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色中文在线视频,思思热在线视频日本一区,欧美精品一区三区在线观看,日本色逼影音资源

  • <dfn id="pbiqm"><cite id="pbiqm"></cite></dfn>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白楊樹下的零星記憶散文隨筆

        時間:2021-05-03 12:48:01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白楊樹下的零星記憶散文隨筆

          坐在講臺上看著孩子們正專注地識記生字與古詩。不經(jīng)意將目光投向東邊的玻璃窗,我就瞥見了那棵白楊樹。六月的暖風中,枝繁葉茂、根深蒂固的它,儼然一位身著碧袍的老人,蒼峻而不乏活力。歷經(jīng)滄桑,樹冠卻依然高于那幢新建的三層綜合大樓。層層疊疊的葉片,團團緊簇,就像十四年來我在這個校園留下的那些紛繁足跡,又怎能輕易清點?而那倆人才能合圍的樹桿,苔痕遍布溝裂縱橫的皮不知裹藏了多少歲月的滄桑。尤其給人一種積淀著歷史的深邃和厚重感覺。輕盈的楊花四處翻飛,如雪如絮,將我的思緒扯回從前。樹的周圍,滿是記憶,一支禿筆又怎能寫盡其中的沮喪與失落、榮光與富足……

        白楊樹下的零星記憶散文隨筆

          時光回溯到一九九四年八月二十四日。剛從省城師范畢業(yè)的我,懷揣一腔熱血和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的憧憬,帶著一個木箱、一套被褥、幾本書,來到這所鄉(xiāng)村中學。我終于有了屬于自己的課堂和學生了。可那份欣喜很快便澆上了冷水。偌大的校園,沒幾間像樣的房屋,場院中只見塵土飛揚,家鄉(xiāng)的教育環(huán)境是多么落后啊!我被安排在白楊樹西面的一間十多平米的平房中。四壁如剝開的月餅,層層脫落。天花板不知被多少歲月的煙塵熏得焦黑,門邊的小窗也是黑黢黢的。臨近村邊小路的后窗沒有玻璃,被幾塊木板釘死。大白天不開燈也不見光線。不過既來之,則安之。一邊背誦著劉禹錫的.《陋室銘》,一邊在單人床上鋪被子。將心愛的吉他掛于墻上,父親把家里的收錄機給了我。這些都是我最忠實的伙伴,更像我的財富。

          那時我20歲。純真和浪漫的氣質(zhì)讓我很快適應(yīng)了生活。在地下室般的蝸屋里,我認真?zhèn)湔n、修改作業(yè),與班上同學談笑。有幾分靦腆的我,不愛與其他老師高談闊論。喜歡獨自寫詩、練字、畫畫,與遠方的同窗或筆友通函。不時彈彈琴、聽聽歌、讀讀書。偶爾有文字見于《原野》、《迪慶報》、《文藝生活》、《聰明泉》等報刊上。雖然條件極艱苦卻也能用豐富高雅的精神生活作點綴。廚房是在寢室外的廊道上用木板釘成的簡易棚。搭三塊石頭架口鍋即為灶。白楊樹右邊是一塊籃球場,師生們在那里上體育課、打籃球。聲音嘈雜不說,不時有球飛過來砸到板壁上,一聲巨響嚇人一跳。更要命的是處在山峁上的學校風大,球場上的沙土不時往住處猛灌。下雨則踏著滿院泥濘,如一只只水牛踩瓦塘子般,深一腳淺一腳。粘滿黃泥的鞋,似有一塊鐵墜著。教室、宿舍處處只見臟兮兮的泥印。球場西北有棵柳樹和一個水池。下雨時,飲水大多不夠用,還得去坡下的永春河里擔水。

          白楊樹下有個小坡地。有木板攔成的教師廚房。也是上一代人讀書自己做飯的場所。再往西北,是一個更寬闊的場壩。全校二百來師生在那里上早操、升旗、集隊和打排球。同樣風起塵飛,雨落泥爛。場子東面是一排七間的二層磚木樓房,是最好的教師宿舍和會議室。西邊有排土坯危房,搖搖欲墜的墻,陳腐不堪的椽,處處漏雨的瓦,上級一再強調(diào)不能使用,可當時條件限制不得不讓男生住。往北是學校的中心教學樓。這是七十年代中期,靠社會和集體的力量出料出工建成的二層木土樓。歷經(jīng)二十載風雨,石灰墻皮脫落得東一洞西一眼,露出了土坯。屋面的瓦幾經(jīng)翻蓋仍漏雨?删驮谶@八間教室里,前輩們不知送出多少的學生。而我就在其中度過七年多的時光。簡陋的講臺上留下我多少傳知啟智、揮灑才情的身影。五月,外面古槐的花瓣隨風灑落教室。香氣彌漫中,我和學生一起徜徉知識的殿堂,吮吸文明的芳芬。斑駁的泥墻上留下多少稚子的習作。我辦了一份班級小刊物《山韻》,引導孩子們愛好文學,在那些幼小的心靈中種植美好人生的夢想。遺憾的是不少孩子因貧輟學。教師們無限惋惜卻又愛莫能助。

          就在那個寒酸的小屋,我收獲了淳樸的鄉(xiāng)村愛情。與現(xiàn)在的妻子相遇、相識、相愛、相守相依。學校又多分了給我一間小屋,我們迎來了寶貝女兒。三口之家擠在一起,也自得其樂。陋室,因有家、有愛而溫馨。

