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歸途小學生觀后感(精選10篇)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后感吧。可能你現(xiàn)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萬里歸途小學生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萬里歸途小學生觀后感 篇1
電影《萬里歸途》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同伴在撤僑大巴前等待張譯、王迅、殷桃的音訊。所有人的眼睛一直眺望著前方高坡的地平線,期待著那條輪廓線有所起伏……尤其此處饒曉志導演特意用了一個小女孩的主觀視角鏡頭來呈現(xiàn),就更加讓人共情了。
電影《萬里歸途》多處用敘事節(jié)奏來故意“欺騙”觀眾,調(diào)動觀影時的情緒。
比如電影的一開頭,就讓主角們陷入了麻煩,然后一番交涉問題解決,隨即高興離去……讓觀眾以為危機解除,跟著心情放松了下來。結(jié)果下一幕就突然來個大場面,以此不斷撥弄觀眾的情緒。使得電影節(jié)奏緊湊,基本能一直吸引住你的注意力。
前面一度被我認為是“槽點”的反派與張譯互射橋段,還好有后面的“梅開二度”。一方面算是做了合理的解釋,反派只不過是通過“不對等的信息騙局”讓別人在自己面前膽怯、求饒,從而彰顯自己狐假虎威式的“強硬”。同時也再次callback了電影的經(jīng)典臺詞“面具戴久了,真以為是自己臉了?”。
另一方面,也給了張譯這個角色救贖的機會,為宗大偉正了名。
張譯飾演的宗大偉絕對是充滿正義感的人物,只是他的勇敢又夾雜了一份隱忍和牽掛。正是多了這份顧慮,讓人物才更真實,更具立體感。不得不說張譯老師把這個角色拿捏的準確、自然。
王俊凱飾演的成朗,就像曾經(jīng)的宗大偉。這一對歡喜冤家,一個初出茅廬,一個久經(jīng)沙場。一個莽撞勇猛,一個圓潤變通。從起初的互相看不上,到最后互相欣賞、互相理解、互相中和。
電影插曲《星星點燈》歌詞和旋律,與當時電影的那段“逆行奔赴”劇情也很貼合,這首老歌我早已聽過太多遍,但第一次聽得這么激昂、動容。
雖然自己身上的“平安符摘下送人必領盒飯”的定律依然存在、個別幾處臺詞也略顯生硬、作為領銜主演王俊凱演技還有待提高……
但整體上看電影還是很不錯的,故事不卑不亢,沒有空喊口號,也沒有用“國家的特殊性”推進劇情,敘事重點放在了不斷遇到困難,然后協(xié)作解決困難的坎坷撤僑路上。
直白的說就是主旋律含量沒有預想的那么多,電影交火爆炸場面也比預期激烈。
最后張譯從天安門駛過天安門,突然有點夢回《士兵突擊》。
萬里歸途小學生觀后感 篇2
電影《萬里歸途》就是講了努米亞發(fā)生戰(zhàn)爭,大使館撤僑的感人故事。
《萬里歸途》主要講述了:努米亞發(fā)生了內(nèi)部戰(zhàn)亂,有三萬多中國人滯留在那里。中國大使館有序地開展撤僑活動,讓外交官和華人大部分安全回家。這個故事由真實故事改編,九死一生地戰(zhàn)爭讓觀影者們心中振奮不已。
長達兩個多小時的電影,最讓我振奮和感動地是開頭和結(jié)尾時,宗大偉的那一句:“帶你們回家!边@句話多么振奮人心,別說漂泊海外的華人,就是我也十分感動,心中有了底氣。這種底氣,是強大的中國給的!
在外交官員遇到困難時,一亮那本小小的中國護照,官員們紛紛讓路。為什么一個護照,可以讓戰(zhàn)亂中的士兵乖乖放下槍、支?為什么外交官員赤手空拳可以帶一百多人回家?是因為我們身后,有強大的祖國!“我們不是生在一個和平的時代,而是生在一個和平的國家。”是呀!這個世界總是戰(zhàn)火飛揚,正是因為我們有了強大的祖國,我們才能過得如此幸福。2011年的那場戰(zhàn)爭,奪走了多少平民百姓的生命,他們可能來自不同國家,但都流離失所,生靈涂炭。唯獨海外華人,在有難的時候,可以幾番曲折,但最后都能安全回到祖國的懷抱。只有國家強大,民族復興的中國,才可以實現(xiàn)這一切!國家強,才有發(fā)言權(quán)!
