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5篇【優(yōu)秀】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tǒng),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學會本課8個一類生字,理解課文內容,感悟重點詞語的含義,知道高斯的算法及好處。提高朗讀能力。
2、過程與方法: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思考的潛能,感悟文章內容;多種方法識字。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充分感悟小高斯勤動腦,愛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學習中敢于探索新路,不斷超越自我。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一類生字;理解文章內容,欣賞并學習主人公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難點:
1、“德”字字型的學習。
2、理解文章內容,感悟思想。
教具準備:“高斯生平介紹”課件。
教學時數(shù):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從中國數(shù)學家華羅庚談起,說說中國的數(shù)學家。引出本課,讀課題。
思考:文章重點介紹高斯的什么特點,為什么?(聰明)
二、讀文
一)師范讀全文。
1、思考:文中哪些生字字音需格外注意?
2、請學生領讀文中易讀錯的字(詞)音。
二)小組讀文
1、要求:將文章讀正確流利。
2、教師檢查學生讀文情況。
三)默讀課文
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件什么事?
三、學習一類生字
1、讀詞:高斯德國驚訝按照
繼續(xù)努力鼓勵
2、學習8個一類生字:斯德訝按繼續(xù)努勵
3、指導:
德:右半部的寫法,“十四人一條心”。
勵:勉勵鼓勵獎勵勵精圖治勵志(奮發(fā)志氣,把精力集中在某方面。)
與“厲”區(qū)別:嚴厲厲行雷厲風行厲色
聲色俱厲厲鬼厲害厲聲再接再厲
4、擴詞練習。
作業(yè):書寫一類字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齊讀文
思考:找出文中生詞,理解其意思。
忙于:忙著做(某方面的`事情)。
驚訝次序不住連連(連續(xù)不斷)
二、感悟文章內容
一)文章哪個自然段介紹了小高斯的自然情況的?讀一讀,說說你對他了解了多少?
二)文章哪幾個自然段介紹了課堂上發(fā)生的事?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對文章的發(fā)散思考;完成課后習題。
教學過程:
一、讀課后習題1,寫一寫。
二、你還了解有關高斯的哪些事情,講一講,并談談自己的感受。
三、有感情讀文。
板書設計:
聰明的小高斯
高斯—剛剛幾分鐘—————愛動腦筋
↑(8歲)>世界數(shù)學家
老師—一個多小時(驚訝)—連連夸獎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2
設計理念: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指導,培養(yǎng)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組學習方式突破教學重點;立足于“以讀為本”的教學思想,通過默讀、同桌合作讀、評讀、演讀等方式以讀代講,讀演結合,感悟狼、老山羊的特點,悟出寓意。
設計思路:
1、注重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搜集資料,分清狼、狗的不同,激發(fā)興趣,為學文設下鋪墊。
2、把學生自學和合作學習結合在一起。以第一自然段為例指導學生學習,掌握學習方法。然后放手讓學生自學,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互相質疑,自己解決問題,采取個人自學、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等形式讓學生認識狼兇惡、狡猾的本性。
3、抓住5次對話,通過自讀、抓重點詞語、討論等形式體會老山羊是如何逐步認識狼的真面目,沒有上狼的當?shù)摹?/p>
4、體會句子中準確的用詞,抓住重點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進一步理解句子意思,可采用比較句子的形式檢查。
5、重在以讀悟情,以讀代講,讀演結合,在讀中體會狼和老山羊思想感情的變化,認識狼、老山養(yǎng)的特點,悟出寓意。
實施過程:
一、談話質疑,導入新課。
1、談話:同學們,你們了解狼和狗嗎?能不能說一說狼和狗的不同?(課件出示狼和狗的畫面)指名說。(可根據(jù)自己的觀察,也可查找有關的資料或向別人請教。)指名小結。
2、談話,引導質疑:狼的尾巴較硬,很難搖動,這是一個常識,而這篇課文中寫的這只狼卻硬要去搖尾巴。(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讀了這個題目,你知道了什么?還想問些什么?(學生可能會問:這只狼是怎樣搖尾巴的?搖尾巴的目的是什么?)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狼的狡猾。
1、學生默讀課文,讀準字音,找出狼對老山羊說的.話,標上序號,并用“——”標出寫狼搖尾巴的句子。
2、指名說:狼與老山羊有幾次對話,開火車讀一讀狼的話。
3、抓住重點詞讀搖尾巴的句子。(課件出示)說一說你體會到了什么,是怎樣體會到的。
。ɡ堑奈舶吞擦,它本來不會搖尾巴,所以“使勁”、“撲撲撲”、“掃塵土”)
聯(lián)系上下文知道狼急于讓老山羊相信自己是狗,它雖然極力偽裝,但最終還是露出了馬腳。
三、指導學習狼第一次對老山羊說的話。
1、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讀。
2、問同學: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同桌互相提問,指名說。(可能會問:狼為什么連忙打招呼?它為什么稱老山羊位老朋友?)
3、你自己能解決這些問題嗎?說一說你用什么方法解決的。(聯(lián)系上下文,抓住重點詞。)
4、比較下面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⑴狼掉進陷阱里,爬不上來。
⑵狼掉進陷阱里,怎么爬也爬不上來。
5、想一想怎樣讀才能讀出狼當時急于讓老山羊救出自己的語氣。
6、總結方法:首先要認真讀,然后搖能提出問題,最后可以聯(lián)系上下文或抓重點詞語解決。
四、小組合作或自己自學狼對老山羊說的后4次話。
、趴砂吹谝蛔匀欢蔚姆椒▽W習,也可以自己揣摩更好的方法,可以全部學,也可以選擇其中一到兩次學。
、浦笇〗M交流:重點抓狼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通過比較狼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的前后變化來認識狼的本性。
⑶根據(jù)交流,指導學生快速學完自己未學或未學好的。
五、研讀體會,認識狼的本性。
1、討論、交流:你認為應該抓那些關鍵詞句來讀,才能突出狼的本性。
2、演中感悟,領悟狼的狡猾、兇惡。
、判〗M內互相討論、交流:怎樣把狼的狡猾、兇惡生動地演出來。
、凭毩暠硌荩處熤笇。
、峭扑]表演,組織評價。
3、從狼態(tài)度的變化中,你明白了什么?交流。
六、分組學習匯報,認識老山羊的性格。
1、小組討論、交流:老山羊是怎樣發(fā)現(xiàn)陷阱里是一只狼的?從文中找到有關的詞句,想一想老山羊是怎樣一步步識破狼的真面目的。
2、比較句子:
⑴你會搖尾巴,也還是兇惡的狼。
⑵你再會搖尾巴,也還是兇惡的狼。
3、小組之間交流:你們認為老山羊的特點是什么?你最喜歡老山羊的那些表現(xiàn)?
七、讀演結合,體會語言魅力。
八、總結全文,升華主題。
1、學習了課文,你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一談自己學文后的體會。
九、鞏固積累,拓展創(chuàng)新。
1、詞語積累:講文中體現(xiàn)狼和羊性格的詞分類抄寫下來,然后結合自己的課外閱讀再寫幾個同類的詞。
2、結合自己的體會,編一個寓言故事。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3
一、聽說訓練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珍珠鳥。
2、首先我們進行聽說訓練,請同學們聽仔細,說清楚:信賴,不就能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嗎?
3、指名聽說。
4、齊說。
(RGB出示)
5、對于這句話,你有什么問題嗎?
(針對一些簡單問題,可以當場解決。)
同學們提的問題都很有價值,學完課文《珍珠鳥》,你會對這句話有一個深刻全面的認識。
二、復習朗讀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1、2兩小節(jié),字里行間我們可以體會到我對珍珠鳥的喜愛,下面就請同學們把書打開,讓我們帶著喜愛之情來讀一讀課文的1、2兩小節(jié)。
三、講讀3~6
過渡: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我給它們安排了一個舒適、溫暖而且安全的住處,三個月過去了,我在珍珠鳥的住處發(fā)現(xiàn)他們有了雛兒,雛兒長得什么樣呢?它又是怎樣和我交往,一步一步接近我的呢?請同學們快速地讀一讀3~6。
(自由快速讀3~6。)
1、講讀3:
、 指名讀3:
那小雛兒究竟長什么樣呢?答案就在第三小節(jié),誰愿意給大家讀一讀?
、 你們喜歡這段話嗎?那你們喜歡它什么地方?下面就請同學們自己再讀3,在文中找一找,你喜歡哪些句子,讀一讀,你從這些句子中體會到了什么?
、 交流。
(邊交流邊知道朗讀。)
⑷ 齊讀。
2、講讀4:
⑴ 引讀4:
正因為我對小珍珠鳥的喜愛,所以珍珠鳥才一步一步地接近我,課文第四小節(jié)就把這個過程寫的非常具體,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起先……漸漸地……后來……)
、 RGB出示:
起先……漸漸地……后來……
聽的仔細的同學一定會發(fā)現(xiàn)老師剛才和同學們一起讀書的時候注意到了幾個詞語,聽出來了嗎?對了,這些是表示時間先后的詞,用在這里就把雛兒和我漸漸接近的過程寫的具體、生動,又有條理了。你能試著用這些連接詞把雛兒和我漸漸接近的過程來說一說嗎?
、 自由練說。
⑷ 指名說。
、 同學們說得連貫流利,起先,這小家伙只在籠子四周活動,漸漸地它膽子大了,為什么它的膽子會變大了呢:
① 交流。
② 看到這小家伙在屋子里亂飛,我們的主人并沒有傷害它,那下面就請同學們發(fā)揮一下你們的想象,這時候的我會有怎樣的表情、神態(tài),又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呢?
