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故事(精選20個)
“故事” 是一個含義豐富的詞匯,既可以指具體的敘事內容,也能延伸到抽象的人生經歷或社會現象。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李白的故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李白的故事作文 1
李白與杜甫二人詩風不同,性情也很不一樣,但是卻結為知心好友。杜甫贈送給李白的詩總計有十四首之多,可見他們二人交情之深厚。李白才氣高,作起詩來如長江大河,一瀉千里;杜甫卻屬於苦吟一派,總要斟酌再三,才能定稿。所以傳說李白曾寫詩一首嘲笑杜甫的作詩辛苦。
天寶初年,正閑居南陵的李白忽然接到了朝廷的徵召文書。原來,由於玉真公主、賀知章等的推薦,連當今皇上李隆基也知道了他的詩名!李白喜出望外,覺得自己大展宏圖的時機到了,他高吟著“仰天大笑出門去,吾輩豈是蓬蒿人”,匆匆安頓好一雙兒女,便束裝進京了。
玄宗在金鑾殿召見了他。李白“論當世務,草答蕃書,辯若懸河,筆不停輟”,玄宗大為嘆賞,特命以七寶床賜食,并且親手為他調羹,對他說:“卿是布衣,名為朕知,非素道義,何以得此!”其寵遇之厚,世所稀見。從此,李白就待詔翰林院,用他那支生花妙筆為朝廷潤色鴻業(yè),點綴太平,偶爾也代草王言,但更多的是在宮中侍宴時吟詩作賦,佐酒助興。
李白漸漸地對這種文學侍從的'生活感到厭倦,於是經常沉飲酒肆,后來乾脆興賀知章、汝陽王李璡、李適之、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等結為“八仙”之游,縱酒狂飲,喝醉了就臥於市上酒家,常常害得內侍們四處尋找。
這一日,李白又醉臥市上,忽覺冷水沃面,睜眼一看,宮中樂師李龜年正手持金花箋站在面前。原來,當時正值牡丹盛開,宮中興慶池東沉香亭前,玄宗親命移植的紅、紫、淺紅、通白四色牡丹也次第開放了。玄宗與楊妃前往賞花,李龜年照例率領著梨園弟子上前歌唱助興,誰知玄宗卻說:“賞名花,對妃子,焉用舊樂詞為?”於是便命李龜年持金箋宣賜李白,要他立進《清平調》詞三章。
三詩皆既詠牡丹,又贊楊妃,卻沒想到也因這三首詩而得罪了楊貴妃。據說玄宗好幾次想給李白封官,還曾經答應給他做中書舍人,皆因楊貴妃的阻撓而作罷。
原來,李白用“可憐飛燕倚新妝”來襯托、贊美楊貴妃的美貌,而以在御前為李白脫靴為恥的高力士卻故意在楊貴妃面前歪曲說:“以飛燕指妃子,是賤之甚矣!”因為趙飛燕是個出身微賤,得勢后又驕縱放蕩,最后被廢自殺的女人,雖然貴為漢成帝的皇后,名聲實在太差,因此,當楊貴妃知道李白竟把自己比做這樣的女子后,十分生氣,也就多方阻撓李白的做官機會。不過,對於這段故事,后人多持懷疑的態(tài)度。
天寶三載(七四四),李白被賜金放歸,結束他的文學侍從生涯。但是那三章《清平調》以及圍繞著這三首詩的傳奇故事,卻一直流傳到今天。
李白的故事作文 2
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他性格豪邁,熱愛祖國山河,游蹤遍及南北各地,寫出大量贊美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他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人們稱他為“詩仙”。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以“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qū)大定,?h清一”的功業(yè)自許,一生始終不渝地追求實現濟蒼生、安社稷的理想。他以大鵬、天馬、雄劍自比:“大鵬一日同風起,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他覺得憑借自己的才能,可以“出則以平交王侯,遁則以俯視巢許”,對于那些靠著門第蔭封而享高官厚祿的權豪勢要,他投以強烈的卑視,表現出傲岸不屈的性格。他蔑視封建等級制度,不愿阿諛奉迎,也不屑于與俗沉浮,F實的黑暗使他理想幻滅,封建禮教等級制度的束縛使他窒息,他渴望個性的自由和解放,于是采取狂放不羈的生活態(tài)度來掙脫桎梏、爭取自由。其表現方式或縱酒狂歌,尋仙學道,然而,酒既無法銷愁,神仙更虛無飄渺,于是他“一生好人名山游”,把美好的大自然作為理想的寄托、自由的化身來歌頌。他筆下的.峨嵋、華山、廬山、泰山、黃山等,巍峨雄奇,吐納風云,匯瀉川流;他筆下的奔騰黃河、滔滔長江,蕩滌萬物,席卷一切。表現了詩人桀傲不馴的性格和沖決羈絆的強烈愿望。
李白的故事作文 3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 ,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fā)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chuàng)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李白走紅案例
秘訣一:找個好版主爭取首頁推薦
公元725年,李白同學從四川的大山中走出來了。這時他24歲,比一個大學畢業(yè)生的年齡略大。他有才華,有志氣,“心雄萬夫”地云游天下,奔往長安。
不過,那時候寫詩的多了去,《全唐詩》里什么身份的詩人都有:帝王將相寫,才子佳人寫,英雄豪杰寫,江洋大盜寫,連牧童也寫。誰知道你小白這個從大山里頭走出來的愣頭小子的詩寫得好?一定要找個有號召力的版主和推手,讓他在大唐帝國的首頁推薦自己。
李白到湖北江陵,機會來了。正好有個很有面子的版主經過江陵去衡山。此公是一道士,叫司馬承禎。
司馬承禎有面子啊,玄宗皇帝曾經邀請他到皇宮請教道法,然后又讓自己的同胞妹妹玉真公主做他的學生。李白瞅準機會,拿著自己的帖子跑過去向司馬老師請教,司馬老師馬上頂帖,一句“仙風道骨,可與神游八極之表”將小白同學一下子頂到大唐詩歌網的首頁,小白同學聲名大噪,點擊率刷拉刷拉直躥。司馬老師是天子身邊的紅人,估計這風從江陵一路飄到長安,飄到了玄宗皇帝耳朵里。
李白34歲那年,有次在長安紫極宮里游玩,這回又碰上個好版主、好推手,就是那位寫出“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妙句的賀知章。小白同學早有準備,拿出自己的兩張得意的帖子《蜀道難》和《烏棲曲》送上去,賀知章馬上頂帖,怎么頂呢?