走出影院,抬頭望望在高空中飄揚的國旗,心中滿是自豪與激昂。革命先烈將它染紅,子孫后代將它保護,只要有五星紅旗的地方,就有家,就孕育著希望!
如今,世界仍舊不太平,03年伊朗與美國交鋒;美國和北約的一些國家火上燒油,戰(zhàn)爭仍在持續(xù)。中國向來不參與別國內(nèi)政,我們一直主張和平。可全世界和平,何時才能實現(xiàn)呢?也只有中國,能在大大小小的戰(zhàn)爭中保留本色,接華人回家!
幸甚至哉,生于華夏,生于盛世。我生在陽光下,生在春風里,生在強大的中國。只有中國,在別的國家戰(zhàn)亂時,帶華人回家;只有中國,在成立73年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就是中國,是中國人民昂首挺胸,漂泊在外的后盾;這就是中國,敢在戰(zhàn)亂時信誓旦旦的說一句:“帶你們回家!“
《萬里歸途》這部電影,讓我感受到祖國的強大,讓我明白了中國可以讓遠在天邊的人與祖國近在咫尺。
此生不悔入華夏,來世還做中國人!
萬里歸途小學生觀后感 篇3
昨天晚上看了一部電影,國慶檔播出的主旋律電影《萬里歸途》,這部電影深深打動了我。
影片剛開始,就介紹了發(fā)生內(nèi)亂的努米亞共和國的背景:整個國家發(fā)生動亂,保衛(wèi)家園的政府軍,還有殘忍的反叛軍之間的戰(zhàn)斗,導致很多無辜的人流連失所,還有很多人員傷亡。
機敏的宗大偉、正直堅定的成朗還有善良體貼的白婳,他們帶領一群撤離的華僑,正在往指定的地點趕。
這部電影,我要站在主角宗大偉的角度去看,他是中國在努米亞的外交官,真正讓我敬佩的是,他在面對叛軍時的表現(xiàn),還有他如何去鼓勵華僑的那種勇氣。
宗大偉在電影里面說了很多謊話,但是說謊話是需要很大的擔當承擔的,他需要把每一個華僑給帶到安全的地點撤離。
他們被叛軍抓到的時候,叛軍首領想利用他中國外交官的身份,來承認他們叛軍的合法地位,但是被宗大偉拒絕了,這非常需要勇氣,還有考驗。
包括在整個劇的結(jié)尾時,他又被反叛軍給抓住,我清楚都記得他第一次跟反叛軍交鋒時,他努力的抖擻那拯救的衣領,以便使自己鎮(zhèn)定下來。還有這一次跟反叛軍的首領交鋒,他非常緊張,腿發(fā)抖。我非常知道他跟那種情況之下非常害怕,作為外交官,又不是軍人,但是這種勇氣來自于他對同胞的愛,來自于他的責任,來自于他的擔當。
電影當中還有一處細節(jié)我非常清楚,就是在成朗的帶領之下,撤離的華僑穿過沙漠,到達指定地點時那種激動的時刻。
有一位華僑親自計數(shù)了他們從出發(fā)地點到達指定地點的步數(shù),總共是32萬6713步,期間,他們穿過了一望無際的沙漠,相互扶持,相互鼓勵,最終抵達了目的地。
看完這部電影之后,我覺得不是每一個國家都能夠有這種實力去撤出本國的華僑,我為祖國的強大感到驕傲,真心的體會到那句話:我們并非生在和平的時代,而是生在和平的國度。
我在想如果讓我去走那么長的沙漠距離,我肯定會絕望,正所謂‘楚善不可及,歸路但蕭條’,這也是我深刻的體會到中國外交官在面對所在國發(fā)生動亂時,他們需要處理各種各樣棘手的情況,有時候甚至可能會丟掉性命。
《萬里歸途》這部電影代入感非常強,在國慶檔播出這樣一部電影,我覺得非常值得一看,強烈推薦。
萬里歸途小學生觀后感 篇4
《萬里歸途》用商業(yè)大片的質(zhì)感拍出了最真實感人的情感,尤其是對于戰(zhàn)亂場景和跋涉沙漠的刻畫,越是驚心動魄的沉浸,越能體會到撤僑道路的不易。我總是會被這樣的故事打動,沒有口號,不存在說教。
在這樣的戰(zhàn)亂背景下,《萬里歸途》還向我們呈現(xiàn)了無國界的愛,在緊急撤僑過程中會去救努米亞的孩子;也呈現(xiàn)了真實的、有血有肉外交官,外交官也是普通人,會有驚懼、會有擔憂、會有躊躇。但在面對刻不容緩的撤僑任務時,他們會把更多人的安危放在首位。
我們能看到撤僑過程中會遇到的困難,會看到同胞的困境,國家的努力,還有各種小愛與大愛的互相幫扶。
張譯的演技再一次賺足了我的眼淚,在“家庭”與“責任”的抉擇上,他牽掛萬里外待產(chǎn)的妻子,卻也毅然逆行進入戰(zhàn)區(qū)執(zhí)行撤僑任務。跟妻子兩次通話的愧歉,一路上的千萬種情緒,也融進了最后終于抵達的那個緊擁。
電影中每一個同胞和外交官背后的家庭豐盈了整個情感節(jié)奏。只有外交官們安全帶所有人回家的堅定信念和全力以赴。影片最后是一段飄雪的北京街景,安謐卻震撼,前段的炮火紛飛恍如隔世,原來這樣“平淡到不值一提的一天,卻是有人跨越山海終于歸來的日子!
