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色中文在线视频,思思热在线视频日本一区,欧美精品一区三区在线观看,日本色逼影音资源

  • <dfn id="pbiqm"><cite id="pbiqm"></cite></dfn>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李白的古詩

        時間:2024-05-24 14:05:53 詩人大全 我要投稿

        (實用)李白的古詩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古詩吧,古詩具有格律限制不太嚴格的特點。什么樣的古詩才經(jīng)典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李白的古詩,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李白的古詩

        李白的古詩1

          1、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李白

          2、覽君荊山作,江鮑堪動色。 —— 李白 《 經(jīng)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

          3、五色云間鵲,飛鳴天上來。 —— 李白 《 經(jīng)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

          4、在古詩詞的歲月里,已經(jīng)基本是忽略不計的年齡了,沒有多少形容美好的詞句了。

          5、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陪侍御叔華登樓歌》

          6、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畎住堕L相思·其一》

          7、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李白《春思》

          8、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畎住度迤哐浴

          9、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長相思,摧心肝!独畎组L相思二首其一》

          10、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畎住饵S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11、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畎住秳趧谕ぁ

          12、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鸥Α洞喝諔浝畎住

          13、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畎住洞核肌

          14、有苔蘚斑駁的記憶隨著小徑躲閃而來,螺云青鬢的江南少女在翰墨里飄香,款舞著冰雪的情懷與蝶羽的風姿,千年的'詩情不老,恰如我的相思,以一闕瘦詞與流觴古詩恣意悠悠古韻。

          15、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16、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李白將進酒)

          17、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唐李白獨坐敬亭山)

          18、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唐李白行路難)

          19、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唐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20、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唐李白行路難)

          21、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唐李白北風行)

          22、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唐李白宣州謝朓餞別校書叔云)

          2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唐李白贈汪倫)

          24、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海。(唐李白江上吟)

          25、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26、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獨酌)

          27、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唐李白上李邕)

          28、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唐李白渡荊門送別)

          29、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唐李白送友人)

          30、若耶溪傍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 李白《采蓮曲》

          31、談笑三軍卻,交游七貴疏。仍留一只箭,未射魯連書!畎住侗纪龅乐形迨住

          32、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畎

          33、蘆薈開花,吉祥之兆古詩云:淺薄月季頻出鏡,純情蘆薈慎開花。意為蘆薈開花很難見到,是大吉之兆。今晨驚喜發(fā)現(xiàn)陽臺上的蘆薈抽出了花莖。希望我們能夠早日戰(zhàn)勝疫情,待到春暖,共賞花開!

          34、蘭香不是香,是我口中氣。描述蘭花的優(yōu)美古詩句。難將湘管筆,寫出唇味道。

          35、相思無終極,腸斷朗江猿。——李白《博平鄭太守自廬山千里相尋入江夏北市門見訪卻之武陵立馬贈別》

          36、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畎住蹲粤簣@至敬亭山見會公談陵陽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贈》

          37、袖拂紫煙去,去時應過嵩少間,相思為折三花樹!畎住而Q皋歌奉餞從翁清歸五崖山居》

          38、漢口雙魚白錦鱗,令傳尺素報情人。其中字數(shù)無多少,只是相思秋復春!畎住顿洕h陽輔錄事二首》

          39、寄君青蘭花,惠好庶不絕!畎住蹲越鹆晁萘鬟^白璧山玩月達天門寄句容王主簿》

          40、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少年行李白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

          41、黃鶴樓前月華白,此中忽見峨眉客!畎住抖朊忌皆赂杷褪裆倘胫芯

          42、一振高名滿帝都,歸時還弄峨眉月。——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43、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畎住督(jīng)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44、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 ——李白層標遏遲日,半壁明朝霞。 ——高霽積雪曜陰壑,飛流噴陽崖。

        李白的古詩2

          《秋浦歌》是唐代文學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詩如下: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翻譯】

         。ㄎ遥╊^上的白發(fā)足足有三千丈(長),只因愁思無窮無盡也像這樣長。不知道在明亮的鏡子里的我,從什么地方得來這滿頭蒼蒼白發(fā)。

          《望天門山》是唐代文學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詩如下: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翻譯】

          天門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沖擊而)從中間豁然斷開,江水從斷口奔涌而出。浩浩蕩蕩的長江東流到此(被天門山阻擋),激起滔天的波浪,回旋著向北流去。兩岸邊的青山,相對著不斷現(xiàn)出,(令人有兩岸青山迎面撲來的感覺)。我(仿佛乘坐)著一艘小船(從天邊)披著陽光順流而下。

          《夜宿山寺》是唐代文學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詩如下: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翻譯】

          山上寺院的高樓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樣子,人在樓上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在這里我不敢大聲說話,恐怕(害怕)驚動天上的神仙。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文學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詩如下:

          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翻譯】

          峨眉山的秋月,恰是一彎瓊舟,航行在天空,月光用溫柔的嘴唇吻入嘉陵江激情的水中。沐浴在這多情的月光里,我乘舟離開清溪與月兒一起駛向三峽,本想與你握別,可不知為什么你沒有來,我只好悻悻順流下重慶了。

          《春夜洛城聞笛》是唐代文學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詩如下: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東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翻譯】