首先是極高的評價:后生,你是太白金星下凡吧?然后又拿出自己的金腰帶去換酒與小白同學痛飲。刷拉一下,小白同學在長安也躥到首頁上去了,像顆太白星一般光芒奪人。
秘訣二:找個“仙”馬甲讓天下人記住
馬甲就是符號,就是讓人容易識別的標志。又要簡單又要明顯。小白同學的馬甲是什么呢?玄宗皇帝的老師司馬承禎給他戴上“仙風道骨”的馬甲。司馬真人是給皇帝辦成仙許可證的,他說李白是仙人,等于經過權威許可,這個好馬甲是戴定了。到賀知章那里呢,又是“謫仙”。接下來是詩仙、醉仙,反正逃不掉一個“仙”字。唐朝那時候是流行道教的,仙人是道教的理想境界,能混到這個馬甲,證明小白是詩人的最高境界了。
秘訣三:勤寫帖為天下最紅女人寫歌
小白同學沒有因為有重量級版主置頂就松懈。他一直堅持發(fā)帖子更新。例如司馬承禎剛頂過他,他馬上出貨,寫下一篇《大鵬遇希有鳥賦》,將自己和司馬老師都比作特大的神鳥,“五岳為之震蕩,百川為之崩奔”。這帖子是小白同學的第一張紅帖子,火遍天下。
到廬山,他馬上又發(fā)一帖《望廬山瀑布》。這帖不長,但是就是敢想象。想想看:多少億光年的浩渺銀河,居然從太空中搬到廬山的絕壁上來往下傾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得多大的胸襟,寫出多大的境界!這帖子也火了。
起看秋月墜江波
一路到姑蘇,他又更新一帖《烏棲曲》:“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里醉西施。吳歌楚舞歡未畢,青山欲銜半邊日。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東方漸高奈樂何!边@帖子好就好在小白同學善于搞穿越,穿越到吳王夫差寵愛西施,徹夜宴飲作樂,只恨黎明早到的時候去,在穿越中對比歷史的驚艷與現實的凄涼。這帖子又火了。
到長安,他拿著自己最得意的兩張?zhí)印妒竦离y》和《烏棲曲》去拜會賀知章,得到賞識,其間雖然有些波折,但終于傳到玄宗皇帝那里去了。42歲那年,小白同學終于經過司馬老師的學生玉真公主的推薦,終于從首頁走到榜首,躥到大唐帝國文化網頁的頭條:他做了翰林,專門給皇帝寫帖子。40多歲的男人,是創(chuàng)造爆發(fā)力度最強大的時候,就在這個好時機,他給當時天下最走紅的女人楊貴妃量身定做了一首最美的`歌曲《清平調》,翻譯成現代打油詩再加點調侃大概是以下意思:
云像你的衣裳,花像你到容,春風吹拂露珠濃。你是仙女你是神,瑤臺仙境才相逢。
羞答答的牡丹靜悄悄地開,慢慢地綻放她帶著露水的醇香;羞答答的美人靜悄悄地來,慢慢地釋放神女般惆悵的柔腸。怎么舍得隨便比擬你的美,恰似那趙飛燕梳新妝(趙飛燕能在掌上跳舞,豐滿的楊美人恐怕夠嗆)。
你是我的美人你是我的花,你讓我一生永遠笑開顏;你似春風消散我煩惱,含情脈脈在沉香亭北倚欄桿。
李隆基哥哥、楊玉環(huán)妹妹對此曲此詩愛不釋手,估計每次宴會都要點播。小白同學徹底地火了,火到了大唐盛世的頭條,一直火到了整個中華民族詩歌的頭條。
李白雖然未能成功進入行政界,但能混到中華民族詩歌的頭條,又復何求?
李白的故事作文 4
只要功夫深
在我國古典文化當中,總是把那些開國皇帝,名臣將相,文壇大家之類的“大人物”給予一些傳說,出生的不平凡,就注定了他們一生的輝煌燦爛。
李白也是一樣,他有著天縱之姿,人們也愿意給予他一個不平凡的出生經歷。
相傳,李白的母親(李夫人)在即將分娩之時,曾夢到過天上有一顆碩大的金星,從天而降落入腹中。不久之后,李白出生了!
李白的父親認為,李母夢金星入懷,此子定當不凡,認為李白是太白金星下凡,便取名李白,字太白。
李白的家人都對他寄予了深深的厚望,也真切的希望他猶如謫仙一樣,可以超脫世外,不沾俗世。
公元705年。時年5歲的李白隨父從西北塞外來到蜀中,定居青蓮鎮(zhèn)。
少年時期的李白家境優(yōu)越,和許多少年稚子一樣,心性頑劣,淘氣貪玩,對于詩歌典籍,亦是相當的排斥,經常貪玩逃課。
有一天,李白和他的'童年小伙伴依舊瀟灑自在的在村頭游玩,看到有一位滿頭白發(fā)的老奶奶坐在河邊的石頭上,正專心致志地在磨一根粗大的鐵杵。
李白一行人很好奇,滿臉疑問:“老奶奶,你這是在磨什么啊?”