(小組交流。)
、 交流。
⑹ 小家伙看到我的種種表現(xiàn),終于完全放心了,你從哪里可以看出這小家伙是完全放心了呢:
、 交流。
、 小家伙是一步一步接近我,先……然后……再…,看來還是小心翼翼的,小家伙一邊這樣做,一邊它又會想些什么呢?
、 引讀4的最后的話。
、 背誦4:
就這樣,慢慢地,雛兒和我越走越近,越來越友好,現(xiàn)在你愿意把雛兒和我漸漸交往的過程,也就是4背出來了嗎?
、 自由背。
、 齊背。
3、讀5。
(引讀5。)
4、講讀6:
、 瞧,有一天,又發(fā)生的什么事呢?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讀6。
⑵ RGB圖:請同學們看大屏幕,細細地觀察這幅圖,聯(lián)系剛才讀過的.文字,這時候,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 同桌討論。
、 交流。
四、講讀7
過渡:我們的作者也和你們一樣,看著這可愛的小家伙,一步一步地和我越走越近,我從內心底自覺地發(fā)出了一聲呼喚:
1、RGB:
信賴,不就能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嗎?
2、理解“不由自主”:
信……作者是從內心底自覺發(fā)出的一句話,從……也就是我們書上所說的一個詞語,就是(不由自主),還可以用其他詞語嗎?
(情不自禁。)
3、雛兒和我在慢慢的交往中成為了好朋友,為什么它們會成為好朋友呢?
(交流。)
對,就象我和雛兒一樣彼此相互信任,這就是信賴,而這種相互信賴又使得朋友之間相處得(非常愉快),朋友之間友好愉快地相處,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這也就是我們這句話中提到的(美好的境界)。
五、延伸
1、其實在我們的周圍,在我們的生活中,象我和雛兒一樣相互信任的例子還有很多,在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之間,動物與動物之間都存在著彼此的信賴,有了這種信賴,我們才擁有美好的生活。你能聯(lián)系生活舉些這樣的例子嗎?
2、交流。
3、小結:
是啊,只有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之間,動物與動物之間彼此信賴,我們才能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讓世界的每個角落充滿了歡聲笑語。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詩句,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2、引導學生根據(jù)詩句想象出緊張的勞動場面和小孩釣魚專心致志的可愛形象,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的能力,能默寫《四時田園雜興》。
4、理解詩句,引導學生想象意境,激發(fā)學生熱愛美好事物的情趣,感受農民勤勞簡樸的生活。
重點、難點
指導學理解詩意,領會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能力。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引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都學過哪些古詩呢?誰愿意背給大家聽?今天,咱們再來共同學習一首,題目叫《四時田園雜興》。
課件播放錄音。學生介紹作者。
。ǚ冻纱螅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紹興二十四年進士。其詩題材廣泛對農民的痛苦,官吏的殘暴等都有反映,詞風清逸淡遠。著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吳湖錄》等。)
二、釋題并初步整體認知課文
1.釋題:“興”是什么意思?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訪題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詩文會寫些什么內容?
2.教師范讀全詩,學生小聲自讀并思考:詩中都寫了哪些人物?他們分別在干什么?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學生自讀時板書全詩)
3.指名試讀全詩,引導回答上面問題。
三、學習詩文內容
1.自由讀文,利用工具書查閱自己要理解的詞語,并記錄自己的疑難問題。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①晝:白天。②耘:除草。③耘田:在田里除草。④績麻:把麻搓成線。⑤各當家:各人都擔負起一定的家庭責任。⑤未解:不懂。⑦供:參加。⑧耕織:耕田織布。⑨傍:靠近。⑩桑陰:桑樹下。
4.引導學生試著解釋全詩: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條,村里的男女都擔起家。
幼童不懂耕田織布,也在桑樹蔭下學著種瓜呢!
5.請同學們認真想一想:后兩句表現(xiàn)孩童無真可愛的行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襯托出農民勤勞簡樸的生活)
引導學生觀察圖畫、描述畫面內容。(抓住兒童神態(tài)、動作、想象其語言)
6.放聲自由讀詩,想像其意境,體會農民一家辛勤勞動的生活。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詩,指導背誦
五、總結
這首詩風格清新自然,語言親切樸實,富有泥土氣息。描寫了緊張而又愉快的勞動場面和田園生活的美好。
六、布置作業(yè)
背誦全詩,預習下一首詩。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引入新課
我們學習《古詩二首》的第二首詩。《小兒垂釣》。(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播放錄音)
1.認讀生字詞:蓬頭、稚子、垂綸、側坐、莓苔、借問、遙招手、不應人。(注意生字“蓬、稚、遙”的字音字形。)
2.教學生字“釣”,注意右邊“勺”里面的“點”不要丟掉。
3、學生試讀全詩。
三、釋題介紹作者
讀課題,思考:“小兒”指什么?“垂”在字典中怎么解釋?用釣竿釣線部分,理解絲線的一頭向下可以說成是垂下來的線。并引導學生理解:“垂釣”什么意思?“小兒垂釣”什么意思?
。ǹ炊嗝襟w錄像,作者簡介。)
四、學習前兩句
1.指名讀第一句。思考:是什么樣的小孩在釣魚?從哪看出他年齡很。坷斫狻芭铑^、稚子”。這個頭發(fā)很亂的小孩在干什么?字典中“綸”什么意思?出示投影圖,指圖理解“學垂綸”就是學釣魚的意思。
2.指名讀第二句。思考:小孩兒學釣魚是怎么坐的?什么是“側坐”?坐在哪?投影出示插圖幫助理解“莓苦”和“草映身”。
3.指導朗讀。
小孩年齡這么小,卻獨自坐在草叢中模仿大人的樣子學釣魚,你覺得小孩怎么樣?(板書:天真可愛)。這樣的小孩你們喜歡嗎?要讀出對小孩的喜愛之情。教師范讀,學生試讀。
4.指名說前兩句詩意。出示投影邊聽讀邊體會,想像詩中情景,加上想象再說這兩句詩意。
五、學習后兩句
1.齊讀第三句。思考:小孩正急切地盼魚兒上鉤,出現(xiàn)了什么情景呢?一從哪看出路人在問路?“借問”什么意思?想象路人來問路的情景,并思考:路人可能問些什么?小孩是怎么做的?想象小孩是怎么招手的?思考:小孩招手是什么意思?“遙”是什么意思?
2.指名讀第四句。思考:小孩為什么擺手?從哪看出怕把魚嚇跑?怕什么聲音嚇跑魚呢?除怕路人腳步聲、問話聲還怕什么聲音呢?讀后半句,思考“應”什么意思?“不應人”呢?
3.小孩既怕路人腳步聲、問話聲嚇跑魚,又怕自己回答聲嚇跑魚,他一門心思撲在釣魚上,你覺得他釣魚釣得怎么樣?(板書:專心認真)
4.學生扮路人、小孩表演,體會小孩緊張心理和天真可愛的形象。
5.指導學生朗讀,讀出小孩緊張的心理和活潑可愛的特點。
6.指名看圖說后兩句意思。
六、體會待的意境
學生觀察圖,邊看課文朗讀邊體會,想像詩的意境。(播放媒體課文朗讀)
指名到前面講全詩的內容,要展開想像。
指導朗讀,讀出詩的意境美。
七、指導背誦全詩
八、總結
這首詩前兩句寫了小孩的樣子和釣魚的姿勢,后兩句描述了小孩專心致志學釣魚的神態(tài),把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孩描繪得活靈活現(xiàn),用詞準確,意境美而不俗,使人讀后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觀其色。
九.隨堂練習
自讀下面一首古詩,試著解釋,并講給同學們聽。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fā),散作乾坤萬里春。
十、作業(yè)
1.背誦《小兒垂釣》。
2.預習《我和企鵝》一課,試讀全文,不懂的字詞查字典解決。
板書設計:
3古詩兩首
四時田園雜興
晝出耘田農績麻,勤勞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淳樸
也傍桑陰學種瓜。
小兒垂釣
蓬頭稚子學垂綸,天真可愛
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認真專心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怒、燥、暮”等8個生字,會寫“艷、內、夢”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爭奇斗艷、芬芳迷人、蘇醒”等19個詞語;結合語境理解詞語;能用欣賞的語氣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情感目標:讀懂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生觀察興趣,初步培養(yǎng)學生留心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
3. 發(fā)展目標:學習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學重點:
學生讀懂課文內容,了解花兒開放時間與溫度、濕度、光照、昆蟲的活動時間有關。
教學難點:是學習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達同一個意思。
教學準備:
1、教師演示文稿。
2、學生課前觀察的一天花兒開放時間的資料。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花嗎?為什么?老師也很喜歡花,那你們見過用花做的鐘嗎?想去看看嗎?(看大屏幕)這些花鐘漂亮嗎?這節(jié)課啊,老師和你們一起走進《花鐘》這篇課文,讓我們看看這美麗的花兒們是怎樣用無聲的語言告訴我們一天的時間的。教師板書課題請大家齊讀課題。
生:(齊讀)花鐘。
師:請大家打開課本,翻到十三課,我們要開始自學了。在自學之前,請看看老師送給你們的自學提示。
1、自由地朗讀課文,把難讀的句子反復地讀一讀。
2、圈出生字,讀準字音,記記字形。遇到不理解的詞語可以聯(lián)系上下文試著理解詞意。聽清楚了嗎?自由讀吧! (學生自由自學課文)
師:同學們課文讀好了嗎?有不認識的生字嗎? 那現(xiàn)在老師來檢驗一下同學們讀的怎么樣?(生分段讀)
師:課文都向我們介紹了那些花呢?請同學們快速地讀第一自然段,找出花的名字來,開始吧!
