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文言文實詞【實用】
在我們平凡無奇的學生時代,大家都知道一些經(jīng)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一種書面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還記得以前背過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言文實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文言文實詞 篇1
1、人不知而不慍(怨恨)《論語十則》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迷惑)(疑惑)
3、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教導)
4、擇其善者而從之(長處;優(yōu)點)
9、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脅迫,攻擊)《狼》
10、顧野有麥場(回頭看,看見)
11、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放松,這里指卸下)
12、蜀之鄙有二僧(邊境)《為學》
18、旦辭爺娘去(早晨)《木蘭詩》
19、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只)(水流的'聲音)(
20、屋舍儼然(整齊的樣子)《桃花源記》
21、阡陌交通(交錯相通)(同上)
22、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與世隔絕的地方)(同上)
23、后遂無問津者(探訪)(同上)
24、芳草鮮美(鮮嫩美麗)(同上)
25、不足為外人道也(不值得)(同上)
26、會賓客大宴(適逢)《口技》
28、婦撫兒乳(喂奶)(同上)
29、一時齊發(fā)(同一時候)(同上)
30、中間力拉崩倒之聲(夾雜)(同上)
31、賓客意少舒(稍稍)(同上)
32、雖人有百手(即使)(同上)
34、年且九十(將近)((愚公移山)
35、雜然相許(贊成)(同上)
36、寒暑易節(jié)(交換)(同上)
37、雖我之死(即使)(同上)
38、懼其不已也(停止)(同上)
39、斯是陋室(這)《短文兩篇.陋室銘》
40、惟吾德馨(指品德高尚)
41、可愛者甚蕃(多)《短文篇.愛蓮說》
42、亭亭凈植(樹立)(同上)
43、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應當)
44、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奔馬)《短文兩篇.三峽》
45、良多趣味(真、實在)(同上)
46、林寒澗肅(寂靜)(同上)
47、遂至承天寺(于是)《短文兩篇.記承天寺夜游》
48、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明察秋毫:形容視力好。秋毫: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
49、夏蚊成雷,私擬作群舞空(自己把它比作)(同上)
50、果如鶴唳云端,怡然稱快(愉悅)
58、水尤清洌(清涼)《小潭石記》
59、怡然不動(愣往的樣子)(同上)
60、叔爾遠逝(忽然)(同上)
61、往來翕忽(輕快敏捷)(同上)
62、犬牙差互(互相交錯)(同上)
63、悄愴幽遂(深)(同上)
64、不可久居(停留)(同上)
72、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無不,都)《核舟記》
73、其兩膝相比者(挨著)(同上)
文言文實詞 篇2
1、顧
、佟墩f文》“還視也”。“顧”轉(zhuǎn)過頭來向后看。(回顧;回頭看。)
、谔酵,拜訪。③顧念。引申:關心,照顧。
、芨痹~,表示輕微的轉(zhuǎn)折,相當于“而”“不過”。⑤副詞,反而,卻。
2、歸
、佟墩f文》“女嫁也”。(春秋以后多用“嫁”)
、谧畛跏请x家遠行又回到故處的意思。(婦女出嫁,實際上是返回母親所從出的`氏族。)(返回)
、蹥w還④歸附,歸屬。又:歸到一處。
3、觀
、佟墩f文》“諦視也”,《正字通》“遠視也”。(看;觀察;考察)
、谟^賞;值得觀賞的景物和景象。
、勖锘,把宮廷大門外兩旁的為觀察了望而建的高大建筑叫“觀”。后來把宮廷中高大華麗的樓臺也稱“觀”。
、艿澜痰膹R宇,道觀(后起義)。
文言文實詞 篇3
1.不去,羽必殺增,獨恨其去不早耳。(《范增論》)
【恨】遺憾
【譯文】不離去,項羽必定會殺掉范增,只是遺憾他沒有及早離開罷了。
2.命下,遂縛以出,不羈晷刻。(《獄中雜記》)
【羈】停留
【譯文】命令一下去,就(把死罪案犯)綁上押出來,片刻也不停留。
3.臏至,龐涓恐其賢于己,疾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疾】妒忌
【譯文】孫臏來到魏國,龐涓擔心他才能超過自己,妒忌他。
4.曾預市米吳中,以備歲儉。(《宋史·吳遵路傳》)
【儉】年成不好
【譯文】吳遵路曾經(jīng)預先在吳地買米,用來防備年成不好。
5.其簡開解年少,欲遣就師。(《三國志·魏書·國淵傳》)
【簡】選拔
【譯文】你可以選拔聰明有知識的年輕人,派他們?nèi)膸煂W習。
6.時楊素恃才矜貴,輕侮朝臣。(《隋書·牛弘傳》)
【矜】夸耀
【譯文】當時楊素依恃夸耀自己的才能和地位,輕視侮辱朝廷大臣。
7.遂銘石刻誓,令民知常禁。(《后漢書·循吏傳·王景傳》)