老奶奶擦拭一下額頭的汗水,回答道:“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縫衣服的針。”
李白感到驚訝,他滿臉疑惑不解,繼續(xù)問道:“老奶奶,這么粗的鐵杵要磨成縫衣服的針,那得磨到何年何月啊?”
老奶奶堅定地回答李白:“孩子,你要知道,只要我足夠的下功夫,鐵杵也是可以磨成針的”。說完以后,開始繼續(xù)磨針。
這件事震撼了少年的李白,他覺得自己現在這樣厭學是不對的,于是從此以后,他開始勤勉讀書,孜孜不倦。
這個故事,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李白的故事作文 5
這是一本由一系列李白的小故事串成的小書。
李白小時候很淘氣不好讀書。一天他在河邊看見一位要把鐵杵磨成針的老奶奶,李白很不解,就問老奶奶為什么要這么做,奶奶只說了句: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句話讓李白受益終身。從此,李白用功學習,當小伙伴去玩耍時他在奮筆疾書。
《道觀求學》,李白為了專心讀書,甚至還搬到了一所道觀中去安心苦讀;《李白與明月》,李白傍著月亮讀書習武,直至雞鳴拂曉。經過不懈努力,李白終于成為了一位文武雙全的大詩人。堅持就是他成功的必經之路。
對于堅持,我自己也是有親身體驗的。記得一年級時,老師教我們跳繩,可我總跳不好。但老師沒有批評我,反而鼓勵我說不要灰心,只要你天天練、堅持練、努力練,總會練好的。這句話也讓我受益終身。從那一天起,我做任何事想放棄時,總會想起體育老師說的'那句話,告訴自己:堅持就是勝利。慢慢地,我跳繩越來越好。從笨拙的一分鐘五十下,到流暢的一分鐘一百多下,我流下了無數的汗水。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校運動會上,我獲得了一年級男子組冠軍。這再一次證明了“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讀完這本書,我更深切地體會到了“成功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堅持和百分之一的天才”,這是那些偉人成功的必經之路,也是我們每一個想要成為不平庸的孩子的座右銘。
鐵杵磨成針,李白一生的堅持,也將成為我一生的堅持。
李白的故事作文 6
唐代大詩人李白(公元701-762年)一生寫詩1000余首,他的詩雄奇豪放,把我國古代的詩歌創(chuàng)作推向了高潮,對后世和世界都有極大的影響,被后人尊為“詩仙”。
李白5歲那年,跟著父親從西域(yù)回到四川青蓮地區(qū)定居。到10歲的時候,他對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有一年春天,岷(mín)山山腳下有個客人前來拜訪李白的父親,恰巧他外出未歸?腿四樕下冻鍪纳裆,轉身就要離去。李白見了,連忙拉住客人說:“伯伯,您遠道而來找我父親,累了半天也不休息一下,就要返回,這樣會傷身體和精神的啊!
客人見李白禮貌熱情,能言會道,心中暗暗佩服,便坐了下來。
李白開始忙起來,他又是送茶,又是遞毛巾,對客人非常尊敬。為使客人不寂寞,李白放下手中正在讀的書,到客廳陪著客人說話,他大大方方地說:“請問大伯尊姓大名,以便我轉告父親!
客人有心要試試李白的才學,便咳了一聲,用手指輕捻(niǎn)了一下胡須,大聲說:“我的姓是‘有人偷’,名字是‘鳥落山頭不見腳’。”
李白認真思考了一會,便拱手回答說:“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父親回來,我一定告訴他!
客人疑惑地問:“你能不能給我解釋一下?”
李白馬上回答說:“‘有人偷’就是把‘偷’字去掉單人旁,那么就是‘俞’字;‘鳥落山頭不見腳’,就是‘島’字。您姓俞,名字叫島!”
客人聽后,十分佩服,連連拍著他的腦袋說:“童子真是奇才,可喜可賀!”
李白不到10歲時,他的名聲就傳遍了家鄉(xiāng)。14歲時,李白來到南浦(今四川萬州市),當地有個姓胡的鄉(xiāng)紳(shēn)自以為有學問,看不起別人,他想考一考李白。有一天,他當著李白的`面就出了一副上聯:“梁山栽大竹,無須淋(鄰)水。”這個上聯含有當地三個地名,因此是一個很難對的上聯。誰知李白隨口答道:“南浦人長壽,何懼豐都!边@個下聯前后也是三個地名,對仗非常工整。
胡鄉(xiāng)紳很不服氣,他又指著墻上的一幅畫讓大家看。那畫上有個老神仙,懷抱一個大酒壇,睡在崖(yá)邊,壇口朝外面流著酒。胡鄉(xiāng)紳以畫為題又出了副上聯: “酉(yǒu)加卒(zú)是醉(zuì),目加垂(chuí)是睡,老神仙懷抱酒壇枕(zhěn)上偎(wēi),不知是醉還是睡?”
李白不慌不忙地回答:“月添半是胖,月添長是脹,胡鄉(xiāng)紳挺起大肚堂中站,不知是胖還是脹?”
胡鄉(xiāng)紳本想借聯譏笑李白,誰知反被李白針鋒相對嘲諷(cháo fěnɡ)了一番,大家一看胡鄉(xiāng)紳肥胖如豬的模樣,都哈哈大笑起來。胡鄉(xiāng)紳羞(xiū)得滿臉通紅,還想找個機會再挽回面子。酒席散后,他領眾人到花園散步,只見荷花池里有幾只小鵝浮(fú)在水上,游來游去,便靈動一動,對李白說:“白鵝黃尚(shànɡ)未脫盡,竟不知天高地厚!”