(生自由讀課文找花名。找出花名后教師板書) 師:我們知道花不同,它們開放的時間也是……
(生齊答“不同的”)
師:讓我們再快速讀讀課文,用橫線劃劃開花的時間,開始吧。
(生邊讀邊劃。)
師:好,我們來進行搶答題,當我出現(xiàn)一種花時,你們馬上告訴我它開花的時間,聽明白了嗎?
(教師指出示午時花)
生:午時花是在中午十二點左右開花的。
師:他有一個詞語用的很好,哪個詞語?
生:左右。
師:是的,如果說我不寫“左右”行嗎?
生:我覺得不行,因為午時花有可能不是剛好中午十二點開的?赡苁鞘稽c或者十二點多,所以必須要用上“左右”。
師:我們知道花開的時間不一定準確,用上“左右”就可以使文章表達更準確。你還能找到和這個意思差不多的詞語嗎?
生:大約。(師板書)
生:應該、大概、大致。
師:用大概就更好了,(板書)像這種詞語還又很多很多(板書省略號)用上它們能使我們文章表達更準確。我們繼續(xù)來搶答,準備好。(課件出示薔薇花。)
生:薔薇花在五點左右開放。
師:準確嗎?誰能換個詞語再來說說這句話。
生:大致在五點左右。
師:用上一個就好了。
生繼續(xù)回答:薔薇花五點大致……
師:把“大致”放前面去。(師生共同回答:薔薇花大致五點開放。)還能怎么說?
生:薔薇花大約五點開放。
師:還有?
生:薔薇花大概在五點左右……
師提醒后,學生改正說:薔薇花大概在五點開。
好,繼續(xù)。
(課件出示牽牛花)
生:牽;璩克狞c開放。
師:課文中是說凌晨四點開放,還有沒有其它意見?
生:應該說在四點左右開放。
師:同意嗎?(生齊答同意)
師:在課文表達不夠準確的時候,我們就應該把它改正了。好,我們繼續(xù)挑戰(zhàn)。
(出示剩下幾種花,隨機提醒學生注意用詞準確性。)
師:孩子們,你們看,隨著一天中時間的推移,我們發(fā)現(xiàn)這花啊陸續(xù)地開放。老師把它寫成文章了,我想請你們一起讀好嗎?(課件出示:牽;ㄩ_花了,薔薇開花了,睡蓮開花了,午時花開花了,萬壽菊開花了,煙草花開花了,月光花開花了,夜來香開花了,曇花開花了。)
師:讀了以后,有什么感受嗎?
生:我覺得這些花總是一個接一個地開了。
生:后面都是“開花了”不太好。
師:這樣寫都讓我們乏味了,是不是啊?課文中可不是這樣寫的,你能找到生動的語言幫老師改一改嗎?
(學生逐一找到課文里描寫花的句子幫老師進行修改。)
師:課文中用了七種不同的說法來寫開花了,請你們再來讀讀看,你覺得這么一改有什么新的感受?(學生自由朗讀)
生:我覺得這樣寫優(yōu)雅了許多。
生:我覺得現(xiàn)在變成了一篇很美的.文章。
師:恩,更生動了,是嗎?你覺得哪種花開特別吸引你,請你讀給大家聽。
(一生讀牽牛花)
師:讓我們打開書,一齊讀讀吧。(生齊讀)還有嗎? (一生讀月光花)
師:剛才有些同學很愛跳舞,愿意跳舞的同學一起來邊讀邊表現(xiàn)一下“舒展”。
(一生讀曇花)
師:什么時候曇花開了?(九點左右)為什么要用上含笑一現(xiàn)呢?
生:因為人們覺得曇花開的時候像笑臉。
師:知道什么是“一現(xiàn)”嗎?老師在上課以前認認真真地去查了一番資料,發(fā)現(xiàn)這曇花開花的時間很短,在晚上只能開三到四個小時,馬上就謝掉了,所以作者就抓住了花期很短這個特點來寫,多準確啊!來,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還有哪句?
(一生讀薔薇)
師:把它當人來寫了,帶上笑臉來讀就更好了。再來讀讀。還有哪句?
(一生讀萬壽菊)
師: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萬壽菊一朵一朵地開放了。
師:帶著這種感受再讀一讀。(隨機正音“欣然怒放”)還有哪句? (一生讀睡蓮)
師:還有這么多同學想讀,這樣吧,就把你最想讀的那一句讀給你的同桌聽吧。
(生自由朗讀。)
師:作者多能干啊,他抓住了花的不同特點,寫出了七種不同的句子來,他還有兩種花沒寫,一種是“午時花”還有一種是“夜來香”,老師想請你來當當小作家,也來把它們寫生動了。讓我們先來仔細觀察一下,這樣你能寫得更好。
(課件出示圖片,學生觀察,教師指導。)
師:我們用細心觀察的本領學到了那么多的知識,我們寫字也需要細心觀察這個本領。請你找一找第一自然段有幾個要求會寫的生字,你覺得哪個字最容易寫錯,要提醒大家的。
(學生觀察生字)
生:我要提醒大家的是“醒”,寫的時候不要漏了中間一橫。
師:這個“醒”字左邊是什么偏旁?
生:酉字旁。
師:寫的時候可不要把中間一橫給丟掉。這位同學的發(fā)現(xiàn)相當有價值。讓我們一起拿起筆來認真地寫一寫吧。
(生練寫“醒”)
師:學生學會了什么?收獲了什么?
師:不同的植物為什么開花的時間不同呢?我們留作下節(jié)課來學習。下課!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6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有關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通過朗讀、觀察、想象,感受燕子的可愛和春天的美麗,激發(fā)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會用偶爾、活潑造句,理解課文的內容,概括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歌曲欣賞《小燕子》:
說說聽這首歌的感受。
2、多媒體出示燕子的畫面:
請學生觀察燕子的樣子,抓住它的特點說說燕子。
3、我們要學的課文是怎樣來寫燕子的呢?今天就一起來學《燕子》:
教學生字燕,燕是個象形字,廿是燕子的頭,口是燕子的身子,北是燕子的翅膀,四點底是攤子的`尾巴。在寫燕的時候各部分要緊湊。學生用鋼筆在書上描紅。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檢查字詞的讀音:
⑴ 抽讀生字卡片,糾正讀錯的音節(jié),提醒學生注意:
攏、掠是邊音。
俊、暈是前鼻音。
橫是后鼻音。
、 學生齊讀。
2、掌握生字的寫法:
請學生做小老師說說這些字在寫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學生交流,并在書上逐個進行描紅。
3、指名分節(jié)朗讀課文,要求:
不添字,不漏字,不錯讀,不破詞破句。
、 學生讀課文。
、 學生對照要求進行評價。
4、交流:
課文主要寫了燕子的那些方面?
三、學習課文第一段
1、多媒體出示燕子的畫面:
用自己的話說說燕子的外形。
2、自由讀課文:
想想從這段中知道了什么?
3、學生交流。
4、作者是抓住什么特點來描寫的?
結合交流板書:
羽毛烏黑發(fā)亮
翅膀俊俏輕快
尾巴剪刀似的
5、指導朗讀:
、 激發(fā)情感:
看多媒體:面對這么機靈的燕子,這么可愛的燕子,你愿盡情的夸獎它嗎?讓我們贊美的語氣讀。
⑵ 自由朗讀。
⑶ 指名試讀、齊讀。
6、指導背誦。
、 學生說該怎樣背?
、 看板書練習背誦。
7、說說這一段的意思。
四、指導寫字
五、作業(yè)
1、抄寫詞語三遍。
2、朗讀課文。
3、根據(jù)課文內容填空。
燕子有一身( )的羽毛,一對( )的翅膀,還有一個( )的尾巴。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讀課文第一段。
2、說說從第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3、交流填空。
二、學習課文第二段
1、自由讀課文第二段:
把表示事物的詞語畫出來,圈出具體描述的詞語。
2、學生交流:
結合理解趕集、像趕集似的聚攏來?
3、重點品味(并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
⑴ 春天是個熱鬧、色彩斑斕的季節(jié)。
請學生說說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
(在書上用橫線劃出所寫的景物,用曲線劃出景物的特點)
學生同桌、全班交流。
、 多媒體出示春天的美景,理解為什么說像趕集似的聚攏來?
、 出示填空題:
二三月間,微風輕輕地( )著,毛毛細雨從天上( )下來。千萬條柔柳( )了鵝黃色的嫩葉。青的草,綠的芽,各色鮮艷的花,都像( )似的聚攏來,形成了( )的春天。
學生完成填空。再次多媒體出示春天的美景,體會作者用詞的正確性。讀好上面的一段話。
、 從這段中還知道了什么?
(燕子為春天增添了生機)讀好最后一句話。
5、有感情朗讀第二段:
、 學生自由讀:
想想用怎樣的語氣讀。
、 指名讀,評議。
、 看這多媒體出示春天的美景,齊讀第二段。
6、指導背誦:
⑴ 請學生說說怎樣來背。
、 學生試背。
、 齊背。
三、學習課文第三段
1、學生自讀課文,從這段知道了什么?
2、交流。
3、再讀課文燕子飛行給你留下的影象是什么?你從那些地方體會到的?
4、學生交流。
5、說說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飛行的快?為什么能體會到?
(斜字不但寫出了燕子飛行輕快,而且寫出了飛行動作的優(yōu)美。)
(唧是叫聲,只短短的一聲一從這飛到了那,速度真快。)
看多媒體燕子飛行加深印象。
6、朗讀有關句子。
7、說說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飛行的輕?為什么能體會到?
(偶而、沾、小圓暈)理解:小圓暈
作者為什么說是小圓暈呢?
