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大相徑庭的典故
大相徑庭的典故1
當(dāng): 底。本義為言辭夸大得沒有邊際!按笙鄰酵ァ痹鳌按笥袕酵ァ薄剑 小路。庭: 庭院。本指相差極遠(yuǎn)!按蠖鵁o當(dāng)”和“大相徑庭”這兩個(gè)成語都出自《莊子·逍遙游》:“吾聞言于接輿,大而無當(dāng),往而不返,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大有徑庭,不近人情焉!
古代神話中有兩個(gè)人,一個(gè)叫肩吾,一個(gè)叫連叔。有一天,肩吾對(duì)連叔說:“我聽說楚國有個(gè)叫接輿的人,為了逃避當(dāng)官,假裝精神失常。有時(shí)說起話來夸大得不得了,沒有一點(diǎn)兒事實(shí)根據(jù)(‘大而無當(dāng)’),越說越離奇。我聽到之后,又驚奇又害怕,猶如廣闊的天空,無邊無際;有很多過激之辭,就好像山間小路和堂前庭院那樣,相差很遠(yuǎn)(‘大有徑庭’),一點(diǎn)兒也不近人情!
后來“大而無當(dāng)”也用來表示東西雖大,卻不實(shí)用。如明代朱國禎《涌幢小品·府州郡縣異同》:“何首烏有一顆至十五斤者,然枵落無味,不堪用。余曾試之,笑其大而無當(dāng)也!
“大相徑庭”即由“大有徑庭”而來,用來形容大不一致或彼此矛盾,不能相提并論。
大相徑庭的典故2
【成語】大相徑庭
【讀音】da xiāng jing ting
【釋義】徑:小路;庭:院子;徑庭:懸殊,偏激。比喻相差很遠(yuǎn),大不相同。
【出自】《莊子;逍遙游》: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大有徑庭,不近人情焉?
【典故】春秋時(shí),楚國有一位隱士叫接輿,他躬耕以食,佯狂不仕,當(dāng)時(shí)被人稱為狂人。據(jù)《論語;微子》記載,他曾以《風(fēng)兮歌》諷刺孔子,說: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并拒絕和孔子交談。唐代詩人李白有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之句。有一天,肩吾和連叔(都是古代神話中的人物)在一塊閑談,肩吾對(duì)連叔說:最近,我聽了楚國狂人接輿的一番言論,覺得他的話夸大而無根據(jù),而且越說越離奇,就像天上的`銀河沒有邊際,又像門外的小路和堂前之地一樣相距很遠(yuǎn),真是一點(diǎn)也不近人情。連叔問:他都說了些什么呀?肩吾說:他說lsquo;在遙遠(yuǎn)的姑射山上住著一位神人,肌膚如冰雪,不吃五谷,只吸清風(fēng)喝露水。他乘龍駕霧,在四海之外遨游。rsquo;我認(rèn)為,這些話狂妄而不可信。后人將大相逕庭演化成大相徑庭這句成語,本意為偏激。因?yàn)閺酵ビ袃烧呦嗑嗌踹h(yuǎn)的意思,所以現(xiàn)在人們常用這句成語形容彼此矛盾,相距很遠(yuǎn)。
【大相徑庭的典故】相關(guān)文章:
大相徑庭的成語典故05-11
大相徑庭的造句12-28
大相徑庭怎么造句11-23
大相徑庭造的句01-17
大相徑庭簡介及造句02-12
成語大相徑庭的解釋04-05
用大相徑庭怎么造句05-23
大相徑庭成語故事10-20
大相徑庭的同義詞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