李白心里當然明白胡鄉(xiāng)紳的用意,回頭向池塘中看了一眼,正好看見一只烏龜伸出頭來,便應聲答道:“烏龜殼早已磨光,可算是老奸巨猾!”
李白的故事作文 7
桃花潭,在安徽省南部青弋江的上游(今涇縣水車公社境內),是個風景幽美的地方。這里,一直流傳著這么一個感人的故事:
唐朝時候,桃花潭邊,有一個出身貧寒的青年人,名叫汪倫。汪倫家貧讀不起書,但很愛聽詩書;每次到田里干活,經過村頭的私塾,見老先生講詩書,總是悄悄地在窗邊聽一會。當時,詩人李白已名揚天下,汪倫很喜愛他的詩。他常常想:要是我能親眼見到李先生一面,那該是多么幸福。
這一年春天,李白從宣城的敬亭山下來到涇縣城邊的水西。當時,水西是涇縣的風景勝地:翠竹亭亭掩古塔,泉水潺潺繞寺前。李白很喜歡這個地方,在此玩賞了數日,作了不少詩,還戀戀不想離開。
李白來到水西,不知怎么被汪倫知道了。他非常高興,駕一葉小舟,順著青弋江的碧波來到了水西。他上了岸,一眼就看到一個風流儒雅文士,站在古寺前觀賞煙霞,瀏覽風光。他從旁邊一個游客口中得知,這人就是李白。他欣喜地走上前去,倒身就拜:
“先生,久仰了!”
李白吃了一驚,定睛一看,原來是個布衣打扮、素不相識的俊俏后生,他眨眨眼想了想說:
“年輕人,你找錯人了吧?”
“沒有,”汪倫咧開嘴笑了,“我找的就是你,李青蓮先生。”
“哦,找我有什么事?”李白含笑問道,他覺得這青年人很有趣。
汪倫又打了一躬,說:“我叫汪倫。聽說先生喜歡飲酒吟詩,今特來奉告,有一個好去處,不知先生可愿前往?”
李白一聽,正中下懷,急忙問道:“在什么地方?快告訴我!
汪倫指著閃閃發(fā)光的青弋江,說:“在這條江的上流,我就住在那里;那里有一個桃花潭,岸上有十里桃花,萬家酒店。”
“真的?”李白到涇縣數日,還不曾聽說有這么個好地方,于是他懷疑地問道:“果真有‘十里桃花,萬家酒店’?”
“千真萬確!蓖魝慄c點頭,“不知先生可想去游一游?”
李白從汪倫那誠實的眼神中看出,這個青年人決不會撒謊,于是欣然應道:
“去,我一定去!”
“那好。先生,請上船吧!
就這樣,青弋江的流水,把李白送到了桃花潭邊。
當時,桃花潭邊是很荒涼的。二人棄船上岸。李白抬頭看去,哪里有什么“十里桃花,萬家酒店”?!但見潭水悠悠,野渡舟橫。岸上只有一樹桃花,孤零零地開著,桃花樹邊,有一個茅店,門前屋檐下,一根細竹竿斜挑著一面杏黃色的酒旗,在春風中“嘩啦啦”地飄舞。
李白萬萬沒想到這就是汪倫說的桃花潭。正想找他問個明白,汪倫卻含笑不語,拉他進了小酒店,揀了個座位坐下,向店家要了一壺陳窖老酒,幾碟山鮮野味,汪倫這才舉起酒杯對李白說:
“先生,山野荒村,無甚招待,千萬莫要見怪!
李白也端起酒杯,呷了一口,疑惑地問:
“這就是你說的桃花潭?”
汪倫笑道:“是啊,這就是桃花潭!
“你騙了我,”李白放下酒杯不悅地站了起來,“哪里有什么‘十里桃花,萬家酒店’?”
“有啊!蓖魝愐廊晃⑿Φ,“我們剛才經過的地方,叫十里邊山,這小店門前的那棵桃花,不是‘十里桃花’嗎?”
“那‘萬家酒店’呢?”李白又問道。
“先生,你看!蓖魝愔钢巴饽敲嬗L飛舞的酒旗說,“喏,那不寫得清清楚楚!
李白朝那酒旗瞅了一眼,上面果真寫了“萬家酒店”四個大字——
原來酒店主人姓萬。
李白這才恍然大悟,“噗哧”一聲,剛進口的.酒噴了一地,他連連點頭,“原來如此!”
汪倫這才把心底話兒全掏了出來:“先生,我是個山野魯莽之人,平時很喜歡你的詩,也很想見你一面。這次聽說你到了水西,一心想請先生到寒舍作客,又怕先生嫌我們家貧,不肯光臨,因此想了這么個主意。晚生該死,欺騙了先生,請先生寬。 闭f罷,納頭便拜。
李白頓時被汪倫的一片誠心實意感動了,他雙手扶起汪倫,深情地說:“你要早說明,我也會來的。我很喜歡你,我倆交個朋友吧。”
汪倫萬萬沒想到這位聞名天下的大詩人,會同自己這樣一個布衣平民交朋友,他激動地拉住李白的手,熱淚滾滾而下,滴落在李白的衣袖上……
就這樣,李白在桃花潭邊住了十多日,受到汪倫和村人的熱情款待。李白臨走那天,汪倫戀戀不舍,唱著山歌為他送行。他很感動,詩興大發(fā),口占一首絕句《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的船遠了,他回過頭來,看見汪倫還站在岸邊,朝他不住地揮手,揮手……
李白的故事作文 8
鈴聲響了,女孩跳下學校,像往常一樣從熟悉的馬路上走回家,邊走邊跳。
今天,女孩很開心,因為她贏得了班里最高的贊譽,成為了班里羨慕的對象。她樂于享受身邊從未被細細欣賞過的道路。
太陽那么亮,天空那么藍,云朵那么白,小野花那么亮,一切都那么可愛,就連路邊小店的小販也比對方更有活力。女孩看起來很陶醉,突然一種白色吸引了女孩的注意力。白色的圍巾,像一只飛舞的蝴蝶,出現在女孩面前。她盯著看了一會兒,看了看價格標簽,摸了摸口袋。她沒有錢...