片中最讓人驚喜的一點是,雖然故事是圍繞張譯飾演的宗大偉展開的,但是全片可以說是沒有群演,生動描繪了在戰(zhàn)亂地區(qū)支援建設的同胞群像。
宗大偉打電話“騙”妻子在度假、成朗無畏的用英文喊話、白婳的那一句“別怕,有媽媽在”,還有哈桑、瓦迪爾….每一個覺得都熠熠生輝,描繪了人性的底色。
萬里歸途,是同胞們的歸途,也是祖國和無數(shù)外交官為大家搭起來的歸途,晴空風雨幾萬里,都要平安歸家。謝謝萬里歸途,讓我們看到驚心動魄的撤僑,和背后無數(shù)的愛與無言的付出。
萬里歸途小學生觀后感 篇5
國慶第一天,選擇了觀影。眾多電影,選擇了《萬路歸途》,選擇這部電影,一是因為張譯,二是因為撤僑題材。
三部關(guān)于撤僑的電影,我都看了。《戰(zhàn)狼2》是也門撤僑,亮點在于軍人的個人英雄主義;《紅海行動》也是也門撤僑,突出的是軍人的團隊協(xié)作;《萬里歸途》講述的雖然也是非洲國家,也是撤僑題材,卻是從努比亞撤僑。而且,和前兩部電影不同的是,這是一部非軍事題材的電影,重點提突出的是使館工作人員在撤僑行動中所做出的重大貢獻。
《萬里歸途》這部電影角色印象最深刻的當然還是張譯。演技當然沒的說,但是情節(jié)因為編劇的原因有幾處敗筆。
第一個情節(jié):張譯兩次槍輪轉(zhuǎn)賭輸贏,太過荒誕,尤其是第二次。作為使館領保人員與努比亞反政府人員賭輪轉(zhuǎn),完全是強加的突出個人英雄主義,完全沒有必要。因為電影中也說明了,努比亞反政府武裝人員之所以不敢殺害中國人,是因為中國人背后有一個強大的國家。
第二情節(jié):王俊凱扮演的使館工作人員,那個攝像機早在第一次因為拍照就被反政府武裝人員摔壞了,而最后在撤僑的關(guān)鍵時刻,他又拿出那個攝像機,而且所有人員都拿出手機拍照,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因為這可能激怒這些人,從而導致人員全部被殺害。
第三個情節(jié):努比亞撤僑真實事件中,在人員撤往迪亞特的路途中,是非洲的當?shù)厝私o予了所有人員食物和水,才得以補充能量,順利到達迪亞特。而這一個突出中非關(guān)系友誼的情節(jié)卻被編劇選擇性遺忘了,這是一個敗點。
《萬里歸途》觀后,最大的感觸就是身在異國他鄉(xiāng),面對戰(zhàn)亂,背后有一個強大的國家做后盾真好。不論是《戰(zhàn)狼》中手舉五星紅旗以及丁海濤雷霆一怒“開炮”,還是《紅海行動》特戰(zhàn)隊的英勇,以及《萬里歸途》中反政府武裝人員在聽到張譯說“我背后的國家不會放過你們”恐懼,都無一例外地證明,有一個強大的國家做后盾,真好。
萬里歸途小學生觀后感 篇6
“我們不是生在和平的時代,只是有幸生在和平的國家!边@是我看完萬里歸途后最想說的一句話。
這部電影一開頭,就把觀眾帶入了戰(zhàn)爭的殘酷中,炮火連天的怒米亞,人變得如螻蟻一般,到處是斷臂殘骸,猶如人間煉獄。我們英勇的外交官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接到了撤僑的'任務。當中國人高舉手中的護照登上最后一班飛機時,我感到無比的激動與自豪,還好我們身后有強大的祖國。當我看著其他國家的人乞求中國帶上他們時,對他們的憐憫更加深了我對祖國的感激和深深的愛戀。
接受撤僑任務的外交官,他們也在生活中扮演著屬于自己的角色,他們?yōu)槿朔驗槿烁笧槿俗,但是面對我們的同胞時,他們將責任放在了最前面,他們本著不拋棄不放棄每一個同胞的信念,將自己的生死拋之腦后,毅然放棄回國的機會,這是何等的大義。看著主角宗大偉為了同胞與邊境管周旋,與極端分子交涉甚至拼命,我不禁流下了眼淚。他是人不是神,但是他卻在委屈、猶豫、恐懼、痛苦這些情緒之后,選擇了隱忍、決絕、堅強和勇敢。