          陣陣悠揚的玉笛聲,是從誰家中飄出的?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全城。就在今夜的曲中,聽到令人哀傷的《折楊柳》,有誰的思鄉(xiāng)之情不會油然而生呢。

          《渡荊門送別》是唐代文學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詩如下: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翻譯】

          在荊門之外的西蜀沿江東下,我來到了楚地準備盡情游覽。崇山隨著荒野出現(xiàn)漸漸逝盡,長江流進了廣闊無際的原野。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飛來天鏡,云層締構城外幻出海市蜃樓。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xiāng)之水,行程萬里繼續(xù)漂送我的行舟。

          《贈孟浩然》是唐代文學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詩如下: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

          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翻譯】

          我敬重孟先生的莊重瀟灑,他為人高尚風流倜儻聞名天下。少年時鄙視功名不愛官冕車馬,高齡白首又歸隱山林摒棄塵雜。明月夜常常飲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戀花草胸懷豁達。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著他?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華。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作者是唐代文學家李白。其全文古詩如下: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翻譯】

          樹上楊花落盡,杜鵑在不停地啼叫,聽說你被貶到龍標去了,那里地方偏遠要經(jīng)過五溪。讓我把對你的憂愁與思念托付給天上的明月吧,伴隨著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送友人》作者是唐代文學家李白。其全文古詩如下: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翻譯】

          青山橫亙在城郭的北側(cè),明凈的河水環(huán)繞在城郭的東方。我們即將在這里離別,你就要像孤飛的'蓬草一樣踏上萬里征程?罩械陌自骑h浮不定,仿佛你行無定蹤的心緒,即將落山的太陽不忍沉沒,亦似我對你的依戀之情。我們揮手告別,從這里各奔前程,兩匹馬似乎也懂得主人的心情,不忍離別同伴而蕭蕭長鳴。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白。其古詩全文如下: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翻譯】

          傍晚時從終南山上走下來,山月一路跟著我歸來;仡^望望剛才走過的山間小路,蒼蒼茫;\罩在一片青翠中。與斛斯山人攜手到他的田家,孩童出來打開柴門。走進綠竹掩映的幽靜小路,青蘿的枝葉時時拂著我們的衣裳。歡言笑談中得到了真正放松休息,暢飲著美酒,賓主頻頻舉杯。放聲高歌松風曲,歌罷銀河的星星已經(jīng)稀少。我喝醉了但主人非常高興,歡樂得忘了人間的詐心機。

        李白的古詩3

          古詩《鳳凰曲》

          年代:唐

          作者:李白

          嬴女吹玉簫,吟弄天上春。青鸞不獨去,更有攜手人。

          影滅彩云斷,遺聲落西秦。

          作品賞析

          【注解】:

         、拧百倍洌褐^秦穆公之女弄玉在天上的春色里吹簫。

         、啤扒帑[”二句:謂弄玉和她的丈夫簫史一同乘鳳凰仙去。青鸞,傳說中鳳類神鳥,多為神仙所乘。此處指弄玉和簫史仙去時所乘之鳳凰。

          ⑶“影滅”二句:謂弄玉、簫史二人登仙,人去樓空,只有其事千古流傳于秦地。

          【韻譯】:

          秦穆公的乖乖女,喜歡吹玉簫,吟弄天上之春。

          青鸞不獨飛去,更要載著她的愛人蕭史,一起攜手升天。

          他們升空的倩影消失在彩云之中,簫聲飄灑整個西秦。

          【簡析】:

          此詩寓夫妻情投意合,有共同的愛好興趣,能得到幸福。詩的`首二句與三四句倒裝,其用意在突出“吹簫弄春”。

        李白的古詩4

          1、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行路難》

          2、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宣州謝I樓餞別校書叔云》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北風行》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樂府將進酒》

          5、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樂府將進酒》

          6、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樂府將進酒》

          7、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望天門山》

          8、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9、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廬山瀑布》

          10、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蜀道難》

          11、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南陵別兒童入京》

          12、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另作“二水中分白鷺洲”) 《登金陵鳳凰臺》

          13、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登金陵鳳凰臺》

          1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15、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渡荊門送別》

          16、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菩薩蠻》

          17、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另作“隨君直到夜郎西”)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

          19、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秋浦歌》

          20、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子夜吳歌》

          21、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下獨酌》

          22、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早發(fā)白帝城》

          23、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越中覽古》

          24、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 《把酒問月》

          25、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獨坐敬亭山》

          2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鹅o夜思》

          27、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夢游天姥吟留別》

          28、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夢游天姥吟留別》

          29、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長干行》

          30、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缎葜xI樓餞別校書叔云》

          31、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宣州謝I樓餞別校書叔云》

          32、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俠客行》

          33、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稇浥f游寄譙郡元參軍》

          34、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黃金籠下生!对O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辭》

          35、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渡侠铉摺

          36、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秱b客行》

          37、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稑犯畬⑦M酒》

          38、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侗憋L行》

          39、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公無渡河》

          40、有長鯨白齒若雪山,公乎公乎掛I于其間!箜篌所悲竟不還。 《公無渡河》

          41、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豆棚L其三》

          42、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队耠A怨》

          43、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山東謝安石,為君談笑凈胡沙!队劳鯑|巡歌其二》。

          44、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妒竦离y》。

        李白的古詩5

          北風行 李白

          燭龍棲寒門,

          光耀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

          唯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

          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

          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

          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

          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雙白羽箭,

          蜘蛛結網(wǎng)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zhàn)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