          直到二00二年十月,一幢投資65萬元的新教學樓在白楊樹旁拔地而起?粗裆揭粯勇柫⒌拇髽,全校師生無不歡欣鼓舞!搬入新教室的第一屆畢業(yè)生,各科成績名列全縣前茅,個別科目甚至超過當年的縣一中。成績突出的我也因此受到縣委、縣政府的表彰,獲得學校最高教學成果獎。執(zhí)著的教育夢想,終于開出了一朵像樣的花。

          二00五年,我又遷到曾經(jīng)羨慕過的東樓。白楊樹上方取而代之的是由云南省基礎(chǔ)教育西部工程投資67.37萬元的大樓,壯觀恢宏的綜合教學樓。白的墻,藍的門和窗簾,顯得清新而大氣。在藍天白云、青山綠樹、五星紅旗映襯下,宛如一幅怡人的畫。白楊樹周圍平整為光滑的地皮,樹根圈上小花臺。借“普九”的東風,二00六年七月三十日,云南省寄宿制學校工程項目更大程度地讓學校舊貌換新顏。面積492平米,投資62萬多的學生餐廳樓落成并投入使用;面積751平米,投資76萬多的學生宿舍樓投入使用;面積113平米,投資30萬多的沖水衛(wèi)生廁所投入使用……

          昔日孟母三遷,成就了一代儒學大師。今我三遷,見證了三十年鄉(xiāng)村教育的發(fā)展。走出宿舍。前邊有溫暖的太陽能可供洗浴。青青的草坪賞心悅目。高樓林立,綠樹環(huán)合,學校在萬頃碧田襯托下,別有一番情韻……

          學生們享受著由政府埋單的教育,人數(shù)由不足二百人到已逾七百人。規(guī)模由我初入校時六個班到十四個班。教師由二十幾人增至四十多人。孩子們衣著光鮮,豈和我們當時相比?食堂里葷素相間,花樣繁多。我讀五年級時在拖枝完小吃的是“黃金飯”(用黃色玉米做的撒撒飯)、“玻璃湯”(飄點青菜或蔥花的清湯)。兩代人的生活宛如天上地下。我們的學生從“八0后”教到“九0后”,一天比一天幸福。不必再為學費、書費、生活費擔心了,沒有人再因為貧困而輟學回家了。不少的家長還開著車,配有手機。農(nóng)村生活也可見一斑了,不得不贊嘆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好啊!

          一棵老樹,一直注視著這個與改革同齡的校園發(fā)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注視著一個年輕教師十四年來寫在這片土地上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拖枝中學似乎是迪慶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一個鮮活縮影:“起步晚、底子薄,卻又迎頭趕上,自強不息。”面對各級黨委政府的扶持和關(guān)懷,大家以“勤奮求實、團結(jié)創(chuàng)新”的校風校訓,激勵自己,近十年來一直保持教學質(zhì)量領(lǐng)先。二00七年,順利通過“普九”驗收,榮獲“維西縣窗口示范學!、“常規(guī)管理先進單位”、“平安校園”、“永春鄉(xiāng)先進單位”等榮譽。

          改革似乎很遙遠,又是那么切近;似乎十分模糊,又那么清晰?梢姟⒖陕、可感地存在于你我身邊,乃至心中。烙在每個中國人的記憶年輪上。十年前,老在想:“什么時候才能用多媒體教學?而今不是全在這寶盒一樣的樓中裝著。遠程教育、寬帶網(wǎng)、學生電腦、一體機……一切觸手可及,一切又似乎恍然如夢。

          守望著這棵白楊,也就守住了我一生的天堂家園。這里有痛、有憾,有愛、有夢。在白楊樹旁舉行過多少的開學典禮、畢業(yè)送別、知識競賽、卡拉OK、演講活動;不知接過多少本“先進教師”的榮譽證書。明天只會更美好!我對不斷成長的自己說,對日新月異的學校說,對日益強大的祖國說。白楊樹下的故事又將續(xù)寫一筆:教育局已下?lián)苜Y金很快建一座教職工宿舍,位置就在我當時進校住的地方。

          喜歡和同事們坐在白楊樹下,談?wù)劶页#牧膶W生。說一說“想當年”的歷史軌跡,還有“未來我想”的遠景規(guī)劃人生憧憬……

          一位老師走向大白楊樹。“當當、當當”的下課鈴,打斷了我無盡的遐思與懷想。相信,白楊樹下的篇章將延續(xù)向前。在黨的正確領(lǐng)導下,在各級政府一如既往的關(guān)懷下,在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下,在廣大師生的不懈努力中,還將有多少夢想可以去期待,去守望,去奮斗,去爭取……

        【白楊樹下的零星記憶散文隨筆】相關(guān)文章:

        槐樹下的情思散文11-12

        白楊的課件設(shè)計04-15

        橡樹下的豬寓言故事04-24

        《白楊》課件04-14

        橄欖樹下散文欣賞11-14

        零零星星成語解釋01-12

        桃樹下的小白兔睡前故事11-18

        大榕樹下的熊爸爸睡前故事08-08

        白楊教學課件11-16

        《白楊》課件設(shè)計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