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小班藝術教案【熱門】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藝術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藝術教案1
活動目標:
⒈欣賞各種藝術活動的圖片、影視資料,體會和了解舞臺藝術的特點及意義。
、材軌蚍止ず献髟O計、規(guī)劃、籌備、布置舞臺與會場。
、惩ㄟ^欣賞和設計活動,體會特定環(huán)境設計的藝術美感,提高審美能力和綜合設計能力。
、磁囵B(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zhì)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荡龠M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動作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活動準備:
舞臺藝術的影視資料,幼兒制作演出的道具,提供氣球、拉花等材料。
活動過程:
一、播放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精彩片段,了解舞臺藝術的特點。
⒈放映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精彩片段,了解舞臺藝術的特點。
提問:一臺成功的晚會除了演員精彩的表演外,還有哪些地方比較吸引你?小結:會場環(huán)境和舞臺的美,會讓舉行的活動更成功。
⒉利用PPT,讓幼兒了解水上舞臺、戶外舞臺、婚禮舞臺等不同形式、不同風格的會場畫面,豐富幼兒的創(chuàng)作靈感。
這是哪里的舞臺背景?舞臺背景的主題色是什么樣的?用到了什么材料裝飾讓會場和舞臺更熱鬧?
小結:舞臺背景的布置要與節(jié)目的氣氛和諧統(tǒng)一。
二、集體討論:怎樣設計班里的舞臺
、蹦銈兿MO計一個什么樣的舞臺?
、仓澳銈兌荚O計了哪些道具?你想把這些道具布置在什么位置?
、尺有氣球、拉花等成品材料,你們想怎么用?
三、幼兒分組布置舞臺,提醒每一組幼兒在充分協(xié)商的基礎上布置。
第一組:布置氣球墻飾
第二組:用彩條、拉花布置掛飾,第三組:鋪設墊板,裝飾墊板。
第四組:布置手鐲、衣服等表演用的道具還有花環(huán)。
四、欣賞、討論
、蔽枧_哪個地方的設計你們最滿意?
⒉哪個地方還需要微調(diào)一下?
幼兒園小班藝術教案2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穿珠子的正確方法,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
2、提高手部靈活性和手眼協(xié)調(diào)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1、兒歌《穿珠子》
2、穿好的珠子若干串
3、一端打結成繩頭的繩子
4、帶孔的彩色塑料珠子若干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朗讀兒歌《穿珠子》,調(diào)動幼兒情緒的同時,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教師將幼兒分組,并出示穿好的珠子,請幼兒認真觀察和觸摸。
3、教師啟發(fā)幼兒根據(jù)小組觀察的結果,說一說穿珠子所需要的材料。
你知道穿珠子需要哪些材料嗎?
4、鼓勵幼兒大膽猜測穿珠子的方法。
猜一猜,利用這些材料,我們可以怎樣穿珠子呢?
5、教師講解穿珠子的方法,幼兒逐步跟隨,進行操作。
。1)右手拿起繩子的一端,左手拿珠子,將繩子對準孔眼穿過去。
。2)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捏住珠子,右手拉住繩尖將繩子拉出來。
。3)從左到右,將珠子一粒一粒從繩子上穿過去。
6、幼兒開始動手穿珠子,教師巡回指導。
7、教師幫助穿完珠子的幼兒在繩子的另一端打結,并請幼兒互相欣賞和評價各自的作品。
8、教師引導幼兒從顏色、珠子排列的整齊度、美觀程度等方面進行評價。
四、活動延伸
教師鼓勵幼兒將穿好的珠子送給自己喜歡的伙伴或者家人。
五、資料庫
穿珠子
穿珠子,穿珠子,
拿起小繩子,拿顆小珠子。
大家一起來,穿穿小珠子。
紅珠子、黃珠子、綠珠子、藍珠子,
串成一串長珠子。
六、活動總結
孩子們不僅學習穿珠子的正確方法,還體驗了動手操作的樂趣。提高手部靈活性和手眼協(xié)調(diào)的能力。活動開始之前,駕駛需要教育幼兒不要將塑料珠子放進自己的鼻子,嘴巴,耳朵里面,講清楚這些做法的危險性,在活動中也要時刻提醒幼兒,制止這樣的行為。
幼兒園小班藝術教案3
活動目標:
1、通過演唱歌曲進一步加深對常見水果名稱的了解。
2、能夠和感受音樂節(jié)奏的起伏,學唱歌曲,并隨之身體律動
活動準備:
1、幼兒對常見水果已有初步了解。
2、鋼琴伴奏《水果歌》
3、水果圖片:蘋果、葡萄、香蕉等
活動過程:
一、引入(設計活動情境)師:今天老師為大家?guī)砹艘粋新朋友(出示圖片)大樹哥哥?墒谴笫甯绺缯f:我啊覺得很孤單呢!你們看,我的身上只有綠色的葉子,看起來呀空蕩蕩的。小朋友們,請你們給我找個伴兒吧!顧老師后來發(fā)現(xiàn)了,原來大樹哥哥有很多的弟弟妹妹,他們都是一些可愛的水果寶寶。那現(xiàn)在顧老師要來唱首歌,請小朋友們豎起耳朵聽一聽,第一個出現(xiàn)的什么水果寶寶。
二、活動過程師唱第一遍:蘋果的歌。
師:小朋友你們有沒有聽到剛才老師歌里唱的是什么水果寶寶呢?
幼:蘋果師:對啦!我們看到第一出現(xiàn)的是蘋果寶寶(出示圖片),蘋果寶寶來和大樹哥哥做伴了(把蘋果圖片貼在大樹上)。那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唱一遍吧!