          北風雨雪恨難裁。

          李白詩鑒賞

          這是一首樂府詩。擬鮑照《北風行》而作。它從一個傷北風雨雪,行人不歸的一般題材中,出神入化,點鐵成金,開掘出控訴戰(zhàn)爭罪惡,同情人民痛苦的新主題。

          起句點題,著力渲染北風雨雪,不僅為了起興,也有著借景抒情,烘托主題的作用。

          燭龍棲寒門,光耀猶旦開,引用《淮南子·墜形訓》中的故事:燭龍在雁門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見日,其神人面龍身而無足。高誘注:龍銜燭以照太陰,蓋長千里,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燭龍棲息在極北的地方,那里終年不見陽光,只以燭龍的視瞑呼吸區(qū)分晝夜和四季,代替太陽的不過是燭龍銜燭發(fā)出的微光。詩人借此神話渲染出冰冷嚴寒的境界。在此基礎上,作者又進一步描寫北方冬季的景象: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風號怒天上來。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這幾句意境十分壯闊,氣象極其雄渾。日月不臨既承接了開頭兩句,又同唯有北風相互襯托,強調(diào)了氣候的寒冷。號怒寫風聲,天上來寫風勢,此句極力渲染北風凜冽。對雪的描寫更是大氣包舉,想象飛騰,精彩絕妙。這兩句詩點出燕山和軒轅臺,就由開頭泛指廣大北方具體到幽燕地區(qū),引出下面的'幽州思婦。

          停歌、罷笑、雙蛾摧、倚門望行人等一連串的動作描寫,塑造了一個憂心忡忡、愁腸百結的思婦的形象。這位思婦由眼前過往的行人,想到遠行未歸的丈夫;由此時此地的苦寒景象,引起對遠在長城的丈夫的擔心。詩人沒有對長城作具體描寫,但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一句可以使人想到,長城定是比幽州更苦寒,才使得思婦格外憂慮不安。幽州苦寒已被詩人渲染到極致,則長城的寒冷、征人的困境可想而知。前面的寫景為這里的敘事抒情作了伏筆,作者的剪裁功夫也于此可見。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鞞靫是裝箭的袋子。這兩句是寫思婦憂念丈夫,但路途迢遠,只得用丈夫留下的飾有虎紋的箭袋寄托情思。這里僅用提劍一詞,就刻劃了丈夫為國慷慨從戎的英武形象,使人對他后來不幸戰(zhàn)死更生同情。因丈夫離家日久,白羽箭上已蛛網(wǎng)塵結。睹物思人,已是黯然神傷,更何況箭空在,人今戰(zhàn)死不復回,物在人亡,倍覺傷情。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一筆,入木三分地刻畫了思婦的絕望心情。詩到此,但詩人并不就此停筆,而是用驚心動魄的詩句傾瀉出滿腔的悲憤: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黃河捧土是用典,見于《后漢書·朱浮傳》:此猶河濱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多見其不知量也,是說黃河邊孟津渡口不可塞,那么,奔流到海不復回的滔滔黃河當更不可塞。這里卻說即使黃河捧土可塞,思婦之恨也難裁,這就極其鮮明地反襯出思婦愁恨的深廣和她悲憤得不能自己的強烈感情。北風呼嘯,飛雪漫天,滿目凄涼的景象更加濃重地烘托出悲劇的氣氛,使首尾呼應,結構更趨完整;更重要的是使量與情極為和諧地交融在一起,思婦的愁怨多么象那無盡無休的北風雨雪,真是此恨綿綿無絕期!結尾這兩句詩產(chǎn)生了強烈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這首詩成功地運用了夸張的手法。詩中燕山雪花大如席和黃河捧土尚可塞,說的都是生活中決不可能發(fā)生的事,但讀者從中感到的是作者強烈真實的感情,其事雖決不能有,卻變得真實而可以理解,并且收到比寫實強烈得多的藝術效果。此詩信筆揮灑,時有妙語驚人;自然流暢,不露斧鑿痕跡。

          無怪乎胡應麟說李白的樂府詩是出鬼入神,惝恍莫測(《詩藪》)。

        李白的古詩6

          年代:唐

          作者:李白

          宋人不辨玉,魯賤東家丘。我笑薛夫子,胡為兩地游。

          黃金消眾口,白璧竟難投。梧桐生蒺藜,綠竹乏佳賓。

          鳳凰宿誰家,遂與群雞匹。田家養(yǎng)老馬,窮士歸其門。

          蛾眉笑躃者,賓客去平原。卻斬美人首,三千還駿奔。

          毛公一挺劍,楚趙兩相存。孟嘗習狡兔,三窟賴馮諼。

          信陵奪兵符,為用侯生言。春申一何愚,刎首為李園。

          賢哉四公子,撫掌黃泉里。借問笑何人,笑人不好士。

          爾去且勿喧,桃李竟何言。沙丘無漂母,誰肯飯王孫。

          作品賞析

          【注解】:

          宋國人素來不會辨認寶玉,魯國人連本地人孔夫子都不尊重。

          我笑你呢,薛夫子,你為什么還到這兩個地方游說呢?

          眾口一致可以黃金消融,珍貴的白璧可向誰人推薦?

