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與錯覺》讀后感
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們不一定了解別人,但我們自認為是了解自己的。因為如果連自己都不了解自己,還有誰會更了解呢?
說到對自己的了解,相信大多數(shù)人也有這個認識吧。但恰恰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的認識還真不一定就正確呢!
這是我在讀《真相與錯覺》時才逐漸意識到的。這本書由美國組織心理學家塔莎歐里希所著,通過對《財富》500強企業(yè)及其高管的考察和研究,結(jié)合心理學研究成果,揭示了人類自我認知方面存在的謬誤與陷阱,對自己的認知誤解,如何找到認識自我真相的方法。
該書簡介中有這樣一句話:“研究表明,95%的'人認為足夠了解自己,然而真正擁有自我意識的人數(shù)占比不超過15%”。僅這一組數(shù)據(jù),就足以讓我對此書揭示的問題有足夠的興趣。
我們許多人并不一定真正了解自己,做人做事出問題與此有直接關(guān)系。因為看不清或看偏了自我,終會影響自己的進步和發(fā)展。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
比如說,我們對自己的認識并不能保持始終如一的立場和觀點。表現(xiàn)出一些反復和波動。也有自相矛盾的時候,這些都是我們想通過努力克服的。而讀此書,正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從而逐步解決這些問題。
該書對自我意識進行了定義,從內(nèi)在、外在、集體自我意識三個層面進行了闡述,對洞察力的支柱,及其內(nèi)在和社會阻礙因素,結(jié)合具體事例進行講解,讀來通俗形象生動有趣。
其中不乏有一些精彩的故事和論斷,在這就不劇透了,還是留待感興趣的你自己去體會吧。附錄中列出若干思考題,供讀者思考,如附錄一“你的價值觀是什么”,進一步提出六個具體的提問,和一份詳盡的清單,可以幫助我們明確或限定自身最重要的價值觀。
該書還圍繞一個人的熱情、追求、理想環(huán)境、優(yōu)劣勢、對他人的影響,是否有未知的未知、是否自我崇拜、有多謙遜,對絕對真理的需求、反思、思維模式,以及得到的反饋等進行提問,引導人們展開思考。
遇事多問幾個為什么,是我們認識世界認識自我的方法,一旦知道了為什么,我們的許多問題也才可能進一步得以解決。
想了解人類認知的真相嗎?想知道自我意識可能存在的錯覺嗎?如果想讓我們的自我意識更加準確,可以讀此書,也可以說早讀早受益。它不僅適合于職場,也適合于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