大樹哥哥找到了他第一個好朋友,真開心呀!那我們再來聽聽看,第二個出現(xiàn)的是什么水果寶寶師唱第二遍:葡萄的歌。師:小朋友你們有沒有聽到剛才老師歌里唱的是什么水果寶寶呢?
幼:葡萄師:對啦!我們看到出現(xiàn)的是葡萄寶寶(出示圖片),葡萄寶寶來和大樹哥哥做伴了(把葡萄圖片貼在大樹上)。那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唱一遍吧!
師:剛剛我們幫大樹哥哥找到了他們的好朋友:蘋果寶寶和葡萄寶寶,F(xiàn)在老師要請出大樹哥哥的第三個好朋友啦!這次還是要請小朋友豎起耳朵好好聽聽,第三個出現(xiàn)的是什么水果寶寶呢!
師唱第三遍:香蕉的歌師:這次出現(xiàn)的是什么水果寶寶呢?幼:香蕉師:對啦!我們看到出現(xiàn)的是香蕉寶寶(出示圖片),香蕉寶寶來和大樹哥哥做伴了(把香蕉圖片貼在大樹上)。那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唱一遍吧!
引導幼兒跟著律動師:現(xiàn)在顧老師知道,我們的小朋友都有點兒聽累了,那我們就一起站起來跟著音樂跳跳舞吧!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跟著我跳跳舞。
三、結束師:今天大叔哥哥很開心,因為點點五班的小朋友幫他找到了很多很多的好朋友!我們來給自己鼓勵一下吧!
幼兒園小班藝術教案4
一、設計意圖:
設計意圖:一天我在給孩子們上《小藍和小黃》這節(jié)語言課,故事中“小藍和小黃是一對好朋友,有一天,他們在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戲,找到對方時,小藍和小黃來了個熱情的擁抱,小藍和小黃突然都變成了綠色,小藍和小黃頓時驚呆了”,講到這時班里的孩子們也都非常驚奇,有的說:“老師,他倆一擁抱就變顏色嗎?”;“老師,他倆為什么會變成綠色啊”?吹胶⒆觽儗︻伾淖兓錆M好奇,我就有了上這節(jié)藝術活動《花花布》的想法。本活動通過幼兒親自操作、親自感知,了解簡單的兩色交疊產(chǎn)生的顏色變化的過程,從而認識藍色和黃色交替會變成綠色;黃色和紅色交替會變成桔紅色;紅色和藍色交替會變成紫色的變化過程,進一步發(fā)展幼兒的想象能力、感知能力、探索能力。
二、活動目標:
1.嘗試用紅、黃、藍顏料制作“花花布”。
2.感受兩種顏色交疊產(chǎn)生的不一樣的美,發(fā)展想象力。
3.鍛煉幼兒雙手的協(xié)調(diào)能力。
三、重、難點:
重點:幼兒嘗試用紅、黃、藍顏料制作“花花布”
難點:幼兒對白布的折疊方法
四、活動準備:
1、紅、黃、藍海綿顏色寶寶若干(將調(diào)好的紅、黃、藍三種顏料倒到海綿寶寶上)
2、晾干的濕巾紙(代替白布)若干。
3、染好顏色的花花布一塊。
4、PPT
5、展板三塊
6、抹布若干
7、輕音樂
五、活動過程:
。ㄒ唬⿲氩糠郑ㄩ_始)
1.以表演魔術的形式,變出染好的花花布。
師:孩子們,想不想看黃老師給你們表演魔術。浚ㄏ耄
師:表演魔術。變出花花布(提前染好顏色的花花布)。孩子們,看我變出什么來了?
幼:手絹、布、花布
師:這是黃老師自己染的一塊小花布,漂不漂亮?(漂亮)咱們一起看看這塊花布上面都有那些顏色?(紅色、黃色、桔紅色)
。.出示PPT,讓幼兒了解花布的用途。
師:播放PPT,展示各種畫布,進一步展示花布做成的成品衣服。
(二)展開部分
1.出示白手絹,認識紅、黃、藍三種海綿顏色寶寶,引發(fā)幼兒興趣
師:孩子們,看我左手中有一塊白布和一塊花布,你們看是白布好看還是花布好看?(花布)你們覺得怎樣才能讓這塊白布變得像這塊花布一樣漂亮呢?(畫上畫、貼上小粘貼、印上圖案……)你們知道這么多讓手帕變漂亮的方法呢!
師:你們想不想像黃老師一樣變個小魔術,成為一名小魔術師,讓白布變得更漂亮?(想)
師:要想成為小魔術師之前,咱們一起認識一下顏色寶寶吧。
師:將紅、黃、藍三種海綿顏色寶寶逐一放在展臺上,讓幼兒認識紅色的海綿寶寶、黃色的海綿寶寶和藍色的海綿寶寶。
2.教師示范白布的基本折法(根據(jù)孩子的掌握情況決定示范次數(shù))
師:要想變出漂亮的花花布,就要學習白布的基本折疊方法。小朋友們可要看仔細了!
