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兩只蚊子吹牛皮》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兩只蚊子吹牛皮》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中班《兩只蚊子吹牛皮》教案1
活動目標:
1、理解快板書的內容,能正確使用兒歌中的量詞。
2、初步學習快板的使用方法,并能按一定的韻律進行朗誦。
3、感受快板書表演形式的樂趣。
重點:
學習快板書內容并朗誦
難點:
學習快板的使用的方法并按韻律進行朗誦。
活動準備:
課件、快板。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激發(fā)幼兒參與的興趣。
。1)出示課件,提問:你們看這是什么地方?(樹叢里)
。2)播放蚊子叫聲的音頻,提問:聽聽是誰來了?它們說了什么?
2、教師朗誦,幫助幼兒理解快板書內容,引導幼兒嘗試學說兩只蚊子的對話。
。1)提問:兩只蚊子都說了什么?大的說了什么?小的說了什么?
(出示課件,幫助幼兒記憶對話內容,正確使用量詞:一顆、一個、一頭、一條)
。2)通過游戲引導幼兒學說兒歌對話,教師將幼兒分為兩組,分別扮演大蚊子、小蚊子進行對話。
(3)出示課件蜻挺,提問:誰來了?蜻蜓來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聽聽兒歌里怎么說的?(教師朗誦兒歌最后一句)
。4)教師示范朗誦快板書,激發(fā)幼兒學習快板書的興趣。
3、引導幼兒一起探索、嘗試快板的使用方法。
。1)出示快板、引導幼兒探索快板的使用方法。小朋友來試一試怎樣能打出又穩(wěn)又好聽的節(jié)奏。
。2)利用兒歌幫助幼兒掌握快板的使用方法。
(兒歌;拇指在前,四指在后握住小底板,上下煽動)
4、通過多種形式引導幼兒能按一定的韻律朗誦快板。
采用教師帶領、集體朗誦、分角色朗誦的形式引導幼兒按一定的韻律朗誦詩歌,感受快板書表演形式的樂趣。
5、活動延伸:鼓勵幼兒與他人分享有趣的快板書表演。
幼兒園中班《兩只蚊子吹牛皮》教案2
活動目標:
1、理解快板書的內容,能正確使用兒歌中的量詞。
2、初步學習快板的使用方法,并能按一定的.韻律進行朗誦。
3、感受快板書表演形式的樂趣。
重點:學習快板書內容并朗誦
難點:學習快板的使用的方法并按韻律進行朗誦。
活動準備:課件、快板。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激發(fā)幼兒參與的興趣。
。1)出示課件,提問:你們看這是什么地方?(樹叢里)
(2)播放蚊子叫聲的音頻,提問:聽聽是誰來了?它們說了什么?
2、教師朗誦,幫助幼兒理解快板書內容,引導幼兒嘗試學說兩只蚊子的對話。
。1)提問:兩只蚊子都說了什么?大的說了什么?小的說了什么?
。ǔ鍪菊n件,幫助幼兒記憶對話內容,正確使用量詞:一顆、一個、一頭、一條)
。2)通過游戲引導幼兒學說兒歌對話,教師將幼兒分為兩組,分別扮演大蚊子、小蚊子進行對話。
。3)出示課件蜻挺,提問:誰來了?蜻蜓來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聽聽兒歌里怎么說的?(教師朗誦兒歌最后一句)
。4)教師示范朗誦快板書,激發(fā)幼兒學習快板書的興趣。
3、引導幼兒一起探索、嘗試快板的使用方法。
。1)出示快板。引導幼兒探索快板的使用方法。小朋友來試一試怎樣能打出又穩(wěn)又好聽的節(jié)奏。
。2)利用兒歌幫助幼兒掌握快板的使用方法。
。▋焊;拇指在前,四指在后握住小底板,上下煽動)
4、通過多種形式引導幼兒能按一定的韻律朗誦快板。
采用教師帶領、集體朗誦、分角色朗誦的形式引導幼兒按一定的韻律朗誦詩歌,感受快板書表演形式的樂趣。
5、活動延伸:鼓勵幼兒與他人分享有趣的快板書表演。
【課后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我能較好的完成課堂目標,幼兒在學習過程中通過集體、分組的練習方法使幼兒能夠快速的掌握兒歌內容,并且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非常的感興趣。特別是在出示小快板進行朗誦和與幼兒一起進行探索快板的使用以及利用兒歌幫助幼兒學習使用快板。最后在老師的帶領下和自己的朗誦中都能按照一定的韻律邊表演邊朗誦兒歌。在活動的過程中有小朋友提出蜻蜓吃掉蚊子時聲音要小一些,我也能較好的抓住并回應幼兒,并借此機會讓孩子們注意朗誦時的聲調變化。
在活動過程中還是要多注意糾正個別小朋友使用快板的情況。對于幼兒的回答多給與回應。
【幼兒園中班《兩只蚊子吹牛皮》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教案《蚊子》09-03
幼兒園中班《兩只羊》教案01-10
《打蚊子》幼兒園教案06-04
兩只蚊子的愛情睡前故事04-11
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兩只小象》教案12-05
《兩只山羊》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02-19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兩只山羊》04-27
《大象和小蚊子》幼兒園教案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