【禁】禁令
【譯文】王景于是讓人在石碑上刻下誡辭,使百姓知曉法典禁令。
8.明法審令,捐不急之官,廢公族疏遠者。(《史記·吳起列傳》)
【捐】撤除
【譯文】(吳起便)申明法度,賞罰分明,撤除冗余官員,廢除疏遠的王族的爵祿。
9.告儉與同郡二十四人為黨,于是刊章討捕。(《后漢書·黨錮列傳》)
【刊】刪除
【譯文】(朱并)控告張儉和同郡二十四人結(jié)為朋黨,朝廷于是下詔(刪除告發(fā)人姓名的.捕人文書)搜捕張儉等人。
10.蓋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諫太宗十思書》)
【克】能夠
【譯文】好好開始的的確很多,能夠堅持到最后的實在很少。
文言文實詞 篇4
1、適宜,合適。(將軍禽操,宜在今日)
2、應當,應該。(誠宜開張圣聽)
3、表推測,大概。(今陰陽不調(diào),宜更歷之過也)
要
1、重要,簡要。(增減要語,奉行者莫辨也)
2、險要。(筑石寨土堡于要隘)
3、需要,符合,適合。(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時也)
4、同邀,邀請。(張良出,要項伯)
5、要挾。(惟大辟無吏可要,然猶質(zhì)其首)
6、相約,誓約。(雖與府吏要,渠會永無緣)
7、要點、關鍵。(要在安國家,利人民)
8、希望。(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為)
9、總括、概括。(要之,治平之久,天地不能不生人)
10、約束、控制。(然地亦窮險,唯京師要其道)
陽
1、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2、陽光,太陽。(斜陽草樹,尋常巷陌)
3、溫暖。(春日載陽,有鳴倉庚)
4、通佯,表面上,假裝。(儋陽為傅其奴)
5、出的,外露的。(周秦古璽,多作陽文)
許
1、答應、允許。(寧許以負秦曲《廉》)
2、大約。(潭中魚可百許頭《小石潭記》高可二黍許《核舟記》)
3、期望。(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4、處所。(不知何許人也)
徐
1、不徐不疾(遲緩)
2、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慢慢地、緩緩地)
修
1、飾,裝飾。(美要眇兮宜修《楚辭·九歌·湘君》)
2、理,整治。(內(nèi)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zhàn)之具)
3、興建,修建。(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
4、編撰,撰寫。(修史)
5、學習,研究。(自修)
6、善,美好。(伊中情之信修兮)
7、長,高。(鄒忌修八尺有余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幸
1、幸而:大王亦幸赦臣《廉》故幸。來告良《鴻》
2、寵愛:縵立遠視,而望幸焉《阿》如姬最幸。《信》
3、寵信:君幸于趙王《廉》
行
1、行動:大行不顧細謹《鴻》
2、品德行為:辱人賤行《五》其行廉《屈》
3、實行,做:余嘉其能行古道《師》
4、行走:道芷陽間行《鴻》草行露宿《指》
5、將要:行將為人所并《赤》
6、行列:涕落百余行《孔》
7、軍隊編制:躡足行伍之間《過》
8、經(jīng):行年四歲,舅奪母志《陳》
9、行李:出使的人: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燭》
因
1、緣故,原因。(事出有因)
2、因為,由于。(因人廢言因噎廢食)
3、因此,因而。(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
4、沿襲,繼續(xù)。(惠文、武、昭襄蒙故業(yè),因遺策陳陳相因因循守舊)
5、憑借。(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
6、依據(jù),隨順。(因人成事因陋就簡因地制宜)
7、趁機。(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殺之)
8、通過,經(jīng)由。(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因小見大)
坐
1、座位。(公子引侯生坐上坐《信》)
2、坐著,坐下。(項王,項伯東向坐)
3、犯罪或錯誤。(何坐?曰坐盜《晏子使楚》)
4、通座。(座位因擊沛公于坐)
5、因為。(由于停車坐愛楓林晚)
6、坐守。(與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7、坐落,位置所在。(坐北朝南)
文言文實詞 篇5
11.察(chá)
動詞。
、俨炜,觀察。如: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幼時記趣》)
、诿鞑臁H纾盒〈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zhàn)》)
12.長(cháng)
(1)名詞。
、匍L度。如:而計其長曾不盈寸(《核舟記》)
、谧xzhǎng,首領,頭目,長官。如:陳勝,吳廣皆此當行,為屯長(《陳涉世家》)
、圩xzhǎng,秦朝時,主管萬戶以上的縣的官員稱“令”,主管萬戶以下的縣的官員稱“長”。如:當此時,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陳涉世家》)
(2)形容詞。
、賰啥酥g的.距離大,與“短”相對。如:南市買轡頭,背時買長鞭(《木蘭詩》)
