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孟昶題桃符對聯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看到過對聯吧,對聯的格式精巧玲瓏的對聯,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傳統(tǒng)習慣,而且在群眾廣泛運用的基礎上還有一種統(tǒng)一點要求,固定的格式。對聯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孟昶題桃符對聯,歡迎閱讀與收藏。
題桃符
孟昶
新年納馀慶;
嘉節(jié)號長春。
【作者簡介】孟昶(919年~965年),五代后蜀末代皇帝。初名仁贊,字保元,邢州龍崗(今河北邢臺)人,934年~964年在位。
【說明】關于孟昶題桃符春聯,《宋史蜀世家》云:“孟昶每歲除,命學士為詞,題桃符,置寢門左右。末年,辛寅遜撰詞,昶以其非工,自命筆云:‘新年納余慶,嘉節(jié)號長春!
此聯曾一直被視為最早的楹聯!堕郝搮苍挕肪硪婚_頭即說:“嘗聞紀文達(紀昀)師言,楹聯之興,肇于五代之桃符,孟蜀馀慶長春十字,其最古也!
【注釋】“余慶”,舊指“先代的遺澤”,《易經·坤·文言》:“積善之家,必有余慶!
人物生平
生于太原
孟昶是后蜀高祖孟知祥的第三子(按《福慶長公主墓志銘》,孟昶應為孟知祥第五子,可能孟知祥前兩子早夭沒有序齒)。母親李氏本是后唐莊宗李存勖的嬪妃,李存勖將李氏賜給了孟知祥。
后唐天祐十六年(919年)十一月十四日,李氏在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生下孟昶。當孟知祥鎮(zhèn)守蜀地時,孟昶與母親李氏隨孟知祥的正妻瓊華公主一同進入蜀地。孟知祥任兩川節(jié)度使時,以孟昶為行軍司馬。
登基為帝
后唐清泰元年(934年)正月,孟知祥稱帝,任孟昶為東川節(jié)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同年七月,孟知祥病重,七月二十六日,立孟昶為皇太子,代理朝政。
七月二十六日夜,孟知祥去世,秘不發(fā)喪,樞密使王處回連夜到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趙季良處相對哭泣,趙季良嚴肅地說:“現在藩鎮(zhèn)掌握重兵,專門等待形勢變化,應當迅速立嗣君才能斷絕其非分妄想,哭無益啊!蓖跆幓睾挖w季良決計立孟昶為帝,然后發(fā)喪。
孟昶即位,不改元,仍稱明德年號,至后蜀明德五年(938年)才改年號為廣政。
鏟除舊臣
孟昶年少不親自處理政事,而將相大臣都是孟知祥時的故人,孟知祥寬厚,多優(yōu)待縱容,他們對待孟昶更加驕惰不馴,不遵守法紀制度,大造房宅,奪人良田,挖人墳墓,李仁罕、張業(yè)尤其驕橫。孟昶即位數月,逮捕李仁罕將其殺掉,夷滅其族。當時,昭武軍(今四川廣元)節(jié)度使李肇自鎮(zhèn)來朝,持杖入見,稱有病不能拜,聽說李仁罕死訊,馬上放下拐杖拜倒在地。孟昶勒令他致仕退休,貶謫邛州(今四川邛崍),永不啟用。
廣政九年(946年),趙季良去世,張業(yè)更加專權。張業(yè)是李仁罕的外甥。李仁罕被殺時,張業(yè)正掌管禁軍,孟昶怕他造反,就任他當丞相,張業(yè)兼任判度支,在家里設置監(jiān)獄,專用殘酷的刑法對后蜀百姓橫征暴斂,百姓對他非常痛恨。