一個中年店主走了出來,笑著摘下白色的圍巾,問女孩,小姐姐,你要買嗎?女孩搖搖頭,飛回家,坐在書桌前,透過窗戶看到白色的圍巾在風中飄動。她太想要了,但她也知道家里的情況不太好,從來沒有向父母要過什么。那天之后,女孩放學后經常來到這家店門口,看著她渴望已久的白色圍巾,女孩有點后悔遇到了這條圍巾。
終于有一天,女孩下定決心,考完期末,要父母給錢買。時間過得很快,然后就放假了。女孩滿意地看著成績單來到商店。當她看到白色的.圍巾時,她的心跳加速。
店主看著女孩,想象著女孩戴著白色圍巾。一定很美。她摘下白圍巾,想送給女孩,女孩拒絕了,得不到的就不要了。店主很失望,把圍巾綁回貨架上,取下了價簽。
女孩還是沒有讓父母買圍巾,白色的圍巾成了她窗邊的一道風景。
這條圍巾不是任何人買的。一天放學后,女孩發(fā)現白色圍巾上掛著一張卡片,上面寫著:“永遠不要賣”。那個女孩只是站在那里...
李白的故事作文 9
唐天寶初年,李白在去長安途經黃河時,被黃河波濤洶涌、咆哮奔流的景象所震撼,酒酣時寫下了大氣磅礴的《將進酒》。這首詩也打開了李白的仕途之門。通過禮部侍郎賀知章的舉薦,唐玄宗在讀了《將進酒》后,說:“真沒想到還有這樣大氣派、大手筆的詩人,帶他來讓朕看看。”于是,賀知章把李白引上了殿。李白在大殿上又當場寫下了一篇大唐以來皇帝功績的贊頌文。文辭華麗,句式工整,文暢意達。唐玄宗連說了三聲“好”,并讓李白在翰林院里做事。
李白到了翰林院后,別的事都能克服,唯獨這喝酒的嗜好改不了。只要翰林院沒事,他就跑到外面喝酒,翰林院的主管也管不了他。一天,唐玄宗叫樂工寫了新曲子,要李白來填詞。太監(jiān)到翰林院去傳李白,翰林院主管說:“李白不在,您到太元酒店找,準在那里喝酒!”果然,李白在那里已經喝醉了。太監(jiān)到他面前向他傳旨進宮,他手一揮,說:“李白喝酒賽神仙,今天我就要在這喝酒,哪里也不去!”太監(jiān)一看,真醉了,可怎么交差啊!一邊趕緊用涼水給他敷臉讓他醒酒,一邊用轎子把他抬進了宮。李白這時是一半清醒一半醉,但他裝成全醉。因為他不喜歡做御用文人,也不愿見了唐玄宗下跪,喝醉了,就可免了。唐玄宗說:“朕這里有一套曲子,沒有詞,你把這詞給填上,填不上不許回去!”坐在地上的`李白一聽,心想,這好辦。正待起來,猛然看到旁邊站著的奸臣宦官高力士。李白平時聽說過這個人的許多劣行,心想,今天整治整治你。于是他把腳一伸:“把我的靴子脫了!”高力士平時趾高氣揚慣了,現在一個小小的翰林官竟敢叫他脫靴子,簡直氣昏了。
不大一會兒,李白就把歌詞《清平調》六首填完了,唐玄宗非常滿意?筛吡κ亢薜醚栏W。一天,楊貴妃叫高力士陪著到御花園賞花,玩到高興處,禁不住唱起了李白寫的《清平調》。高力士故作驚訝地說:“哎呀,李白在歌里故意貶低貴妃娘娘,娘娘沒聽出來嗎?”高力士找出其中一句“深夜千帳燈,美人夢不成,屋外海棠紅”,說:“李白這意思是您別高興太早了,外面還有比您漂亮的,讓您覺都睡不好,這不‘屋外海棠紅’嗎?”楊貴妃讓高力士這么一解釋,禁不住對李白懷恨在心。
幾天后,楊貴妃和唐玄宗在一起喝酒,唐玄宗說李白很有才華,朕想提拔他。楊貴妃一聽擦起了眼淚,并把高力士的話說了一遍,特別強調李白喝酒時說的“李白喝酒賽神仙”。唐玄宗想:“聯是皇帝,他是神仙,他比朕大。∵@樣的人怎么能提拔重用呢?”就這樣,李白被唐玄宗漸漸疏遠了。李白也覺得他在唐玄宗身邊不過是皇帝散心解悶的工具,想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是不可能的,于是便辭官回家繼續(xù)放情山水。
李白的故事作文 10
江山代有才人出,在古老的歷史中涌現出無數的風云人物。其中,最令我敬佩的是詩人李白。
李白小時候十分聰明。李白的爸爸李客在李白很小時就發(fā)現了他的作詩和習武的天賦,便很用心的教導李白讀書、作詩與練武。李白因此博覽群書,武功了得。因為李白飽讀詩書,所以他便立志要做一個像諸葛亮、司馬相如一樣可以為百姓造福的好官。他也常常把自己比作大鵬鳥,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展翅高飛。為了實現遠大志向,李白踏上了他的求官之路。
大家肯定沒聽說過李白參加科舉考試。為什么呢?因為李白的爸爸李客是一個商人。在當時,商人的兒子是不能參加科舉考試的。這就說明李白不能像其他人一樣通過考試來獲得當官的機會,也說明李白的求官之路將更加困難。可就算這樣,也沒能打破李白的'夢想。他決定踏遍千山萬水,來到天子腳下的長安城來尋求做官的途徑。這一路相當不容易。
歷盡坎坷,受盡小人算計后,李白并沒有世俗中。在一些能人志士的幫助下,李白的文采終于被皇帝所賞識。在他四十二歲時,他被皇帝召入皇宮做了官,官至翰林供奉?墒窃诨蕦m的這些日子,李白發(fā)現他并不能為百姓做好事,使百姓生活得更好。再加上小人的設計陷害,李白被賜金還鄉(xiāng),在離開長安的路上,李白萬般的無奈。難道他就這樣放棄理想了嗎?不,他沒有。在離開長安的路上,他寫了《行路難》,他用豪放的詩詞表達了他的雄心壯志: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這么一個豪放的李白,大家想不想更加深入的了解呢?那么就讓我們從今天的課堂中學習李白這位偉大的詩人吧!