、跁r間、空間的長久,遼遠。
如:a.溯洄從之,道阻且長(《詩經(jīng)?蒹葭》)
b.北山愚公長息曰(《愚公移山》)
、蹚V闊。如: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岳陽樓記》)
④遠。如:清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出塞》)
⑤讀zhǎng,年歲大,輩分高的。如:木蘭無長兄(《木蘭詩》)
(3)副詞。
、儆肋h。如: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石壕吏》)
、诮(jīng)常,總是,時常。如:不應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圓(《水調(diào)歌頭》)
13.稱(chēng)
動詞
、僮xchèn,適合,符合,相稱。如: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傷仲永》)
、诜Q道,稱贊。如:先帝稱之曰能(《出師表》)
、厶柗Q。如:袒右,稱大楚(《陳涉世家》)
④著稱,聞名。如:駢死于槽里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說》)
、萋暦Q,述說。如: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陳涉世家》)
14.乘(chéng)
(1)動詞。
①乘座,駕馭。如: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三峽》)
、诔弥,憑借。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龜雖壽》)
(2)量詞。
讀shèng,古代稱四匹馬拉的車為一乘,譯為“輛”。如: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余,卒數(shù)萬人(《陳涉世家》)
15.出(chū)
(1)名詞。
、俪霎a(chǎn)的東西。如: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人(《捕蛇者說》)
、趪彝獠炕蚣易逋獠俊H纾喝雱t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2)動詞。
、俪霈F(xiàn),顯露。如: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兩小兒辯日》)
、讷I出,拿出。如: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桃花源記》)
、郯l(fā)出。如:不敢出一言以復(《送東陽馬生序》)
、芘c“入”相對,出,出去。如: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愚公移山》)
⑤流出。如:汪然出一言以復(《送東陽馬生序》)
、迯摹。如: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16.傳(chuán)
動詞。
、賯魉停瑐鬟f。如: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木蘭詩》)
②傳授,傳給。如: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17.辭(cí)
(1)名詞。
文辭,言辭。
如:a.撰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送東陽馬生序》)
b.未嘗稍降辭色(《送東陽馬生序》)
(2)動詞。
、俑鎰e,離別,辭謝。
如:a.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木蘭詩》)
b.停數(shù)日,辭去(《桃花源記》)
、谕妻o,不接受。如:莫辭酒味薄,黍地無人耕(《羌村三首》之三)18.次(cì)
(1)名詞。
層次。如:又其上,則黯然縹緲,不可計其層次矣(《山市》)
(2)動詞
、倬幋,編排。如:陳涉、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陳涉世家》)
、隈v扎,停留。如: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陳涉世家》)
19.從(cóng)
(1)動詞。
、俑鷱模S。如: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狼》)
、谝缽模理。如:小惠未徧,民弗從也(《曹劌論戰(zhàn)》)
、鄢繕硕ァH纾核蒌闹,道阻且躋(《詩經(jīng)?蒹葭》)
(2)介詞。
自,由。表示起點。
如:a.問所從來(《桃花源記》)
b.從此替爺征(《木蘭詩》)
20.當(dāng)
(1)動詞。
①擔任,執(zhí)掌。如: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孫權(quán)勸學》)
②讀dàng,頂替。如:募有能捕之者,當期租入(《捕蛇者說》)
(2)介詞。
①對著,向著。如: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木蘭詩》)
、谠凇瓡r。如:當此時,諸君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陳涉世家》)
(3)副詞。