相機理解偶爾并用偶爾造句。
看多媒體燕子飛行加深印象。
8、朗讀有關句子。
9、感情朗讀課文第三段。
10、指導背誦。
四、學習課文第四段
1、指名讀第四段。
2、學生質疑。
3、理解詞句:
五線譜、音符。
4、理解句子。
5、看多媒體燕子的休息。
6、感情朗讀。
7、指導背誦。
五、總結課文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說說燕子什么地方可愛?
春天美在哪里?
六、作業(yè)
1、造句:
偶爾──
活潑──
2、背誦課文。
【板書】
外形 活潑機靈
燕子 飛行 輕、快
休息 音符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通過游戲化學習,建立詞語和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在腦海形成畫面,實現(xiàn)“文字到畫面”的一次轉換;
2、通過大量句式練習,完成“畫面再到文字”的二次轉換。
3、遵循詞、句、段的構成規(guī)律,訓練語感,形成良好的語言表達習慣。掌握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前后搭配及運用。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大量句式練習,完成“畫面再到文字”的二次轉換。
難點:遵循詞、句、段的構成規(guī)律,訓練語感,形成良好的語言表達習慣。掌握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前后搭配及運用。
教學過程:
一、游戲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來玩一個“我做你猜”的`游戲,好嗎?
師:隨機做一些簡單的動作——走、看、跑……(夸大地做以上動作)
生:猜出——輕悄悄地走、笑瞇瞇地看、興沖沖地跑……
師:孩子們,真棒!不但猜對了,而且說的比之前更生動!難道你們有什么“秘密武器”?
出示課件(有無形容詞進行對比)——引出能使表達更生動的“秘密武器”!
二、游戲闖關
會認——會理解——會運用
第一關:“我會讀”
出示六個詞語認讀,記住音、形;
可以齊讀、小老師帶讀、搶讀、小組加分讀;
注意帶拼音的三個生字讀音,師糾音。
第二關:“我會想”
玩“我做你猜”游戲
先小組交流一個比劃一個猜;然后老師比劃學生猜,學生比劃老師猜。達到將腦中對這個詞語理解所浮現(xiàn)的畫面用動作“外顯”出來的目的。
第三關:“我會填”
玩“幫詞寶寶回家”游戲
(1)出示句子,請學生正確填空。
第一組:我(懶洋洋)地坐在沙發(fā)上看電視。
妹妹(興沖沖)地跑過來告訴我一個好消息。
蝸牛(慢騰騰)地爬著,去找自己的安樂窩。
奶奶(顫巍。┑厣斐鲭p手抱緊了我。
精彩的電影正在播放,影院里面(靜悄悄)的。
集市的人太多,到處都(鬧哄哄)的。
小明習慣不太好,每次做完作業(yè),書桌上都是(亂糟糟)的。
放學了,(空蕩蕩)的教室就只剩軍軍一個人了。
。2)出示句子,請學生進行根據(jù)前半段句子,填寫后半段句子。
第二組:海參懶洋洋地在海底蠕動。
樹懶慢騰騰地爬上一棵粗壯的桉樹。
牡丹花在風中顫巍巍地搖擺不定,優(yōu)美極了。
小明興沖沖地邀請我明天參加他的生日party。
蘭蘭把亂糟糟的桌面收拾得干干凈凈。
靜悄悄的夜晚,只聽見河邊偶爾傳來的蛙鳴。
鬧哄哄的操場到處都是玩游戲的小伙伴們。
第四關:“我會寫”
玩“我是魔法師”游戲
1、出示要求:用上任意一個詞,我能變長句。
A(誰)(怎么樣地)(干什么呢?)
B(什么地方)(怎么樣呢?)
生獨立思考,然后動筆寫一寫。
2、小組交流說一說;師生、生生互評。
注意提醒學生——老奶奶走路慢騰騰的。
老奶奶慢騰騰地走路。
都符合表達習慣,但要注意“的”“地”用法。
第五關:終極挑戰(zhàn)
“小小演說家”游戲
。ǎ保⿴煶鍪尽按哼\車站圖”,你想說什么?
生:人真多!出示句子:“車站的人真多……”
師:你從哪里看出人多?引導學生具體觀察,用上“有的……有的……還有的……”口頭表達。
生圍繞前半句中心意思,將“人多”盡量說具體,通順。師相機小結,評價。
。ǎ玻┎シ乓欢巍跋囊瓜s鳴蛙叫”的聲音。
師:你聽到了什么?猜猜看,這是什么時候?你喜歡嗎?能分享你看到的嗎?
生:我聽出了這是夏天的夜晚,我喜歡……我看到了……
師:相機出示句子:
“我喜歡夏天的夜晚.因為有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還有___________。
師:和你同桌聊聊自己為什么喜歡夏天的夜晚吧!
生小組里面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驗口頭填寫,然后師生交流、生生評價。
(3)小結
師:同學們說的真好!看來,大家都知道了“圍繞一個關鍵意思,把話說通順、連貫、有的還很具體生動呢!讓聽的人不但明白你的意思,而且還好像真的親眼看到了一樣。以后我們在生活中也要這么說,這么寫。
設計意圖:
詞不離句,句不離段。聽不離說,讀不離寫。將貼近生活的語境作為學生思維和語言組織及訓練表達的“腳手架”,巧妙地設計到闖關游戲中,讓學生始終浸泡在語境中去習得語言的規(guī)律。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運用數(shù)據(jù)、比較等方法來說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2、經歷學習過程,獲得學習體驗,培養(yǎng)語感。
3、認識自然,熱愛自然。
教學過程:
預備鈴兩分鐘:《種太陽》歌曲播放。
學生了解歌詞,跟著學唱。
一、散文欣賞引入:
1、出現(xiàn)巴金的《海上日出》片斷,
師讀
師:什么感覺?這段話給你什么感覺?
生:很美!很生動!
2、師:巴金爺爺?shù)拿鑼懛浅C,自己也有感情地讀讀。
學生朗讀感受。
二、初讀文,感知《太陽》的語言
1、師: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也是寫太陽,它是一篇說明文,它的語言又有什么特點呢?走進課文讀一讀。
2、師:課文語言給你什么感覺?
生:硬梆梆的
生:單調
師:同樣寫太陽語言怎會不同?巴金的這篇文章寫什么?(生:日出)寫景的。而這篇寫什么呢?
三、再讀文,進一步了解文章內容
1、課文寫了些什么,每一自然段用一個詞或一個短句概括,注寫在課文上。
學生默讀,注寫。
師板書:
1、4、6、8、
2、5、7、
3、
8個自然段分別讓學生板書段的概括。
教師與同學討論:根據(jù)自然段的意思,歸并意義段。
交流板書內容,小結:課文介紹了太陽的特點和它與人類的關系。
四、細讀1-3節(jié),品味語言特點
1、再讀課文,哪些地方值得夸一夸。
2、交流,邊讓學生板書。(數(shù)字、舉例等等)
生:①舉例說明太陽離我們遠,步行差不多要3500年,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師舉例中國到美國坐飛機16小時,可見太陽離我們多遠。請學生把“舉例”寫上黑板。)
②用比較的說明太陽的大。(請學生把“比較”寫上黑板)
③用詞準確。(師:把“用詞準確”寫上黑板。)
④師:剛才說到太陽的表面溫度有6000度,你們知道6000度有多熱?想到了什么?
生:天氣30度已經很熱了。
生:開水100度非常燙。
師:是呀!可見6000度有多熱了。這里用了什么方法?
生:數(shù)字。
師:“數(shù)字”寫上去。
3、自讀,把特點表現(xiàn)出來。
4、抽讀課文。
5、師生合作讀。談感受:說明文的語言給你的感受。
師:原來說明文的語言也很——生動,生動來自——舉例、比較、用詞準確、數(shù)字。這是說明文的——特點。
五、讀4-8節(jié),感受密切關系
1、看錄像。(大自然中陽光下的動植物茁壯成長,背景音樂:意語《太陽》)
2、
師:走在陽光里,你是否感受到太陽雖離我們很遠卻和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關系。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讀到哪些地方你聯(lián)想到了生活中的某些鏡頭或的知識,就在這句話旁邊打五角星。
3、用“太陽雖然離我們很遠,但是他跟我們的關系非常密切”開頭進行說話。
生:太陽雖然離我們很遠,但是他跟我們的關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陽,地球上的莊稼和樹林才能發(fā)芽,長葉,開花,結果;鳥、獸、蟲、魚才能生存,繁殖。沒有太陽,地球上就不會有植物,也不會有動物。
師:是從正反兩方面來說明的。
生:太陽雖然離我們很遠,但是他跟我們的關系非常密切,如果沒有太陽,就不會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師:用假設說明。
……
師:可以說太陽打個噴嚏,地球就發(fā)燒。請同學們去搜集一些資料。
師:剛才你們都是用什么方法來說明的?(舉例)
4、小結。
5、引讀第8節(jié)
6、對大家,對太陽說句話,寫在課文后面,交流。
生:啊!太陽給了我們世界,給了我們生命。
生:太陽,你真?zhèn)ゴ,沒有你,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生:太陽,你是大地的母親,是萬物生存的源泉。
……
師:還可以說說愿望。
生:人類呀,一定要好好開發(fā)太陽,讓太陽為我們服務。
……
六、拓展閱讀
1、艾青的《給太陽》(師生互讀)
結語:
今天一起學習,心里充滿了陽光,這陽光指什么?(快樂)太陽成了快樂的代名詞。帶著陽光般的笑臉道別。帶著陽光般燦爛的心情回去了。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傳說、寸草不生、差不多、攝氏、鋼鐵、莊稼、生存、繁殖、蔬菜、比較、殺菌、預防”等詞語。
2、朗讀課文,了解太陽的特點,體會課文怎樣運用舉例和數(shù)字等方法來說明太陽特點的。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太陽的有關知識,激發(fā)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4、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體會說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太陽的特點,體會課文怎樣運用舉例和數(shù)字等方法來說明太陽特點的。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文朗讀視頻。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謎語
出示謎語:不是吃的,比吃的更重要;不是穿的,比穿的更少不了;眼睛能看見,手卻摸不到;實際上很大很大,看上去卻很小很小。沒有它就沒有世界,有了它就萬物歡笑。
出示課題。(板書:太陽)
2、交流太陽
師:說說你了解關于太陽的什么內容。學生交流。
師:太陽,我們每天都能看到,太陽對于我們好像是挺熟悉的;其實又是很陌生的。因為對于太陽的真實情況我們知道得太少了。今天,就請同學們來做個小小科學家,通過學習課文,去揭開太陽的奧秘。
3、這篇課文是一篇科普知識的文章,也是一篇說明文,學習這篇課文不僅要了解太陽的有關知識,而且要學習寫說明文的寫作方法。
二、識字正音
1、聽課文錄音,思考:課文從哪兩個方面介紹太陽?