李白的故事作文 11
李白初到長安,遇到秘書監(jiān)賀知章,李白取出《蜀道難》一篇呈上,賀知章邊讀邊點頭,一遍未完,已稱嘆數次,最后,他翹起大姆指向李白說:“先生,您真是天上謫仙人啊!”立刻解下身上佩帶的金龜,呼喚店家換來美酒,與李白傾杯盡醉。五代人王定保所撰《唐摭言》更把賀知章的`贊語具體化為“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金星耶?”賀知章是文壇元老,《蜀道難》得到他如此推許,所以,不久之后,這首詩連同“謫仙”的名號就傳遍天下。
唐人李綽《尚書故實》記載貞元年間有一個叫陸暢的詩人,為了報答西川節(jié)度使韋皋的知遇之恩,曾作《蜀道易》一首相贈,首句日:“蜀道易,易於履平地!表f皋大喜,贈羅八百匹。但事實上此句以“易於履平地”喻“蜀道易”,較之太白“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原句,相差甚遠!更遑論實際上蜀道著實不易行走。因為其平淡無奇,《蜀道易》全詩未能流傳下來,這一句還是靠李綽的記載才得以幸存。
李白的故事作文 12
世人皆認為,李白有治國安邦之能,卻因皇帝老兒是非不分,以致懷才不遇。事實果真如此嗎?非也。
首先,李白自恃才高,難免盛氣凌人,平生所好又是縱橫之術,太平盛世派不上用場,稍不得志就嚷嚷泛舟五湖,這路性格官場上當然吃不開。說到底,李白并不是從政的料,在長安三年,落了個賜金放還。表面上李白接受現實,去過“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逍遙日子,骨子里卻什么都沒變,他仍把自己當成再世諸葛亮。其次,李白缺乏政治眼光,錯投永王李璘就是個明證。彼時,唐肅宗正在北方領導平叛戰(zhàn)爭,民眾期盼一個團結穩(wěn)定的政府,像李璘這樣搞分裂、搞割據,不得人心是明擺著的。第三,李白缺乏行動力,在助李璘的過程中,李白不曾有一言一策。按當時的情況,李璘如果率眾北上,既可得到勤王的美名,又可以控制朝廷,挾天子以令諸侯,非要東取金陵,如何服人?這一點連李璘的將領季廣琛都看出來了,李白卻看不出來。由此可見,李白并不像他自己或后人所想的那樣擁有戰(zhàn)略頭腦,他既不是縱橫捭闔的蘇秦張儀,也不是鞠躬盡瘁的`諸葛亮,他只是世人眼中那個不諳世故的“謫仙人”。
李白的故事作文 13
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是唐代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大詩人。李白的出生地說法不一。有說他出生在中亞的碎葉城(在現在蘇聯境內,唐時屬中國管轄),五歲時隨全家遷居到綿州昌隆縣青蓮鄉(xiāng)(在現在四川。R灿姓f他出生在四川。李白熱愛祖國,對大好河山感情很深。他盼望為國出力,卻遭到統(tǒng)治者的排斥。但是,他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的詩,想象豐富,感情奔放,語言清新,風格雄壯,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受到人們的喜愛。他也被尊稱為“詩仙”。
李白的父親是位商人,做生意賺了不少錢,相當富裕。相傳,李白小時候在四川象耳山讀書。有一天逃學下山,經過一條小山澗,見到一位老奶奶在山洞旁磨鐵棒。李白覺得很奇怪,走上前詢問,老奶奶回答說要用鐵棒磨針。一根粗鐵棒要磨成一根細小的針談何容易,但老奶奶信心十足,她說:“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睆拇艘院罄畎拙痛蛳訉W念頭,下功夫讀書了。他既學文又習武,專門學習劍術。決心要做一個滿腔俠義的“游俠”。
李白幼年時候記憶力特別好。諸子百家,佛經道書,無不過目成誦。據說他五歲就會誦寫“六甲”,十歲能讀諸子百家的書,懂得了不少天文、地理、歷史、文學等各方面的知識。此外,他還學會了彈琴,唱歌,舞蹈。
一天,李白家中來了一位客人,風流儒雅,氣概不凡,是當時很有名氣的文人,這次是到蜀中來做官的。在長安,他早就聽說李白的詩名,這次來到蜀中還未上任就前來拜訪了。家人帶他來到一條河邊的柳樹蔭下,只見一個年幼的書生,頭戴綸巾,佩一把寶劍,正在吟詩,同樣是風流倜儻,卓越不群,詩人對這少年的喜歡之情油然而生。他又看了看少年李白的詩稿,先是吃驚,后是贊嘆,最后竟是擊節(jié)拊掌了,他說:“小家伙的文辭簡直可以和司馬相如平分秋色啊!好好寫吧,中國第二個屈原就要橫空出世了!