①應該,應當。如: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
、趯,將要。如: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師表》)
文言文實詞 篇6
1.備bèi
、僦苋、詳盡!扒叭酥鰝湟印(《岳陽樓記》)
②具備!耙粫r齊發(fā),眾妙畢備”(《口技》)
、蹨蕚!蔼q得備晨炊”(《石壕吏》)
2.薄bó
、倨冉咏!氨∧黑ぺぁ(《岳陽樓記》)
、谳p視。“不宜妄自菲薄”(《出師表》)
、酆穸刃 !氨∪珏X唇”(《活板》)
3.策cè
①馬鞭。“執(zhí)策而臨之”(《馬說》)
、诒薮、驅(qū)使!安咧灰云涞馈(《馬說》)
③記錄!安邉资䝼鳌(《木蘭詩》)
④計謀。成語“束手無策”
4.長cháng
、匍L度!爸凼孜查L約八分有奇”(《核舟記》)
②與“短”相對!氨笔匈I長鞭”(《木蘭詩》)
③長久,健康!暗溉碎L久”(《明月幾時有》)
④永遠。“死者長已矣”(《石壕吏》)
、輟hǎng,排行最大“木蘭無長兄”(《木蘭詩》)
、込hǎng,頭領!皡菑V皆次當行,為屯長”(《陳涉世家》)
5.次cì
、倬幋!皡菑V皆次當行”(《陳涉世家》)
、诼眯谢蛐熊娫谕局型A!坝珠g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同上)
6.當dāng
、俪挟,承受。“當之無愧”
、趹敗!爱敧劼嗜姟(《出師表》)
、蹖⒁!敖癞斶h離”(同上)
④對著,向著。“木蘭當戶織”(《木蘭詩》)
、葜,正在!爱敃r此,諸郡縣苦秦吏者”(《陳涉世家》)
、薜謸。“銳不可當”
7.道dà
、俚缆。“會天大雨,道不通”(《陳涉世家》)
、诘懒x!胺o道,誅暴秦”(同上)
、鄯椒ā!安咧灰云涞馈(《馬說》)
④說,講!安蛔銥橥馊说酪病(《桃花源記》)
8.度dù
、龠^,越過。“關山度若飛”(《木蘭詩》)
、赿uó,推測,估計!岸纫咽凇(《陳涉世家》)。
9.發(fā)fā
、賔ā,頭發(fā)。“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桃花源記》)
、诎鸭涑鋈!耙娖浒l(fā)矢十中八九”(《賣油翁》)
、壅靼l(fā)!鞍l(fā)閭左逋戍漁陽”(《陳涉世家》)
、鼙蝗斡。“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孟子>二章》)
10.分fēn
、賱澐郑珠_!敖裉煜氯帧(《出師表》)
、诜峙,分給。“必以分人”(《曹劌論戰(zhàn)》)
、坶L度單位!伴L約八分有奇”(《核舟記》)
、躥èn,職分,本分!爸冶菹轮毞忠病(《出師表》)
11.夫fū
、俪赡昴凶拥耐ǚQ。“荷擔者三夫”(《愚公移山》)
、谡煞!胺蚱鸫蠛簟(《口技》)
、踗ú,無實義!胺驊(zhàn),勇氣也”(《曹劌論戰(zhàn)》)
、躥ú,指示代詞,那。“予觀夫巴陵勝狀”(《岳陽樓記》)
12.固gù
、兕B固!叭晷闹獭(《愚公移山》)
、陟柟獭!肮虈灰陨较U”(《;孟子>二章》)
③本來!叭斯滩荒軣o失”(《弈喻》)
④安守,固守!熬庸谈F……”(《孔乙己》)
13.顧gù
、倩仡^看,看!邦櫼坝宣湀觥(《狼》)
、诳赐,拜訪。“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出師表》)
、垭y道!邦櫜蝗缡癖芍铡(《為學》)
14.故gù
、僭颍壒!肮珕柶涔省(《曹劌論戰(zhàn)》)
②舊的,原來的!皽毓识隆(《論語》)
、厶匾,故意!盎负罟适谷藛栔(《扁鵲見蔡桓公》)
④所以,因此。“故克之”(《曹劌論戰(zhàn)》)
、堇吓笥。“故人西辭黃鶴樓”(《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15.過gu
、俪^,勝過。“況才之過于余者乎”(《送東陽馬生序》)
、诜高^失!叭撕氵^,然后能改”(《(孟子>二章》)
16.號há
、俅蠼,呼嘯!瓣庯L怒號”(《岳陽樓記》)
②hà,別號!肮首蕴柸兆砦桃病(《醉翁亭記》)
、踙à,國號。“號為張楚”(《陳涉世家》)
、躧à,號召!疤柫钫偃稀(同上)
17.間iān
、僦虚g!案嫡f舉于版筑之間”(《;孟子>二章》)
、谄陂g!胺蠲谖ky之間”(《出師表》)
③一會兒!傲⒂虚g”(《扁鵲見蔡桓公》)
、芰吭~!皩m闕萬間都做了土”(《山坡羊.潼關懷古》)
、輎àn,間隔,隔開。“遂與外人間隔”(《桃花源記》)
、辤àn,夾雜。“中間力拉崩倒之聲”(《口技》)
、遡àn,參與!坝趾伍g焉”(《曹劌論戰(zhàn)》)
、鄆àn,暗暗地!坝珠g令吳廣之次所旁……” (《陳涉世家》)
18.將iàng
①將領!绊椦酁槌䦟ⅰ(《陳涉世家》)
②率領!吧鲜雇鈱⒈(同上)
、踚āng,無實義!皩m使驅(qū)將惜不得”(《石壕吏》)
④iāng,將要!坝鄬⒏嬗谏W事者”(《捕蛇者說》)
19.臨lín
①靠近!坝型ひ砣慌R于泉上者”(《醉翁亭記》)
、诿鎸!鞍丫婆R風”(《岳陽樓記》)
③來到!芭R溪而漁”(《醉翁亭記》)
、軐⒁!肮逝R崩寄臣以大事”(《出師表》)
20.令1ìng
、倜!澳肆罘x人葛嬰……”(《陳涉世家》)
、谧,使。“忿恚尉,令辱之”(同上)
、壑缚h令。“陳守令皆不在”(同上)
21.奇qí
、倨嫣。“明有奇巧人”(《核舟記》)
、谄婀,罕見!按霜毟侄希嬉!”(《峽江寺飛泉亭記》)
、郇。零數(shù)!伴L約八分有奇”(《核舟記》)
22.強qiáng
、購娛ⅲ瑥姶!耙匀鯙閺娬摺(《隆中對》)
、谟杏。“賞賜百千強”(《木蘭詩》)
、踚āng,通“僵”,僵硬!绊棡橹畯姟(《閑情記趣》)
23.去qù
①離開。“則有去國懷鄉(xiāng)”(《岳陽樓記》)
、诰嚯x。“西蜀之去南!(《為學》)
24.少shǎ
、俨欢唷!帮嬌佥m醉”(《醉翁亭記》)
