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撈鐵牛教案設計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會用“議論紛紛”造句。
2、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懷丙和尚是怎樣用水的浮力打撈鐵牛的,從而認識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啟發(fā)學生愛科學、學科學。
3、學習給課文分段,輝歸納段落大意。
4、能流暢地朗讀課文。會復述課文第三、四、五、六自然段。
5、能恰當?shù)剡\用數(shù)量詞。
教學重難點:
1、重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懷丙和尚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鐵牛的,從而認識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啟發(fā)學生愛科學、學科學。
2、難點: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大字課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
10、撈鐵牛
2、揭示課題:
三、初讀課文,學會生字新詞:
1、板書生字新詞:
fǔshuān shàng kuàà bēng bǐng
府拴 尚 跨 繃 丙
2、指導拼讀:
老師范讀、領讀,讓學生試。
3、指導理解含義:
府—河中府。地點。
拴—用繩子等繞在物體上,再打上結(jié)?捎醚菔緛碇v解。
尚—和尚。可借圖來講解。
跨—兩腿分在物體的兩邊坐著或站著。課文中指木架的四條腿分別搭在兩只船上。
繃—拉緊。
丙—懷丙。人名。
4、指導書寫:
四、鞏固練習:
1、拼讀生字新詞。
2、說說生字新詞的含義。
五、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生字新詞,初步朗讀了課文,了解了課文內(nèi)容。
六、作業(yè):
書寫生字新詞五遍。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復習檢查:
看手勢默寫詞語:
“和尚、繃緊、懷丙、拴住、跨過”
三、新授:
1、講讀第一自然段:
(1)指導朗讀:
。2)師生討論:
1)什么時間?有一回發(fā)生了什么?
。ㄋ纬瘯r候,有一回黃河發(fā)大水, 沖斷了河中府的一座浮橋。)
2)鐵牛是做什么用?
。ㄨF牛是拴浮橋的。)
3)為什么陷在河底的泥里?
。ū淮笏疀_走的,因而陷??)
2、講讀第二自然段。
。1)指導朗讀
。2)師生討論
1)為什么要撈鐵牛?
(洪水退了,浮橋得重修。)
2)人們議論什么?
。]有人能把鐵牛撈起來。)
3)一個和尚說了什么?
(“讓我來試試,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還叫水把它送回來。)
4)這兩段主要講什么?
(講拴住浮橋的鐵牛被水沖走,陷在河底的泥里,一個和尚提出能把鐵牛撈上來。)
四、鞏固練習;
1、朗讀課文。
2、說出第一、二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
五、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第一、二自然段,了解了宋朝時候有一回發(fā)大水,把河中府的一座浮橋沖斷了,鐵牛也被沖走,有個和尚所能把它們撈上來。
六、作業(yè):
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復習檢查:
說出第一、二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
三、新授:
1、講讀第三自然段:
。1)指導朗讀:
(2)師生討論:
1)這段共有幾句話?(四句話)
2)講了哪幾項準備工作?
。ㄋ南霚蕚涔ぷ鳎1、摸清鐵牛沉在哪兒;1、兩只裝滿泥沙的大船到鐵牛沉沒的地方;3、拴船搭架子;4、下水用繩子把鐵牛拴住。)
3)從“兩只很大的木船”“裝滿泥沙”“結(jié)實的'木料”“很粗的繩子”及“牢牢拴住”這些詞語,可以看出和尚什么?
(對鐵牛質(zhì)量大的特點,以科學的態(tài)度做了細致、周密的準備工作。)
4)這段主要講什么?
。ㄖv和尚做撈鐵牛的準備工作。)
四、鞏固練習:
1、朗讀課文:
2、說出和尚做了哪幾項準備工作。
五、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第三自然段,了解了和尚為撈鐵牛做的幾項準備工作。
六、作業(yè):
復述課文第三自然段。
【七年級撈鐵牛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我也來“撈鐵牛”12-25
小學課文《撈鐵!方虒W設計01-17
語文課撈鐵牛教學反思03-19
小學語文《撈鐵!肪式虒W設計03-31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撈鐵牛》教案設計10-22
三年級語文撈鐵牛說課稿06-28
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撈鐵牛》教案設計02-28
求三年級下冊《撈鐵!方贪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