李白自小志趣遠大,稟性高潔。當時的讀書人要想求取功名,都去參加進士考試。李白想,大丈夫在世,要做就做個國家棟梁,否則就一輩子只當一個平民百姓。他常常自比謝安,相信總有一天會“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薄
李白少年時代的.詩歌留下來不多,比較早的一篇是《訪戴天山道士不遇》。說的是有一天李白到深山的道觀中去尋訪一位道士。時值初春季節(jié),桃花正帶露開放,飛瀑流泉,野竹小鹿,山中景色確實美不勝收。然而道士卻始終沒有回來,從早晨到下午,一直見不到人影,他只好悻悻而歸了;氐郊液笥胗X得那道士真是如同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人,再也按捺不住詩興。
李白的故事作文 14
上初中的時候遇到了她:溫柔美麗。她是我的班主任和英語老師:羅老師。
小學的時候,我對英語一點興趣都沒有,以為自己不是學英語的料。但是自從我認識了羅老師,上了她的英語課,我的態(tài)度就完全變了。她的課通俗易懂,生動有趣,讓我漸漸喜歡上了英語,甚至每天都想學英語。神奇的是,我的`英語成績進步很慢。原來遇到一個好老師,會對我的人生有這么大的影響。
但是有一段時間,我突然不想上英語課了。因為一天的課大部分都是她的,最頭疼的就是每天聽寫單詞。我理解老師的苦心,讓我們記住這些單詞,并在考試中使用它們。不知道是不是天生的?傆X得記憶力不是很好。很多次都記不清了。結果我漸漸對英語失去了興趣。
但是我心中又有一個聲音不斷說服我:記憶力差是不是讓我停滯不前?想要提高記憶力,只能反復記憶。
當理智戰(zhàn)勝了頹廢,我重新燃起了對英語的熱情。與其說是原因打敗了我,不如說是她的課吸引了我,讓我無法懈怠。
我總是把她的善良記在心里。但有時看到她因管理我們的班級而憔悴,我感到非常難過。記得有一天凌晨四點,我們睡不著,就跑出宿舍去玩。她知道后,勃然大怒。這不是她第一次看到她咄咄逼人的樣子。一開始,她總是笑,但經過幾次暴怒的攻擊,她很少再看到自己的笑容。我承認我們的行為過火了。她批評我們是因為她關心我們,對我們負責。我們怎么忍心一次又一次傷害這么好的老師?
能夠遇到她,我相信我會越來越好。
李白的故事作文 15
李白是我國唐代著名的詩人,他一生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被后人稱作“詩仙”。
李白小時候不愛學習,還經常逃課,學習也不用功。有一天,李白又出來逃課了。他走著走著,忽然看見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婆婆,正拿著一根大鐵棒在石頭上磨。
李白很好奇,便走過去看。李白上前問道:“老婆婆,您在干什么呀?”
老婆婆說:“我正在用這根鐵棒磨一根又細又長的繡花針呢!”
李白又問:“這么粗的鐵棒,怎么可能會磨成一根細長的繡花針呢?”
老婆婆說:“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
李白聽了這句話后非常后悔,也很受啟發(fā),于是便發(fā)奮讀書。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于成為一位著名的詩人,寫了許多優(yōu)美的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些詩一直流傳至今。
關于李白,還有一件有趣的.故事呢。有一天,李白來到了黃鶴樓,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住了,于是便登上了黃鶴樓。
李白在黃鶴樓上,看到風景如畫,剛想吟詩,突然他看見崔顥已經在上面題了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笨吹竭@首詩,李白驚訝的寫不出詩來,只好寫了一首打油詩“三拳打碎黃鶴樓,一腳踏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有詩在上頭。”于是惆悵而去。
盡管在黃鶴樓下留下了遺憾,但李白仍不愧是我國著名的詩人,他的詩流傳千古,至今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
李白的故事作文 16
清涼渡,在陶辛圩的東邊。
傳說夏日的一天,詩仙李白告別在涇川桃花潭結識的朋友汪倫,戀戀不舍地乘舟而下到了這個渡口,登上綠柳成蔭的堤岸,在渡口旁一座簡易的.小亭內坐下,取出汪倫贈送的桃花潭酒,一面品美酒滋味,一面賞水鄉(xiāng)風韻。徐徐涼風挾帶著荷菱幽香撲鼻而來,李白恍若身處仙境。
當地一位眉清目秀的青年書生來到渡口,取出剛采來的蓮子、菱角給李白下酒。
李白一邊吃著蓮子、菱角,一邊飲酒,甚是高興,隨口哼出詩句,書生聽了大驚,忙起身作輯:“先生莫非是大名鼎鼎的詩仙李白?”李白興致正酣,繼續(xù)飲酒吟詩,一副豪爽閑適之態(tài)。書生認定面前這位散發(fā)老者正是詩仙李白,撲嗵一聲跪倒在地,懇請李白收自己為弟子。
書生跪了很長時間,不敢抬頭,也沒有聽到對方的回應。忽然,聽到匆促的腳步聲,伴著“好清涼、好清涼,明朝散發(fā)弄扁舟”的吟唱聲,書生禁不住抬起頭來,面前早沒了李白的身影。接下來好些日子,人們在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地點,發(fā)現書生守候在那里,顯然是一心等待詩仙李白,直到得知李白已死于當涂采石磯才了結此愿。
李白死后,書生依然常常獨自來到渡口,把采摘的蓮子、菱角拋入水中,以此悼念心目中可敬的詩人,隨后毅然放棄考舉人的機會,追隨詩仙李白“明朝散發(fā)弄扁舟”,臨行前,在李白留下足跡的渡口修斗門建涼亭,定名清涼渡。
李白的故事作文 17
李白10歲那年,開始動筆學習辭賦,創(chuàng)作非常認真,字斟句酌,一絲不茍。他想到少年時在眉州象耳山讀書,有一次逃學回來,經過一條小溪,見一位老大娘在溪旁磨鐵杵(舂米的工具)李白問老大娘磨它做什么,老大娘回答說:“磨成針!崩畎紫耄覍W習辭賦,只要有這個精神,超過司馬相如是不會有問題的。
李白按照這個意愿,勤學基礎練。一天,他經過幾次修改,把一篇辭賦寫好了,便興沖沖地送給父親看。他自認為寫得不錯,一定會得到父親的夸獎。不料,父親讀了以后,很不滿意,對他說:“你這篇賦寫得太差了,既無氣勢,又乏文采。不過你也不要灰心,應當繼續(xù)努力!