          現(xiàn)在梧桐下長滿蒺藜,綠竹叢不結佳果。

          叫鳳凰宿誰家,吃什么?只好與群雞混在一起了。

          古有田子方可憐體衰的.老馬,天下貧窮之士便投奔其門下。

          平原君家的蛾眉小妾辱笑跛腳人,平原君不予懲罰,他手下的賓客后來全部離他而去。

          后來平原君斬掉美人的首級,三千賓客又迅速回歸平原君門下。

          平原君門客毛遂公在楚王面前挺劍陳述厲害,終于使楚國與趙國都生存了下來。

          孟嘗君廣收三教九流,他之所以能像狡兔三窟,全仗仰門客馮諼的計謀。

          信陵君聽從門客侯生之言,終于奪得兵符,救了趙國。

          春申君不聽門客朱英之計,終于被李園割去了腦袋,多么愚蠢。

          賢良的春秋四君子,正在黃泉里撫掌而笑呢。

          他們笑什么呢?笑誰呢?笑今人不尊重知識分子。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你靜靜地去吧,不必憤憤不平。

          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古人的好風尚了,沙丘已經(jīng)沒有漂母了,誰肯為韓信一樣的王孫供頓飯呢?

        李白的古詩7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鹅o夜思》

          2.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顿浲魝悺

          3.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对绨l(fā)白帝城》

          4.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進酒》

          5.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饵S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6.斷崖如削瓜,嵐光破崖綠。天河從中來,白云漲川谷。玉案赤文字,世眼不可讀。攝身凌青霄,松風拂我足!额}舒州司空山瀑布》

          7.天回北斗掛西樓,金屋無人螢火流。月光欲到長門殿,別作深宮一段愁。桂殿長愁不記春,黃金四屋起秋塵。夜懸明鏡青天上,獨照長門宮里人。—《長門怨二首》

          8.初謂鵲山近,寧知湖水遙。此行殊訪戴,自可緩歸橈。湖闊數(shù)千里,湖光搖碧山。湖西正有月,獨送李膺還。水入北湖去,舟從南浦回。遙看鵲山轉(zhuǎn),卻似送人來!杜銖淖鏉咸胤葫o山湖三首》

          9.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督鹆昃扑亮魟e》

          10.客自長安來,還歸長安去?耧L吹我心,西掛咸陽樹。此情不可道,此別何時遇。望望不見君,連山起煙霧。—《金鄉(xiāng)送韋八之西京》

        李白的古詩8

          妾薄命 李白

          漢帝重阿嬌,

          貯之黃金屋。

          咳唾落九天,

          隨風生珠玉。

          寵極愛還歇,

          妒深情卻疏。

          長門一步地,

          不肯暫回車。

          雨落不上天,

          水覆難再收。

          君情與妾意,

          各自東西流。

          昔日芙蓉花,

          今成斷根草。

          以色事他人,

          能得幾時好?

          李白詩鑒賞

          《妾薄命》為樂府古題。李白的這首《妾薄命》,通過敘述陳皇后阿嬌由得寵到失寵之事,揭示了封建社會中婦女以色事人,色衰而愛弛的悲劇命運。

          全詩十六句,每四句為一個層次。詩的'前四句,先寫阿嬌的受寵,從金屋藏嬌寫起,欲抑先揚,以反襯失寵后的凄涼。據(jù)《漢武故事》記載:漢武帝劉徹數(shù)歲時,他的姑母長公主問他:兒欲得婦否?

          指左右長御百余人,皆曰:不用。最后指其女阿嬌問:阿嬌好否?劉徹笑曰:好!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劉徹即位后,阿嬌做了皇后,也曾寵極一時。詩中以咳唾落九天,隨風生珠玉兩句夸張的詩句,形象地渲染了阿嬌受寵時的氣焰之盛,然而,好景不長。寵極愛還歇以下四句,筆鋒一轉(zhuǎn),敘述阿嬌的失寵,俯仰之間,筆底翻出波瀾。嬌妒的陳皇后,為了奪寵,曾做了種種努力,她司馬相如作《長門賦》,又曾用女巫楚服的法術,令上意回。并因此得罪,以致成了廢皇后,幽居于長門宮內(nèi),雖與皇帝僅隔一步之遙,但咫尺天涯,宮車不肯暫回。雨落不上天以下四句,用形象的比喻,強調(diào)令上意回之不可能,最后四句,詩人以比興的手法,形象地揭示出:昔日芙蓉花,今成斷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這發(fā)人深省的詩句,是一篇之警策,既對以色取人者進行了諷刺,同時對以色事人而暫時得寵者,也是一個警告。

          這首詩語言質(zhì)樸自然,氣韻天成,比喻精當,對比強烈,得寵與失寵相比,芙蓉花與斷根草相對,比中見義。全詩多用比擬,從比中得出結論: 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顯得自然如水到渠成,機警處,讀之讓人驚心動魄。

        李白的古詩9

          戰(zhàn)城南

          李白

          去年戰(zhàn), 桑干源;

