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色中文在线视频,思思热在线视频日本一区,欧美精品一区三区在线观看,日本色逼影音资源

  • <dfn id="pbiqm"><cite id="pbiqm"></cite></dfn>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古文里的名言

        時間:2023-02-14 08:34:37 名言警句 我要投稿

        古文里的名言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常常會遇到需要使用名言的情形吧,名言是歷史文化精華的積淀,對后人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警戒作用。那什么樣的名言才是經(jīng)典的名言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古文里的名言,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古文里的名言

        古文里的名言1

          1、弟子入則孝,出則弟!鲎(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注釋: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

          2、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出自(春秋)《論語·為政第二》。

          注釋:孔子說:“當今的孝子,只是說能夠供養(yǎng)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馬,都能得到飼養(yǎng)。若對父母不孝敬。那供養(yǎng)父母和飼養(yǎng)狗馬有什么區(qū)別呢?”

          3、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鲎(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注釋:孔子說;”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xiāng),如果要出遠門,必須有明確的去處!

          4、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啊鲎(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注釋:孔子說;”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為他們長壽而高興,一方面為他們衰老而擔憂!

          5、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鲎浴秳駡笥H恩篇》。

          注釋: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

          6、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面帶歡。——出自《勸報親恩篇》。

          注釋: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意,面帶歡笑。

          7、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鲎浴秳駡笥H恩篇》。

          注釋: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

          8、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出自《勸報親恩篇》。

          注釋: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你的憂愁。

          9、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鲎浴秳駡笥H恩篇》。

          注釋:要時刻體貼、理解父母,不要讓父母操心。

          10、慎,朝夕伺候莫厭煩!鲎浴秳駡笥H恩篇》。

          注釋: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

          11、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鲎浴睹t集》。

          注釋: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fā)現(xiàn)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

          12、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鲎浴度龂尽の簳。

          注釋: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

          13、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出自(春秋)!睹献印るx婁上》。

          注釋: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

          14、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啊鲎(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注釋:孟子說:”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愛撫別人家的孩子!

          15、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啊鲎(春秋)《孟子·盡心上》

          注釋:孟子說:”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

          16、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啊鲎(春秋)《孟子·離婁上》。

          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

          17、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鲎(明)《增廣賢文》。

          注釋:妻子賢惠,她的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就心情舒暢。

          18、千萬經(jīng)典,孝義為先!鲎(清)《增廣賢文》

          注釋:成千上萬部經(jīng)典上都說,孝和義是人首先應當做到的。

          19、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

          注釋: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guī)》。

          20、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獨堊(清)李毓秀《弟子規(guī)》。

          注釋:父母喜好的東西,子女要盡力為他們準備;父母厭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nèi)サ簟?/p>

          21、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鲎(清)李毓秀《弟子規(guī)》。

          注釋: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diào)柔和。

          22、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鲎(請)李毓秀《弟子規(guī)》。

          注釋:身上受傷,父母憂慮;道德敗壞,父母蒙羞。

          23、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出自《家語·弟子行》。

          注釋:孝敬父母是道德的開始,敬愛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誠是道德的方向。曾參是恰恰具有這四種道德的人。

          24、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guī)》。

          注釋: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

          25、首孝弟,次謹信。——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guī)》。

          注釋:首先要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其次要謹慎,守信用。

          26、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鲎浴洞髮W》

          注釋:做人子的,做到孝順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愛兒子。

          27、夫孝,天之經(jīng)也,地之義也!鲎浴缎⒔(jīng)》。

          注釋:孝是天經(jīng)地義的。

          28、孝子親則子孝,欽于人則眾欽!鲎(宋)林逋《省心錄》。

          注釋:你對父母孝順,你的子女對你也孝順;你敬重別人,別人也敬重你。

          29、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出自(明)《增廣賢文》。

          注釋:小羊跪著吃奶,小烏鴉能反過來喂養(yǎng)老烏鴉,以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

          30、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鲎浴秳訄笥H恩篇》。

          注釋: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給他們吃飽穿暖;孝敬父母還不要叫父母生氣,熱愛、尊敬父母才是全孝。

          31、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出自《四言》。

          注釋:養(yǎng)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順你,你就必須首先孝順你自己的父母。

          32、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yǎng)。——出自(春秋)《禮記》。

          注釋:曾子說:”孝有三點,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給父母帶來恥辱,再次是能養(yǎng)活父母!