廣政十一年(948年),孟昶與匡圣指揮使安思謙設計將張業(yè)逮捕處死。專權貪縱的王處回、窮極奢侈的趙廷隱相繼罷相,從此故將舊臣都沒有了。
恢復舊疆
孟昶
當時,契丹滅了后晉,原河東節(jié)度使劉知遠起兵太原。中原多事,雄武軍節(jié)度使何重建以秦、成、階三州歸附后蜀,孟昶派孫漢韶攻下鳳州,于是完全恢復了前蜀王衍時的疆域。后漢將領趙思綰據永興、王景崇據鳳翔造反,都上表歸附孟昶。孟昶派遣張虔釗出大散關,何建出隴右,李廷珪出子午谷,響應趙思綰。
孟昶的丞相母昭裔懇切進諫,認為不可,然而孟昶決心攻占關中,于是派安思謙向東增兵。不久,后漢誅殺趙思綰、王景崇,張虔釗等都罷兵而還。安思謙恥于無功,多殺士卒來威嚇眾人。孟昶與翰林使王藻設計殺死安思謙,然而邊官有急奏,王藻不及時上報,擅自拆封,孟昶憤怒。殺安思謙的時候,王藻也在旁邊,因此被一齊捉住斬了。
廣政十二年(949年),孟昶設置吏部三銓、禮部貢舉。廣政十三年(950年),孟昶加尊號為“睿文英武仁圣明孝皇帝”。旋即封其六子為王。
四州入周
主詞條:后周攻后蜀之戰(zhàn)
廣政十八年(955年),后周世宗柴榮派兵從秦州出發(fā)討伐后蜀。孟昶派韓繼勛為雄武軍節(jié)度使,聽說周軍前來進攻,嘆氣說:“韓繼勛哪里能擋得住周兵呀!”客省使趙季札請行,就派趙季札為秦州監(jiān)軍使。趙季札行至德陽,聽說周兵到了,立即馳回報告,孟昶問他,趙季札惶恐得說不出一句話,孟昶大怒把他殺掉,立即派遣高彥儔、李廷珪出堂倉抗擊周軍。高彥儔大敗,退到青泥,于是秦、成、階、鳳四州復被周軍占領。孟昶害怕了,分別派遣使者到南唐、北漢,進行聯絡。
廣政二十年(957年),后周世宗把俘虜的蜀軍送還,孟昶也把俘虜的周將胡立送到京城并寫信給后周世宗,后周世宗認為孟昶沒有臣子的禮節(jié),很惱怒,沒有回信。
廣政二十一年(958年),后周攻打南唐,攻取淮南十四州,各國都害怕。荊南高保融以書招呼孟昶歸周,孟昶因為以前曾經寫信給后周世宗沒有得到答復而停止歸周的事。
亡國投降
主詞條:宋滅后蜀之戰(zhàn)
廣政二十五年(962年),孟昶立子秦王孟玄喆為皇太子。孟昶很幸運生在晉、漢之時,中原多事,所以能夠據險一方,君臣都以奢侈為樂,甚至溺器都用七寶裝飾。北宋興起,已經攻占荊、潭,孟昶更加害怕,派大程官孫遇用蠟丸書從小道到北漢,相約共同出兵阻撓北宋的統(tǒng)一活動,孫遇被北宋邊吏捉住。宋太祖趙匡胤因此下詔伐后蜀,派王全斌、崔彥進等出鳳州,劉光乂、曹彬等出歸州;詔八作司度右掖門南、臨汴水為孟昶建造房屋五百余間,供帳雜物齊備,以等待孟昶投降后用。
宋滅后蜀之戰(zhàn)
孟昶派王昭遠、趙彥韜等抵抗。軍隊剛從成都出發(fā),孟昶派李昊等人設宴送行,王昭遠手拿鐵如意指揮軍事,自比諸葛亮,酒意正濃,對李昊說:“我這次進軍,哪里只是抗拒敵軍?我領這二三萬雕面惡少兒,奪取中原易如反掌啊!”孟昶又派兒子孟玄喆率精兵數萬守劍門。孟玄喆用車攜帶愛姬,帶著樂器和幾十個演戲的人隨軍出發(fā),蜀人看見了都偷偷譏笑。王全斌至三泉遇到王昭遠,將他擊敗。王昭遠焚吉柏江浮橋,退守劍門。軍頭向韜聽蜀軍俘虜說:“走來蘇小路,從劍門南邊清強店與大路會合。”王全斌派偏將史延德分兵走來蘇小路,北擊劍門,與王全斌夾攻,王昭遠、趙彥韜敗走,都被俘虜。孟玄喆聽到王昭遠等戰(zhàn)敗的消息,也逃回成都。
