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電影《弱點》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美國電影《弱點》觀后感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后,這次觀看讓你有什么領悟呢?觀后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于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于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后的基礎上發(fā)感想。觀后感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國電影《弱點》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弱點》在北美的票房很好,超過了兩億美元,作為一部溫情勵志片,這個成績很難得。其實看過之后覺得《弱點》的成功也很自然,因為它太容易觸到人心中最柔軟的那個地方了,從安妮看到大個子邁克在寒風中瑟瑟前行的那一刻起,我就一直被一股隱隱的暖流鼓蕩著,影片用很純凈的方式讓這種溫暖持續(xù)烘烤著觀眾,我們感受著影片中的人物用各種方式表現(xiàn)出的善良,直至意料之中的結局。
在這個白人貴婦救助黑人孤兒并將他撫育成才的故事中,恐怕唯一能遭人詬病的也就是陶西一家的中產階級家庭背景了,這更容易讓人會將他們對邁克所做的一切視為一種施舍和惺惺作態(tài),以其擁有85家連鎖餐飲店的家族產業(yè),陶西一家對邁克的資助僅僅是九牛一毛,這樣輕而易舉就能達到的樂善好施也就失去了其本應具有的崇高人性的震撼力。但是這里有幾點需要注意的:
首先,這是一個真實的事件,改編自后來成為NFL選秀明星的邁克的個人回憶錄,其次,你有沒有用自己財產的九牛一毛去救助過別人?有沒有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更重要的一點,在影片所展現(xiàn)的邁克的成長過程中,我們看到的是來自邁克周遭的由平凡的善良組成的合力,這包括學校老師對他的寬容,教練在他遭遇不公時的挺身而出,甚至還有能夠被他的家庭歸屬感所感動的大學生體育協(xié)會調查員,在這個非典型的美國夢故事中,被突出的不是個人的奮斗,而是社會對個人夢想的接納和期許,邁克嶄露頭角后各大學的紛至沓來,更是說明了一個健康發(fā)展的社會所應有的為每一個人提供發(fā)展機會的良好機制。
所以說,這是一部典型的美國主旋律電影,盡管有其偽善的一面,但真正做到了打動人心,就像《當幸福來敲門》一樣,用一個平凡人的個性化成功之路來詮釋社會發(fā)展水平和國民情懷,這是中國電影應該學習的地方。中國藝術從業(yè)者一向在價值觀輸出上手法生硬定位模糊,不說電影,就看看用以展示文藝最高水平和國家意志的春晚,在價值取向上都混亂不堪,對弱勢群體的嘲笑,對素質教育的顛覆,對商業(yè)利益的盲目追求……想一想都讓人絕望。
桑德拉布洛克這兩年很春風得意,大有煥發(fā)演藝事業(yè)第二春的感覺。安妮這個角色之所有大受歡迎并得到了奧斯卡的青睞,我覺得個人演技倒在其次,主要是這個人物太討巧了,太符合美國人的審美趣味和價值觀了。一個富人做點慈善不算什么,但安妮的義舉讓人感動的地方在于她對于邁克的確是有愛的,而且她也確實從中得到了快樂和成就感,她面對邁克時的目光中有母性的光輝,她因邁克而產生的或喜或悲是真誠的,這一點也不會因為她資助邁克的真實動機受到質疑時而改變。
《弱點》的原名是《blindside》,我覺得翻譯成《盲點》更合適些,影片從兩個角度詮釋了生命的盲點。邁克生長于環(huán)境險惡的黑人聚居區(qū),但一直保持著善良的本性,是因為他媽媽從小教導他,有壞事發(fā)生時要閉上眼睛,等壞事過去后再睜開眼睛,世界還是一片美好,這個生命的盲點保持了邁克的純凈。對于我們更多的人來說,邁克曾經的不幸是他們視而不見的盲點,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幸讓我們麻木冷漠,所幸的是,安妮在那個夜晚穿越了這個盲點,看到并正視了孑孓而行的邁克,于是避免了他像他的兄弟們那樣沉淪和不知所終,她拯救了他的才能,拯救了他的命運,她為此而感謝上帝,她成全了邁克,同時邁克也成全了她。這個道理適用于所有的人,度人就是度己,做一個對他人有意義的人,就是對自己最好的成全。
【美國電影《弱點》觀后感】相關文章:
美國電影《弱點》觀后感(精選18篇)05-10
美國勵志電影01-15
美國電影返老還童經典臺詞01-14
電影《弱點》觀后感范文09-02
電影弱點觀后感(精選15篇)07-27
電影弱點觀后感范文(精選20篇)12-12
電影《弱點》觀后感作文(精選16篇)07-29
美國電影《冰雪奇緣》的觀后感11-17
最新電影《美國隊長3》經典臺詞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