        古文里的名言2

          1、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顧憲成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天下皆知取之為取,而莫知與之為取。《后漢書》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肚f子》

          5、人而不學,其猶正墻面而立!渡袝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墩撜Z》

          7、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明代諺語

          8、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三國。曹植《白馬篇》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抖Y記學記》

          10、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韓非子》

          11、不遷怒,不貳過!墩撜Z》

          12、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蘇軾

          13、報國之心,死而后已。蘇軾

          14、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15、一寸山河一寸金。左企弓

          16、人之為學,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顧炎武

          17、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

          18、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19、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稘h樂府》

          20、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21、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陳廷焯

          22、利于國者愛之,害于國者惡之!蛾套哟呵铩

          23、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墩撜Z》

          2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墩撜Z》

          25、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墩撜Z》

          26、笨鳥先飛早入林,笨人勤學早成材!妒∈栏裱浴

          27、學不可以已!盾髯印

          28、學而不知道,與不學同;知而不能行,與不知同。黃睎

          29、天淡風情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程顥

          30、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吨杏埂

          31、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增廣賢文》

          32、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墩撜Z》

          33、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34、位卑未敢忘國。陸游《病起書懷》

          35、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对鰪V賢文》

          36、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

          37、良藥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語》

          38、好學而不貳!蹲髠鳌

          39、以五十步笑百步!睹献印

          40、三思而后行。《論語》

          41、時窮節(jié)乃現(xiàn),一一垂丹青。文天祥

          42、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林逋《省心錄》

          43、多行不義必自斃!蹲髠鳌

          44、學之廣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葛洪

          45、知恥近乎勇。《中庸》

          46、人皆可以為堯舜!睹献印

          47、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盾髯印

          48、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墩撜Z》

          49、差之毫厘,繆以千里。陸九淵

          50、學而不思罔,思而不學則殆!墩撜Z》

          51、小來思報國,不是愛封侯。岑參《關人赴安西》

          52、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53、憂國忘家,捐軀濟難,忠臣之志也。曹植《求自誠表》

          54、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李清照《夏日絕句》

          55、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56、不以一眚掩大德!蹲髠鳌

          57、有益國家之事雖死弗避。呂坤《呻吟語卷上》

          58、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論語》

          59、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蹲髠鳌

          60、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蹲髠鳌

          61、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增廣賢文》

          62、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63、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睹献印

          64、讀書百遍而義自見。《三國志》

          65、不怨天,不尤人!墩撜Z》

          66、知而好問,然后能才!盾髯印

          67、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司馬遷

          6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

          69、見侮而不斗,辱也!豆珜O龍子》

          70、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秳駥W》

          71、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

          72、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对娦颉

          73、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論語》

          74、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國。武則天

          75、小不忍,則亂大謀!墩撜Z》

          76、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

          77、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吨芤住

          78、學而不化,非學也。楊萬里

          79、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对鰪V賢文》

          8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81、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陶淵明

          82、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墩撜Z》

          8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肚f子》

          84、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吨杏埂

          85、當仁,不讓于師!墩撜Z》

          86、言必信,行必果!墩撜Z》

          87、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

          88、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对娊(jīng)》

          89、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

          90、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墩撜Z》

          91、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墩撜Z》

          92、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周易》

          93、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夸!毒劳ㄑ浴

          94、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95、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陳蕃語