師:孩子們,你們看這快白布是什么形狀的?(方的)現(xiàn)在我先折第一步:先將布平放在桌上,一個角朝上,將最下面的一個角和上面的角對折。第二步:現(xiàn)在變成了三角形,找到三角形最長的一條邊,最長邊的兩端各有一個角,將這兩個角對折。第三步:現(xiàn)在變成了又小一點的三角形了,和剛才的步驟一樣,再找到三角形最長的一條邊,兩端的角再對折。現(xiàn)在又變成了一個更小一點的三角形了,用左手拿緊了。下面就開始變魔術了。
3.教師示范染色。
師:將剛才折疊好的小三角形白布用左手緊緊拿好其中的一個角,讓其他的兩個角和黃色的海綿寶寶握握手、親一親,如果沒有染上顏色或者染的顏色比較少,就用右手食指輕輕按幾下,現(xiàn)在這兩個角就變成了黃色的了,剛才左手捏住的角換一個沒有顏色的地方捏緊,將這個角同樣也和黃色的海綿寶寶握握手、親一親,現(xiàn)在三角形的三個角都變成了黃色的了;好,左手換一個沒有顏色的地方捏緊,將剛才染過黃色的三個角和紅色的海綿寶寶依次握握手、親一親,如果沒有染上顏色,或者染的顏色比較少就用右手食指輕輕按幾下,孩子們,奇跡發(fā)生了,看,剛才的黃色和紅色交替后,現(xiàn)在白布變成了什么顏色呢?(桔紅色)將布展開,白布變成了很漂亮的圖案,它們有的地方是黃色;有的地方是紅色;有的地方是桔黃、桔紅的顏色,非常漂亮而且還有很多的顏色變化。
4.幼兒動手操作,制作“花花布”(教師邊巡視、邊講解)
師:孩子們,你們的桌子上現(xiàn)在都有兩種顏色寶寶,有的桌上是黃色和紅色,有的桌上是黃色和藍色,有的桌上是藍色和紅色,F(xiàn)在我發(fā)給你們一人一塊方方的白布,你們親自嘗試一下,成為一個小魔術師吧,咱們進行比賽,看看哪位小魔術師變出的花布最好看。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將幼兒做好的“花花布”用大頭針分別別在1號、2號和3號展板上,供幼兒欣賞,想象圖案像什么,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1號展板擺放紅色海綿寶寶和黃色海綿寶寶交疊染出的花布;2號展板擺放紅色海綿寶寶和藍色海綿寶寶交疊染出的花布;3號展板擺放藍色色海綿寶寶和黃色海綿寶寶交疊染出的花布,以便讓幼兒更清楚地了解哪兩種顏色交替產(chǎn)生的顏色變化)
1. 總結:孩子們,你們今天都很棒,都成為了一名出色的小魔術師,染出了這么多漂亮的小花布,咱們一起來看看展板上的花布吧。先看1號展板上的花布,是由紅色和黃色交疊染出的花布,紅色和黃色交疊會出現(xiàn)桔紅、桔黃色;2號展板是由紅色和藍色交疊染出的花布,紅色和藍色交疊會出現(xiàn)紫色(淡紫色、深紫色);3號展板是由藍色和黃色交疊染出的花布,藍色和黃色交疊會出現(xiàn)綠色(淡綠色或、深綠色)?茨銈?nèi)境龅膱D案有很多、很多種(教師有意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看一看染出的圖案都像什么呀?有的像蝴蝶,有的像小花,有的像小魚、有的像烏龜、有的像小草、有的像。
2.延伸:讓幼兒嘗試用各種不同的顏色制作“花花布”,感受其它顏色交替產(chǎn)生的顏色變化。
3.反思:在教學過程中示范布的折疊方法環(huán)節(jié)中,沒有讓個別理解能力差、動手能力欠缺的幼兒完全地領會,導致在幼兒動手操作環(huán)節(jié)中很盲然,需要老師進行個別指導和幫助,從而沒能完全克服本活動的難點。以后我會在課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在活動中爭取讓全部幼兒都能得到最大發(fā)展。
幼兒園小班藝術教案5
設計意圖:
《小雨點按門鈴》是一首很有畫面感的敘事歌曲,它歌詞簡單、節(jié)奏歡快、富有童趣。傳統(tǒng)的歌曲活動是以教師示范唱、幼兒重復演唱來學習歌曲,或者以教師出現(xiàn)簡單的圖標幫助幼兒記憶歌詞來演唱歌曲,幼兒容易產(chǎn)生枯燥、厭煩的情緒,整個過程中教師累、幼兒乏的現(xiàn)象較嚴重。本次活動針對小班幼兒感知直觀、注意力時間短的特點,巧妙地運用簡潔的教具(彩色卡紙制作的小雨點若干,背后貼上雙面膠),讓幼兒在快樂的游戲中開展音樂活動。
歌曲中由小雨點、小魚兩個角色組成,巧妙地運用簡單的教具,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循序漸進地進行角色轉換(一個一個地變成小雨點的角色),在有驚奇、有期待、有興奮、有成功的游戲過程學會唱歌曲,體驗快樂。
整個過程由三個環(huán)節(jié)組成:來到魚池,激發(fā)興趣→小雨點找朋友,逐個變換角色進行游戲→“按門鈴”游戲,結束活動。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能完整演唱歌曲。
2.積極參加音樂活動,感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魚標志一個、“小雨點”小圖片若干、門鈴聲
活動過程:
1.音樂游戲:小魚游,激發(fā)興趣
師:春天來了,我們一起去玩一玩吧! (跟隨“郊游”音樂來到室內(nèi)。)
師:看,這是什么地方?(幼兒椅子圍圓成“魚池”。)
師:我們跟著小魚到魚池里玩一玩吧! (跟著音樂“游一游,跳一跳”。)
【評析:切合主題的情景設置,把孩子很快帶入游戲情境中,小魚兒游一游,跳一跳,音樂聲中,他們的快樂開始了。】
2.熟悉并理解歌詞
(1)門鈴聲引出小雨點。
師:小魚游得好開心啊,我們坐下來歇一歇吧!(“叮咚叮咚”)
師:咦,什么聲音?幼:門鈴聲
師:是誰在按門鈴?幼:小鳥、小狗、大狗熊……
師:到底是誰呢?(出示小雨點指偶)跟小雨點打個招呼吧!