          今年戰(zhàn), 蔥河道。

          洗兵條支海上波,放馬天山雪中草。

          萬里長征戰(zhàn),三軍盡衰老。

          匈奴以殺戮為耕作,古來惟見白骨黃沙田。

          秦家筑城備胡處,漢家還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 征戰(zhàn)無已時。

          野戰(zhàn)格斗死, 敗馬號鳴向天悲。

          烏鳶啄人腸, 銜飛上掛枯樹枝。

          士卒涂草莽, 將軍空爾為。

          乃知兵者是兇器, 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解讀

          這首詩是抨擊封建統(tǒng)治者窮兵黷武的。蕭士赟說:“開元、天寶中,上好邊功,征伐無時,此詩蓋以諷也!彼u頗中肯綮。

          天寶年間,唐玄宗輕動干戈,逞威邊遠,而又幾經(jīng)失敗,給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一宗宗嚴酷的事實,匯聚到詩人胸中,同他憂國憫民的情懷產(chǎn)生激烈的矛盾。他沉思,悲憤,內(nèi)心的呼喊傾瀉而出,鑄成這一名篇。

          整首詩大體可分為三段和一個結語。

          第一段共八句,先從征伐的頻繁和廣遠方面落筆。前四句寫征伐的頻繁。以兩組對稱的句式出現(xiàn),不僅音韻鏗鏘,而且詩句復沓的重疊和鮮明的對舉,給人以東征西討、轉(zhuǎn)旆不息的強烈印象,有力地表達了主題。“洗兵”二句寫征行的廣遠。左思《魏都賦》描寫曹操討滅群雄、威震寰宇的氣勢時說:“洗兵海島,刷馬江洲!贝硕溆闷湟。洗兵,洗去兵器上的污穢;放馬,牧放戰(zhàn)馬,在條支海上洗兵,天山草中牧馬,其征行之廣遠自見。由戰(zhàn)伐頻繁進至征行廣遠,境界擴大了,內(nèi)容更深厚了,是善于鋪排點染的筆墨!叭f里”二句是本段的結語。“萬里長征戰(zhàn)”,是征伐頻繁和廣遠的總括,“三軍盡衰老”是長年遠征的必然結果,廣大士兵在無謂的戰(zhàn)爭中耗盡了青春的年華和壯盛的精力。有了前面的描寫,這一聲慨嘆水到渠成,自然堅實,沒有一點矯情的喧呶叫囂之感。

          “匈奴”以下六句是第二段,進一步從歷史方面著墨。如果說第一段從橫的方面寫,那么,這一段便是從縱的方面寫。西漢王褒《四子講德論》說,匈奴“業(yè)在攻伐,事在射獵”,“其耒耜則弓矢鞍馬,播種則捍弦掌拊,收秋則奔狐馳兔,獲刈則顛倒殪仆!币愿鳛橛鳎鷦拥乜坍嫵鲂倥说纳钆c習性。李白將這段妙文熔冶成“匈奴”兩句詩。耕作的結果會是禾黍盈疇,殺戮的結果卻只能是白骨黃沙。語淺意深,含蓄雋永。并且很自然地引出“秦家”二句。秦筑長城防御胡人的地方,漢時仍然烽火高舉。二句背后含有深刻的歷史教訓和詩人深邃的觀察與認識,成為詩中警策之句。沒有正確的政策,爭斗便不可能停息!胺榛鹑疾幌,征戰(zhàn)無已時!”這深沉的.嘆息是以豐富的歷史事實為背景的。

          “野戰(zhàn)”以下六句為第三段,集中從戰(zhàn)爭的殘酷性上揭露不義戰(zhàn)爭的罪惡!耙皯(zhàn)”二句著重勾畫戰(zhàn)場的悲涼氣氛,“烏鳶”二句著重描寫戰(zhàn)場的凄慘景象,二者相互映發(fā),交織成一幅色彩強烈的畫面。戰(zhàn)馬獨存猶感不足,加以號鳴思主,更增強物在人亡的悲凄;烏啄人腸猶以不足,又加以銜掛枯枝,更見出情景的慘酷,都是帶有夸張色彩的濃重的筆墨!笆孔洹倍湟愿袊@結束本段。士卒作了無謂的犧牲,將軍呢?也只能一無所獲。

          《六韜》說:“圣人號兵為兇器,不得已而用之!比娨源苏Z意作結,點明主題。這一斷語屬于理語的范圍,而非形象的描寫。運用不當,易生抽象之弊。這里不同。有了前三段的具體描寫,這個斷語是從歷史和現(xiàn)實的慘痛經(jīng)驗中提煉出來,有畫龍點睛之妙,使全詩意旨豁然。有人懷疑這一句是批注語誤入正文,可備一說,實際未必然。

          這是一首敘事詩,卻帶有濃厚的抒情性,事與情交織成一片。三段的末尾各以兩句感嘆語作結,每一段是敘事的一個自然段落,也是感情旋律的一個自然起伏。事和情配合得如此和諧,使全詩具有鮮明的節(jié)奏感,有“一唱三嘆”之妙。

          《戰(zhàn)城南》是漢樂府舊題,屬《鼓吹曲辭》,為漢《饒歌》十八曲之一。漢古辭主要是寫戰(zhàn)爭的殘酷,相當于李白這首詩的第三段。李白不拘泥于古辭,從思想內(nèi)容到藝術形式都表現(xiàn)出很大的創(chuàng)造性。內(nèi)容上發(fā)展出一、二兩段,使戰(zhàn)爭性質(zhì)一目了然,又以全詩結語表明自己的主張。藝術上則揉合唐詩發(fā)展的成就,由質(zhì)樸無華變?yōu)橐蒎戳髅。如古辭“水深激激,蒲葦冥冥。梟騎戰(zhàn)斗死,駑馬徘徊鳴”和“野死不葬烏可食,為我謂烏,且為客豪,野死諒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本詩錘煉為兩組整齊的對稱句,顯得更加凝煉精工,更富有歌行奔放的氣勢,顯示出李白的獨特風格。