劉光乂攻夔州,守將高彥儔戰(zhàn)敗,閉牙城拒守,判官羅濟勸他撤走,高彥儔說:“我以前不能守住秦川,今又撤退,雖然皇上不殺我,我有何面目見蜀人呢!”又勸他投降,高彥儔不肯,于是自焚而死。蜀兵奔潰,將帥多數被俘虜。孟昶問計于左右,老將石頵認為宋軍遠來,勢不能久,應當聚兵堅守等待宋兵疲憊。孟昶嘆氣說:“我和先帝用溫衣美食養(yǎng)士四十年,一旦臨敵,不能為我向東放一箭,雖然想堅守,誰能為我去守呢?”就命李昊寫表向北宋投降,后蜀滅亡。當時是乾德三年(965年)正月。從宋軍伐蜀至孟昶投降共計六十六日。當初,李昊為前蜀皇帝王衍的翰林學士,王衍敗亡時,李昊為他寫降表,現在又為孟昶寫降表,蜀人夜間在他門上寫“世修降表李家”,當時傳為笑話。
孟昶投降北宋后,從成都押送到北宋京師汴梁(今河南開封)的途中,成都有數萬老百姓冒著生命危險為他送行,人們哭送著,男女老少沿江護送,其中哭得慟絕者數百人,孟昶掩面痛哭,老百姓一直從成都送到鍵為縣,達數百公里,其場面十分感人。
七日而卒
孟昶到達汴京,被授為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封秦國公。七天后,乾德三年(965年)六月十一日,孟昶去世,時年四十七。趙匡胤為他輟朝五日,追贈尚書令、楚王,謚號“恭孝”。
為政舉措
整頓吏治
孟昶于廣政四年(941年)罷免了一批遙領節(jié)度使的武將,這些武將專務聚斂,不管政事。又著作《官箴》頒布各郡縣,《箴》后被宋太宗摘其四句為《戒石銘》,令郡縣刻石置于公堂座前。其后從宋到清,歷代州縣衙門多刻“爾祿爾俸,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四句。孟昶對眉州(今四川眉山)刺史申貴等貪官污吏亦堅決懲處。
勸農興教
孟昶組織百姓發(fā)展農桑紡織事業(yè),刻石經,興學校。在其統(tǒng)治期間,四川經濟文化得到發(fā)展,在五代十國處于領先地位。
親佞遠賢
孟昶罷免了一批功臣宿將之后,卻不能任賢用能,選用了一批庸碌之輩和小人,包括王昭遠、伊審征、韓保貞、趙崇韜、范禹僻、李昊。
儒學貢獻
儒家的經典,從春秋戰(zhàn)國至南宋時期,形成了“十三經”的碩果。期間,五代時蜀主孟昶有他獨到的貢獻,刊刻了“十一經”,即在唐朝時“九經”(《易經》、 《書經》、《詩經》、《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儀禮》、《禮記》、《周禮》)基礎上,排除了唐文宗開成年間所增益的《孝經》、《爾雅》,保留《論語》,同時收入《孟子》(《孟子》首次躋入諸經之列)。其后,南宋碩儒朱熹以《禮記》中的《大學》、《中庸》與《論語》、《孟子》并列,形成了現在人們所熟知的《四書》,并為官方所認可,《孟子》正式成為“經”。由此儒家的十三部文獻確立了經典的地位。
【孟昶題桃符對聯】相關文章:
高考對聯題答題技巧06-17
老孟傳記05-30
論孟嘗07-06
給孟憶恬的信06-22
給孟憶恬的信06-22
好朋友老孟04-15
老孟歌聲作文08-01
孟屯河谷,我的母親08-06
我和孟瑩的友情06-24
我的鄰居“孟一凡”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