【評析:在日常游戲活動中,一般作客的都是小動物,“小雨點”的到來讓幼兒有些出乎意料,對小雨點充滿了好奇,充滿了期待!
(2)小雨點作客,學唱歌曲。
師:你們知道小雨點來干什么了?(老師范唱歌曲)
提醒:小魚兒到你家來做客了,你們高興嗎?那怎么迎接小客人呢?
幼:跳出水面把客人請。(帶領幼兒一邊有節(jié)奏地說歌詞,一邊學小魚跳一跳,做邀請動作。)
【評析:“跳出水面把客人請”是倒裝句,幼兒不太容易掌握,此環(huán)節(jié)讓幼兒有節(jié)奏地做動作是為了加強對歌詞的理解和表達。】
師:哎呀,小雨點滴到小魚的哪兒了?(老師將小雨點自然地貼在一幼兒手臂上。)
師:小雨點找到了一個好朋友,它還會去誰家作客呢?哪只小魚跳得高小雨點就會到你家去。(教師帶領幼兒邊唱歌曲邊表演)哎呀?這次小雨點落到了小魚的哪兒呀?(額頭上、衣服上)
師:咦!又落下來了三滴小雨點,這次小魚不光要跳得高,還要對小雨點大聲地說一句話:來吧,客人請!
(幼兒唱歌兩遍,教師分別將小雨點落在小魚的肩膀上、肚子上、小腳上。)
【評析:傳統(tǒng)的歌曲活動是以教師示范唱,幼兒重復演唱來學習歌曲。教師通過小雨點三三兩兩地分別落在小朋友身上,讓他們在期待中學唱歌曲,同時不感到重復唱歌的枯燥。最后在幼兒會唱歌曲的基礎上滲透“來吧,客人請”的對白,使整個唱歌過程更流暢、更自然。此環(huán)節(jié)通過小雨點的到來巧妙地將幼兒分成兩個角色,為后面的游戲做好鋪墊!
3.幼兒互換角色進行游戲
師:哪些小魚身上落到了小雨點的?那你們現(xiàn)在就變成小雨點了,小雨點到小魚家作客要先干什么?(按門鈴)
師:小魚家的門鈴在哪兒?門鈴的聲音響不響呢?(按按幼兒的鼻子、耳朵、肩膀等,被按的幼兒同時發(fā)出“叮咚叮咚”的聲音。) 。
師:每個小雨點去找一條小魚,看看它們家的門鈴在哪兒,輕輕地按一按。
跟著音樂邊唱邊玩游戲。
交換角色進行游戲。
【評析:幼兒對“按門鈴”和“叮咚叮咚”這個互動環(huán)節(jié)充滿了興趣,讓幼兒自由選擇伙伴對唱、游戲,滿足了他們自由表現(xiàn)的愿望。】
4.教師扮演小魚,結束游戲
師:(把另一半的幼兒身上貼上小雨點。)現(xiàn)在你們都是小雨點,老師是小魚,找找我的門鈴在哪里?(教師與幼兒共同游戲)
師:你們看,那兒有許多大魚呢,我們一起到大魚家作客,好嗎?(跟客人老師做游戲結束活動。)(音樂一遍)
【評析:教師角色的轉換使游戲達到高潮,幼兒對老師的“門鈴在哪里?身上哪部位會發(fā)出‘叮咚’的聲音?”充滿了好奇,每個幼兒都爭搶著在老師身上摸一摸、捏一捏、按一按,對老師的回應得到極大的滿足,同時使他們的歌唱和游戲更加輕松自如!
幼兒園小班藝術教案6
活動目標:
1、了解章魚的結構特點,學會用分泥、團圓、壓坑的泥工技能制作章魚。
2、在創(chuàng)作活動中,體驗操作活動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泡泡泥、小棒人手一份
2、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們班來了位新朋友,大家快來猜猜它是誰?
接下來請小朋友一起來看一段有趣的視頻吧。
二、播放視頻,教師和幼兒一起觀看,觀看完畢后教師提問:
這位新朋友是誰?(章魚)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大海里、水里)它長什么樣子?(章魚有圓圓的腦袋,腦袋上面有兩只眼睛、一個嘴巴、腦袋下面還有許多觸手)
三、示范講解:可愛的章魚
1、魔術:圓形變變變
出示泡泡泥小球,師:這是什么呀?今天老師就要用圓來變小章魚。
出示范例泥工《小章魚》,看,老師用一個大大的圓變了章魚的什么?下面這些小圓變成了章魚的什么呀?(觸手)
2、教師示范
——分泥——先分成兩塊大小相同的泥,再將其中的一塊分成珍珠奶茶大小的小泥
——搓圓——大泥搓圓變成章魚圓圓的腦袋,小泥搓成小圓在大圓下面圍一圈變成章魚的觸手。
3、壓坑——用將小圓套在小指上變帽子的方法壓坑變出章魚的嘴巴粘在腦袋上。
4、用小小圓來做張宇的眼睛。
5、裝扮章魚——用壓坑的方法制作帽子或蝴蝶結打扮章魚。
四、幼兒操作。
幼兒按步驟圖制作自己喜歡的章魚。教師巡回指導,重點提醒幼兒分泥。
五、作品展示,教師評價。
請完成繪畫的幼兒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教師并做相應評價。
活動延伸:
幼兒慶祝,表演《可愛的章魚》:章魚在遇到壞人時會噴出墨汁保護自己,變形保護自己。
教學反思:
對于剛入園2個多月的小班孩子來說,他們在泥工方面會些什么技能呢?從上次的《彩紅》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雖然他們對泥工制作很感興趣,但是要想很熟練的掌握揉、團技能對于這些幼小的孩子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相當一部分幼兒并沒有完全掌握這方面的技能。 活動內(nèi)容的設計要求,既要符合孩子的知識技能,又能激發(fā)孩子的活動興趣,因此我設計本次活動《可愛的章魚》。原因有兩個:其一,據(jù)了解章魚對多數(shù)幼兒來說是一種比較熟悉的海洋動物,也是孩子們喜愛看的動畫片《海綿寶寶》里有的卡通人物。我想孩子們一定會很樂意參與制作章魚的活動。其二,制作章魚的過程簡單易學:先揉好泡泡泥,再團成泥團,整個過程中都用到了圓球。在制作過程中孩子既能鞏固上一次活動中“團”的技能,又能學到新的技能“壓”。
