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報劉一丈書》中,推心置腹地談了自己對世俗的看法,大膽揭露了相府中的丑事,真正表達了對劉一丈的深情厚意。
《報劉一丈書》具有很強的諷刺力量。作者在描寫中傾注了他對丑惡事物的痛恨之情。我們對這種感情作一分析,可知這種感情不是不得志的牢騷發(fā)泄,也不是為了文章中故作驚人之筆,予以渲染,而是一個正直的人對黑暗現(xiàn)實理所應有的憤慨和批判。作者這種以圖為快的.滿腔憤激,真摯、正義、強烈,收到了引起共鳴和加強批判的藝術效果。文章的諷刺力量也來自作者在形象描繪后的精當議論,如“此世所謂上下相孚也”,就是形象引來的結論!伴L者謂仆能之乎?“長者聞之,得無厭其為迂乎?”這樣的反詰都是議論。由于對人物官場現(xiàn)狀描寫的生動而充分,這些一詞一句的議論,進一步表現(xiàn)了作者的傾向,加強了批判的鋒芒,使形象描繪所表達的形象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增強了諷刺力量,因而深化了主題。
《報劉一丈書》是宗臣的代表作。
作者宗臣(1525--1560),字子相,號方城,江蘇興化縣人。他幼年時就很聰明,嘉靖二十九年中進士,任過刑部主事、吏部考官、福建提學等官職。為人性格耿介,不依附權貴。他生活時代,正是嚴嵩父子當國,他們權侵朝野,陷害忠良。楊繼盛因彈劾嚴嵩十大奸罪,下獄受酷刑而死。宗臣不避斧鉞,挺身而出,親率王世貞等人,脫下自己衣袍,蓋在楊的身上,并撰文哭祭楊繼盛。當時在嚴嵩父子的淫威下,許多士大夫喪失了廉恥氣節(jié),紛紛投入嚴氏的卵翼,而宗臣則傲古凌騰,不向權貴摧眉折腰!秷髣⒁徽蓵氛亲诔紴槿说恼鎸崒懻。當時李攀龍、王世貞、宗臣、謝榛、梁有譽、徐中行、吳國倫合稱“后七子。”宗臣是后七子之一,著有《宗子相先生集》。宗臣的散文很少摹擬堆砌習氣,其散文成就在后七子中比較突出。