、趕hā,稍微!百e客意少舒”(《口技》)
③不久!吧贂r,一狼徑去”(《狼》)
、躶hà,年輕!瓣惿嫔贂r”(《陳涉世家》)
25.舍shè
、俾蒙!翱蜕崆嗲嗔隆(《送元二使安西》)
、诜课!拔萆醿叭弧(《桃花源記》)
③放棄。“便舍船,從口入”(同上)
、苁┥,shě!吧崤c你的”(《范進中舉》)
26.勝shèng
、偃!稗恼邉佟(《醉翁亭記》)
、趦(yōu)美的.!坝栌^夫巴陵勝狀”(《岳陽樓記》)
③忍受。“高處不勝寒”(《明月幾時有》)
27.食shí
、俪浴!笆巢伙枺Σ蛔恪(《馬說》)
、趕ì,通“飼”,喂養(yǎng)!笆持荒鼙M其材”(同上)
28.書shū
①書寫。“乃丹書帛日”(《陳涉世家》)
、谖淖,字條。“得魚腹中書”(同上)
、蹠!耙荒懈綍痢(《石壕吏》)
、芪募!败姇怼(《木蘭詩》)
29.屬shǔ
①類。“忠之屬也”(《曹劌論戰(zhàn)》)
、趦、輩。“徒屬皆日”(《陳涉世家》)
、酃茌牎!八久鶎佟(《扁鵲見蔡桓公》)
、芟嗤,同類!吧袂榕c蘇黃不屬”(《核舟記》)
、輟hǔ,通“囑”,囑托!皩儆枳魑囊杂浿(《岳陽樓記》)
30.數(shù)shù
、俦矶啻。“又數(shù)刀斃之”(《狼》)
、趕hǔ,計算!爸榭蓺v歷數(shù)也”(《核舟記》)
③shu,屢次。“扶蘇以數(shù)諫故”(《陳涉世家》)
31.施shī
、偈⿲!叭缓笫┬小(《出師表》)
②,(施施)慢步徐行的樣子。“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記》)
32.許xǔ
①答應!八煸S先帝以驅(qū)馳”(《出師表》)
、哔澇伞!半s然相許”(《愚公移山》)
③大約的數(shù)量!案呖啥蛟S”(《核舟記》)
、躧ǔ,擬聲詞!耙肺菰S許聲”(《口技》)
文言文實詞 篇7
1.去:(1)離開;(2)距離。
2.比:(1)靠近;(2)等到。
3.善:(1)擅長;(2)與······關系好;(3)稱贊,認為······好。
4.亡:(1)逃跑;(2)通“無”,沒有;(3)死。
5.顧:回頭看。
6.怨、望、銜:責備。
7.故:(1)原來的,舊的;(2)原因。
8.詣:(1)到······去;(2)拜訪。
9.。(1)毛病,缺點;(2)恥辱;(3)疲勞,困苦不堪。
10.居:(1)居住;(2)過了(后加時間)。
11.盈:滿
12.信:確實
13.咸、悉、皆:都
14.值:等到······時候
15.及:(1)等到······時候;(2)達到。
16.素:一向,向來。
17.臨:靠近。
18.卒:(1)最終;(2)死;(3)士兵。
19:會:恰逢。
20.遺:送給,饋贈,留下。
21.知(后面加地名或行政機構(gòu)):主持,管理。
22.還:返回。
23.若:(1)如果;(2)你。
24.向:以前,先前。
25.使:(1)派遣;(2)使者。
26.許:許諾,答應。
27.走:跑。
28.足:(1)滿足;(2)足夠。
29.之:(1)代詞;(2)到。
30.遽:(1)突然;(2)就;(3)惶恐。
31.鮮(xiǎn):很少。
32.止:只,僅僅。
33.歸:回去。
34.師:軍隊。
35.將:(1)帶領,率領;(2)將要。
36.方:正在,剛剛,剛要。
37.欲:想要。
38.舉:(1)全;(2)舉薦。
39.類:類似
40.說:通“悅”,高興。
41.俱:一起。
42.尋:不久。
43.更:(1)更換;(2)再。
44.得:能夠,可以。
45.延:邀請。
46.引:牽,拉。
47.嘗:曾經(jīng)。
48.說:勸說。
49.論:(1)談論;(2)評定。
50.易:(1)交換;(2)改變。
51.致:到,到達。
52.負:背。
53.陰:水南山北。
54.食:(1)吃;(2)喂。
55.。罕梢暎杀。
56.貽:贈給,贈送。
57.行:實行,施行,踐行。
58.異:(1)不同;(2)奇怪(注意該字的.使動和意動用法)。
59.因:(1)于是,就;(2)因為,由于;(3)沿著;(4)依據(jù)。
60.為(后加官職名):擔任。
61.益:更加。
62恃:依靠,憑借。
文言文實詞 篇8
察
、偌毧矗盒於欤恐ㄊ
、诳疾欤鹤邮侵徊欤浚ā顿u柑者言》)
樂
、俑吲d、快樂:王與百姓同樂?(孟)以中有足樂?者(送)樂(yuè):今王鼓樂?于此(孟)
異
①和“同”相對:成述其異?(促)迨諸夫異?爨(項)芙蕖與草本諸花似覺稍異?(芙)
②奇怪:成述其異?(促)
生
、偕L:蓬生?麻中(勸學)竹之始生?(《文與可畫谷偃竹記》)
②與“死”相對,生存:生?亦我所欲也(孟)
、叟c“熟”相對:則與一生?彘肩(鴻)
、茏x書人:東陽馬生?君則(送)廡下一生?伏案臥(左)
可
、龠m合: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
、诩s計:高可?二黍許(《核舟記》)
備
、偻陚洌呵叭酥鰝?矣(岳)請備?述之(芙)
、诜纻、準備:又備?經(jīng)年裹物之用(芙)豫備?走舸(赤)
秋
、偾锾欤呵?天墨墨向昏黑(茅)楓葉荻花秋?瑟瑟(琵)
、谀辏瑫r代: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穰歲之秋?(五)
能
①才能:細疏其能?(促)
②擅長:非能?水也(勸)兼同時進行或具有:操軍兼?以饑疫(赤)兼?百花之長而各去其短(芙)
去
、匐x開: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廉)沛公已去?(鴻)
、诰嚯x:去?北軍二里余(赤)相去?四十里(赤)
、廴サ簦杭姘倩ㄖL而各去?其短(芙)去?死肌(《捕蛇者說》)
師
①軍隊:九國之師?(過)勞師以襲遠()
、诶蠋煟汗胖畬W者必有師?(師)有司業(yè)博士為之師?(送)
、蹖W習:不恥相師?(師)
傳
、賯饔洠阂嗖荒転槲灏偃肆鳎浚S)