帶著這些想法我組織了該活動。首先讓孩子學習取一團自己需要的泥團,在雙手中交替揉捏再至于泥工板上用手心團圓。在制作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這樣看似簡單的揉泥動作及團圓動作,對于相當一部分的小班孩子來說卻顯得比較困難。有些孩子急于求成,沒等到泥團揉圓,結果做出來的章魚不好看,但孩子制作章魚的熱情很干,每個孩子都十分認真投入,我想“章魚”的質(zhì)量和孩子的能力有關,和每個孩子所取的泥團大小有關,和泡泡泥的性質(zhì)也有關……因此我覺得孩子在制作過程中開心快樂,積極參與就是最大的成功。
為了使孩子體驗成功的快樂,我給先制作好的幼兒拍照,并通過視頻展示出來,同時鼓勵孩子與身邊的同伴比賽,看誰的章魚做得又快又好。孩子們都在努力地揉泥、團圓、壓扁,一個個做得不亦樂乎。
幼兒園小班藝術教案7
活動目標:
1、在故事情景中傾聽音樂,嘗試按不同音樂來表現(xiàn)動作。
2、借助故事情節(jié)仔細觀察畫面,并且大膽進行想象。
活動準備:課件、三段音樂錄音、小熊掛飾、音樂《快樂的小熊》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小老鼠來了1、播放課件圖1: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朋友,你們看看是誰來了?(小老鼠)是一只怎么樣的小老鼠?(可愛的)1、原來是一只可愛的小老鼠。
二、進入情境:感受表現(xiàn)1、走一走1)播放課件圖2:今天小老鼠帶著我們要到處走一走,它走呀走,來到了一片大樹林里,它看到了很遠的地方有個咖啡色的東西,你覺得會是什么呢?(幼兒自由說一說)2)小老鼠也非常想知道這是什么東西,于是它就決定走過去看看,它是怎么走的呢?請你們聽一段音樂(老師播放音樂A)3)你聽了音樂后覺得小老鼠是怎么走路的呢?你來走走看。(請2-3個幼兒學學小老鼠的走路)(老師繼續(xù)播放音樂A)4)你們覺得小老鼠是怎么走路的?(有節(jié)奏)5)
小結:原來小老鼠是聽著音樂有節(jié)奏的向前走的。
6)請大家一起試一試,學學小老鼠聽著音樂有節(jié)奏的走路。(老師關注幼兒是否有節(jié)奏的學著小老鼠走路)2遍7)現(xiàn)在我們跟著小老鼠一起有向前走,看一看前面到底是什么東西等著我們。2-3遍2、由小變大1)播放課件圖3(從小逐漸變大):我們離那個東西越來越近了,那個東西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ㄗ兇罅耍┰趺磿兇蟮?(走近了)它是怎么變大的?(從小慢慢變大的)2)我給你一段音樂你來做一個變得越來越大的動作好嗎?你先做一個小小的動作。(播放音樂B)3)還有小朋友有不一樣的變得越來越大的動作嗎?原來可以做那么多的越變越大的動作啊。
4)讓我們一起聽著音樂做自己喜歡的越變越大的動作。
5)你覺得這個越變越大的東西到底是什么呢?(幼兒自由猜說)我們繼續(xù)跟著小老鼠向前走看看那個東西究竟是什么?(播放音樂A)3、睡覺1)播放課件圖4(一半身體):那個東西是什么?(熊)你怎么知道是熊?(幼兒自由說)2)你覺得他在干什么?你怎么知道它在睡覺呢?我給你們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播放打呼嚕的聲音)(呼呼的打呼嚕聲音)3)你覺得這個大的動物是怎么睡覺的呢?我們來聽段音樂,請你來試試它睡覺的樣子(教師播放音樂C)。
4)聽第一遍后:聽了音樂后你覺得睡覺的時候身體怎么樣?(搖擺)像在干什么?(湯秋千)5)我們大家再一起跟著音樂身體像蕩秋千一樣的睡覺。剛剛你們睡覺的時候做美夢了嗎?等會兒把你做的美夢告訴我。
三、音樂游戲"石頭熊"
1、播放課件圖5:它到底是誰?(熊)我們一起叫醒它,我們一起玩游戲吧!
2、游戲"石頭熊":我是小熊我來和你們玩游戲了,(老師帶頭飾)請你們聽好了,音樂一響起你們要跟著音樂做大熊的各種動作,音樂一停就要立即停下不動,做"石頭熊",音樂響起,我們再做動作哦。(反復2-3次)
幼兒園小班藝術教案8
藝術活動:《漱口歌》(歌唱)
活動目標:
1、學習傾聽音樂前奏,用自然的聲音有節(jié)奏的演唱歌曲。
2、隨著音樂學習漱口的方法,感受講衛(wèi)生的樂趣。
活動準備:
準備一個小白兔的布偶玩具,一個干凈的水杯;教育掛圖《領域活動.藝術.漱口歌》
活動過程:
一、講述《講衛(wèi)生的小白兔》,引出主題。
1、教師出示小白兔的布偶玩具講述:這是一直講衛(wèi)生的小白兔,它的牙齒又白又整齊,可好看了。你們知道她沒太能吃完點心后、飯后都做了什么嗎?