李白點了點頭:“一定按照父親的'要求辦!被氐綍浚涯欠菸母逋兜交馉t中燒了。然后重新構思,重新創(chuàng)作,連續(xù)擬作了三次,沒有一次感到滿意,只得都付之一炬,直到第四次,才寫成比較滿意的兩篇,即《擬別賦》、《擬恨賦》。《擬別賦》后來散失了,《擬恨賦》還保留著,收在宋人宋敏求所編的《李太白集》中。
李白的故事作文 18
二十五歲的時候,李白已經成為一個多才多藝的人。他不僅能詩善文,而且會擊劍騎馬,還喜歡彈琴唱歌。他決心為國家干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yè),就對父親說:“孩兒打算離家到外面去長長見識!薄斑是在家讀讀書,有機會找個事做吧,何必遠離家鄉(xiāng)外出呢?”父親說。李白滿懷豪情地說:“大丈夫活在世上,應該志在四方,胸懷天下。待在家鄉(xiāng)怕是沒法施展我的才能。出去以后,一來可以游歷各地,結交名士;二來也可以尋找機會,輔助皇上。”
父親聽了,樂呵呵地笑著說:“好,你既然有這樣的抱負,那就出去闖闖吧!”
過了幾天,李白告別父母,身佩寶劍,上路了。乘船沿著長江東下,過三峽的時候,江水湍急,船行如箭,李白站立船頭,望著兩岸的青山,心中非常激動。后來他寫過好幾首描寫三峽風光的詩。有一首是: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在漫游途中,李白還登上廬山,觀望瀑布,寫下了《望廬山瀑布》二首。其中一首是: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在李白的詩里,祖國山河多么壯美呀!他的詩自然又流暢,毫不造作,不愧是大詩人的手筆。
李白的故事作文 19
南京夫子廟前,有一座文德橋。聽老輩人說,每逢冬月十五月亮當頭的時候,站在橋頭朝水上看,倒映在水里的`月影子剛好分成兩半:橋這邊半個,橋那邊半個。 圓圓的月亮影子,為什么會分成兩半呢?這里有段故事。
傳說唐朝大詩人李白,有一次到金陵(即今南京)來,在文德橋旁邊的一座酒樓上歇腳。這天碰巧是冬月十五,到了晚上,他就獨自坐在酒樓上賞月,一邊喝酒,一邊吟詩作賦。李白生平最喜愛月亮,說月亮又干凈又好看。這天晚上,他抬頭看見天上的月亮潔白滾圓,心里非常高興,就多喝了幾杯。到了半夜,李白趁著酒興,下樓走到文德橋上。他剛走上橋,一低頭,忽然看見月亮掉在水里了,河水一動,潔白的月影上就添了幾條黑紋。
李白這時喝得醉醺醺的,只當是月亮給河水弄臟了。他靴子也顧不得脫,張開雙手就跳下橋去撈月亮。誰知這一跳,月亮沒撈著,卻把水里的月亮震破了,頓時分成了兩半兒。故事就這樣傳下來了。后來人們在文德橋旁邊修了個“得月臺”,據說那里就是當年大詩人李白賞月的地方。
李白的故事作文 20
李白是盛唐詩壇的代表作家,同時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繼七人之后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稱作詩仙。唐朝大詩人李白小的時候非常貪玩,上學時經常逃學出去玩。
一天,老師正在上面講課,他趁老師不注意偷偷從私塾里溜了出來,李白在外面閑逛著別說有多開心了!鞍,私塾里太悶了,外面的空氣真新鮮,我可以好好的玩一玩了。”李白在外面閑逛了半天,不知不覺中來到了一條小溪邊。他順著小溪走啊走啊,沒走多遠,他看見一位老婆婆蹲在小河邊正在石頭上不停的磨著一根鐵棒,李白覺得很奇怪就走向前去問:“老婆婆,你為什么要在石頭上磨這么粗的鐵棒呢?”“我要把這個鐵棒磨成繡花針那!
“鐵棒磨成繡花針?這么粗的鐵棒要什么時候才能磨成一根繡花針哪?”“只要功夫深,鐵棒也能磨成繡花針!
李白從老婆婆的`話受到啟發(fā),心想:老婆婆這么大年紀了,還充滿信心要把鐵棒磨成繡花針,我年紀輕輕的為什么就不能克服困難,努力學習呢?李白想到這里,便跑回學校誠懇的向老師道了歉,從此以后,李白發(fā)奮讀書,最終成為唐朝有名的大詩人。
【李白的故事】相關文章:
[經典]李白的故事06-21
李白拜師的故事08-04
有關李白的故事11-06
關于李白的故事12-01
(通用)李白的故事06-08
李白的故事(優(yōu)秀)05-24
詩仙李白的故事12-29
詩仙-李白的故事02-26
李白的故事【優(yōu)秀】07-26
李白的故事【合集】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