2、學習生字詞。小老師帶讀。相機正音。多種形式讀詞:分組讀詞,一個詞讀兩遍。打亂順序讀。
3、練習寫“繁”字,師作指導。
4、交流:課文從哪兩個方面介紹太陽?(相機板書:特點、關系密切)
三、讀文品句
1、現(xiàn)在請同學們自由朗讀1—3自然段,思考:太陽有哪些特點呢?學生交流,老師相機板書。(遠、大、熱)
a、學習“遠”的特點
1、師:看看課文是怎樣描寫太陽的遠的特點?
學生匯報:其實,太陽離我們有1.5億公里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飛機也要坐二十幾年。
師:這句話是怎樣把太陽遠的特點介紹清楚的?
課件演示、引導:一億五千萬公里有多遠?課文中怎樣說的?
走——3500年,飛——二十幾年。
2、學生看課件做口頭練習:
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公里)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飛機也要坐(二十幾年)。
師:你發(fā)現(xiàn)括號里所填的內容有什么特點?
生:數(shù)字。
師:對,列出一些具體的數(shù)字可以讓我們更好地去理解。這種說明方法稱為列數(shù)字。師板書:列數(shù)字
3、比較句子。
a、太陽離我們有1.5億公里遠……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
b、太陽離我們很遠……日夜不停地走,要走很遠;就是坐飛機,也要飛很長時間。
你覺得這樣哪個句子更好,為什么?
生:這樣寫不好,意思表達的不清楚、不具體、不明確。
師小結:用數(shù)字說明問題,是說明事物的一種寫作方法。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去理解。但數(shù)字必須是精確的、有科學依據(jù)的。這種說明方法給讀者的印象是具體的、確切的,有較強的說服力。
4、師:寫太陽“遠”這個特點還用了其他什么方法,找找看。
生:寫神話故事、舉例子
5、師:這一段在描寫太陽的時候是用“后羿射日”的故事開頭的。為什么不以從“太陽離我們有1.5億公里遠……”開頭呢?
交流:a、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引起讀者的興趣。B、充滿了神奇的想象,增添了文章的可讀性。
6、齊讀該段。
b、學習“大”的特點
1、師:課文又是怎樣描寫太陽的大的特點?
學生匯報:課文也運用了列數(shù)字的方法來說明太陽的“大”,130萬個地球等于1個太陽。(對學生能說出列數(shù)字的方法進行鼓勵。)
2、師用課件演示,進行引導:左邊是地球的動畫,右邊是太陽的動畫,中間由等號連接引出: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這句話拿地球的大小來和太陽作比較。
師:拿地球和太陽一比,更突出了太陽的大。這就是作比較的方法。
師板書:作比較
3、出示關聯(lián)詞練習:
a、()太陽離我們很遠,()我們看太陽只有一個盤子那么大。
b、我們看太陽只有一個盤子那么大,()太陽離地球太遠了。
c、(雖然)太陽很大,(但是)太陽離我們太遠了,(所以)看起來只有一個盤子那么大。
c、學習“熱”的特點
1、學生匯報:課文在寫太陽熱的特點時,運用了列數(shù)字的方法,告訴我們表面溫度有六千度,中心溫度是表面溫度的三千倍。
師:那中心溫度是多少呢?請同學們動手算一算。
生:一千八百萬度。
教師再進一步引導:真有一千八百萬度嗎?
哪個詞表示不確定?“估計”
能去掉“估計”這個詞語嗎?為什么?(太陽溫度太高了,人們無法進行測量,所以是大概的數(shù)。)
師:“估計”一詞的妙用,體現(xiàn)了說明文用詞的準確性。
2、還有哪里體現(xiàn)出太陽的“熱”?
……就是鋼鐵碰到它,也會變成汽……
鋼鐵是堅硬的金屬,碰到太陽表面六千度的溫度,竟變成汽。這就把太陽很熱,形象具體地告訴了我仭。
用鋼鐵與太陽的溫度作比較,說明了太陽的溫度真的很高。
四、語用模仿
1、師:作者在介紹太陽的特點時,運用了作比較、列數(shù)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把太陽“遠、大、熱”三個方面的知識說得很具體、通俗,具有很強的說服力,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們今后在說明事物時要注意學習運用這些方法。老師還帶來了一段使用說明方法介紹月亮的資料:
月亮距地球有三十八萬四千四百公里,到月亮上去步行要800天,騎自行車要400天,坐飛機要200天,49個月亮等于1個地球。
你能從中看出月亮的特點嗎?(遠、。
2、口頭練習
運用說明方法說一說:
a、天氣很冷或很熱
b、火車行駛很快
c、這棟樓很高
d、鯨魚的身子很長
……
五、歸納提升
今天我們學習了課文《太陽》,它介紹了太陽的“遠、大、熱”的特點。通過學習,我們知道:太陽雖然離我們很遠,但是它與地球的關系十分密切。距離我們那樣遙遠的太陽,和我們人類有著怎樣的密切關系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下課。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9
一、自主識字,靈活運用
本單元要求識記的生字有31個,要求會寫的生字有40個。
(一)要求會認的字:首先要加強預習,獨立識字。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要適當調整預習的要求。要求學生通過預習掌握擴詞、說話、連詞成句等方法,對字詞進行拓展和運用。其次是加強檢查,合作識記。教師必須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檢查;對容易混淆的字進行必要的辨析;難字做必要的提醒;讀音做必要的矯正;對優(yōu)美的詞語或成語進行仿寫。
(二)要求會寫的字:要加強寫字的指導,書寫規(guī)范。重點是具體筆畫和結構上的特點的指導。三年級的學生剛剛開始使用鋼筆,用筆還不夠熟練,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對比,規(guī)范學生的字。如指導稈、腹、襯等屬于左右結構的字,引導學生觀察其特點,然后把重點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導臨寫。
二、精讀巧練,拓展延伸
這四篇文章工具性和人文性體現(xiàn)得非常明顯。因此,本單元的閱讀教學可以這樣進行。
(一)整體導讀
引導學生閱讀導讀內容,針對人們對待動植物的看法有什么不同這句話,談談自己的了解。然后引導學生快速瀏覽本組的四篇文章,說說每篇文章都寫了什么事,是從什么角度寫的,從而對本組教材有整體的了解。
(二)每課研讀
1.收集和匯報資料,為理解課文打基礎。本組教材的相關資料非常豐富。教師在課前準備有關掛圖、幻燈片、錄像資料,同時要求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收集有關資料。教學中,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和匯報,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學生的閱讀理解做鋪墊。如我國的森林覆蓋情況、森林減少情況以及有關瑞士的資料等。
2.精讀和巧練相結合,課后進行適當拓展。在讀本組教材的每一篇課文時,都要抓住含義深刻的句子,通過品讀體會、對比感悟、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達到讀思結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課后也要安排一些拓展性習題,讓學生完成。
●《翠鳥》這篇課文的獨特之處是在表達上抓住翠鳥外形和活動的特點進行生動形象的描寫。在教學中,教師要加強讀的指導,通過自由讀、指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讀出翠鳥外形的美、動作的`靈活,達到有感情的朗讀。翠鳥動作上的特點可以結合課文當中的畫外音:翠鳥的動作真快啊!引導學生抓住幾個動詞蹬、飛、叼、貼來體會。
其中有關翠鳥外形特點與動作的描寫是讀寫結合不可多得的好素材,在閱讀訓練中可以運用讀寫結合的方法讓學生仿寫。
●《燕子專列》這篇課文選材視角和敘事順序較為獨特,可以采用讀中感悟的方法。①感悟敘述方法。教師通過對比的方法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倒敘,先寫人們向乘坐在專列里的燕子送行,然后描述事情發(fā)生的經過,單獨介紹小姑娘貝蒂救助凍僵的燕子,最后再回到開頭的送行一幕,首尾呼應。②感悟人文情懷。教師設計一個提綱:政府和人民是怎樣關心、保護遇難的燕子的?圍繞這一問題來展開閱讀。重點抓住描寫普通居民作出巨大努力的句子與詞語,讓學生了解人們得知燕子的危險情況后內心的焦急之情,以及人們不畏惡劣天氣拯救燕子的高貴品質。最后,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讀出人們對燕子的關愛之情。課后引導學生對貝蒂說幾句話,可以是對貝蒂行為的贊賞,也可以是自己從貝蒂身上得到的啟示,還可以以貝蒂的身份介紹當時拯救燕子時的想法和所見所聞。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講述了一個村里人由于的亂砍濫伐,最后喪失了自己美麗的家園的故事。這一課,教師可引導學生從斧頭入手,抓住文中的幾處含義深刻的詞句,重點引導學生邊讀邊想像。一是體會小村莊以前的美麗。通過朗讀和想像小村莊的樣子,使學生感受到小村莊的山青水秀。二是體會句子的意思,引導學生邊讀邊想像,樹木變成了什么,怎么變的等,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句子含著的意思。
課后可以讓學生選擇不同的角度,闡述自己的想法:可以譴責人們的錯誤行為,可以表達自己的同情之心,可以對人們今后的生活提出建議等。
●《路旁的橡樹》是篇略讀課文,著重引導學生運用對比、聯(lián)系上下文、邊讀邊想像的方法體會文中人物的動作、語言,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文中的句子較多,學生可以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交流,教師做必要的點撥。
3.積累詞句,自主選擇。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閱讀感受,課內和課外積累相結合,自主抄寫、體會、積累。
(三)綜合性學習
本次綜合性學習圍繞本單元專題環(huán)境保護而展開。教師要做好整體設計。
一是教師和學生共同討論發(fā)現(xiàn)的問題:1.動物、土地、森林、草坪、空氣和水受到了怎樣的污染和破壞;2.破壞的程度怎樣;3.污染源在哪里;4.當?shù)氐恼扇×四男┐胧⿷獙?5.污染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6.面對這樣的污染情況我們應該做些什么,等等。
二是做好分組工作。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根據(jù)學生的自身優(yōu)勢和愛好分為土地組、森林組、水資源組等,這樣有利于在可能的范圍內有最大的收獲。
三是資料整理。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材料,采取不同的整理方式。如可以將學生收集的反映同一情況的材料歸為一組,還可以按照資料的不同屬性分類,如按文字、圖片、圖表等歸類。
四是匯報形式。讓小組經過討論確定最有特色的展示方式,然后做專題匯報。所有資料可以與友好班級共享。也要結合展示臺、口語交際、作文的需要,保留展示的內容,以便學生學習。
三、語文園地
(一)口語交際
圍繞本組的專題,教材安排了以我們能做點什么為話題的口語交際訓練。組織學生就家鄉(xiāng)的環(huán)境保護進行探討和交流。
1.引導學生圍繞下面的問題展開交流:你在自己的調查中有什么發(fā)現(xiàn)?你能用數(shù)據(jù)、圖片或其他方法對自己的調查進行詳細說明嗎?改善家鄉(xiāng)的環(huán)境你有什么好的建議?通過本次調查你有什么收獲?