、谧⑨尳(jīng)義的文字: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師)
、垠A舍:舍相如廣成傳?舍(廉)
傳
、賯魉、傳遞:傳?之美人(廉)
、趥魇冢簬熣,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
、哿鱾鳎汉笫乐嚻鋫?而莫能名者(游)
道
、俚缆罚河斜偷溃浚ㄓ危⿵膹降?亡(廉)
、诘览,規(guī)律: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師)臣之所好者,道?也(庖)
、蹖W說、思想: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訓)
、苷f: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送)
⑤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受
、俳邮埽喉椡鮿t受?璧(鴻)
②遭受:一夫不耕,或受?之饑(論)
、凼谟,給予: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因能而受?官(《韓非子?外儲左上》)
惑
、倜曰螅簝(nèi)惑?于鄭袖(屈)不亦惑?乎(察)
②疑惑:惑?之不解(師)
賤
①物價低:食賤?則農(nóng)貧(《商君書?外內(nèi)》)
、诒百v,地位低:其辱人賤?行(五)貧賤?有此女(孔)
、壑t詞:賤?妾留空房(孔)
文言文常用實詞義項及例句2
目
、傺劬Γ撼家陨裼龆灰阅恳暎ㄢ遥o一時一刻不適耳目之觀(芙)
②看: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不敢以說書目(看待)敬亭
、圻f眼色:范增數(shù)目項王(鴻)十九人相與目笑之而未發(fā)也(毛)
、芰校憾辉谑拐咧浚ㄖ福
分
、俜珠_,區(qū)分:五谷不分(論荷)
、诜纸o,分配:必以分人(《曹劌論戰(zhàn)》)分名分,職分:予分當引決(指)
忍
、偃棠停弘[忍以行(指)
、谌绦模喝棠軐γ鏋楸I賊(茅)
間
、僦虚g: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論語》)
、诹吭~:安得廣廈千萬間(茅)
間
、匍g隔,間或:間以詩記所遭(指)
②離間:讒人間之(屈)
、坌÷罚毫钊顺骤禋w間至趙矣(廉)道芷陽間行(鴻)
賊
、購姳I:賊二人得我(《童區(qū)寄傳》)
、诤Γ禾煜轮筚\也(論)
③對敵人蔑稱:罵逆賊當死(指)賊氛方熾(黃)
曲
、購澢浩淝幸(guī)(勸)梅以曲為美(。
、诓徽、理虧:寧許以負秦曲(廉)爭曲直(指)
下
、倥c“上”相對:酈元以為下臨深潭(石)吾羞,不忍為之下(廉)
無
、贈]有:臆斷其有無(石)然有根無樹(芙)
、跓o論:士無賢不肖(信)無貴無賤無長無少(師)
、鄄灰壕邮碂o求飽,居無求安(《論語學而》)使天下無以古非今(《史記李斯傳》
故
、倥c“新”相對:故壘西邊(念)
、诮磺,老友:君安與項伯有故(鴻)特示故人意耳(記)
、劬壒剩贺M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
、芄室猓簭V故數(shù)言欲亡(《陳涉世家》)
就
、倏拷,趨向:乃謝客就車(信)金就礪則利(勸)
②完成:然羸欲就公子之名(信)
過
、俳(jīng)過:秦師過周北門,過瓜洲揚子橋(指)
、诎菰L:愿枉車騎過之(信)
待
①等待:皆待公子舉酒(信)荊軻有所待(荊)
、趯Υ阂约久现g待子(《論語》)
急
①與“緩”相對:急趨之(促)
、谄惹,緊急:江都圍急(梅)冀緩急或可救助(譚)事急矣,請奉命求救于孫將軍(赤)
、垩杆,快:急湍甚箭(與)
度
、倭块L短標準:寧信度,無自信也(《鄭人買履》)
、诤饬浚憾茸愣樱ㄖ危
、巯薅龋河弥龆龋ㄕ摚
、苤贫,法度: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荊)度估計,揣測: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相如度秦王雖齋(廉)
辭
、俑孓o:今者出未辭也(鴻)我自去年辭帝京
、谕妻o,拒絕:于是辭相印不拜(指)如姬之欲為公子死,無所辭(信)
、垩栽~:其辭微(屈)
、芪霓o:皆好辭(屈)
存
、俅嬖冢何嵋圆渡擢毚妫ā恫渡哒哒f》)海內(nèi)存知已
、趩柡,思念:公子親數(shù)存之(信)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隆中對》)
獨
、賳为殻氉裕汗营毰c客留趙(信)
、诒矸磫枺ㄌ撛~):獨不憐公子姊邪(信)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廉)騎脫身獨騎(鴻)騎騎兵,騎馬的人:左公從數(shù)騎(左)沛公旦日從百余騎(鴻)涕淚:涕落百余行(孔)汪然出涕(《捕蛇者說》)
為
、僮觯何嵋娖潆y為(庖)
、谧鳛,當作:為除不潔者(左)霓為衣兮風為馬(夢)
③是:人為刀俎(鴻)已停止:學不可以已(勸)老夫已矣(左)
厚
、倥c“北相對:刀刃者無厚(庖)
、诳粗兀汗佑龀己瘢ㄐ牛
③厚道:寬厚而愛人(信)
、茇S厚:厚幣委質(zhì)事楚(屈)欲厚遺之(信)
通
、偻ㄐ,通過:會天大雨,道不通(赤)
、诰ǎ和ㄎ褰(jīng)(張)
、蹠惩ǎ赫挝串呁ㄒ玻ㄕ摚
④全部:通計一舟(《核舟記》)
制
、贅(gòu)造:其牙機巧制(張)
、诳刂疲郝闹磷鸲屏希ㄟ^)
、壑品呵赜杏嗔Χ破浔祝ㄟ^)
文言文常用實詞義項及例句3
書
①書信:使人遺趙王書(廉)是時曹操遺權(quán)書(赤)
、跁鴮憰ǎ簯{幾學書(項)
、圩郑毫w者古文、奇字、篆書、隸書……(《漢書藝文志》)