3、觀察動作表演與教育掛圖,理解、記憶歌詞。
4、教師按歌詞的順序表演漱口的動作,引導幼兒認真觀察。
5、逐一出示掛圖,與幼兒共同理解各掛圖的意義,教師用歌詞進行講解。出示及講解掛圖時應注意打亂順序。
6、教師邊朗誦邊表演,要求幼兒認真觀察后將掛圖按順序排好。
三、教師范唱,幫助幼兒感受歌曲,進一步記憶歌詞。
1、教師彈唱歌曲,幼兒邊欣賞邊學唱。
2、教師彈唱歌曲,幼兒按音樂的內(nèi)容有節(jié)奏的進行表演。一兩遍后教師可視情況提示幼兒在念白處跟念。
四、指導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帶領幼兒演唱。教師應提示幼兒認真傾聽音樂,在前奏結束后開始演唱。同時,根據(jù)幼兒學習情況,有輕聲帶唱逐步過渡到幼兒獨立演唱。
2、教師伴奏,幼兒邊唱邊表演。
活動延伸:
生活活動:午餐后播放音樂,組織幼兒按音樂提示幼兒正確漱口。
幼兒園小班藝術教案9
目標:
1、喜歡參加美術活動,體驗作畫過程中的樂趣。
2、能使用棉簽大膽作畫。
3、了解冬天的落葉樹的主要特征。
重點:
積極觀察,初步了解冬天落葉樹的特征。使用棉簽畫樹干和樹枝。
難點:
使用棉簽畫樹干和樹枝。注意繪畫方式,保持繪畫整潔。
準備:
黃色、藍色卡紙若干,棉簽,顏料,課件《冬天的樹》,范畫兩張,過程:
1、幼兒觀察冬天的樹,了解冬天落葉樹的特征。
(1)師:寒冷的冬天來到了,有許多的大樹媽媽都發(fā)生了變化,到底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呢?讓我們來看一看吧。ㄓ^看視頻《冬天的樹》)幼兒觀察,教師提問:冬天里的樹是什么樣的?樹枝有什么變化?小樹葉都離開了媽媽,變得光禿禿的。這種樹我們叫它落葉樹。
(2)觀察樹干和樹枝。問:大樹媽媽的'身體在哪里?樹干是怎樣的?
師:看!大樹媽媽在向我們揮手呢!它的樹枝是什么樣的呢?
2、學習用棉簽蘸顏料畫冬天的樹。
(1)教師引導幼兒思考,冬天的樹是什么樣的?要怎么畫呢?
(2)根據(jù)幼兒回答,引導幼兒小結:樹上有樹干、樹枝。畫時先畫樹干,再畫樹枝。教師邊說邊示范并請個別幼兒嘗試。
3、幼兒繪畫(1)請幼兒用棉簽大膽作畫,教師巡視指導。
(2)鼓勵幼兒畫出自己見過的或喜歡的樹,可畫一棵,也可以畫幾棵。
(3)作畫時保持清潔衛(wèi)生。
4、繪畫活動結束(1)將作品貼起來組成"冬天的小樹林"并欣賞同伴作品,說說你喜歡哪張作品。
(2)向客人老師介紹你的作品。
(3)整理小結。
幼兒園小班藝術教案10
活動目標:
1、在反復感受樂曲的基礎上,初步學唱歌曲。
2、感受與同伴、老師一起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小鴨頭飾音樂磁帶不同動物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今天天氣真好,看看我們的動物朋友去吧。怎么去?(歌曲:騎小車)
動物新村到了,聽一聽有哪些動物朋友?并學一學小動物的動作。(練習聽音樂做動作)
看到這么多動物朋友,真高興,唱一首歌表示我們高興的心情。
二、基本部分
1、還有一位朋友沒去看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小鴨子吧。
把小鴨子找出來和他一起玩。
反復感受音樂:前面有一條清清的小河,我們到小河里去洗個澡吧。小河里有許多小魚小蝦,快快讓我們吃個飽吧(隨音樂伴奏動作,伴奏音樂2--3遍)
2、有點累了,找一張椅子坐下來。
森林里有一只百靈鳥,唱的歌可好聽了,我們一起來聽百靈鳥唱歌吧(欣賞歌曲一遍)
3、我們也來學一學百靈鳥唱歌吧(跟唱1--2遍)
三、結束部分
小鴨子的歌很好聽,小鴨子的舞也可好看啦,我們一起來跳一個小鴨子的舞蹈吧。(在歌曲音樂的伴奏下,邊唱邊跳)
今天玩得真開心,時間不早了,騎上我們的小車回家吧。
附歌曲:小鴨嘎嘎
2/4活潑、輕快
3523|55|6563|55|536|532|6161|612|
小鴨小鴨嘎嘎,肚子餓了嘎嘎,不喊爹,不叫媽,搖搖擺擺跳下河,
5326|1—|1—||
自己去捉蝦呀。
幼兒園小班藝術教案11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旋律,能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種子發(fā)芽的過程。
2.喜歡想象動作,體驗自主表現(xiàn)的樂趣。
3.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游戲情節(jié),注意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4.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小種子、小芽兒、小花、小果子圖片,歌曲《小種子要發(fā)芽》音頻、分段音頻。
紙面教具:小種子、小芽兒、小花、小果子。(打印后自行制作掛牌)
活動過程
一、出示種子成長過程圖片,鼓勵幼兒用肢體動作表演
1、學一學小種子鉆出土地的動作
有一顆小種子在地下睡覺。春天來了,小種子要發(fā)芽,頂頂腦袋往上鉆,鉆呀鉆,哎喲喲,鉆呀鉆,哎喲喲。(出示圖卡:種子。)
小種子想要長大,它做了什么事情呢?小朋友們能用動作表現(xiàn)出來嗎?