2.在各組代表匯報交流的基礎上,確定一二個有代表性的環(huán)保問題展開討論。教師做好評價。
(二)習作
本次習作,教師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指導。1.以學生身邊存在的環(huán)境問題或學生調查中發(fā)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導入;2.引導學生回憶在口語交際中哪些同學給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結合實際情況選擇習作內容;3.指導學生習作。以《我在調查》為題,指導學生把調查寫具體,寫詳細,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三)我的發(fā)現(xiàn)
教師引導學生反復品讀句子,使學生感受到祖國語言的豐富、表達方式的多樣,啟發(fā)他們運用這些規(guī)律,試著自己說幾個類似的句子。
(四)日積月累
這部分包括讀讀認認和讀讀背背兩個內容。讀讀認認,安排的是一組反義詞語,可以先讓學生自己認讀,同桌互相檢查,教師指名認讀字音和朗讀短文。然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擴展,列舉一些平時學習中積累的反義詞。讀讀背背,安排了五組古詩佳句。要求教師引導學生熟讀,并能夠背誦下來。
(五)展示臺
展示臺中列舉了幾種成果:保護環(huán)境的標語牌、建議書、手抄報。這三種形式只是教材所舉的例子,不同地區(qū)的學?梢愿鶕(jù)學生開展綜合性學習的實際情況,有所增減,積極創(chuàng)新。不管采用何種形式,教師都應該詳細了解學生的活動情況,為有困難的小組提供幫助。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拼讀音節(jié),根據(jù)拼音寫出詞語。
2、能區(qū)分容易混淆的同音字(或音近字)和意思相近的詞。
3、能再合適的位置添加詞語,把句子的意思寫具體。
4、能把前后相關的內容恰當?shù)倪B接起來,組成句子。
5、能讀懂短文,按要求回答問題,完成習題。
課時安排: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拼讀音節(jié),根據(jù)拼音寫出詞語。
2、能區(qū)分容易混淆的同音字(或音近字)和意思相近的詞。
教學過程:
一、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互相校對,然后當堂訂正。
二、第2題。
先理解“再”、“深”的意思,然后填空。
校對,把易錯的詞抄寫幾遍,強化記憶。
三、第3題。
輕快——輕松、突然——忽然
四、第4題。
回憶本單元的`學習重點和理解詞語、讀懂句子的一般方法。選擇句意時,注意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然后說理、比較。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再合適的位置添加詞語,把句子的意思寫具體。
2、能把前后相關的內容恰當?shù)倪B接起來,組成句子。
3、能讀懂短文,按要求回答問題,完成習題。
教學過程:
一、第5題。
1、看懂要求,連線。
2、讀連好的句子。
3、拓展練習。
二、第6題。
提倡學生多角度思考,注意“地”的用法。
三、第7題。
1、自由讀,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讀不懂。
2、討論文后第1題。
3、說說讀了短文后,螢火蟲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4、結合問句理解進行朗讀訓練。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1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習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了解課文的寫作特點;學習記提綱式筆記;嘗試快速閱讀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朗讀感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白求恩的國際共產國主義精神和他的無私奉獻精神。
教學重難點
1.會認7個生字,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通過朗讀感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白求恩的國際共產國主義精神和他的無私奉獻精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詞語卡片、課文朗讀錄音、課文插圖。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出示課文攝影插圖,同時放激烈的炮聲錄音。教師講述:這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八路軍野戰(zhàn)醫(yī)院緊張搶救傷員的情景?,這位外國醫(yī)生不顧個人安危,正在為傷員做手術,他說:“手術臺就是醫(yī)生的陣地”(板書:手術臺就是陣地)這個外國醫(yī)生是誰?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句話的?學了這節(jié)課,我們就有了答案。
二、課堂預習。
1.提出預習要求,進行預習。
(1)自由讀課文,把生字詞圈出來,反復讀幾遍。
(2)再讀課文,用筆畫出不懂的詞句。能查字典解決的,查字典。
(3)思考:這篇課文寫了誰的什么事?用了幾個自然段來寫的?
(上述內容在教師的指導下一步步進行,時間不少于10分鐘,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習慣。)
2.檢查預習。
(1)指讀課文。(檢查是否通順)
(2)出示卡片,檢查生字詞讀音情況,隨機提問對部分詞語的初步理解。
(3)提問:這篇課文用了幾個自然段寫了誰的什么事?
3.簡介白求恩。
三、理解課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這一段講了什么?(了解戰(zhàn)斗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及戰(zhàn)斗形勢。)
2.簡介齊會戰(zhàn)斗。
3.齊讀第一自然段。
四、齊讀第一段,布置預習任務。
第二課時
一、理解第二自然段。
1.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思考。為三、四自然段的學習打下基礎。)
2.議答。
(1)幾發(fā)炮彈落在小廟前的空地上,說明了什么?(說明小廟離戰(zhàn)場非常近,離戰(zhàn)場近有利于及時救治傷員,但白求恩工作環(huán)境非常危險。)
(2)炮彈落在小廟前是怎樣危險的情形?(生答師相機板書:彈落廟前)
(3)在這樣危險的環(huán)境下,白求恩是怎樣工作的?引導學生抓住“仍然”“鎮(zhèn)定”理解。“仍然”是什么意思?結合上文怎樣理解?你體會到什么?(白求恩給傷員動手術兩天兩夜沒休息,現(xiàn)在環(huán)境更危險了,他還是那樣工作。意在教給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哪個詞可以說明白求恩在鎮(zhèn)定地做手術?(教師相機板書“鎮(zhèn)定”“敏捷”)
(4)朗讀。指導朗讀把危險形勢的詞語讀急促些,怎樣工作的重點詞語讀得重一些。教師范讀,學生練讀,體會白求恩不顧個人安危對工作極端負責,對同志極端熱忱的高尚品質。
(5)提問:這一自然沒有幾句話?重點寫了哪兩方面的意思?(教師提示方法幫助學生概括:炮彈落在小廟前的空地上白求恩仍鎮(zhèn)定地為傷員做手術。)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學生默讀,思考。小組討論、交流。
2.全班交流,進一步深入理解。炮彈不停地在小廟周圍爆炸說明了什么?(聯(lián)系上文,形勢越來越危險。)而對師長的決定,白求恩“沉思”是什么意思?對待傷員和自己,他做出了怎樣的選擇?(板書:周圍爆炸繼續(xù)手術)
3.理解白求恩的四句話。
(1)投影出示,指讀。
(2)理解每句話的意思,主要說的是什么。
第一句,感謝師長關心。第二句,理解好比喻句。白求恩把搶救傷員當作打仗,手術臺就是打仗的陣地。
第三句,戰(zhàn)士沒有離開陣地,我就不離開手術臺。第四句,我是八路軍戰(zhàn)士不必優(yōu)待我。
(3)討論:由這四句我們體會到什么?(白求恩對同志極端負責,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當作自己的事業(yè),具有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
4.朗讀全段,進一步深入體會白求恩的崇高品質、偉大精神。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引導聯(lián)系第二段試著自己總結。(方法遷移,學生嘗試總結。)
三、理解第四自然段。
1.火苗向手術臺撲過來,白求恩又是怎樣工作的?
