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湘靈鼓瑟詩詞典故
典源出處《楚辭》 屈原《遠(yuǎn)游》:“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眲⑾颉读信畟鳌肪硪唬骸疤煜路Q二妃聰明貞仁,舜陟方,死于蒼梧,號(hào)曰重華。二妃死于江、湘之間,俗謂之湘君!薄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jì)》:“ (始皇) 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風(fēng),幾不得渡。上問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對(duì)曰:‘聞之,堯女,舜之妻,而葬此!薄逗鬂h書·張衡傳》:“指長(zhǎng)沙以邪徑兮,存重華乎南鄰。哀二妃之未從兮,翩儐處彼湘瀕。”注引《列女傳》末作“俗謂之湘君、湘夫人也。”屈原《九歌》有“湘君”、“湘夫人”二歌。韓愈《黃陵廟碑》文:“堯之長(zhǎng)女娥皇,為舜正妃,故曰君。其二女女英,自宜降曰夫人!
釋義用法娥皇、女英是堯的兩個(gè)女兒,后嫁給舜,成為他的兩個(gè)妃子。舜南巡死于蒼梧,二妃趕去奔喪慟哭 ,也死在那里。傳說她們化為兩位女神,一為湘君,一為湘夫人。屈原《楚辭·遠(yuǎn)游》中有“湘靈鼓瑟”之句,另外在屈原的《九歌》 中也有“湘君”、“湘夫人”二歌,描寫了兩位女神的美好形象。后以此典表現(xiàn)女神; 也用來形容女子彈奏樂器。參見“舜妃啼竹”。
用典形式
【撫瑟】 宋·張孝祥:“湘妃起舞一笑,撫瑟奏清商!
【幽瑟】 宋·范成大:“慷慨悲歌續(xù)楚些,仿佛幽瑟迎湘靈。”
【琴怨】 宋·錢惟演:“琴怨來湘浦,鴻驚近洛川!
【湘靈】 宋·姜夔:“誰解喚起湘靈,煙鬟霧鬢,理哀弦鴻陣?”宋·李祁:“可憐無處問湘靈,只有無情江水繞孤城。”宋·蘇軾:“若含情,遣誰聽? 煙斂云收,依約是湘靈!
【湘瑟】 唐·李商隱:“不須浪作緱山意,湘瑟秦簫自有情。”宋·李維:“荀爐殘更換,湘瑟罷仍調(diào)!
【鼓瑟】 唐·杜甫:“鼓瑟至今悲帝子,曳裾何處覓王門?”宋·滕宗諒:“帝子有靈能鼓瑟,凄然依舊傷情。”
【弄舜琴】 唐·韋莊:“湘江水闊蒼梧遠(yuǎn),何處相思弄舜琴!
【拊琴瑟】 三國(guó)·曹植:“湘娥拊琴瑟,秦女吹笙竽。”
【帝女弦】 明·陳子龍:“愁絕瀟湘路,雙彈帝女弦!
【湘女瑟】 明·徐:“隔岸數(shù)聲 湘女瑟,中流千里鄂君船!
【湘靈瑟】 金·元好問:“胎仙不比湘靈瑟,五字錢郎莫漫驚!泵鳌埌钜粒骸巴V垡孤犗骒`瑟,倚閣高搴鄂渚云。”
【鼓瑟妃】 唐·韓愈:“秦地吹簫女,湘波鼓瑟妃!
【瑤瑟怨】 唐·劉禹錫:“楚客欲聽瑤瑟怨,瀟湘深夜月明時(shí)!
【湘妃鼓瑟】 唐·杜甫:“不見湘妃鼓瑟時(shí),至今斑竹臨江活。”
【湘妃瑤瑟】 金·王特起:“漢女菱歌,湘妃瑤瑟,香動(dòng)倚云層殿!
【湘靈沉怨】 唐·李益:“破瑟悲秋已減弦,湘靈沉怨不知年。”
【湘靈鼓瑟】 唐·顧況:“弄玉吹簫后,湘靈鼓瑟時(shí)!痹ゅX應(yīng)庚:“同是天涯羈旅,嘆湘靈鼓瑟,笑我全非!
【湘皋聞瑟】 宋·姜夔:“昔游未遠(yuǎn),記湘皋聞瑟,澧浦捐褋。”
【湘娥鼓瑟】 宋·陸游:“月兔搗霜供換骨,湘娥鼓瑟為招魂!
【鼓瑟湘靈】 金·吳激:“問當(dāng)時(shí)遺譜,有絕藝鼓瑟湘靈!
【瀟湘夜瑟】 唐·崔仲容:“瀟湘夜瑟怨猶在,巫峽曉云愁不飛!
【湘靈五十弦】 唐·李商隱:“逡巡又過瀟湘雨,雨打湘靈五十弦!
【湘靈鼓瑟詩詞典故】相關(guān)文章:
《省試湘靈鼓瑟》原文及鑒賞12-26
膠柱鼓瑟的典故07-30
反裘負(fù)芻詩詞典故07-04
阿堵物的詩詞典故03-21
羝羊觸藩的詩詞典故12-03
伯玉知非詩詞典故08-18
寸木岑樓詩詞典故07-04
炙手可熱詩詞典故04-18
戴盆望天詩詞典故08-11
萇弘化碧的詩詞典故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