、軙悍e書滿架(項)無從致書以觀(送)
請
、僬埱螅海ㄇ赝酰┕陶垼
、谥t辭:臣請完壁歸趙(廉)
對
①回答:對曰“臣嘗有罪……(廉)奏對稱旨(譚)
、趯χ簩飘敻瑁ā抖谈栊小罚
幸
①幸而:大王亦幸赦臣(廉)故幸來告良(鴻)
、趯檺郏嚎z立遠視,而望幸焉(阿)如姬最幸(信)
③寵信:君幸于趙王(廉)
許
、俅饝、允許:寧許以負秦曲(廉)
、诖蠹s:潭中魚可百許頭(《小石潭記》)高可二黍許(《核舟記》)
負
、僖姓、憑借:秦貪負其強《廉》負勢竟上(與)
、诔袚簩幵S以負秦曲(廉)予此行所負之責任(黃)
、郾硹墸簺Q負約不償城(廉)
④辜負: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廉)吾上恐負朝廷(左)
、荼橙庾尕撉G(廉)王負劍(荊)
文言文實詞 篇9
然 ①則弛然而臥②若聽茶聲然③然得而臘之以為餌④滿座寂然⑤康肅忿然曰(a連詞:但是,可是b形容詞或副詞的詞尾:相當于"的"或"地",……的樣子c代詞:這樣d動詞:認為……對、認為……正確、對,正確)
甚 ①孰之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诼勓律嫌新暽鯀枹畚慈魪臀豳x不幸之甚也④言之,貌若甚戚者(a形容詞:厲害b副詞:很、極c)
勝 ①高處不勝寒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③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a動詞:勝過、超過b動詞:禁受得住,能承受c形容詞:優(yōu)美的'd形容詞:勝利)
生 ①君將哀而生之乎?②而鄉(xiāng)鄰之生日蹙③贏得生前身后名④可憐白發(fā)生(a名詞:生活b動詞:活、活著、生存c動詞:生長d使動用法:讓……活下去、使……活下去)
師 ①十年春,齊師伐我②讀此則為君王師矣(a名詞:師傅b名詞:軍隊c動詞:學習、效法)
實 ①名存實亡②其實味不同③此皆良實,志慮忠純(a名詞:果實b形容詞:作名詞:誠實的大臣c副詞:實際)
時 ①謹食之,時而獻焉②學而時習之③春花秋月何時了(a名詞:時間b副詞:經(jīng)常,按一定時間c副詞:按時、到時候)
食 ①此率獸而食人也②身上衣裳口中食③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④謹食之,時而獻焉⑤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a名詞:食物b動詞:吃c動詞:通"飼",喂養(yǎng))
使 ①晏子使楚②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乎③齊無人耶?使子為使④使齊軍明日為十萬灶⑤齊命使各有所主⑥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a動詞:派、派遣b動詞:出使c名詞:使者d動詞:讓、使(表使令))e動詞:命令)
始 ①始作俑者,其無后乎?②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a副詞:才,剛b副詞:最初)
市 ①東市買駿馬②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③一人去為市④昨日入城市⑤若所市于人者(a名詞:集市、市場b動詞:交易、做買賣c動詞:買d動詞:賣)
文言文實詞 篇10
族
1、家族;同姓的親屬。
2、類。(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
3、滅族。(族秦者秦也)
4、叢聚、集結(jié)之處。(雖然,每至于族,吾見其難為)
卒
1、士兵;吏卒;古代軍隊的編制,一百人為卒。(夫以疾病之卒御狐疑之眾)
2、死;完畢。(初,魯肅聞劉表卒)
3、終于,最終。(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4、cu通“猝”。突然,倉促。(五萬兵難卒合)
走
1、跑。(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2、逃跑。(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3、仆人。(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4、輕快。(豫備走舸,系于其尾)
5、奔向、趨附。(竊計欲亡趙走燕)1(古代指疾行,即跑)
6、謙稱、我。(走雖為敏)
左
1、左邊,與“右”相對。
2、較低的`地位。(余左遷九江郡司馬)
3、不正;邪僻。(執(zhí)左道而亂政)
4、不合。(身正而事左)
5、不贊助。(右韓而左魏)
坐
1、座位。(公子引侯生坐上坐《信》)
2、坐著,坐下。(項王,項伯東向坐)
3、犯罪或錯誤。(何坐?曰坐盜《晏子使楚》)
4、通"座"。(座位因擊沛公于坐)
5、因為。(由于停車坐愛楓林晚)
6、坐守。(與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7、坐落,位置所在。(坐北朝南)
文言文實詞 篇11
最近,為了上好文言文單元,我特意在重溫《現(xiàn)代漢語》一書時,做了一些筆記,現(xiàn)整理如下,供同學們參考:
1.英語里的時態(tài),在漢語中用動詞和虛詞表示。
2.“是”的特殊現(xiàn)象:一般來說,“是”為表判斷的動詞,實際上,它也是一個副詞。它在動詞、形容詞前應該重讀,表示“的確、確實”的'意思,不能省。
例如:他是走了。今天是很冷。
3.能愿動詞不能用在名詞前。例如:可以學校,應該衣服,錯。
4.名詞、動詞、形容詞的區(qū)分標準:
