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以批評為話題的議論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論文吧,論文是一種綜合性的文體,通過論文可直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和專業(yè)基礎。你知道論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批評為話題的議論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以批評為話題的議論文1
“你怎么搞的,這么明顯的錯誤都……”
更多時候,批評的聲音不會那么婉轉動聽,它刺耳得讓人難以接受,甚至超過了你的忍耐限度,但這個時候就需要你保持冷靜的頭腦,認真聽取批評,在批評中發(fā)現自己的缺點,工作的漏洞,進而不斷提高。
“走過布滿荊棘的坎坷,就是鮮花與掌聲!”那么只有接受別人的批評,才能得到完善與提高。面對批評,有人會用心去聽,與自身對照,有人則置之不理,全當耳旁風。
齊威王聽了鄒忌的進諫,便下命令讓群臣吏民指出他的不足。齊威王愿意放下架子,可以當面接受群臣吏民的進諫,并改正。因此“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不久燕,趙,韓,魏,皆朝于齊,齊戰(zhàn)勝于朝廷。一個國君能夠積極接受批評,可以使一個國家上下一心、繁榮富強、不戰(zhàn)而勝。
誰都喜歡聽稱表揚的話,生活中的批評常比贊美多,能夠以正確的心態(tài)接受別人的批評是一種美德,一種境界。批評讓你經常保持清醒的頭腦,看清現實,發(fā)現自己身上的不足,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與水平。
對于批評你的人,你要心存感激,因為他增加了你的智慧。當老師因作業(yè)中的失誤而批評你時,要虛心接受,那是“恨鐵不成鋼”的敬業(yè)之聲;當父母因為你學習松懈而批評你時,要耐心去聽,那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殷切期望;當朋友因你的驕傲自滿而批評你時,不要怨恨,那是真正的友誼。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批評都包含批評者的一片心意,不要辜負他們的一片苦心。
記得一次看娛樂節(jié)目,參賽的選手因不滿評委對自己的點評,全然不顧自己的形象,頂撞評委,甚至口出狂言威脅,在這一刻全場軒然。我想這位選手還不明白自己參加節(jié)目的意義所在,是否過關,是否取得冠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可以聽到評委的點評和建議,發(fā)現自己的不足,積累舞臺經驗。面對評委的批評,不管對與錯,言辭是否得當,首先要以平和的心態(tài)去聽評委的批評,對照自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如果沒有人批評你,指出你的錯誤,那么你永遠只能停留在原地,難以向前發(fā)展。進步往往來自于不斷改正,不斷進步。無論何時,有人批評了你,請耐心聽取,虛心接受,完善自我!
以批評為話題的議論文2
俗話說的好,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人人都會犯錯誤,都可能遭到朋友、父母或者老師的批評。這些批評很可能就是一種不竭的動力,促使你反思錯誤,正視差距,改過自新,迎頭趕上。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他可能是在自覺的狀態(tài)下進行反思,在反思中達到一種至圣的境界。而我們在遭到批評后反思,就頭腦保持清醒,及時發(fā)現問題,揚長避短,改正錯誤,臻于完美,創(chuàng)造一個無愧于自己的人生。
宋代的蘇舜欽說:“栽培剪伐須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痹耘嘞慊ㄒ3E嗤劣昧Γ驗橄慊ㄈ菀椎蛄,而雜草容易蔓延。我們更要在別人批評之時,認真反思,努力克服缺點,才能培養(yǎng)出好的品德。我們面對指責和批評,首先要冷靜分析,主動反思,態(tài)度謙遜,而不是火冒三丈,惱羞成怒,拒人于千里之外。也許別人指出的'問題正是自己工作無起色、學習不優(yōu)秀的瓶頸所在。別人發(fā)現了自己身上的不良因子,就抓緊反思,堵住思想上的漏洞,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只有經常在批評后吸取教訓,才能祛除自己身上的毛病,才能使自己更健康地成長。
戰(zhàn)爭與和平是人類永恒的主題,如何能誠實面對,理性反思。將來之不易的和平和繁榮更好的維系下去,需要我們更好的反省。德國先后兩次成為世界大戰(zhàn)的元兇,關鍵在于他沒有反省自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它為爭奪殖民地,向英國挑戰(zhàn),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最后以失敗告終。短短二十幾年后,又挑起二戰(zhàn),最終又以失敗告終,德國法西斯自食其果。全世界對他們有著深刻的痛恨和批評,F在的德國,為當年犯下的罪行,進行了反省和懺悔,他們從不否認那段給全世界帶來災難的罪惡歷史,他們也要成為世界和平的維護者。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們不會犯相同的錯誤。的確,在犯過錯之后,學會反思,受到批評之后,學會思考,努力改正,這樣認真反思之后,將會有不一樣的景象。
年僅二十歲的富二代胡斌駕駛非法改裝的三菱跑車在杭州繁華的街頭與朋友“飆車”,將看完電影、正在穿過斑馬線回家的25歲青年譚卓當場撞死,事后,此事經網上傳播,遭到數萬網友的批評指責,然而他卻像什么事也沒有發(fā)生一樣,表現輕松,絲毫沒有悔改之意。在遭到這么多人的炮轟之時,他竟然沒有反思自己的過失,還是以自我為中心。那他注定會脫離這個社會,他的人生將會是黑暗無光的。
我們要想成為偉大的人,首先要學會對自己剖析。任何一個偉大的人物不是對自己了解透徹、善于反思,面對外界的批評時主動反思呢?唐太宗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嘗寶此三鏡,用防己過。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鏡矣。"可見魏征的直言勸諫是有效果的。
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很多,在面對批評時,善于反思自己,彌補自己的過失,這樣你才能創(chuàng)造一個又一個的靈魂!
【以批評為話題的議論文】相關文章:
以挫折為話題的議論文08-05
以閱讀為話題的議論文04-05
溝通為話題的議論文02-21
以快樂為話題的議論文02-21
以家風為話題的議論文03-06
以細節(jié)為話題的議論文02-27
以選擇為話題議論文03-10
以反省為話題議論文10-25
以尊嚴為話題議論文07-06
以敬業(yè)為話題議論文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