2、學學小葉子長出來。
小種子通過自己的努力終于鉆出泥土啦,它還長出了兩片葉子。(出示圖卡:小芽。)
小葉子,伸懶腰,伸伸胳膊伸伸腿,伸呀伸,哎喲喲,伸呀伸,哎喲喲!
小種子鉆出泥土,長出了什么?用動作表演一下,小葉子是怎么伸展的吧!
3、學學小花朵開放了。
小葉子長呀長,慢慢地長大,又長出了一朵小花。(出示圖卡:小花。)
小花蕾要開花,花瓣層層都打開,開呀開,哎喲喲,開呀開,哎喲喲!
小葉子越長越大,然后長出了什么?你來做一做,小花是怎么開花的吧!
4、學學小果子長大了。
小花開出來以后,它又結出一個小果子。(出示圖卡:小果子。)
小果子要長大,向著太陽笑哈哈,笑呀笑,哈哈哈,笑呀笑,哈哈哈!
小花開出來了,又結出了一個小果子,小果子是怎樣笑的?你能表演一下嗎?
二、播放音樂《小種子發(fā)芽》,引導幼兒欣賞并表演
1、完整欣賞音樂《小種子要發(fā)芽》。
這里有一首很動聽的歌曲《小種子要發(fā)芽》,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聽一段音樂貼張圖卡。)
你覺得這首曲子分成了幾段?每一段都在說什么呢?
2、分段聽音樂,感受樂曲旋律。
我們一起跟著音樂來做小種子鉆出土、小葉子伸懶腰、小花朵要開花、小果子笑哈哈的動作吧。
你們想先做誰的動作?我們一起聽音樂跟著做吧。(根據(jù)幼兒的選擇,分段播放音樂。)
3、完整表演律動。
現(xiàn)在請你從小種子、小葉子小花朵、小果子這4個角色中選一個你自己最喜歡的,最想表演的,貼上對應的卡片。
小朋友們和我一起先圍成圓圈,一會兒唱到誰,誰就站起來表演,好嗎?
如果你想表演別的角色了,就和其他小伙伴商量下,跟他交換卡片,然后再一起表演。
溫馨提示
1.盡量引導幼兒探索出和別人不同的動作。
2.在表演的過程中,引導幼兒跟著節(jié)奏表演。
3.等幼兒熟悉音樂和動作以后,可以提醒幼兒調(diào)整自己的動作幅度。
幼兒園小班藝術教案12
活動目標:
1、體驗關心、幫助小動物的美好情感。
2、在活動中鞏固對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認識。
3、在生生互動中積累串回形針的經(jīng)驗。
活動準備:
1、場景布置:紅黃藍三間小房子。
2、彩色回形針若干。
3、已有初步的串回形針的經(jīng)驗。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情感。
師:森林里的小動物們蓋新房子啦,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場景一:
1、師:這是誰的新房子呀?是什么顏色的?
2、小動物:我的房子是蓋好了,可是不知道選什么窗簾,小朋友你們能幫助我嗎?
。▓鼍岸⑷和希
二、幫助小動物做窗簾。
1、討論:你見過哪些窗簾。
2、看圖片:各種材質(zhì)的窗簾。
3、引出新款窗簾:回形針做的窗簾。
4、個別幼兒嘗試制作方法。
三、集體操作活動。
1、交代任務:將回形針連接起來,做成長長的窗簾,然后掛到小動物的窗戶上。
2、老師關注:幼兒制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
3、啟發(fā)幼兒進行簡單的裝飾:最后掛上可愛的小星星。
四、展示作品,體驗成功。
五、活動延伸:
把各種材料投放到區(qū)域活動:你們還可以為其他小動物設計漂亮的窗簾。
幼兒園小班藝術教案13
設計意圖:
《我是一個粉刷匠》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兒童歌曲,歌詞較少,曲調(diào)簡單輕快,非常適合小中班幼兒。希望這首歌能夠讓小朋友們愉快的進入音樂氣氛,感受音樂中不同樂器的節(jié)奏,培養(yǎng)幼兒親自參加音樂表演,感受其中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熟悉歌曲旋律,能用歡快、活潑的歌聲和動作來表達歌曲的情感。
2.初步學唱歌曲,體驗粉刷匠勞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粉刷匠》、舊報紙做的帽子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導入
1.師:小朋友們喜歡猜謎語嗎?我說一個謎語你們猜一猜,仔細聽好了“兩棵樹,十個叉,不長葉,不開花,吃飯勞動全靠它”。(手)
2.說說你們的小手能干什么?
3.下面看看老師的手能干什么?(拍手、掃地、洗衣服、刷牙、洗臉、粉刷)
二、做一做
師:小朋友們一看就知道老師的手在做什么,我們一起來坐一坐,看誰的小手最能干。
三、初識兒歌
師:小朋友,老師把剛才粉刷墻壁的動作編成了一首小兒歌,你們仔細聽(邊念邊拍語詞節(jié)奏)
1.我是一個粉刷匠,粉刷本領強。我要把那新房子,刷的很漂亮。
2.刷了房頂又刷墻,刷子飛一樣。哎呀我的小鼻子,變呀變了樣。
3.認識語詞節(jié)奏,××××︱×××︱××××︱×-‖
4.“今天我們就把這首好聽的小兒歌配上音樂唱出來!