。1)先用副詞“不”鑒定出名詞和非名詞:不能加“不”的是名詞,例如“不書本”,“書本”為名詞。
。2)再用能不能帶賓語鑒定出動詞:多數(shù)動詞能帶賓語,例如“學習做人的道理”,“學習”在這里是動詞。
(3)然后用能不能加“很”鑒定出形容詞:大部分動詞(心理動詞和能愿動詞除外)不可以加“很”,例如“很宣傳”。
(4)不能加“很”,又不能帶賓語的,可用副詞“沒有”鑒定:能受“沒有”修飾的是動詞,否則是形容詞,例如“沒有羨慕”、“沒有雪白”,“羨慕”是動詞,“雪白”是形容詞。
。5)形容詞和名詞有時不好區(qū)分,但是,名詞可以加“有”,如“有欲望”,形容詞前不能加“有”。
5.部分副詞有多樣詞性,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1)“沒”既是副詞又是動詞:否定人物或事情的存在時是動詞,例如:他沒(有)書。否定動作或性狀的存在時是副詞,例如:他沒來。臉沒紅。
。2)“白、怪、凈、老”等詞,有同音詞現(xiàn)象,但不是兼類,修飾名詞時是形容詞,表示性質(zhì):白布、怪事、凈水、老人;修飾動詞、形容詞時是副詞,表示方式、程度、范圍或時間等:白跑一趟、怪好看的、身上凈是泥巴、老沒見他。
6.區(qū)分作為狀語的形容詞和副詞:凡是能做謂語、謂語中心,又能做定語的是形容詞,否則是副詞:
A、同志們[一致]同意大會的決定。(“一致”能做狀語,這是形容詞。我們可以這樣舉例論證:“大家的意見很一致。”或者,“大家表示一致的意見!保
B、對別人的意見不能[一概]否定。(“一概”是副詞。)
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區(qū)分“突然”(形容詞)和“忽然”(副詞)
7.表示時間的副詞和名詞的區(qū)別:相似點是都可以做狀語,但副詞不能做主語、賓語、定語,而時間名詞可以。這樣可以區(qū)分“剛剛”(副詞)和“剛才”(時間名詞),順帶提下,“最近”也是時間名詞。
5
文言文實詞 篇12
文言翻譯惡
è
(1);形>罪惡;邪惡。與“善”相對!吨G太宗十思疏》:“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 《;指南錄>后序》:“不幸呂師孟構(gòu)~于前,賈余慶獻諂于后!
(2);形>丑;丑陋。與“美”相對。《釆草藥》:“未花時釆,則根色鮮澤;花過而釆,則根色黯~。”
(3);形>壞;不好。《論積貯疏》:“歲~不人,請賣爵子! 《廉頗藺相如列傳》:“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言,而君畏匿之。”
(4);形>污穢!段弩肌罚骸靶入舳鴤Ω刮浮薄秷髣⒁徽蓵罚骸傲衅婉R之間,~氣襲衣裾”
(5);形>險惡;兇險。《;指南錄>后序》:“而境界!,層見錯出,非人世所堪!
wù
(1);動詞>憎惡;討厭;不喜歡!遏~我所欲也》:“死亦我所~,所~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2);名>恥辱;羞辱!妒酚-平原君列傳》:“此百世之怨,而趙之所羞,而王弗知~焉!
(3);動詞>嫉妒。《赤壁之戰(zhàn)》:“表~其能而不能用也!
wū
(1);代>哪里;怎么!洱R桓晉文之事》:“以小易大,彼~知之?” 《滿井游記》:“余之游將從此始,~能無記?!
(2);嘆>相當于“啊”、“唉”。《孟子-公孫丑上》:“~!是何言也。”
文言文實詞 篇13
1.官人疑策愛也,秘之。(《容齋隨筆》)
【愛】吝嗇
【譯文】過路的官人懷疑陳策舍不得騾子,便把它藏了起來。
2.有功故出反囚,罪當誅,請按之。(《舊唐書·列傳三十五》)
【按】 審理
【譯文】徐有功特意開脫謀反的人,論罪應當處死,請審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東南道尚書令,封吳王。(《舊唐書·杜伏威傳》)
【拜】授予官職
【譯文】高祖派來使者授予(杜伏威)東南道尚書令的官,封他為吳王。
4.府省為奏,敕報許之。(《北齊書·袁聿修傳》)
【報】回復
【譯文】有關部門為此上奏,(后主)下詔回復同意了這件事。
5.齊孝公伐我北鄙。(《左傳·展喜犒師》)
【鄙】邊境
【譯文】齊孝公進攻我國北部邊境。
6.大敗李信,入兩壁,殺七都尉。(《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壁】軍營
【譯文】大敗李信的軍隊,攻下兩座軍營,殺死七名都尉。
7.堯民之病水者,上而為巢,是為避害之巢。(《書巢記》)
【病】擔心,憂慮
【譯文】堯的百姓擔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這就是避免災害的巢。
8.煥初除市令,過謝鄉(xiāng)人吏部侍郎石琚。(《金史》卷一二八)
【除】(被)授職
【譯文】劉煥剛被授職市令,拜訪同鄉(xiāng)吏部侍郎石琚。
9.師進,次于陘。(《左傳·齊桓公伐楚》)
【次】臨時駐扎
【譯文】諸侯的'軍隊前進,駐扎在陘地。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留侯論》)
【卒】通猝,突然
【譯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災難突然降臨也不會驚恐。
【文言文實詞】相關文章:
文言文實詞08-28
文言文常用的實詞07-15
文言文實詞集錦08-03
文言文實詞集錦07-08
文言文實詞(通用)11-26
文言文實詞集錦【精華】07-09
文言文常用實詞義07-15
文言文常用實詞義08-07
文言文實詞方的用法12-15
文言文實詞道的用法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