基辛格說過: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以利比亞撤僑事件為原型的萬里歸途就很好詮釋了這句話。影片中有句話“你不懂戰(zhàn)爭,你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戰(zhàn)爭!笔堑,我們的生活離戰(zhàn)爭太遠了,遠到我們不知道恐懼,但是這些經(jīng)歷過生死的外交官們知道,因此他們敬畏生命,他們厭惡戰(zhàn)爭,他們祈愿和平。
走出影院,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丶业穆飞衔铱吹搅颂鴱V場舞的奶奶們,在歌曲中盡情起舞;看到歡樂的孩子們,在父母的陪伴下,自由地嬉鬧玩耍。我突然覺得這再平常不過的畫面是何等的溫馨,原來平安和一切如常是如此幸福的事。
我慶幸自己生在偉大的中國,我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感到驕傲。我希望世界再沒有戰(zhàn)爭,希望這個世界會變得更好。
萬里歸途小學生觀后感 篇7
國慶檔上映的幾部大片,《萬里歸途》目前占據(jù)著各大主流電影平臺“想看”的頭把交椅,可見這部電影的熱度之高。除了改編自真實的撤僑事件,“師徒組合”(王俊凱和張譯)和“雞毛夫妻”(張譯和殷桃)重聚,《萬里歸途》還有什么賣點吸引觀眾?
《萬里歸途》以2015年努米亞共和國內(nèi)戰(zhàn)為背景,講述前駐地外交官宗大偉和新人成朗臨危受命,帶領北非邊境的中國同胞回家的故事。不難想象,影迷很容易把《萬里歸途》和類似題材的《摩加迪沙》作對比。
不同的是,《摩加迪沙》以外交官及其家屬、工作人員的撤離為主,落腳點是韓國電影擅長的南北關(guān)系!度f里歸途》則關(guān)注125名在外打工的普通民眾,在沒有物資和支援的危急情況下,徒步穿越戰(zhàn)火和荒漠,最后走出困境,體現(xiàn)的是中國外交官的勇氣和智慧。
在不少人的印象里,所謂撤僑就是飛機軍艦開到,所有人揮舞國旗歡欣團聚,根本想象不出他們曾經(jīng)歷多少磨難!度f里歸途》正是聚焦回家前的這一段征途,設置了大量的障礙和考驗,比如政府軍不協(xié)助、反叛軍的挑釁、通訊中斷失聯(lián)、撤離點情況不明等,讓主人公不斷卷入未知的風險和危機,并用15天、32萬步這樣直觀的數(shù)據(jù),給觀眾帶來極強的心理壓迫感。
物理層面的困難同時帶來了精神層面的交鋒,成朗和宗大偉在經(jīng)驗和原則上的沖突,則把外交官的個性和品質(zhì)落到實處,讓普通觀眾對這個職業(yè)有更深入的了解。
張譯扮演的宗大偉是《萬里歸途》的絕對一號。他熟悉當?shù)卣Z言,懂民情接地氣,在底線之上懂得靈活變通,并具備優(yōu)秀的研判和交際能力,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勁頭,可謂是“說軟話辦硬事”的典型代表。片中,張譯的表現(xiàn)一如既往的穩(wěn),有血有肉,實現(xiàn)了觀眾情緒的最大調(diào)動。
萬里歸途小學生觀后感 篇8
我覺得萬里歸途最戳中我的地方是外交官們是有血有肉鮮活的個體,他們有恐懼,有自己害怕,但絕不懦弱,有自己想要守護的愛與責任。他們最強大的地方是為了這份愛與責任,他們直面自己的恐懼,沒法料事如神,并非刀槍不入,他們也會受傷,但卻挺身而出,他們不是神卻守護了每一個在外的中國人。
王俊凱這次的演技真好!我以為他很難超越孟超了,沒想到這只是我以為!臺詞功底也是一頂一的好!