        李白的古詩10

          《靜夜思》

          作者:李白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望廬山瀑布》

          作者: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早發(fā)白帝城》

          作者: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贈汪倫》

          作者: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送孟浩然之廣陵》

          作者: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月下獨酌》

          作者: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行路難》

          作者: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送友人》

          作者: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望天門山》

          作者: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登金陵鳳凰臺》

          作者: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李白的古詩11

          作品簡介《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是唐代大詩人李白作品。這首詩描寫了李白陪族叔李曄暢游洞庭湖排遣愁緒的情景,運用獨特的奇想,鏟去人生坎坷障礙,用無窮盡的酒醉刷掉心頭的愁悶。全詩層次分明而又環(huán)環(huán)相連,絲絲入扣,通過借酒吟詩消愁,排遣李白心中數(shù)十年壯志未酬、晚年九死一生之余又遭幻想破滅的千古愁、萬古憤。

          參考資料:

          作品原文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

          [唐] 李白

          刬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

          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

          作品注釋

          1、刬(chǎn)卻:削去,鏟掉。君山:在洞庭湖中,又名洞庭山、湘山。

          2、湘水:洞庭湖主要由湘江潴成,此處即是指洞庭湖水。

          3、巴陵:岳州唐時曾改為巴陵郡,治所即今湖南岳陽。

          作品譯文

          把君山削去該有多好,可讓洞庭湖水平鋪開去望而無邊。

          巴陵的美酒飲不盡,共同醉倒于洞庭湖的秋天。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作于唐肅宗乾元二年(759)秋。這一年春,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行至巫山,幸運地遇到大赦放還。九死一生,喜出望外,立即“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早發(fā)白帝城》),趕忙返至江夏。李白獲得自由以后,之所以迫不及待地返至江夏,“天地再新法令寬,夜郎遷客帶霜寒”(《江夏贈韋南陵冰》),是因為他又對朝廷產(chǎn)生了幻想,希望朝廷還能用他。但是他在江夏活動了一個時期,毫無結果,幻想又落空了,只好離開江夏,出游湖南。在岳州遇到族叔李曄,當時由刑部侍郎貶官嶺南。他們此次同游洞庭湖,心中充滿感慨,因有此作。

          作品鑒賞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是李白的一組紀游詩。它由三首五言絕句組成。三首均可獨立成章,其中第三首,更是具有獨特構思的'抒情絕唱。

          其三:“刬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鏟去擋住湘水一瀉千里直奔長江大海的君山,就好像李白想鏟去人生道路上的坎坷障礙!鞍土隉o限酒,醉殺洞庭秋”,既是自然景色的絕妙的寫照,又是詩人思想感情的曲折的流露,流露出他也希望象洞庭湖的秋天一樣,用洞庭湖水似的無窮盡的酒來盡情一醉,借以沖去積壓在心頭的愁悶。這首詩,前后兩種奇想,表面上似乎各自獨立,實際上卻有著內(nèi)在聯(lián)系。聯(lián)系它們的紐帶就是詩人壯志未酬的千古愁、萬古憤。酒和詩都是詩人借以抒憤懣、豁胸襟的手段。詩人運用獨特的想像,不假安排,自然拈出“刬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的詩句。“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句設喻巧妙,令人回味。只有處在這種心情下的李白,才能產(chǎn)生這樣奇特的想象;也只有這樣奇特的想象,才能充分表達此時此際李白的心情。

          作品點評

          《鶴林玉露》:李太白云:“鏟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倍抛用涝疲骸绊絽s月中桂,清光應更多。”二公所以為詩人冠冕者,胸襟闊大故也。此皆自然流出,不假安排。

          《詩家直說》:《金針詩格》曰:“內(nèi)意欲盡其理,外意欲盡其象,內(nèi)外含蓄,方入詩格。若子美‘旌旗日暖龍蛇動,宮殿風微燕雀高’,是也!贝斯躺铣酥,殆非盛唐之法。且如賈至、王維、岑參諸聯(lián),皆非內(nèi)意,謂之不入詩格可乎?然格高氣暢,自是盛唐家數(shù)。太白曰:“鏟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逼衲捴巳碎T,謂有含蓄之意,則鑿矣。

          《批選》:率爾道出,自覺高妙。

          《摘鈔》:放言無理,在詩家轉(zhuǎn)有奇趣。四句四見地名不覺。

          《酌雅詩話》:瞿存齋云:太白詩:“鏟卻君山好,平浦湘水流,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笔巧跣卮危可倭暌嘣疲骸耙棺黹L沙酒,曉行湘水春!比粺o許大胸次也。余謂不然。洞庭有君山,天然秀致。如鏟卻,是誠趣也。詩情豪放,異想天開,正不須如此說;既如此說,亦何大胸次之有?

