典的基本熏陶和修養(yǎng),接受中國傳統(tǒng)美德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教育。

          二、誦讀內(nèi)容:

          誦讀作品以古詩詞、兒童詩、經(jīng)典詩歌、經(jīng)典美文、國學經(jīng)典為主。

          三、參賽人員:

          1—6年級全體學生

          四、比賽時間:

          12月底,1月初舉行,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五、活動形式:

          1、參賽方式以全班學生整體誦讀為主,可以穿插單人、雙人或群體吟誦,參賽選手應力求展現(xiàn)誦讀水平,同時鼓勵穿插舞蹈、吟唱、字畫等藝術(shù)表演情勢,以進一步提升詩文朗誦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感染力。比賽中有關(guān)配樂、服飾、道具等器材由各班自備。

          2、每個班級的節(jié)目時間控制在2—5分鐘以內(nèi)。

          3、以抽簽確定參賽順序。

          六、活動步驟

          1、初賽階段:以各班為單位組織初賽,推薦優(yōu)秀節(jié)目參加全校決賽(每班推薦一至二個節(jié)目);學校將組成誦讀檢查小組對各班級的`前三個月的誦讀情況進行檢查。每個班級在匯報前三個月的成果時誦讀形式以集體誦讀為主,穿插個人誦、小組誦,力求從整體上展示班級學生的誦讀水平。

          2、決賽階段:各班推薦的優(yōu)秀節(jié)目參加全校決賽,分一年級組、二三年級組、四五年級組、六年級組,分別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二名(六年級一名),最佳創(chuàng)意獎1名,最富感染力獎1名。

          七、后勤工作安排:

          (1)獎狀預備、統(tǒng)計:xxx

          (2)獎狀書寫:xxx

          八、活動要求

          1、本次比賽的組織以各班級誦讀課教師為主、班主任老師教師協(xié)助,相互配合搞好本次誦讀比賽。本次比賽的結(jié)果將與誦讀課教師、班主任教師的期末績效考核掛鉤。

          2、各班誦讀課教師要認真選材,努力創(chuàng)新情勢,悉心指導,豐富內(nèi)容,確保比賽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班主任教師做好協(xié)助工作。

          3、各班在12月15日前由誦讀課教師將參賽節(jié)目名稱、有領(lǐng)誦的也報上姓名,以電子形式發(fā)送至_ 。

        【經(jīng)典誦讀活動方案】相關(guān)文章:

        誦讀活動方案04-20

        經(jīng)典誦讀活動方案10-25

        (熱)經(jīng)典誦讀活動方案03-05

        經(jīng)典誦讀活動方案(實用)06-01

        經(jīng)典誦讀展示活動方案07-07

        經(jīng)典誦讀比賽活動方案06-04

        小學誦讀活動方案08-03

        經(jīng)典誦讀活動方案(優(yōu)選)06-16

        經(jīng)典誦讀展示活動方案05-08

        詩詞誦讀活動方案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