最神的我覺得是張譯,最牛之處是把人對死亡的恐懼演繹得淋漓盡致,明明恐懼到極致,卻還咬牙硬上。太強了!
萬里歸途電影中每一個同胞和外交官背后的家庭豐盈了整個情感節(jié)奏。
只有外交官們安全帶所有人回家的堅定信念和全力以赴。
影片最后是一段飄雪的北京街景,安謐卻震撼,前段的炮火紛飛恍如隔世,原來這樣“平淡到不值一提的一天,卻是有人跨越山海終于歸來的日子!
片中最讓人驚喜的一點是,雖然故事是圍繞張譯飾演的宗大偉展開的,但是全片可以說是沒有群演,生動描繪了在戰(zhàn)亂地區(qū)支援建設的同胞群像。宗大偉打電話“騙”妻子在度假、
成朗無畏的用英文喊話、白婳的那一句“別怕,有媽媽在”,還有哈桑、瓦迪爾…。每一個覺得都熠熠生輝,描繪了人性的底色。
萬里歸途,是同胞們的歸途,也是祖國和無數(shù)外交官為大家搭起來的歸途,晴空風雨幾萬里,都要平安歸家。
謝謝萬里歸途,讓我們看到驚心動魄的撤僑,和背后無數(shù)的愛與無言的付出。
“中國人總是被他們當中最勇敢最有智慧的人保護得很好!
后面知道電影是真實事件改編更有感觸了,這也是我第一次在大銀幕上看到在他國動亂時,在那些新聞里的數(shù)字下,每一位“安全歸國”的中國人背后的故事。
萬里歸途小學生觀后感 篇9
由饒曉志執(zhí)導,郭帆、王紅衛(wèi)監(jiān)制,張譯、王俊凱、殷桃領銜主演的撤僑題材電影《萬里歸途》揭秘了中國式撤僑的幕后故事。
電影在國慶假期取得很好口碑和票房,但在這里暫不提電影的好壞和演員的演技,就整體看完給我聯(lián)想到一些公司管理的問題,一起進行探討。
在電影情節(jié)當中,宗大偉在帶領大家步行的途中和成朗發(fā)生爭執(zhí),原因是宗沒有和大家說明抵達步行終點后不一定有救援隊伍,成認為是欺騙大家,應該如實告知。由此產(chǎn)生了不同意見,雖然最后都抵達了終點,但也發(fā)生了一些意外,一小部分人脫離隊伍被反政府武裝抓獲,后犧牲一位當?shù)厮緳C才艱難脫險跟大家聚集。
在這段情節(jié)中,暫不提誰對誰錯。在公司管理的問題就經(jīng)常碰到這樣的問題。經(jīng)驗豐富的老同事經(jīng)常不愿意聽取年輕同事的意見,哪怕自己的做法沒有錯,也不愿意悉心去溝通解決。年輕的同事一位堅持所謂的原則,沒有大局觀,蠻沖直撞導致不良后果。公司管理要像使館領導一樣相信下屬的行為,然后找辦法支援,這樣才能形成團隊的戰(zhàn)斗力。整個過程每個人都有功勞,并不能說那個人的行為就能超越團隊。就像那句老話: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
公司層面需要做的就是:統(tǒng)一思想。撤僑是整個使館人員當時最重要的任務,可以說應該用盡一切方法保障事情的開展,哪怕生命。宗在團隊的桀驁不馴;成的經(jīng)驗不足;作為領導層面要包容和信任,并給與積極的支持。就像影片當中如果沒有及時采用衛(wèi)星系統(tǒng),最后是否能完成救援也不好說。公司層面應該有公司層面的統(tǒng)籌布局,要給到資源充分支持;同時對下屬的行為絕對的信任,沒有人是故意來使壞的,也不能聽信小報告,可以在事情上通盤考慮,但不能對人產(chǎn)生懷疑。換句話說既要做到用人不疑,也要做到運籌帷幄。
對于公司高管,做事有自己的個人能力和行事方法,固然有可取之處,但不能剛愎自用,要加強團隊的意識統(tǒng)一,當團隊有不同聲音應該正確面對,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及時解決團隊的相互猜忌和隔閡,才能擰成一股繩。
在執(zhí)行層面,對公司決策要絕對服從。不能有三心二意,更不能相互拆臺。要明白公司信任你的領導一定有他的原因,多往大局想,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如果確實發(fā)現(xiàn)領導的工作存在問題,可以在內(nèi)部溝通時提出,切不可養(yǎng)成打小報告的習慣,更不能落井下石。因為你不在領導的位置就沒有他的壓力和責任。自然不明白其中的緣由。