          《唐詩箋注》:詩豪語辟,正與少陵“斫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匹敵!鞍土辍币痪洌瑯O言其快心。

          《唐詩選勝直解》:言鏟去君山而令湘水平鋪,太白胸中放曠豪邁可見。中流暢飲,洞庭秋意,盡收于醉中矣。

          《詩式》:首句,若以君山在湖中不免猶為芥蒂,不如鏟除更好。二句,君山鏟去,湘水平流,則眼界彌覺空闊。三句,先點“酒”字,四句,落到“醉”字。步驟一絲不亂。三句有了“無限”二字,四句“醉殺”二字迎機而上,所謂一應一呼也。結句有醉倒在洞庭秋色之中,有“一腳踢翻鸚鵡洲,一拳捶碎黃鶴樓”之概。(品)豪邁。

          《李太白詩醇》:嚴云:便露出碎黃鶴氣質(zhì)。

          安旗云:其三純是奇想。其所以發(fā)此奇想者,總為胸中與積憤欲抒,況又在醉后。故自然流出,不假安排。然亦須其一、其二為之鋪墊。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并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xiàn)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zhuǎn)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于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yǎng)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李白的古詩12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怨情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玉階怨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下江陵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的古詩13

          古風其四十八

          [唐] 李白

          秦皇按寶劍。

          赫怒震威神。

          逐日巡海右。

          驅(qū)石駕滄津。

          征卒空九寓。

          作橋傷萬人。

          但求蓬島藥。

          豈思農(nóng)扈春。

          力盡功不贍。

          千載為悲辛。

          古風其五十

          [唐] 李白

          宋國梧臺東。

          野人得燕石。

          (以上二句一作

          宋人枉千金。

          去國買燕石。)

          夸作天下珍。

          卻哂趙王璧。

          趙璧無緇磷。

          燕石非貞真。

          流俗多錯誤。

          豈知玉與珉。

          幽澗泉

          [唐] 李白

          拂彼白石,彈吾素琴。幽澗愀兮流泉深,善手明徽高張清。

          心寂歷似千古,松颼飗兮萬尋。中見愁猿吊影而危處兮,叫秋

          木而長吟。客有哀時失職而聽者,淚淋浪以沾襟。乃緝商綴羽,潺湲成音。吾但寫聲發(fā)情于妙指,殊不知此曲之古今。幽澗泉,鳴深林。

          君道曲 梁之雅歌有五章 今作一章

          [唐] 李白

          大君若天覆,廣運無不至。軒后爪牙常先太山稽,如心之使臂。小白鴻翼于夷吾,劉葛魚水本無二。

          土扶可成墻,積德為厚地。

          淥水曲

          [唐] 李白

          淥水明秋日。

          南湖采白蘋。

          荷花嬌欲語。

          愁殺蕩舟人。

          贈范金卿其二

          [唐] 李白

          范宰不買名。

          弦歌對前楹。

          為邦默自化。

          日覺冰壺清。

          百里雞犬靜。

          千廬機杼鳴。

          浮人少蕩析。

          愛客多逢迎。

          游子睹嘉政。

          因之聽頌聲。

          贈秋浦柳少府

          [唐] 李白

          秋浦舊蕭索,公庭人吏稀。因君樹桃李,此地忽芳菲。

          搖筆望白云,開簾當翠微。時來引山月,縱酒酣清暉。

          而我愛夫子,淹留未忍歸。

          贈崔秋浦其二

          [唐] 李白

          崔令學陶令。

          北窗常晝眠。

          抱琴時弄月。

          取意任無弦。

          見客但傾酒。

          為官不愛錢。

          東皋春事起。

          種黍早歸田。

          博平鄭太守自廬山千里相尋入江夏北市門見訪

          [唐] 李白

          大梁貴公子,氣蓋蒼梧云。若無三千客,誰道信陵君。

          救趙復存魏,英威天下聞。邯鄲能屈節(jié),訪博從毛薛。

          夷門得隱淪,而與侯生親。仍要鼓刀者,乃是袖槌人。

          好士不盡心,何能保其身。多君重然諾,意氣遙相托。

          五馬入市門,金鞍照城郭。都忘虎竹貴,且與荷衣樂。

          去去桃花源,何時見歸軒。相思無終極,腸斷朗江猿。

          贈友人其一

          [唐] 李白

          蘭生不當戶,別是閑庭草。夙被霜露欺,紅榮已先老。

          謬接瑤華枝,結根君王池。顧無馨香美,叨沐清風吹。

          馀芳若可佩,卒歲長相隨。

        李白的古詩14

          此詩作于公元745年秋,此時李白遭奸佞排斥、遠離京都、漫游齊魯,與杜甫相會。李白也在這年秋寫下了《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詩。詩云:“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睆闹辛髀冻鲈娙艘酪老e的深情。這與杜詩中的“秋來相顧尚飄蓬”句,可以參照。李白被賜金放還,與杜甫幸會于山東之時,由于有相同的坎坷遭遇,因而情志相投。

          此詩表面看來,似乎杜甫在規(guī)勸李白:要像道家葛洪那樣潛心于煉丹求仙,不要痛飲狂歌、虛度時日,何必飛揚跋扈、人前稱雄,實際上,杜詩有言外之意:李白藐視權貴,拂袖而去,淪落飄泊,雖盡日痛飲狂歌,然終不為統(tǒng)治者賞識;雖心雄萬夫,而何以稱雄?雖有濟世之才,然焉能施展?杜甫在贊嘆之余,感慨萬千,扼腕之情,油然而生。遂將自己的憤懣之情,訴之筆端,乃至于運用反詰的語氣,發(fā)出似在埋怨、實則不平的詢問。他的感慨既是為李白而發(fā),也是為自己而發(fā)的。