          96、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吨芤住

          97、千經(jīng)萬典,孝悌為先!对鰪V賢文》

          98、小人之過也必文。《論語》

          99、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墩撜Z》

          1、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佌媲

          2、性癡,則其志凝:故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乐渫囟鵁o成者,皆自謂不癡者也。——蒲松齡《阿寶》

          3、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春所欲求者爾。故愿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蘇軾《東坡文集事略》

          4、看文字須大段精彩看,聳起精神,豎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劍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須要透,擊其首則尾應,擊其尾則首應,方始是。不可按冊子便在,掩了冊子便忘!祆洹吨熳诱Z類大全》

          5、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誦浪讀,決不能記,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朱熹《訓學齋規(guī)》

          6、學貴精不貴博!檬疾坏降,不如知得一件卻到地也。——戴震《戴東原先生年譜》

          7、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嵃鍢

          1、往者不可諫,來著猶可追。

          《 微子》

          2、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

          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 公冶長》

          4、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孫子兵法 軍爭》

          5、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管子 權修》

          6、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傳》

          7、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公孫丑》

          8、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論語》

          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10、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 大禹謨》

          11、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 小雅》

          12、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尚書》

          13、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左傳》

          1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 子罕》

          15、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 乾 象》

          16、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左傳》

          17、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 離騷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 離騷》

          18、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詩經(jīng) 鄘風》

          19、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曹植《白馬篇》

          20、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約,而敗于奢靡。

          2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 雍也》

          22、志當存高遠。

          諸葛亮《誡外生書》

          23、不去慶父,魯難未已。

          《左傳》

          2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梁惠王下》

          25、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中庸》

          26、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訓俗遺規(guī)》

          27、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屈原 離騷》

          28、若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曹學《蜀中廣記 上川南道彭山縣》

          29、少壯不努力,老大徒。

          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30、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孟子 盡心上》

          31、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易經(jīng) 系辭上》

          32、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荀子 勸學》

          33、死忽如歸。

          曹植《白馬篇》

          84、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陶淵明《雜詩八首》

          85、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游子吟》

          8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梁惠王上》

          87、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

          《資治通鑒》

          88、義者,心之養(yǎng)也;利者,體之養(yǎng)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 身之養(yǎng)重于義》

          89、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三國志 蜀書 先住傳》

          90、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

          《孟子 告子下》

          9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92、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

          《增廣賢文》

          93、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齊書 元景安列傳》

          94、善言古者必有節(jié)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證于人。

          《荀子 性惡》

          95、人人好公,則天下太平;人人營私,則天下大亂。

          劉鶚《老殘游記》

          9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論語 雍也》

          97、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當自強。

          李咸用《送人》

          98、先義而后利者榮,先利而后義者辱。

          《荀子 榮辱》

          99、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

          《墨子 修身》

          100、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孟子 告子上》

          101、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李清照《烏江》

          102、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示兒》

          103、操第一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176、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海。

          177、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17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179、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180、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181、往者不可諫,來著猶可追。

          182、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183、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184、拜迎長官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

          185、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186、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187、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

          188、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189、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190、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191、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192、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193、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194、將欲取之,必先予之。

          195、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196、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197、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19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199、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20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1、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202、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203、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204、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205、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206、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207、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

          208、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209、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210、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

          211、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212、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213、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214、將欲取之,必先之。

          215、多行不義必自斃。

          216、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217、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218、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21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20、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221、別裁偽體親風雅,轉(zhuǎn)益多師是汝師。

          222、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223、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224、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古文里的名言】相關文章:

        古文里的座右銘01-07

        古文勵志名言05-13

        古文經(jīng)典勵志名言11-08

        古文勵志名言09-30

        中國經(jīng)典古文勵志名言08-16

        古文古語名言名句04-29

        古文勵志名言名句12-05

        我國古文經(jīng)典勵志名言12-11

        古文勵志名言警句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