回到電影中,使領館就相當于公司的最高層,在宗大偉他們失聯(lián)以后,充分相信他會帶領大家另求出路,同時調(diào)動衛(wèi)星定位實施幫助;宗大偉就像公司的高管,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同時在路上也不斷點燃火把,也是有勇有謀,只是不愿意去費口舌解釋,認為說了對方也不一定明白。成朗就像是公司的執(zhí)行層面,表面在服從,但又有自己的想法,險些釀成大禍。幸好最后打開心結(jié),悟出道理。
總之,老板抓方向,高層抓布局,基層抓落實。對任何人而言,都不是完美的,多方包容,相互支持,才能做到團隊力量最大。出了問題也不能往某個人身上推,導致事情發(fā)生的原因很多,某個人或事也只是誘發(fā)的導線而已。特別在當下疫情和全球大環(huán)境的影響,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更要統(tǒng)一思想,同舟共濟,先生存后發(fā)展,才能確保航行順利!
萬里歸途小學生觀后感 篇10
國慶檔上映的幾部大片,《萬里歸途》目前占據(jù)著各大主流電影平臺“想看”的頭把交椅,可見這部電影的熱度之高。除了改編自真實的撤僑事件,“師徒組合”(王俊凱和張譯)和“雞毛夫妻”(張譯和殷桃)重聚,《萬里歸途》還有什么賣點吸引觀眾?
《萬里歸途》以2015年努米亞共和國內(nèi)戰(zhàn)為背景,講述前駐地外交官宗大偉和新人成朗臨危受命,帶領北非邊境的中國同胞回家的故事。不難想象,影迷很容易把《萬里歸途》和類似題材的《摩加迪沙》作對比。
不同的是,《摩加迪沙》以外交官及其家屬、工作人員的撤離為主,落腳點是韓國電影擅長的南北關(guān)系!度f里歸途》則關(guān)注125名在外打工的普通民眾,在沒有物資和支援的危急情況下,徒步穿越戰(zhàn)火和荒漠,最后走出困境,體現(xiàn)的是中國外交官的勇氣和智慧。
在不少人的印象里,所謂撤僑就是飛機軍艦開到,所有人揮舞國旗歡欣團聚,根本想象不出他們曾經(jīng)歷多少磨難!度f里歸途》正是聚焦回家前的這一段征途,設置了大量的障礙和考驗,比如政府軍不協(xié)助、反叛軍的挑釁、通訊中斷失聯(lián)、撤離點情況不明等,讓主人公不斷卷入未知的風險和危機,并用15天、32萬步這樣直觀的數(shù)據(jù),給觀眾帶來極強的心理壓迫感。
物理層面的困難同時帶來了精神層面的交鋒,成朗和宗大偉在經(jīng)驗和原則上的沖突,則把外交官的個性和品質(zhì)落到實處,讓普通觀眾對這個職業(yè)有更深入的了解。
張譯扮演的宗大偉是《萬里歸途》的絕對一號。他熟悉當?shù)卣Z言,懂民情接地氣,在底線之上懂得靈活變通,并具備優(yōu)秀的研判和交際能力,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勁頭,可謂是“說軟話辦硬事”的典型代表。片中,張譯的表現(xiàn)一如既往的穩(wěn),有血有肉,實現(xiàn)了觀眾情緒的最大調(diào)動。
【萬里歸途小學生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萬里歸途的觀后感11-05
《萬里歸途》觀后感11-05
萬里歸途觀后感11-04
萬里歸途觀后感11-07
萬里歸途觀后感11-05
萬里歸途觀后感11-05
萬里歸途觀后感11-05
《萬里歸途》的觀后感11-04
萬里歸途觀后感11-03
《萬里歸途》觀后感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