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5對韻歌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學反思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識字5對韻歌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識字5對韻歌教學反思 篇1
《對韻歌》是以對對子的小韻文出現的,句式整齊,合轍押韻,瑯瑯上口,背誦自如,通俗易懂,文道結合,便于兒童理解,易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本課中的生字大部分學生都會認讀,因此,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放在教會學生利用生活進行識字,激發(fā)學生生活識字的興趣。
一、鞏固象形字,前后巧連結
在本課需要認讀的生字中,云、雨、鳥,這三個生字都是象形字。充分考慮本單元識字認讀之間的關連,對這三個字的認讀上,讓學生利用象形字的識字方法進行識字,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達到利用象形字進行識字的鞏固。
二、生活巧識字,認讀帶閱讀
生活中在看電視,看書,廣告等經常會在孩子身邊出現,學生利用生活中常見字達到識字的效果是非常好的途徑。那么激發(fā)學生利用生活進行識字的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本課的重點。本課中,有意引導學生通過生活中認識的字,利用學生非常喜歡讀繪本的特點,老師出示:《天生一對》、《風到哪里去了》、《花婆婆》、《法布爾昆蟲記》這四本繪本書名,讓學生大聲讀出來,并圈畫出本課需用認讀并且書名里有的:對、風、花、蟲這四個生字。這樣的活動,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其實生字就在我們身邊,只要多認多讀,就會掌握更多的生字。這個活動的設計,除了考慮識字,還有引導學生看書閱讀的作用,這是為后面語文園地里的“親子閱讀”“快樂讀書吧”做準備。
三、誦讀多形式,熟讀巧背誦
“學習用普通話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边@個目標,是教學難點,而且對于這首對韻歌,讓學生在很短的時間背誦下來,就需要老師的多種形式,讓學生產生對韻文的興趣,掌握韻文的節(jié)奏,達到熟能成誦。本課中,采用范讀、領讀、指讀、分組讀、接龍讀等多種形式,重復而不機械,讓學生讀出興趣,讀出節(jié)奏,在讀中達到背誦。
四、識字與閱讀,游戲巧安排
本課中,設計了“讀生字,摘桃子”“找朋友”的游戲。學生非常喜歡“摘桃子”這個游戲。老師只有讀準“桃子”上的字,才能將桃子摘下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認識了生字,又調整了自己的聽課狀態(tài)。然后,師生、生生玩“找朋友”的游戲,老師大聲對著全班說“云對……”同學大聲說“雨”。兩個人再一起說“云對雨”。這樣的活動,除了讓學生認生字,讀生字,找生字,還培養(yǎng)了學生大聲朗讀和與同學互動的人際交往能力,更好的鞏固了對兒歌的背誦。
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要重視識字方法的總結。教人學會不如教人會學,在一年級必須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們的自學能力,并給孩子們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文學習情境。在時間劃分上一定要多加注意,應該兩節(jié)課要完成的任務,就要兩節(jié)課完成。
識字5對韻歌教學反思 篇2
《對韻歌》取材于少兒啟蒙讀物《聲律啟蒙》和《笠翁對韻》,形式對稱,讀上去朗朗上口,十分適合在一年級新入學不久進行教學。《對韻歌》選擇的內容大多是孩子們熟悉的'動植物和自然現象,所以教學的重難點主要是讓孩子們學習對韻歌的聲韻格律,培養(yǎng)語感,為孩子今后的語文學習打好基礎。我對《對韻歌》的教學反思如下:
一、鞏固象形字,生字巧記憶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應以識字寫字為主,識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在教學中,不僅要結合圖文、聯系生活識字,更要教會學生有效的方法進行自主識字。經過上節(jié)課識字4《日月水火》的學習,學生對象形字已經有所了解,在此基礎上,我由上節(jié)課的師講為主轉變?yōu)楸竟?jié)課的的生交流為主。首先,我先讓小朋友們圈畫出不認識的字,每個人圈畫出的不太一樣,有的學生多有的學生少。對于學生們不認識的字我采用交流的方式,請認識的小朋友談談你是怎么記住這些生字的。孩子的想象力豐富,思維方式相近,有時大人們的想法不一定就符合孩子的認知。在本節(jié)課中,我覺得有些孩子的方法是及其好的。比如說到“雨”字,翁雨萱小朋友就高舉小手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記憶方法,她說“雨”字下面像兩扇窗戶,四點就像是小雨點。經過翁雨萱小朋友的生動解釋,一副“賞雨圖”已出現在我眼前,我想孩子們一定是,這個字小朋友們一定會牢牢記在記住的。讓學生自主識字,不僅能避免枯燥,而且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一舉多得。
二、誦讀多形式,熟練巧背誦
因為《對韻歌》是以對對子的小韻文出現的,讀來瑯瑯上口。我就采用多種形式的讀:指名讀——齊讀——男女生比賽讀——拍手讀等等方式,這種扎實有效的朗讀將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在一次次讀書、一次次交流中落實到具體的語言文字上,使學生既學習了語文知識,又發(fā)展了語文能力。最后在學生們熟讀的基礎上再采用多種形式的背誦:齊背——指名背——同桌互背——男女生賽背——拍手背等等形式,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達到熟練背誦的目的。這樣多種多樣的讀和背,能使學生在快樂中識字學習,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融入趣味性,游戲巧安排
一節(jié)課交流熱烈、形式多樣,學生個個學得開開心心,效果究竟如何,要待檢驗方知。首先,我和孩子們玩了一個“找朋友”的游戲,師說“云對——”,生接“雨”接著大家一起說“云對雨”。這樣的活動,不僅鞏固了對兒歌的背誦,然且也將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觀念很好的落實到游戲中。此外“摘南瓜”也是孩子愛玩的游戲,只有將南瓜上的字讀準確才能將南瓜摘下,孩子們的參與熱情很高,躍躍欲試,學生既鞏固了生字,又調整了學習狀態(tài)。在鞏固檢驗環(huán)節(jié),低年級孩子的注意力已達到極限,通過這樣有趣的師生互動,不僅鞏固了學生的韻文背誦,而且也有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不足之處
本節(jié)課基本達到了預設的教學目標,但我仍有一點遺憾。在識字教學環(huán)節(jié)我用了十分鐘左右,但是沒有達到我想要的效果。原因有兩點,一是我在跟孩子們講蟲字的結構的時候讓孩子們說寫這個字的時候哪些地方容易出錯,孩子們說完以后我沒有再次強調,導致書寫的時候有些同學記住這一點忘了另外一點。二是我找了兩個同學的字在展臺上展示過以后,只讓孩子們評價了一下,并沒有讓他們再次修改,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沒有讓孩子們再次地修改,所以蟲字的寫法沒有得到及時的鞏固。
教學過程中的學習是一個必要的過程,時常的反思也能帶來進步。
【識字5對韻歌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對韻歌教學反思12-19
《識字3》教學課后反思07-26
《場景歌》教學反思12-15
《識字五》語文教學反思07-16
小學語文《有趣識字》教學反思07-12
小學語文《識字2》教學反思07-05
語文《識字一》的教學反思06-09
一年級語文上冊識字5對韻歌教案05-17
《大海的歌》教學反思11-20
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反思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