四、學習歌曲(清唱、伴奏)
1.幼兒欣賞歌曲。
2.幼兒學唱歌曲。
五、配合歌曲,幼兒邊唱邊進行表演。
1.啟發(fā)幼兒用動作來表現(xiàn)歌曲。
2.啟發(fā)幼兒想象,用不一樣的動作來進行表演。
幼兒園小班藝術教案14
活動目標
樂意學習歌曲,體驗歌曲的旋律之美。
嘗試用好聽的聲音演唱歌曲,在音樂與表演中感受春天的美。
理解歌詞內(nèi)容,在教師引導下初步學會表演歌曲。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春來了》兒歌音頻;春天景色插圖;《春天》歌曲、伴奏音頻。
活動過程
播放兒歌音頻《春來了》導入活動。
——一年有幾個季節(jié)?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哪里看起來特別有春天的感覺?
引導幼兒欣賞春天的景色插圖,根據(jù)插圖請幼兒說一說。
——你看到的春天有哪些景色?
播放歌曲,引導幼兒傾聽,了解歌曲內(nèi)容并學唱。
1.播放《春天》歌曲音頻,根據(jù)歌曲音頻依次出示圖譜,熟悉歌詞內(nèi)容。
——你們聽到了什么?歌里是怎么唱的?
2.播放《春天》歌曲伴奏音頻,學唱歌曲3~4遍。
再次播放歌曲伴奏,根據(jù)歌詞創(chuàng)編動作進行表演。
1.引導幼兒根據(jù)歌詞內(nèi)容來做動作。
2.請幼兒分組進行表演。
3.引導幼兒分角色表演,帶著動作進行表演歌唱。
活動延伸
區(qū)域活動
將音樂投放至表演區(qū),幼兒可繼續(xù)表演歌曲,可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不同的動作。
幼兒園小班藝術教案15
活動目標:
1,通過演唱歌曲進一步加深對常見水果名稱的了解。
2,能夠和感受音樂節(jié)奏的起伏,學唱歌曲,并隨之身體律動
3,初步學習進行簡單的歌詞創(chuàng)編。
活動準備:
1,幼兒對常見水果已有初步了解。
2,鋼琴伴奏《水果歌》
3,水果圖片:蘋果、菠蘿、西瓜(草莓、葡萄、櫻桃、香蕉等)
活動過程:
一、引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新朋友(出示圖片)大樹哥哥?墒谴笫甯绺缯f:我啊覺得很孤單呢!你們看,我的身上只有綠色的葉子,看起來呀空蕩蕩的。小朋友們,請你們給我找個伴兒吧!顧老師后來發(fā)現(xiàn)了,原來大樹哥哥有很多的弟弟妹妹,他們都是一些可愛的水果寶寶。那現(xiàn)在顧老師要來唱首歌,請小朋友們豎起耳朵聽一聽,第一個出現(xiàn)的什么水果寶寶。
二、活動過程
師唱第一遍:蘋果的歌。
師:小朋友你們有沒有聽到剛才老師歌里唱的是什么水果寶寶呢?
幼:西瓜。
師:對啦!我們看到第一出現(xiàn)的是蘋果寶寶(出示圖片),蘋果寶寶來和大樹哥哥做伴了(把西瓜圖片貼在大樹上)。那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唱一遍吧!
大樹哥哥找到了他第一個好朋友,真開心呀!那我們再來聽聽看,第二個出現(xiàn)的是什么水果寶寶
師唱第二遍:西瓜的歌,并將圖片貼在大樹上。
師:剛剛我們幫大樹哥哥找到了他們的好朋友:蘋果寶寶和西瓜寶寶,F(xiàn)在老師要請出大樹哥哥的第三個好朋友啦!這次還是要請小朋友豎起耳朵好好聽聽,第三個出現(xiàn)的是什么水果寶寶呢!
師唱第三遍:菠蘿的歌
師:這次出現(xiàn)的是什么水果寶寶呢?
幼:菠蘿
師:顧老師知道我們班也有一個小朋友叫菠蘿,請她來和我們一起唱一唱吧!
師:現(xiàn)在顧老師知道,我們的小朋友都有點兒聽累了,那我們就來一起跟著音樂跳跳舞吧!
(教授幼兒動作,強調(diào)后段歌詞重復時,手能夠隨著音調(diào)起伏而改變高度。)
師:剛才我們幫大樹哥哥找了三個好朋友,分別是什么寶寶呢?
幼:蘋果寶寶、西瓜寶寶、菠蘿寶寶
師:那我們現(xiàn)在請小朋友來唱一唱他們自己的喜歡的水果吧!
(請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水果,并隨著歌聲做動作)
三、結束
師:最后我們來分個組,先請男孩子和老師一起唱,還要一起做動作。男孩子來唱蘋果寶寶吧!
男孩子唱
師:現(xiàn)在換成女孩子啦!
師:今天大叔哥哥很開心,因為點點五班的小朋友幫他找到了很多很多的好朋友!我們來給自己鼓勵一下吧!
【幼兒園小班藝術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藝術教案:玩色_小班藝術教案07-19
幼兒園小班藝術教案06-23
幼兒園小班藝術教案06-16
幼兒園小班藝術的教案10-22
幼兒園小班的藝術教案01-02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石頭的藝術》教案01-16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06-13
【熱】幼兒園小班藝術教案12-06
幼兒園小班藝術教案【精】12-06
幼兒園小班藝術領域教案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