2.學生默讀第四自然段,獨立思考問題,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學生依照2、3自然段的方法抓“落下瓦片”“門口布簾燒著,火苗向手術臺撲來”“仍然”“爭分奪秒”等詞語深入理解。(板書:火苗撲來爭分奪秒)
3.依2、3自然段方法,進一步讓學生自己說一說主要意思,體會白求恩的崇高品質、偉大精神。
4.感情朗讀。
5.結合2-4自然段,談一談對“手術臺就是陣地”的理解。個人思考,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對全課重點內容的歸納和總結,要求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口答,以反饋學習信息。)
四、理解第五自然段。
1.指讀,思考:這一段有幾句話,每句寫什么?連續(xù)工作了69個小時說明了什么?2.出示插圖投影,聯(lián)系課文內容說一說白求恩同志在越來越險惡的環(huán)境下是怎樣連續(xù)工作69個小時的?(中上等學生可加上合理的想象,具體地說說白求恩當時搶救傷員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
五、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出示課文插圖投影,播放自制的符合2-4自然段內容的炮彈爆炸等越來越緊張的場面的錄音,學生同步朗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朗讀興趣,提高朗讀效果,促使白求恩崇高品質和偉大精神內化。)
六、作業(yè)布置。
課下自己找關于白求恩的故事,與同學交流。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12
16、跟蹤臺風的衛(wèi)星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臺風的語言。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課文,感受臺風的狂暴、氣勢洶洶、瘋狂、驕傲自大。
教學重點、難點:學習課文,感受臺風的狂暴、氣勢洶洶、瘋狂、驕傲自大。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課激趣。
1、板書:跟蹤,指名正音。這個詞什么意思?你在電視或電影中看過“跟蹤”的情形嗎?
想怎么讀這個詞?為什么要這樣讀?
2、知道我們今天要讀誰跟蹤誰的故事嗎?板書:臺風衛(wèi)星
3、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想問的?(臺風是什么樣子的?怎樣跟蹤?為什么要跟蹤?)同學們真愛動腦筋,學完了課文這些問題我們都能找到答案。
二、初讀感知課文內容,學好生字。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A.讀準生字新詞。B.把課文讀正確,不添字,不漏字。C.將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檢查初讀。
(1)出示詞語,指名讀。
盯住、監(jiān)視、跟蹤、嘲笑、自豪
舒展、大聲嚷、狂怒、怒吼、狂暴、暴跳如雷、瘋狂、泄氣、懶洋洋
堤壩、撐牢、談笑風生、不慌張
A、指名讀。這些生字中有那些字的讀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B、這些詞語的排列有規(guī)律嗎?
三、再讀課文,找出含有這些詞語描寫衛(wèi)星、臺風、人們生活的句子,讀一讀,相機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
四、精讀課文,感悟臺風的語言描寫。
(一)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認識一下今天的.一個主人公——臺風。
這個臺風可不一般,它會說話呢,請找一找臺風說話的句子,并試著有感情地讀一讀。
(二)讀一讀描寫臺風語言、行為的句子,感悟臺風的特點。
1、出示句子:他剛剛舒展開巨大的身子,猛然望見天空中有顆小星星不停地朝他眨著眼睛,便大聲嚷道:“你是誰?竟敢盯著我!”
(1)臺風為什么要“大聲嚷道”?抓住“大聲嚷道”來讀好句子。
(2)相機板書臺風的特點。
2、出示句子:“小東西!”臺風狂怒地嚷道,“你可知道我的厲害?魚兒見我鉆入深水,船兒見我避進港灣,樹兒見我把腰彎。嘿嘿……”
(1)提醒學生注意“狂怒地嚷道”這個提示語的位置。相機板書臺風的特點。
(2)老師這里有段視頻,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臺風的威力。
(3)有感情地讀句子。
3、出示句子:“哼,我要把你甩掉!”臺風呼呼呼地朝大海的深處奔去。
相機板書臺風的特點。
4、課文除了描寫臺風的語言,還描寫了臺風的神態(tài)、動作,找出來,有感情地讀一讀。
出示句子:
臺風狂暴地跳起來,對準氣象衛(wèi)星猛撲過去。
臺風暴跳如雷,像頭瘋狂的巨獸,呼呼地向著城市撲去。
臺風泄氣了,只好懶洋洋地朝海洋的另一個方向奔。
5、配合音效來幫助學生讀好描寫臺風行為的句子。
6、另一個主人公又有什么表現(xiàn)?下節(jié)課學習。
四、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分角色朗讀。
2、了解第三代氣象衛(wèi)星的主要作用,激發(fā)學生從小學科學,長大用科學為人類、為社會造福的志趣。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臺風和衛(wèi)星的對話、神態(tài)及動作了解第三代氣象衛(wèi)星的特點和作用。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臺風為什么會“大聲嚷”、“狂暴地跳起來”、“暴跳如雷”?這都跟衛(wèi)星的“跟蹤”有關。
二、品讀氣象衛(wèi)星跟蹤臺風的句子,了解氣象衛(wèi)星的主要作用。
(一)默讀課文,畫出描寫氣象衛(wèi)星跟蹤臺風的句子,再讀一讀。
(二)同桌討論交流,來概括衛(wèi)氣象衛(wèi)星的特點。
(三)檢查交流:找出句子,指名讀。
1、出示句子:“哈,”小星星笑了笑說,“我是第三代氣象衛(wèi)星,人們叫我時刻跟蹤你,監(jiān)視你,直到你消失為止!
(1)抓住“時刻”,品讀句子。
(2)“時刻”說明了什么?
2、出示句子:“可我偏偏愛跟著你走……”
(1)這個“你”是誰?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物?(回顧板書)
(2)這么厲害的臺風,衛(wèi)星卻偏偏愛跟著他,這句話還可以怎么說呢?
(3)生讀。
(4)過渡:臺風會善罷甘休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我們一起讀。
(5)師生接讀:臺風狂暴地跳起來,對準氣象衛(wèi)星猛撲過去?伤睦镏溃瑲庀笮l(wèi)星站設在離地面三百公里的高空,他再蹦跳也不管用。這句寫出了臺風的狂暴,請你再讀一讀,你讀懂了什么?
3、出示句子:他感到有點累,正想歇歇腳,無意中發(fā)現(xiàn)氣象衛(wèi)星仍然緊緊地跟蹤著自己。
(1)老師也是找到的這一部分,我也想讀給大家聽聽。
師讀漏掉“無意中”、“緊緊地”,行嗎?
(2)體會臺風滿以為把衛(wèi)星甩掉了,但衛(wèi)星卻不放松地緊跟它。
4、讀好對話。
出示對話:
“哼,我要把你甩掉!”
“想甩掉我?沒門兒!”氣象衛(wèi)星用嘲笑的口氣對他說。
5、過渡:最后臺風甩掉衛(wèi)星了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出示句子::“哈!這里的人們早就知道你快要來了!睔庀笮l(wèi)星自豪地說,“每隔二十五分鐘,我就向他們報告一次你的行蹤。”
(1)抓“自豪”。氣象衛(wèi)星為什么會“自豪”?
(2)人們早就知道臺風會來了,可是他們仍然能-----用一個詞來形容?(談笑風生)
(3)理解“談笑風生”并用這個詞造句。
(4)指導朗讀“臺風暴跳如雷,像頭瘋狂的巨獸,呼呼地向著城市撲去,可是他很快發(fā)現(xiàn),堤壩筑高了,樹木撐牢了,人們談笑風生,一點也不驚慌!
6、出示句子:氣象衛(wèi)星迅速地轉過身,有緊緊地跟蹤者,監(jiān)視著……
從中可以看出什么?
7、看來,氣象衛(wèi)星確實應該自豪,因為他的工作幫助人們戰(zhàn)勝了臺風,我們再也不怕臺風帶來的災難了。氣象衛(wèi)星為我們?yōu)轭愖龀隽诉@樣大的貢獻,有什么話對它說嗎?你有什么話要對制造它的科學家說嗎?