          此詩突現(xiàn)了一個狂字,顯示出一個傲字。傲骨嶙峋,狂蕩不羈,這就是杜甫對于李白的寫照。在七絕《贈李白》中,正突現(xiàn)出狂與傲的風采、骨力、氣度,顯示出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精神,這正是此詩的詩眼和精髓。它不僅同杜甫歌詠李白的其他詩篇是一脈相承的.,而且也形象地揭示了李白的性格和氣質(zhì)特征。

          這首七絕,沉郁有致,抑揚頓挫,跌宕起伏。末句用反詰口吻,把全詩推向了潮。清初錢謙益在評注此詩時,獨注“飛揚跋扈”句,其余一概略而不論,可謂獨具慧眼,也表明它在全詩中的重要價值:“按太白性倜儻,好縱橫術。少任俠,手刃數(shù)人,故公以飛揚跋扈目之。猶云平生飛動意也。舊注俱大謬。”(《錢注杜詩》卷九)是說從新的角度和側(cè)面頌揚了李白的豪俠精神,并突出“飛揚跋扈”的飛動性。仇兆鰲注云:“飛揚,浮動之貌。跋扈,強梁之意?肌墩f文》:扈,尾也。跋扈,猶大魚之跳跋其尾也!保ā抖旁娫斪ⅰ肪碇唬┐穗m就字注字,就詞注詞,但在《贈李白》中,卻是用來象征李白豪放不羈的精神。

          此詩言簡意賅,韻味無窮。為了強化全詩流轉(zhuǎn)的節(jié)奏、氣勢,則以“痛飲”對“狂歌”,“飛揚”對“跋扈”;且“痛飲狂歌”與“飛揚跋扈”,“空度日”與“為誰雄”又兩兩相對。這就形成了一個飛動的氛圍,進一步突現(xiàn)了李白的傲岸與狂放。

        李白的古詩15

          一、教學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和默寫《望天門山》。

          ◎自讀自悟、小組合作,體會詩句含義。

          ◎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和默寫《望天門山》。

          難點:體會詩句含義,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小組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多媒體導入)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山河壯麗。請同學們欣賞一幅圖片,大家知道這是哪里嗎?這就是位于安徽和縣與當涂縣西南的長江兩岸的山。兩山隔江相對,形同門戶,所以又被叫做天門山,誰來說說自己看了這些圖片之后有什么感受?(生自由發(fā)言)很多年前,詩人李白也去了天門山,看到了這樣的美景,很有感觸,于是寫下了《望天門山》這首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qū)W生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教師出示節(jié)奏劃分,指導學生讀出節(jié)奏及古詩的韻律。

          ◎指名讀,全班齊讀。

          ◎出示作者介紹。

          (三)深入研讀,重點感悟

          ◎自由朗讀,標示出不理解的字、詞。

          明確:中斷,從中間割斷;出:聳出來;帆:船上的風帆,指代船。

          ◎同桌交流,借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古詩的意思。

          明確:浩蕩東流的長江沖破天門山奔騰而去。碧綠的江水到這里突然轉(zhuǎn)了個彎,向北流去。兩岸的青山相互對峙,一只小船從太陽升起的地方悠悠駛來。

          ◎教師范讀,學生閉眼想象:詩歌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明確:天門山的雄偉、有氣勢;青青的水、綠綠的水;兩岸的青山相對而望,一只小船在水中蕩蕩悠悠。

          ◎小組為單位,交流討論:你最喜歡哪一句?

          明確:

          (1)“天門中斷楚江開”——“中斷”一詞寫出了天門山的氣勢,令人向往。

          (2)“碧水東流至此回”——“碧水”“至此回”寫了水的清秀。

          (3)“兩岸青山相對出”——“青山”寫出了山的秀美與雄偉。

          (4)“孤帆一片日邊來”——這句話寫出了天門上景色的`清幽。

          ◎畫一畫天門山的景色。

          (四)拓展延伸

          假如你是李白,你看到這樣壯麗的景色會說些什么呢?

          (五)小結作業(yè)

          學生談收獲,教師總結。

          作業(yè):◎背誦詩歌◎讀一讀李白的《望廬山瀑布》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望天門山》是唐代詩人李白赴江東途中所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絕。此詩歌描寫了詩人舟行江中順流而下望天門山的情景,既寫出了天門山的雄奇壯觀,又寫出了兩岸青山夾縫中望過去的遠景。作品意境開闊,氣象雄偉,在教學中雖然引導學生想象畫面,理解天門山景色的壯闊,但是學生由于生活閱歷的限制,對于天門山的景色理解仍不夠深入,需要教師拓展資料,激發(fā)學生的想象。

        【李白的古詩】相關文章:

        李白的古詩01-06

        李白的經(jīng)典古詩05-16

        李白思鄉(xiāng)的古詩12-30

        李白古詩鑒賞07-18

        古詩大全李白08-24

        李白的送別古詩08-12

        李白古詩大全09-03

        李白寫的古詩12-11

        李白古詩欣賞09-08

        李白思鄉(xiāng)的古詩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