三、分角色朗讀,角色表演。
四、知識拓展,布置作業(yè)。
完成課后第五題:你還想知道哪些人造衛(wèi)星?選擇一個做點研究,再把結果跟同學們交流交流。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1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正確讀寫生字詞,流利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課文,概括文中四季美景,學習作者刻畫景物的手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受到感染熏陶,培養(yǎng)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歸納作者寫景抒情的手法,體會遣詞造句的妙處。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三、談話導入
教師引導學生分享自己曾經去哪里旅游過?預設學生會說曾去過張家界和桂林,從而引出課題《美麗的小興安嶺》 。
四、初讀
以“游客”身份為背景,要想暢游小興安嶺,得通關后才能拿到門票,以此創(chuàng)設情景。
第一關:自由地朗讀課文,能讀寫本課生字詞,如:“刮”、“擋” 。
第二關:分享小興安嶺之“初印象”,概括文章大意:本文就是描述了我國東北小興安嶺地區(qū)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和豐富物產。
五、析讀
通關門票到手,開始暢游小興安嶺,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介紹小興安嶺四季美景。
。ㄒ唬┐禾欤簶淠、小鹿
1、課文是如何描寫樹木成長的?(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
2、“抽出”能否換成“長出”?(“抽出”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枝條在春天里快速而有力地生長的樣子)
3、你覺得這一段還有哪個句子寫得好?(小鹿在溪邊散步。它們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側著腦袋欣賞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4、這句話好在哪?(擬人,“俯下身子”、“側著腦袋”、“欣賞”,作者把小鹿當成人來寫,寫出了小鹿的可愛,給人以生動形象之感)
(二)夏天:樹木、霧
1、“蔥蔥蘢蘢”的意思是什么?(形容草木蒼翠茂盛的樣子)
2、找出本段“AABB”式的詞語。(密密層層、嚴嚴實實)
3、分享“浸”的意思是什么?(說明小興安嶺的霧很多,很濃,整個森林都處在濃霧里,朦朧的畫面感躍然紙上)
4、結合文中的第一幅插圖,感受小興安嶺的美麗。
。ㄈ┣锾欤簶淙~、松柏、山葡萄、榛子、蘑菇、木耳、人參
1、秋天的樹木什么樣?(白樺和櫟樹葉子變黃、松樹卻更蒼翠了。)
2、“飛舞”一詞看出作者怎樣的.感情?(活潑、快樂)
3、森林向人們獻禮。(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鮮嫩的蘑菇和木耳,人參)
4、通過獻禮,看出小興安嶺怎么樣?(物產豐富)
(四)冬天:雪、西北風、紫貂、黑熊、松鼠
1、“西北風呼呼地刮過樹梢”這句話為什么用“刮”?(“刮”,指用刀貼著物體的表面移動。更突出了小興安嶺的冬天很冷)
2、用雙重否定詞“不得不”的目的是什么?(更加突出了西北風刮得非常大)
3、作者寫小松鼠外出散步這句話用到了什么修辭?(擬人,寫出了小松鼠的可愛)
六、品讀
為小興安嶺寫一則宣傳語。(旅游好去處,非小興安嶺莫屬!/擁抱自然,靜品美好)
七、小結作業(yè)
作業(yè):你的家鄉(xiāng)哪個季節(jié)最美?寫下來和同學分享吧。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14
設計說明:教學內容是20xx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池子與河流》,本文是一首寓言詩,也是一篇略讀課文,通過池子與河流之間的對話,表達了他們對生活、對人生不同的態(tài)度。教學時以讀為主線,采用多種方式朗讀,讓學生在讀中了解人物的不同想法。在粗知文章大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看法,從而明白寓言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自學“滔、涯”等8個生字。借助字典等工具書弄明白詞語的意思。
2.讀懂詩的內容,理解詩中蘊含的道理。
過程與方法:
1.學習默讀詩歌,把握詩歌內容。
2.分角色有感情地、流利地朗讀詩歌,注意讀出詩歌的節(jié)奏感,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能結合生活實際對池子與河流的觀點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教學重點:
分角色有感情地、流利地朗讀詩歌,注意讀出詩歌的'節(jié)奏感,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教學難點:
結合生活實際對池子與河流的觀點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
1.自學生字,借助字典等工具書弄明白詞語的意思。
2.把詩歌讀通順,標出小節(jié)的序號。
老師:制作PPT,準備作業(yè)卡。
教學過程:
一、導入解題,認識寓言詩歌
1.同學們,你們知道哪些寓言故事?這個單元我們學習了哪幾篇
寓言故事?(課件出示)寓言也可以用詩歌的形式來表現(xiàn)!冻刈优c河流》就是一首寓言詩。(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檢查學生課外閱讀過的寓言,用本單元學過的寓言導入,明白本文是以詩歌的形式講述的。]
2.解釋“池子”,及與河流的關系。(板書:簡筆畫出示池子與河流)
二、初讀課文,學習默讀方法
默讀這首詩,找一找哪幾個小節(jié)是池子說的,哪幾個小節(jié)是河流說的?
(滲透預習的重要性)
三、再讀課文,小組合作學習
1.先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1-8小節(jié),再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課件出示:找出體現(xiàn)池子與河流不同觀點的詞語。用自己的話寫出她們的觀點。)
2.交流合作學習的成果。
3.老師相機進行指導朗讀池子的話,重點讀出池子的安閑。
(1)池子過的是怎樣的生活?找關鍵詞。
(2)帶著自己的體會讀讀帶有這些關鍵詞的詩句。
(3)學生朗讀之后,老師和學生評價朗讀情況。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15
《課間十分鐘》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有語氣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受到歡樂情緒的感染。
2.學習課文是怎樣把打乒乓球、爬竿和丟沙包這三項活動寫具體的。
能力目標
3.總結圍繞一個意思寫好場面片段的方法。
情感目標
熱愛學校豐富多彩的生活。
教學重、難點及突破措施
1.學習課文圍繞一個意思把活動場面寫具體。
2.學習作者有詳有略地安排材料。
教具 投影、每人發(fā)一張紙(畫方位圖)、
學生現(xiàn)狀分析及學法指導
學生寫文章往往部分重點,部分主次,像記流水賬。通過學習本課,失學生在寫作方法上得到指導。
教學體會學生基本掌握詳略得當?shù)膶懽?/p>
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學內容
雙邊活動
一、教師啟發(fā)談話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三、讀詞語卡片,理解詞語意思
四、引導學生自學課文
五、學習二、三、四自然段
六、小結寫活動場面的方法
七、比較句子,進一步體會怎樣把內容寫具體
八、練習找中心句
九、再次總結把場面寫具體的方法
十、多音字組詞
同學們在學校里每天要度過好幾個課間十分鐘。在這十分鐘里,同學們可以得到休息、放松,做好下節(jié)課的準備工作。也可以玩耍、做游戲、聊天,做各種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課間十分鐘帶給了同學們歡樂和幸福的童年。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中的同學們是怎樣度過他們的課間十分鐘的。
。ㄒ唬┳x準字音,了解大概內容。
。ǘ┱埼鍌同學每人讀一個自然段,其他同學在書上標出課文中的同學們課間做了哪些活動。哪是詳寫,哪是略寫,(板書:打乒乓球、爬竿、丟沙包是詳寫;跳皮筋、跳繩、踢毽子、玩“老鷹捉小雞”等活動是略寫。)
。ㄒ唬┳x詞語卡片。頓時沸騰喝彩小將回合勝負縱身一躍敏捷迅速張望密切合作沉著左躲右閃蹦來跳去輕巧海底撈月歡暢豐富多彩
。ǘ├斫庠~語,學生查詞典。頓時:立刻。沸騰:指情緒高漲。喝彩:大聲叫好。回合:指雙方較量。敏捷:迅速而靈敏。沉著:鎮(zhèn)靜,不慌不忙。
。ㄒ唬┠x課文,在書上畫出方位詞組。(校園的東墻邊;球臺右邊的大槐樹下;操場的西邊;操場中間。)
。ǘ┰诶蠋煱l(fā)的紙上,根據(jù)方位詞組畫一張簡單的活動分布圖。因各人的繪畫水平不同,可以畫出簡單的人物動作和景物,也可以只把活動的名稱寫在相應的位置上。
。ㄒ唬,思考這三段的開頭都先交代了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先交代了各種活動的位置,這樣寫清楚、明白。)
。ǘ┠x這三段,看一看各項活動中作者都寫了哪些人物。(寫了參加活動的人和圍觀的同學們。)
。ㄈ┳髡呤菑哪膸追矫鎸戇@些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表情、心理活動、情緒等。)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初步知道了怎樣寫活動場面。學生討論,然后說一說。
(一)要有詳有略,抓住兩三個小的場面作為重點來寫,其它的一帶而過。
(二)寫活動場面不光要寫參加活動的人是怎么做的,還要寫出周圍觀眾的表現(xiàn)和情緒,這樣才會給讀者身臨其境的感覺。
。ㄈ⿲懟顒訄雒鏁r要注意寫出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表情、心理活動、情緒等。
。ㄒ唬┩队按虺龅谝唤M句子,進行刪詞比較。
1.沙包飛來了,只見這個同學輕巧地一抬腿,沙包嗖地從褲腿邊飛了過去。沙包飛來了,只見這個同學一抬腿,沙包從褲腿邊飛了過去。請同學們讀一讀這一組句子,找一找哪里不一樣,在意思表達上有什么不同。(第二句比第一句少了“輕巧地”和“嗖”兩個詞。“輕巧”說明了這個同學的動作敏捷、靈活!班病边@個象聲詞說明沙包飛過來的速度很快,還帶著風聲。如果沒有這兩個詞,這個句子就沒有了生氣,就不夠具體。)
。ǘ┩队按虺龅诙M句子,進行比較。
2.兩頭丟包的同學密切合作,向中間的同學發(fā)動猛攻。兩頭丟包的同學向中間的同學發(fā)動進攻。(第二句少了“密切合作”,“猛攻”變成了“進攻”)“密切合作”說明了兩頭丟包的`同學配合得非常好!懊凸ァ闭f明了他們丟包時速度很快,來勢兇猛。這兩個詞突出了丟沙包這個活動很有意思。
(一)本課寫了課間十分鐘同學們的活動情況,是圍繞課文中的哪句話來寫的?(課間活動真是豐富多彩。)
。ǘ┳x一讀這句話的上文和下文,它在這里起著什么作用?(承上啟下,概括寫出了活動場面的特點。)除了前面總結的以外,還要注意:(一)抓住場面的特點來寫。本課就是圍繞“課間活動真是豐富多彩”這一特點展開寫的。提到的七種課間活動說明了“豐富”。打乒乓球、爬竿、丟沙包這三項活動寫得比較具體,寫出了活動非常有趣,表現(xiàn)了“多彩”。(二)要把句子寫具體,可以用比喻及準確的動作詞語、形容詞、象聲詞等。從本課中找出三個多音字練習組詞學生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指名讀詞語卡片,學生查字典理解詞語。學生默讀課文,在課本上畫出方位詞。聽三個同學分別讀2、3、4自然段學生討論,說說你學會了怎樣寫活動場面。教師用投影片出示句子,進行比較。請同學們讀一讀,說說有什么不同。
達標測評回答問題:課文中都寫了哪些活動?哪些是詳寫?哪些是略寫?針對目標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詳略得當?shù)膶懽鞣椒ā?/p>
板書設計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02-27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09-23
小學語文《畫》教學設計08-09
小學語文《早春》教學設計07-22
小學語文《白楊》教學設計10-23
小學語文板書教學設計02-18
小學語文《詠柳》教學設計03-12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設計03-10
小學語文《匆匆》教學設計03-14
小學語文《雷雨》教學設計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